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养老我做主

来源 :食品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叔叔和赵阿姨快80岁了,这对伉俪携手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一直相敬如宾非常恩爱,可是最近俩人却心事重重,欲言又止。原来是俩人对是否该去养老院有了不同的意见。
  事情的起因还是要追溯到今年春节。原本是个团圆的日子,但是大女儿在国外回不来,小儿子虽然在国内,却因儿媳刚刚生下二胎,也无法来陪老人过年。年三十晚上,老两口坐在窗前,听着鞭炮声此起彼伏,看着腾空而起的绚烂烟花,赵阿姨留下眼泪:“老李啊,这么多年伺候我这个药罐子,真是难为你了,可是,要是我走了,你可怎么办?”
  李叔叔心里疼了一下,抓紧了赵阿姨的手:“净瞎说。”
  俩人坐了很久,谁也没有说话。
  几天以后,赵阿姨兴致勃勃地跟李叔叔说:“老李,咱们去敬老院吧!我好几个同事都去了呢,说还不错,在里边不用自己做饭,还有好多老伙计一起玩……”
  看着李叔叔铁青个脸,赵阿姨立刻不说话了。
  从此,只要赵阿姨说起这个话题,李叔叔要么装听不见,要么就环顾左右谈其他。赵阿姨很郁闷,也很为俩人的未来担忧。
  到底该不该去养老院?这是很多老年人都曾经想过的问题。即便是一个人,内心也有两个不同的声音。
  【正方:该去】
  1.减轻儿女负担。老人都希望过上儿孙绕膝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但是现实情况是,大部分城市家庭结构都呈现4-2-1形态(4位老人,2位年轻人,1个孩子),年轻人作为中间这个“2”,又要拼命工作,又要照顾一家老小,实在难以两全。更怕的是一旦老人发生疾病,做儿女的生活简直就是一团糟。
  2.有专业人员照顾。不愿意给儿女添负担就意味着什么都要自己解决。老人身体机能退化,本身就需要有人照顾。举个小例子来说,即便是日常做饭,老人因为味蕾钝化总觉得不咸,特别容易加多了盐而不利于健康。更何况不少老人本身就患有慢性病,这样一来就更不利于康复。而且很多老人看似可以自理,其实内心依然存在“没人管可怎么办”的恐惧。在服务设施比较完备的养老院里,几乎一切活动都有专业人员保障。除去日常照顾,老人们吃饭由营养师配餐,生小病有医生看,打针吃药有护士管,甚至还有心理咨询师随时开导……在这里,老人们解放了自己,也解放了儿女。
  3.活动丰富。老人最怕的是什么?就是寂寞!即便跟儿孙住在一起,也经常处于“独守空房”的窘境:白天儿子上班、孙子上学。晚上呢?现在社会压力大,儿子儿媳可能经常加班,孙子晚上写作业,周末还要上各种课外班。在这个忙碌的家庭中,生活规律不同步,老人会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而在养老院,跟一帮老伙计一起,起居饮食大体一致,同吃同玩,社会属性下的参与感反倒强了。
  【反方:不该去】
  1.我不需要别人照顾。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中国人的寿命和身体素质都有所提高,70岁以上的老人不少人身体都很健康,行动能自理,还可以做些简单家務,照顾自己不成问题。这些老人确实不需要别人照顾。但是还有一些老人,有的患有慢性疾病,有的儿女离得远照顾不方便,有的自己被照顾了一辈子但是老伴儿却离开了。但即使如此,这部分老人宁愿咬牙硬挺着也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吃过苦的一代,“倔强而自立”几乎已经成了大家的标签。
  2.给儿女丢脸。“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只要我有儿子,就不能进养老院,否则一旦进了养老院就等于向世人宣告“我的儿子不管我”,会遭到大家的鄙视。
  3.花钱太多。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庞大,养老体系尚在完善中,公立养老院价格偏低,但是人满为患,有的甚至需要提前几年排队等号。私立养老院的服务水平差别比较大,如果去不太完善的养老院,不如自己在家养老,而“服务专业、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养老院,价格偏高。更重要的是,在很多老人的心里,钱是要留给后代的,不是给自己花到养老院的。
  【如何踏踏实实住养老院】
  其实,从时代发展来看,衰老是每个生命都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养老院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养老机构,根据老人的经济条件、健康状况等实行分级管理。管理形式多样,比如美国的养老院要求必须有护士值班;荷兰养老院里住着大学生,成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而大学生也为老人们带来生机和活力;日本有个“银色城市”养老院,专门接收80岁以上,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人。
  我们国家的老人想住养老院的话,需要四步走:思想一致——充分考察——短期试住——住院办法。
  1.思想一致。就是全家人的想法要统一,老人和儿女要开诚布公地说出各自的想法,自己的顾虑——使得去养老院是儿女认可,老人自愿的事情。
  2.充分考察。一定要实地考察走访,看看硬件设施、软件配备、生活起居、医疗服务、已入住老人的精神状态和评价等等。
  3.短期试住。在老人入住前的一段时间,会有“分离焦虑”,面对陌生环境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家人的陪伴。家人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应每天去看望,陪伴老人度过“适应期”。一旦老人出现不适应或者回家的意愿,随时可以回家。
  4.住院办法。所谓“住院办法”就是老人入住养老院后,要与家人商议一个可以共同遵守执行的一定之规。比如家人要每天打电话、每周见面、重大节日要一起过等等。让老人感觉更加踏实。
  【居家养老也可以享受专业服务】
  当然,如果不去养老院,居家养老也有多种多样的方式。
  1.社区养老。这是目前居家养老最普遍的一种方式,以社区为单位,对本社区的老人进行登记,进行健康状况评估,整合社会资源,对有需求的老人进行上门服务,有的社区还给老人安装了“一站式电话”,一边装在老人家里,另外一边装在社区值班处,保证随叫随到。
  2.自助养老。自助养老主要是指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人,联合几家情投意合的朋友,选择环境优美、生活节奏较慢的城市,在同一个小区、同一栋楼买房子,有事互帮互助。
  3.托老所,有的地方也叫“日托服务中心”。这种方式适合与儿女住在一起的老人,主要解决白天老人独自在家的用餐、安全等问题。与“幼儿园”类似,每天儿女上班的时候把老人送去,晚上下班后再接回来。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老人的身体机能退化,需要贴身和专业的照顾;心理也有一个“退行”的过程,退回成“老小孩”时,更需要“家”给自己的归属感。要想做到二者兼顾,首先需要老人对自己的状况做一个客观的评估,然后怀着开放的心态,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做到“我的养老我做主”。
其他文献
美丽富饶的藏区不仅有美不胜收的宽广草原、绚丽多彩的民族风物、热情好客的藏族同胞,而且还有成群的牛羊、馨香可口的各类美食。除青稞酒外,酥油茶是藏族同胞们经常饮用的一种营养保健饮品。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藏族同胞的家中做客,他们会像献哈达和青稞酒一样,请你喝酥油茶,以表好客之情。  酥油茶,是藏族民众每日必不可少的美食,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更是要日日饮用。居住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由于身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期刊
目的 探讨尿毒症脑病(UE)患者脑部MRI表现及其海马、胼胝体、基底节及丘脑磁共振波谱(MRS)的特点.方法 对30例UE患者(UE组)和37例健康志愿者(HC组)行常规颅脑MRI扫描及左侧海
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过程中,HBV特异性CD8+T细胞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不仅参与病毒的控制和清除,同时也参与疾病的发病,机体的免疫应答水平是决定HBV被清除还是在体内长期存在的关
探讨F-FDG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在探测原发性肝癌术后疑复发中的价值。方法对25例肝癌18术后疑复发患者进行F-FDGSPECT/CT符合线路显像,经迭代法处理和重建,获得经衰减校正后
我钟爱大米。  大米虽然简单,但却是一种极其精致的食物。生米看上去粒粒圆润,美好如玉,煮出饭来,香软绵甜,不仅能暖胃充饥,还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  在描写江南的文字中,随处能见到大米的影子。江南的米行、米店以及饭馆里雪白的米饭,时刻吸引着人的眼睛。在江南,那些船上人家总是吃大碗的米饭,配上腌小鱼或小青菜,吃得尽情而香甜。  在古书中看到,江南有一种香粳米,煮成粥以后,颜色呈现出淡淡的青色,如碧螺春
期刊
目的 分析超声(US)、CT及MRI对腮腺肿瘤定性诊断价值的卫生经济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腮腺肿瘤患者128例的术前US、CT和/或MRI影像学表现,计算US、CT、MRI、US+CT
校企合作是国家大力倡导的办学模式之一,文章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与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建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为例,总结了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取
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是T淋巴细胞膜表面表达的负向协同刺激分子,与其主要配体(PD-L1)形成通路后,可以减弱T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甚至导致T淋巴细胞功能衰竭。PD-1/PD-L1信号通路在
目的 猕猴作为珍贵的实验动物,资源逐步匮乏,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灵长类中心笼养猕猴种群自然流产、难产、早产和死胎(统称为妊娠异常)病例时有发生,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因此,逐一
合成色素能够提升食品的色泽,促进销售,但未按规定超量使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致畸、致癌.因此,建立食品中合成色素的检测分析方法很有必要.近年来,食品合成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