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师,大嘴给我起外号!”我刚进教室,小A同学就一本正经地向我告状。
“大嘴……大嘴是谁?大嘴给你起外号,还是你给大嘴起外号?”听我这么一问,全班学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大嘴就……就是小B,他管我叫‘小眼’,我不叫他大……大嘴吗?”小A不由得涨红了脸,说话都结巴了。
“哈哈哈!”孩子们又一次大笑起来。
“哦!小眼对大嘴,到底该怨谁?”我顺势编了一句顺口溜。
不料,我就随口这么一说,两人又一番唇枪舌剑,而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都一口咬定是对方先给自己起的外号。为借此契机教育更多的学生,我把裁判权下放到学生手中。没想到学生们误解了我的意思,竟不约而同地把矛头全都对向了小A和小B。不但严厉谴责了二人的所作所为,而且还共同发声:同学之间实在不应起外号。只要起外号,不论先后,都是在犯错,都应检讨。
“那么,同学之间能不能起外号呢?”为矫正学生的偏颇思想,进而点石成金,我抛砖引玉,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起外号固然有弊,但起得好,便可化弊为利。像刚才两名同学互相起的外号,老师认为就有弊无利。因为它损害了同学的形象,破坏了彼此的友谊,是对别人的一种侮辱,置人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此等外号绝不可起!那么该如何起外号呢?老师想晒晒同事们给我起的外号,老师一直以此为荣。老师的外号一曰‘百事通’,因为老师热爱学习,兴趣广泛,他们认为老师知识丰富、多才多艺,故送如此外号;老师的外号二曰‘千里马’,因为老师姓马,经常参加校、乡、区的长跑比赛,并经常得第一名;老师的外号三曰‘麻利’,是老师姓名‘马力’的谐音,意为‘老师做事干练、麻利,从不拖泥带水’。大家说说看,如此起外号,你们喜欢吗?”
“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那么,该如何给人起外号呢?”我因势利导。
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全班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言更是精彩纷呈,并最终达成了共识:起外号应做到“四要四不”。“四要”即:一要抓住特长,善于发现优点;二要措辞文雅,具有文化内涵;三要尊重对方,征求对方意见;四要利于团结,加深彼此情感。“四不”即:不能涉及生理缺陷,不能嘲笑别人缺点,不能使用低俗语言,不能让对方尴尬难堪。
我决定趁热打铁,组织一场全班参与、别开生面的“外号命名友谊赛”,要求大家遵照“四要四不”的“命名”原则,互相起外号。看谁起的外号最温文儒雅,最能彰显对方优点,最具文化内涵,最受大家喜欢。当然也可给老师起外号。
在我的倡议下,大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吧,他们时而察言观色,时而冥思苦想,时而翻阅字典、词典,时而交头接耳。约十几分钟后,一个个文雅温馨、个性鲜明的外号就跃然于黑板之上了:小诸葛、活雷锋、赛孔融、文曲星、斌哥(文武双全的男同学)、凯哥(体育健将,逢赛必赢,总是高唱凯歌而还)、帮主(乐于助人的同学)、学霸、状元郎、画仙子(女生、长得漂亮、画画得也很好)、西部歌王(家住学校之西、歌唱得不错)……
小A和小B也都重新给对方起了外号:小B管小A叫涛哥(眼睛小,长得像杜海涛),小A管小B叫欢歌(因为小B姓刘,嘴大,像刘欢,歌唱得也不错,最主要的是小B整天都欢歌笑语的)。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浑然不觉,看到他们相互间的理解与尊重,彼此间的欣赏与发现,我很欣慰,同时也为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幽默与才华深深折服。虽然这节语文课我未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心里远比上完一篇课文要开心得多。因为我成功地给全班学生上了一节品德课、一节文明礼仪课、一节遣词造句及人物描写课。更何况我还获得一个全班学生一致通过的新外号——“师父”。按孩子们的说法,“师父”兼有“老师”和“父亲”之意”,看来,我这个班主任又升级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中心学校)
“大嘴……大嘴是谁?大嘴给你起外号,还是你给大嘴起外号?”听我这么一问,全班学生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大嘴就……就是小B,他管我叫‘小眼’,我不叫他大……大嘴吗?”小A不由得涨红了脸,说话都结巴了。
“哈哈哈!”孩子们又一次大笑起来。
“哦!小眼对大嘴,到底该怨谁?”我顺势编了一句顺口溜。
不料,我就随口这么一说,两人又一番唇枪舌剑,而且各执一词,互不相让,都一口咬定是对方先给自己起的外号。为借此契机教育更多的学生,我把裁判权下放到学生手中。没想到学生们误解了我的意思,竟不约而同地把矛头全都对向了小A和小B。不但严厉谴责了二人的所作所为,而且还共同发声:同学之间实在不应起外号。只要起外号,不论先后,都是在犯错,都应检讨。
“那么,同学之间能不能起外号呢?”为矫正学生的偏颇思想,进而点石成金,我抛砖引玉,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起外号固然有弊,但起得好,便可化弊为利。像刚才两名同学互相起的外号,老师认为就有弊无利。因为它损害了同学的形象,破坏了彼此的友谊,是对别人的一种侮辱,置人于一种尴尬的境地。所以,此等外号绝不可起!那么该如何起外号呢?老师想晒晒同事们给我起的外号,老师一直以此为荣。老师的外号一曰‘百事通’,因为老师热爱学习,兴趣广泛,他们认为老师知识丰富、多才多艺,故送如此外号;老师的外号二曰‘千里马’,因为老师姓马,经常参加校、乡、区的长跑比赛,并经常得第一名;老师的外号三曰‘麻利’,是老师姓名‘马力’的谐音,意为‘老师做事干练、麻利,从不拖泥带水’。大家说说看,如此起外号,你们喜欢吗?”
“喜欢!”孩子们异口同声地答道。
“那么,该如何给人起外号呢?”我因势利导。
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全班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发言更是精彩纷呈,并最终达成了共识:起外号应做到“四要四不”。“四要”即:一要抓住特长,善于发现优点;二要措辞文雅,具有文化内涵;三要尊重对方,征求对方意见;四要利于团结,加深彼此情感。“四不”即:不能涉及生理缺陷,不能嘲笑别人缺点,不能使用低俗语言,不能让对方尴尬难堪。
我决定趁热打铁,组织一场全班参与、别开生面的“外号命名友谊赛”,要求大家遵照“四要四不”的“命名”原则,互相起外号。看谁起的外号最温文儒雅,最能彰显对方优点,最具文化内涵,最受大家喜欢。当然也可给老师起外号。
在我的倡议下,大家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看吧,他们时而察言观色,时而冥思苦想,时而翻阅字典、词典,时而交头接耳。约十几分钟后,一个个文雅温馨、个性鲜明的外号就跃然于黑板之上了:小诸葛、活雷锋、赛孔融、文曲星、斌哥(文武双全的男同学)、凯哥(体育健将,逢赛必赢,总是高唱凯歌而还)、帮主(乐于助人的同学)、学霸、状元郎、画仙子(女生、长得漂亮、画画得也很好)、西部歌王(家住学校之西、歌唱得不错)……
小A和小B也都重新给对方起了外号:小B管小A叫涛哥(眼睛小,长得像杜海涛),小A管小B叫欢歌(因为小B姓刘,嘴大,像刘欢,歌唱得也不错,最主要的是小B整天都欢歌笑语的)。
下课铃响了,孩子们浑然不觉,看到他们相互间的理解与尊重,彼此间的欣赏与发现,我很欣慰,同时也为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幽默与才华深深折服。虽然这节语文课我未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我心里远比上完一篇课文要开心得多。因为我成功地给全班学生上了一节品德课、一节文明礼仪课、一节遣词造句及人物描写课。更何况我还获得一个全班学生一致通过的新外号——“师父”。按孩子们的说法,“师父”兼有“老师”和“父亲”之意”,看来,我这个班主任又升级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蒿沟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