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商人经商秘诀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有经商的传统和风习。神农氏时,就已“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了。说明乡村贸易很早就产生了。中国人经商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商业文化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商业活动中逐渐培育出中国商人“秘而不宣”的经营谋略。
  
  知地取胜 择地生财
  
  兵法云:“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可见地形对作战之重要,为将者不可不察也。经商如作战;商场如战场,经商者如指挥千军万马之将帅,智慧的将帅往往会占据有利的地形,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
  《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载,秦国灭了赵国以后,实行了移民政策,当时许多人贿赂官吏,不愿搬迁,要求留在原地,惟独富商卓氏要求迁往较远的“纹山之下”,他看中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风淳朴,居民热衷于买卖,商业易于发展。几年后,卓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人。“鸟择良木而栖,商人择地而贾。”这种“不惟任时,且惟择地”的观念已为后世商人所接受。
  “惟左名都,竹西佳处”的江苏扬州,地处南北要冲,交通发达,水运便利,货往频繁。其地膏沃,有茶、盐、丝、帛之利,众多商人纷至沓来,一时商贾云集,秦商、晋商在这里定居经营。有名的徽商也就是从这里开始起步,称雄江湖,发展到与晋商分庭抗礼终执明清中国十大商帮之牛耳,成为“商道”“龙头老大”。
  
  时贱而买 时贵而卖
  
  范蠡和商祖白圭认为:“时贱而买,虽贵已贱;时贵而卖,虽贱已贵。”强调商人要善于捕捉商机,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买进卖出。商业的利润源于买卖的差价。低时买,高时卖。一旦发现买卖的时机一到,则要“趋时若猛兽鸷鸟之发”,当机立断。
  魏文侯时,国人注重农耕,而白圭却观察时机的变化。粮食丰收时他买进谷物,卖出丝漆。待蚕丝上市时他就大量收购蚕丝,售出粮食。他曾说:“我做买卖,就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样有计谋,如孙膑和吴起那样善于判断,还能像商鞅执法那样说到做到。有些人的智慧不能随机应变,其勇敢不能当机立断,其仁爱不能恰当地取舍,其倔强不能坚持原则。所以,这种人跟我学经营之道,我也不会教他的。”这段话,把他掌握贱买贵卖时机的“时断”与“智断”阐述得淋漓尽致。白圭的经商原则和经验,都被后世商人所称道。他凭着自己的这套经营谋略,精心经营,以致家累千金。
  
  见端知未 预则生财
  
  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为雪亡国之耻,终日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当得知吴国大旱,遂大量收购吴国粮食。第二年,吴国粮食奇缺,民不聊生,饥民食不裹腹,怨声载道,越国趁机起兵灭了吴国。苦心人,天不负。越王终成霸业,跻身“春秋五霸”之列。这里越王勾践作的是一桩大买卖,是商贾之道在政治上运用的成功典范。《夷坚志》载:宋朝年间,有一次临安城失火,“殃及池鱼”,一位姓裴的商人的店铺也随之起火,但是他没有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出城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建筑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市场上建房材料热销缺货,此时,裴氏商人趁机大发其财,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市场和百姓的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是经商者财富永不干涸的源泉,也是经商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薄利多销 无敢居贵
  
  先秦大商理论家计然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主张“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司马迁说过:“贪买三元,廉买五元”,就是说贪图重利的商人只能获利30%,而薄利多销的商人却可获利50%。《郁离子》中记载:有三个商人在市场上一起经营同一种商品,其中一人降低价格销售,买者甚众,一年时间就发了财,另两人不肯降价销售,结果获的利远不及前者。
  汉高祖刘邦的谋士张良,早年从师黄石公时,白天给人卖剪刀,晚上回来读书,后来他觉得读书时间不够用,就把剪刀分成上、中、下三等,上等的价钱不变,中等的在原价的基础上少一文钱,下等的少两文钱。结果,只用了半天的时间,卖出剪刀的数量比平日多了两倍,赚得钱比往日多了一倍,读书的时间也比往日多了,所以民间有句谚语:张良卖剪刀——贵贱一样货。
  
  雕红刻翠 流连顾客
  
  《燕京杂记》中载:“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有的店铺招牌高悬,入夜家家门口点起了五光十色的锦纱灯笼。把街面照得如同白昼,有的店铺摆、挂商品宣传字画、张挂名人书画,附庸风雅。以此来升华店铺的品位与提高顾客的回头率。还有些茶肆、饭馆、酒店中特意安排有乐器演奏和评书为客人助兴。宋代京都杭州的面食店里,只要顾客一进店坐下,伙计立刻前来问顾客所需,顾客“百端呼索取复”,伙计们“尽合诸客呼索指挥,不致错误”。经营者们深深懂得豪华的装饰,反映一个店铺的实力,于是店堂设计画柱雕梁、古色古香,金碧辉煌,极尽铺陈之能事,以迎合达官巨贾、贵妇名媛“以求高雅”的消费心理。在服务上进门笑脸相迎,出门点头送行。这些敬客如神的作法加上高贵典雅的装饰使众多顾客“如沐春风”、“一见钟情”,从而流连忘返、百顾不厌。
  
  以义为利 趋义避财
  
  清朝年间,徽州黟县有一商人舒遵刚,精榷算,善权衡。经商之暇,喜读《四书》、《五经》,把书中的义理运用于经商之中,他曾说:“钱,泉也,如流泉然。在源斯有流,会之以狡诈求生财者,自塞其源也”。他还说:“圣人言,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国且如此,况身家乎。”徽州商人李大皓告诫他的继承者说:“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以此严于律己,做到“视不义富贵若浮云。”
  子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义取利,德兴财昌,舍义取利,丧失了“义”也得不到“利”,为商者应深以诫之。
  
  奇计胜兵 奇谋生财
  
  兵家常说:“将三军无奇兵,未可与人争利。”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还列举了卖油脂的雍伯、卖桨的张氏、卖肉制品的浊氏等商人,他们都是掌握一技之长、经营商品而致富的。后世的“张小泉剪刀铺”亦然。清代山西太谷县一个曹氏商人,有一年看到高粱长得茎高穗大,十分茂盛,但他觉得有些异样,随手折断几根一看,发现茎内皆生害虫。于是,他连夜安排大量收购高粱。当时一般人认为丰收在望,便将陈年高粱大量出手。结果高粱成熟之际多被害虫咬死,高粱欠收。而曹氏商人却因未萌见著,奇计获利。
  
  择人任势 用人以诚
  
  孙子曰:“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故善战者,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势。”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齐国的商人叫刀闲。当时的商人一般都不愿雇用头脑灵活的人做事,惟独刀氏专门使用这种人,并给以丰厚的报酬和充分的信任,放手大胆地让他们去干,这些雇工干得十分卖力也非常出色。明代苏州有个叫孙春阳的杂货店,其店分为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取下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自明代至清乾隆年间二百多年,子孙尚食其利,无他姓顶代者。”像苏州这个五方杂处,店铺林立之地,孙春阳的杂货房生意竟然能兴盛二百多年,其成功之奥秘当得益于用人以诚及店规之严。
  清道光年间的黔商胡荣命在江西经商50余年,由于他以诚待人,童叟无欺,名声大著,晚年罢业回乡,有人要求“以重金赁其肆名”,他一口回绝,并说:“彼果诚实,何籍吾名也!”可见,“诚信为本”是中国人经商的传统美德。
  
其他文献
在当代经济市场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多种风险和挑战,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建筑施工管理是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施工企业在严把施工
2019年1月份,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环比下降5.7%,同比下降12.6%;能繁母猪存栏环比下降3.6%,同比降幅达14.8%.rn农业农村部生猪产业监测预警首席专家王祖力认为,1月份的数据反映出
期刊
英国考古学家不久前在英国林肯郡北部巴顿镇一座村庄的圣彼得教堂底下发掘了一个普通的无名坟墓,经鉴定,墓中主人是700年前一位25岁左右的村姑。然而让研究人员惊讶的是,在这个无名村姑的棺材盖上竟发现了一件极其稀罕昂贵、通常英国国王只在行加冕礼时才会穿一次的金缕衣!这名村姑到底是谁?神秘的送葬者为什么要将这件价值连城的衣物陪葬在她的墓穴里?英国考古学家一头雾水。  圣彼得教堂始建于公元500年左右的盎格
期刊
大型港机结构的安全管理是港口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大量大型港机结构事故的调查研究、理论分析及其计算结果都表明,导致大型港机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疲劳问题和稳定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各血清型之间外毒素 (Apx) ,外膜脂蛋白 (OmlA) ,转铁蛋白B(TbpB)的基因差异 ,分别对各血清型进行PCR扩增 ,得到不同的特异性片段 ,可区分开生物Ⅰ型 13
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的好坏体现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者的水平,对投资方而言,又决定着一个项目要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如何效控制工程造价,需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具有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近期作用,而且具有提高学生素质的远期功效。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生的参与,因此,要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与学是师生双边的关系,教要得法,学要主动。主动来自兴趣,兴趣需要培养。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rn意见提出,启动家庭农场培育计划.采取优先承租流转土地、提供贴息贷款、加强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