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新型工业化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教育渠道。近年来,北京市宣武区第二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宣武二职”)根据职业教育发展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确定了“紧贴市场,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把学校发展的触角延伸至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密切关注首都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和完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以培养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中等应用型人才。
2008年4月,《教育与职业》专访了宣武二职校长唐国立。
注重内涵建设 推行人才强校战略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积极研究和探索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确定了“办学为社会服务,教育为学生服务,追求师生群体和个体的最优发展”的办学新思路。有了明确的办学思路作引导,近年来,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校从调整、理顺到突破、跨越,实现了稳步健康地发展。
一所学校要实现稳步发展,必须要有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在IS9000认证的基础上,学校重新完善了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修订了《学校岗位责任制汇编》和《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通过学习、督查考核各个环节,狠抓制度落实。
依据一校多址的特点,学校经研究决定后采用了“以条带块,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首先是以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为线从上到下形成了“条”的管理,其次是以址为单位形成了“块”的管理。以“条”为主,“条”牵“块”动,上呼下应,动转和谐,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执行力度,使学校管理水平逐步登上新台阶。
同时,学校紧紧抓住干部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力推内涵式发展战略。值得一提的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为了打破传统的以址为单位的局面,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大二职”观念,鼓励各级干部带头实行在各址轮换上岗制度,拉动了校内教师的合理流动。全校从人员到设备统一调配使用,实现了校内资源共享。
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师资建设更是学校的工作重点。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之初,面对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和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从理论学习入手,从师德建设抓起,除组织教师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印发《宣武二职关于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的意见》、制定了《宣武二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不抛弃、不放弃” 狠抓养成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北京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大幅缩水,生源质量下滑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宣武二职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理念,把“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当作自己肩负的责任,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抓手和载体,从提高基本素质抓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特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礼仪课和就业指导课,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各年级学生习惯培养目标。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薄弱点,加大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力度,加强对有严重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三级管理”制度,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法制与安全教育。同时,以迎奥运为契机,大力开展以“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感恩教育”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定期召开文明标兵、学习纪律进步生的表彰大会,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打架、抽烟等严重损害校风的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全员“育人岗”,向全体教职员工发出“人人参与德育管理,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的号召,要求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实施“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全方位育人”,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将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两年来,“育人岗”实践活动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变化:教职工全员育人,岗位育人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落实在行动上,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校内打架、吸烟、考场作弊等违纪现象杜绝了。校园中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多了,课堂秩序稳定,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井然有序。近三年来,学校学生犯罪率为零,荣获了宣武区教委“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采访中,记者获悉,根据“专业适应市场,教师适应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每年都通过组织教师下厂调研和收集的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两条途径进行社会调研。
对此,唐国立校长指出,通过调研摸清经济发展脉络、人才需求变化,有利于学校及时做好“三个调整”:第一,调整专业设置——创建新专业、改造旧专业;第二,调整课程设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都要随市场需求而变化,力求使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相结合;第三,调整技能训练标准——使各个专业的技能训练标准跟上现代化发展速度,适应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
正是在以上“调整”的指导下,学校今年又新开设了一个楼宇自动化管理专业,已列入招生计划。目前,学校正在筹备将原平面广告设计、印刷技术和出版发行三个专业整合为印刷专业大类,设立印前技术、印刷技术和出版发行等专门化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校学生的科技发明在各类发明创造展览和竞赛中共获得奖项91个。其中全国竞赛金银铜奖8个,一、二、三等奖4个;市级一、二、三等奖27个;区级一、二、三等奖52个。2007年,学校获得了宣武区政府科技创新三等奖,成为宣武区唯一获此奖项的学校。
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师资和设备优势,大力开展职后培训,为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此,学校非常重视与行业部门联合开展职后培训的工作。学校与印刷集团总公司共同组建了“北京第70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该校毕业生和首都印刷行业各企业的在职技术工人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颁发技术等级证书等工作。其中,培训中心下设的“北京精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于2006年被评为“宣武区十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此外,学校还抓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得到北京市区两级政府近千万元的专项资金投入,“我们把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机电技术和平面印刷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去,极大地改善了专业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硬件的完善推动了专业建设与发展,有效地支持了教学改革,提高了办学实力和教学培训能力。设备使用开出率100%,绩效考核成绩优秀。”
2008年4月,《教育与职业》专访了宣武二职校长唐国立。
注重内涵建设 推行人才强校战略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积极研究和探索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牢牢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确定了“办学为社会服务,教育为学生服务,追求师生群体和个体的最优发展”的办学新思路。有了明确的办学思路作引导,近年来,在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下,学校从调整、理顺到突破、跨越,实现了稳步健康地发展。
一所学校要实现稳步发展,必须要有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制度。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要求,在IS9000认证的基础上,学校重新完善了各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和管理制度,修订了《学校岗位责任制汇编》和《学校管理制度汇编》,并通过学习、督查考核各个环节,狠抓制度落实。
依据一校多址的特点,学校经研究决定后采用了“以条带块,条块结合”的管理机制。首先是以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为线从上到下形成了“条”的管理,其次是以址为单位形成了“块”的管理。以“条”为主,“条”牵“块”动,上呼下应,动转和谐,不断提升学校管理的规范性和执行力度,使学校管理水平逐步登上新台阶。
同时,学校紧紧抓住干部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力推内涵式发展战略。值得一提的是,在干部队伍建设中,为了打破传统的以址为单位的局面,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大二职”观念,鼓励各级干部带头实行在各址轮换上岗制度,拉动了校内教师的合理流动。全校从人员到设备统一调配使用,实现了校内资源共享。
作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师资建设更是学校的工作重点。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之初,面对职业学校生源质量严重下降和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实际困难,从理论学习入手,从师德建设抓起,除组织教师学习《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印发《宣武二职关于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德水平的意见》、制定了《宣武二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细则》外,还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
“不抛弃、不放弃” 狠抓养成教育
近年来,伴随着北京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的大幅缩水,生源质量下滑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多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宣武二职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理念,把“让每一个学生成才”当作自己肩负的责任,把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主要抓手和载体,从提高基本素质抓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校特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礼仪课和就业指导课,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具有不同侧重点的各年级学生习惯培养目标。在工作中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薄弱点,加大对“问题学生”的教育管理力度,加强对有严重不良行为习惯学生的“三级管理”制度,把职业道德教育和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法制与安全教育。同时,以迎奥运为契机,大力开展以“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文明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感恩教育”等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学校定期召开文明标兵、学习纪律进步生的表彰大会,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进取,不断进步。
针对学生中存在的打架、抽烟等严重损害校风的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全员“育人岗”,向全体教职员工发出“人人参与德育管理,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的号召,要求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实施“时时育人,事事育人,全方位育人”,逐步形成了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将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两年来,“育人岗”实践活动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变化:教职工全员育人,岗位育人的意识进一步强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落实在行动上,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校内打架、吸烟、考场作弊等违纪现象杜绝了。校园中遵规守纪、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多了,课堂秩序稳定,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井然有序。近三年来,学校学生犯罪率为零,荣获了宣武区教委“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
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增强社会服务意识
采访中,记者获悉,根据“专业适应市场,教师适应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每年都通过组织教师下厂调研和收集的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两条途径进行社会调研。
对此,唐国立校长指出,通过调研摸清经济发展脉络、人才需求变化,有利于学校及时做好“三个调整”:第一,调整专业设置——创建新专业、改造旧专业;第二,调整课程设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都要随市场需求而变化,力求使专业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过程相结合;第三,调整技能训练标准——使各个专业的技能训练标准跟上现代化发展速度,适应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
正是在以上“调整”的指导下,学校今年又新开设了一个楼宇自动化管理专业,已列入招生计划。目前,学校正在筹备将原平面广告设计、印刷技术和出版发行三个专业整合为印刷专业大类,设立印前技术、印刷技术和出版发行等专门化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校学生的科技发明在各类发明创造展览和竞赛中共获得奖项91个。其中全国竞赛金银铜奖8个,一、二、三等奖4个;市级一、二、三等奖27个;区级一、二、三等奖52个。2007年,学校获得了宣武区政府科技创新三等奖,成为宣武区唯一获此奖项的学校。
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师资和设备优势,大力开展职后培训,为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为此,学校非常重视与行业部门联合开展职后培训的工作。学校与印刷集团总公司共同组建了“北京第70职业技能鉴定所”,面向该校毕业生和首都印刷行业各企业的在职技术工人开展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颁发技术等级证书等工作。其中,培训中心下设的“北京精安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于2006年被评为“宣武区十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此外,学校还抓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机遇,积极争取政府投入。唐国立校长告诉记者,学校已经得到北京市区两级政府近千万元的专项资金投入,“我们把这些资金全部投入到机电技术和平面印刷两个实训基地的建设中去,极大地改善了专业教学环境和设施、设备。硬件的完善推动了专业建设与发展,有效地支持了教学改革,提高了办学实力和教学培训能力。设备使用开出率100%,绩效考核成绩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