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美术课是学生最为喜爱的课程之一,并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美术教学在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中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所以在本文中,笔者将主要针对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展开探析。
关键词:色彩教学;小学美术课堂;应用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小学正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美术课程当中,对色彩教学进行应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对美术审美进行感知的首要媒介,教师应该注意将色彩教学与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结合,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一、色彩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形态
美术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对线条、色彩以及造型等手段进行应用,特别是色彩,其在各方面的美术活动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且能够对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吸引,并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色彩的表现形态,从一方面来看,色彩具有意向性,能够对人的心灵起到触动作用,例如生活中的标识普遍使用红色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色彩具有和谐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邻近的色阶进行搭配,例如使用绿色连接蓝色、使用黄色连接橙色等,能够使色调效果更加具有一致性;与此同时,色彩具有对比性,在不同的位置上应用不同的色彩,能够使某一种色彩的显著性得到提升,从而起到色彩突出的作用。
二、色彩心理效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分析
色彩与人的心理感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不同色彩的喜爱能够体现出人的心理变化,例如草木翠绿、太阳火红、黑夜神秘,均能够对人的心理反应起到影响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因为红色与血液的颜色一致,所以其能够导致人出现紧张情绪,绿色能够使人感受到生长和发展,更易使人联想到春天。
(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色彩进行把握
从智慧层面来看,色彩同时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对小学生开展色彩心理调查时了解到,因为年龄较小的学生尚未发育完善,色彩识别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对于鲜艳的色彩具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而学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色彩心理敏感时期,此时女生多喜爱暖色系,男生则多喜爱冷色系。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喜爱红色的学生普遍性格开朗,较为热情,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爱黄色的学生对于事物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且更加自信,反应灵敏,同时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喜爱橙色的学生心地善良,内心阳光,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对内心想法进行表达,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喜爱绿色的学生就有更强的包容性以及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善于与人相处;喜爱蓝色的学生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头脑清醒,临危不惧,聪明,勤奋,性格随和;喜爱紫色的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通常具有良好的艺术天分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但是有时不能够对造型以及颜色进行有效的把控;喜爱白色的学生通常性格较为叛逆,不爱说话也不善与人进行交流,易产生孤独感。
(三)使用美术活动对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进行激发
在小学美术课程之中,如何使用色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还需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应该通过对美术工具的应用来加深小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特别是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需要增强教学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学生对美的情感加深,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适当采用游戏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感知,鼓励学生自行对色彩搭配进行设置,逐渐提高学生对色彩进行应用的能力;最后,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色彩的感受拓展,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界的色彩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感。
(四)引领学生从美术作品中表现色彩
教师应与课堂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色彩进行应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其对色彩的选择普遍缺乏目的性,此时若教师强行使用自身的想法对学生进行干涉,可能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从事实上来看,教师强迫学生违反自身意愿对色彩进行应用,不利于学生对于色彩进行控制的能力得到提升。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天生的艺术家,其对色彩进行认知以及表达均属于其内心真实感受的反映,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尊重,使学生能够遵从内心的想法对色彩进行应用。
结束语:
小学生的色彩观念是十分朴实的,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色彩的心理效应具有深刻的认知,以小学生的思维实际情况为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色彩进行感知和应用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小学生通过对色彩感知来对美术和美进行理解和感知,最终實现学生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小静.浅谈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赤子,2019,(2):219.
[2]李杨.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魅力中国,2019,(6):144-145.
[3]朱昱.谈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小学色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21):2.
关键词:色彩教学;小学美术课堂;应用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小学正是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小学美术课程当中,对色彩教学进行应用十分重要,特别是在绘画实践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对美术审美进行感知的首要媒介,教师应该注意将色彩教学与生活实际进行充分结合,以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一、色彩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表现形态
美术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主要对线条、色彩以及造型等手段进行应用,特别是色彩,其在各方面的美术活动中均占据着重要地位,且能够对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行有效吸引,并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根据色彩的表现形态,从一方面来看,色彩具有意向性,能够对人的心灵起到触动作用,例如生活中的标识普遍使用红色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色彩具有和谐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邻近的色阶进行搭配,例如使用绿色连接蓝色、使用黄色连接橙色等,能够使色调效果更加具有一致性;与此同时,色彩具有对比性,在不同的位置上应用不同的色彩,能够使某一种色彩的显著性得到提升,从而起到色彩突出的作用。
二、色彩心理效应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研究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分析
色彩与人的心理感应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对于不同色彩的喜爱能够体现出人的心理变化,例如草木翠绿、太阳火红、黑夜神秘,均能够对人的心理反应起到影响作用。在通常情况下,因为红色与血液的颜色一致,所以其能够导致人出现紧张情绪,绿色能够使人感受到生长和发展,更易使人联想到春天。
(二)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色彩进行把握
从智慧层面来看,色彩同时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对小学生开展色彩心理调查时了解到,因为年龄较小的学生尚未发育完善,色彩识别能力相对有限,所以对于鲜艳的色彩具有更加强烈的好奇心;而学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色彩心理敏感时期,此时女生多喜爱暖色系,男生则多喜爱冷色系。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喜爱红色的学生普遍性格开朗,较为热情,对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喜爱黄色的学生对于事物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且更加自信,反应灵敏,同时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喜爱橙色的学生心地善良,内心阳光,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善于对内心想法进行表达,同时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喜爱绿色的学生就有更强的包容性以及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善于与人相处;喜爱蓝色的学生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头脑清醒,临危不惧,聪明,勤奋,性格随和;喜爱紫色的学生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通常具有良好的艺术天分以及高雅的审美情趣,但是有时不能够对造型以及颜色进行有效的把控;喜爱白色的学生通常性格较为叛逆,不爱说话也不善与人进行交流,易产生孤独感。
(三)使用美术活动对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进行激发
在小学美术课程之中,如何使用色彩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还需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应该通过对美术工具的应用来加深小学生对于色彩的认知,特别是在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需要增强教学与生活的关联性,使学生对美的情感加深,从而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可以适当采用游戏的方式深化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感知,鼓励学生自行对色彩搭配进行设置,逐渐提高学生对色彩进行应用的能力;最后,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色彩的感受拓展,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界的色彩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美感。
(四)引领学生从美术作品中表现色彩
教师应与课堂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色彩进行应用。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其对色彩的选择普遍缺乏目的性,此时若教师强行使用自身的想法对学生进行干涉,可能导致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提升。从事实上来看,教师强迫学生违反自身意愿对色彩进行应用,不利于学生对于色彩进行控制的能力得到提升。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是天生的艺术家,其对色彩进行认知以及表达均属于其内心真实感受的反映,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最大程度的尊重,使学生能够遵从内心的想法对色彩进行应用。
结束语:
小学生的色彩观念是十分朴实的,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色彩的心理效应具有深刻的认知,以小学生的思维实际情况为基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其色彩进行感知和应用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小学生通过对色彩感知来对美术和美进行理解和感知,最终實现学生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曹小静.浅谈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赤子,2019,(2):219.
[2]李杨.色彩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魅力中国,2019,(6):144-145.
[3]朱昱.谈中国传统色彩观在小学色彩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