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的纯预设教学模式已严重桎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新课标模式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精心预设,同时在课堂中促使生成教学不断发生。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最终完成《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规定的信息技术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18-0048-0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规定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让学生不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而要实现这一切,就要着手改变我们的课堂组织形式,由传统的纯预设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预设基础上的有效生成教学模式。这一变化要求我们的教师组织教学时要正确把握预设教学和生成教学的时机和优缺点,恰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和合理组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预设教学的自我认可容易“扼杀”学生的发展潜能
传统的预设教学就如同教师驾驶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带着学生在规定铁轨上高速行驶,目的是通过此规定的交通工具和路线可以到达预定的目的地。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充当策划者、组织者、引领者、控制者,甚至是独裁者的角色,学生不能超越教师设定的思考范围。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可能也会注意到学生的一些生成性问题,但其处理的目的还是尽力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已经设计好的、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更多关注的是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能否及时完成,而很少关注学生的真实的需求和思维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这种教学的预设,教师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准备、设计,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要求学生配合、教师自导自演的基础上的,是典型的对学生的思维剥夺。
10多年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刚开设时,在微机房中利用网络教学软件讲解Word文档的处理,演示教学法被认为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最基本的一个汉字输入、插入图片或对文档进行简单编辑,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控制者,是整节课的主角。下课之前,教师能完成事先预设的教学计划,学生也基本能掌握教学内容。但整节课中学生始终是被牵着鼻子赶路,根本没时间或者没机会考虑深层次的问题:譬如是否有其他方法输入汉字,插入图片是从哪里来的,教师设置的文档真的就是最漂亮的吗,……这就是纯粹预设教学的缺陷,严重桎梏了学生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对这一门本来应该很感兴趣的学科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有厌学的情绪。
二、有效的生成教学应寻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切合”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配合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面对课堂上随时会出现不可预设的、生成教学的环节,我们就决不能做学生思维的“驾驭者”,而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思维的主体角色,对于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应努力去做“配合者”、“协助者”、“激励者”。
高一第一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在讲解图像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时,介绍了Photoshop软件的窗口组成和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对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操作,教师亦步亦趋照着做一遍也许就觉得满足了。但对于课本中提及的图像合成、图像旋转、滤镜锐化渲染等强大功能,学生们可能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学生会随即提问,“老师,上海世博会结束了,你去过上海世博园吗?”“你有参观世博园的照片吗?我真遗憾没有机会去参观。”“老师,假如当时你带领我们参加世博会,并给我们留下美丽的瞬间,那将是我们一生的幸福”……笔者就即兴将有关世博会的一些图片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此图像软件的相关功能,围绕“我心中的上海世博会”这一主题进行小组探讨、自主设计,并展示。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有的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有的学生展示了超强的动手能力,一些想法和做法让老师和同学都大开眼界,当笔者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分析时,学生们异常认真,不断提出自己还不太清楚的问题和大量很有价值的建议,这节课的课堂效果竟是出奇的好。如果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虽然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但教师置之不理甚至认为是在干扰教学秩序,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正在燃烧的大火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浇灭了,学生对图像合成的知识点的掌握就只能停留在基本理论知识水平,根本无法超越,甚至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要强调的是,生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定性法则,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学的主宰者。
三、预设与生成不能“厚此薄彼”
现代教学理念中的预设教学与生成教学不能简单看作为此优彼劣或优胜劣汰。没有预设的教学是没有目标的教学,没有生成的教学更是失败的教学。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传统的预设教学与新生的生成教学密切配合的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但又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前的精心预设可以更好地针对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教材,更有效合理地制定学习探究方案,以便完成我们的教学计划。在实施预设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注意捕捉学生的创见、疑问等精彩瞬间,以有创见、有价值的问题为契机,围绕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教学程序,自然就会滋生出大量的生成性思维,教学效果也就会事半功倍。
在讲解因特网应用时,尽管高中学生对上网浏览信息已非常熟悉,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课前仍要进行认真预设。例如因特网可以实现信息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网上交流等各方面的应用。教师设计提问:你们平时都喜欢上网干什么?结果有近70%的学生都比较喜欢腾讯QQ,理由是有人认为可以与好友聊天,有人认为能玩游戏,也有学生认为QQ中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等等。这时的生成教学就应逐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预设的教学而没有生成的环节,更不能是放羊式的任其自然地生成而偏离教学目标的预设。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不能玩QQ,更不能批评甚至遏制学生此类因特网的应用行为。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向学生阐述只要合理合法地利用QQ进行信息交流可以增进网友之间的理解与情谊。教师不妨将自己的QQ号向本班全体学生公布,学生肯定会为之激动,认为老师把他们当成朋友,在以后教学中教学效果也一定会高效。
在生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让课堂教学向积极有序的方向发展。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升。一方面,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预设一些很鲜明的错误,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去质疑、发现、探究,认识自己的潜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智慧。另一方面,预设情境不宜过多,要给学生一个弹性的生成空间。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周围生成新的教学情境,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虽说学生会提出教师无法预设的问题,但这更能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约束,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许是在教学目标指引下新的知识点的延伸。因而,我们要预设,更要生成。
四、精心“预设”,促使“生成”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经过精心预设后,在课堂上设立的每一个问题、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或者演示的每个操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心预设应该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有目标的教学环节,生成教学就应该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逐步完成信息技术学科的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求。教师真正的教学睿智应表现在认识“落后于学生”,而非知识“先知于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玄机、发现新大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应在平等、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共同学习,促进自身的共同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在讲解“文本和表格的信息加工”中提到“80∶20规则,许多应用软件的功能,其中20%足够80%的人使用,而其余80%的功能只是为20%的人使用。” 因许多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说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并不都是“20%的使用者”,上课时不能一味介绍各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能充当这些软件的广告员。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预设后的生成教学能促使学生不断领悟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迸发新火花。学生的发现也许是对教师的超越,但更是生成教学成功的体现。
另外,预设教学是静态的教学模式,而生成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没有固定手段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做到心中有预案,行中无定案,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亮点,不断甄别、筛选、重建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所有信息资源,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情境时,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知识迷宫”,让学生在自由发挥的空间中探索、交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而又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接受新理念,促进其自身不断成长。
总之,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既是矛盾又是辩证统一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秉承传统预设教学的优越性,更要关注在课堂中生成教学的发展性,不断探索生成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更佳途径,真正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S].2000.(编辑:郭桂真)
关键词:新课标;信息技术;预设;生成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18-0048-03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纲要》规定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让学生不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而要实现这一切,就要着手改变我们的课堂组织形式,由传统的纯预设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预设基础上的有效生成教学模式。这一变化要求我们的教师组织教学时要正确把握预设教学和生成教学的时机和优缺点,恰当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通过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和合理组织,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一、预设教学的自我认可容易“扼杀”学生的发展潜能
传统的预设教学就如同教师驾驶一列快速行驶的火车,带着学生在规定铁轨上高速行驶,目的是通过此规定的交通工具和路线可以到达预定的目的地。教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充当策划者、组织者、引领者、控制者,甚至是独裁者的角色,学生不能超越教师设定的思考范围。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时可能也会注意到学生的一些生成性问题,但其处理的目的还是尽力让学生进入到自己已经设计好的、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更多关注的是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能否及时完成,而很少关注学生的真实的需求和思维的发展。不可否认的是,对于这种教学的预设,教师进行了非常认真的准备、设计,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要求学生配合、教师自导自演的基础上的,是典型的对学生的思维剥夺。
10多年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刚开设时,在微机房中利用网络教学软件讲解Word文档的处理,演示教学法被认为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最基本的一个汉字输入、插入图片或对文档进行简单编辑,学生都是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的,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控制者,是整节课的主角。下课之前,教师能完成事先预设的教学计划,学生也基本能掌握教学内容。但整节课中学生始终是被牵着鼻子赶路,根本没时间或者没机会考虑深层次的问题:譬如是否有其他方法输入汉字,插入图片是从哪里来的,教师设置的文档真的就是最漂亮的吗,……这就是纯粹预设教学的缺陷,严重桎梏了学生的发展。长此以往,学生对这一门本来应该很感兴趣的学科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有厌学的情绪。
二、有效的生成教学应寻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机“切合”
新课改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配合学生的学习。在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面对课堂上随时会出现不可预设的、生成教学的环节,我们就决不能做学生思维的“驾驭者”,而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思维的主体角色,对于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的超出教师预设之外的问题,应努力去做“配合者”、“协助者”、“激励者”。
高一第一学期的《信息技术基础》在讲解图像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时,介绍了Photoshop软件的窗口组成和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对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做了一个简单的演示操作,教师亦步亦趋照着做一遍也许就觉得满足了。但对于课本中提及的图像合成、图像旋转、滤镜锐化渲染等强大功能,学生们可能会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学生会随即提问,“老师,上海世博会结束了,你去过上海世博园吗?”“你有参观世博园的照片吗?我真遗憾没有机会去参观。”“老师,假如当时你带领我们参加世博会,并给我们留下美丽的瞬间,那将是我们一生的幸福”……笔者就即兴将有关世博会的一些图片提供给学生,让他们运用此图像软件的相关功能,围绕“我心中的上海世博会”这一主题进行小组探讨、自主设计,并展示。学生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有的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有的学生展示了超强的动手能力,一些想法和做法让老师和同学都大开眼界,当笔者在最后进行课堂总结分析时,学生们异常认真,不断提出自己还不太清楚的问题和大量很有价值的建议,这节课的课堂效果竟是出奇的好。如果在这个教学环节中,虽然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但教师置之不理甚至认为是在干扰教学秩序,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如同正在燃烧的大火将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给浇灭了,学生对图像合成的知识点的掌握就只能停留在基本理论知识水平,根本无法超越,甚至对本学科学习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要强调的是,生成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定性法则,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我们一定要明确自己作为教师的角色: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学的主宰者。
三、预设与生成不能“厚此薄彼”
现代教学理念中的预设教学与生成教学不能简单看作为此优彼劣或优胜劣汰。没有预设的教学是没有目标的教学,没有生成的教学更是失败的教学。现在的课堂教学必须是传统的预设教学与新生的生成教学密切配合的教学活动。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矛盾,但又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课前的精心预设可以更好地针对教学目标,深入研究教材,更有效合理地制定学习探究方案,以便完成我们的教学计划。在实施预设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注意捕捉学生的创见、疑问等精彩瞬间,以有创见、有价值的问题为契机,围绕教学目标,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教学程序,自然就会滋生出大量的生成性思维,教学效果也就会事半功倍。
在讲解因特网应用时,尽管高中学生对上网浏览信息已非常熟悉,但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课前仍要进行认真预设。例如因特网可以实现信息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远程登录、网上交流等各方面的应用。教师设计提问:你们平时都喜欢上网干什么?结果有近70%的学生都比较喜欢腾讯QQ,理由是有人认为可以与好友聊天,有人认为能玩游戏,也有学生认为QQ中有属于自己的空间等等。这时的生成教学就应逐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预设的教学而没有生成的环节,更不能是放羊式的任其自然地生成而偏离教学目标的预设。我们不能错误地认为学生不能玩QQ,更不能批评甚至遏制学生此类因特网的应用行为。教师此时应因势利导,向学生阐述只要合理合法地利用QQ进行信息交流可以增进网友之间的理解与情谊。教师不妨将自己的QQ号向本班全体学生公布,学生肯定会为之激动,认为老师把他们当成朋友,在以后教学中教学效果也一定会高效。
在生成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让课堂教学向积极有序的方向发展。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提升。一方面,教师在预设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预设一些很鲜明的错误,有目的地激发学生去质疑、发现、探究,认识自己的潜力,唤醒他们沉睡的智慧。另一方面,预设情境不宜过多,要给学生一个弹性的生成空间。让学生有意无意地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周围生成新的教学情境,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虽说学生会提出教师无法预设的问题,但这更能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受到约束,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许是在教学目标指引下新的知识点的延伸。因而,我们要预设,更要生成。
四、精心“预设”,促使“生成”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经过精心预设后,在课堂上设立的每一个问题、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情境,或者演示的每个操作,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精心预设应该是有针对性、有目的、有目标的教学环节,生成教学就应该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高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从而逐步完成信息技术学科的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求。教师真正的教学睿智应表现在认识“落后于学生”,而非知识“先知于学生”。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玄机、发现新大陆,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和学生应在平等、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共同学习,促进自身的共同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在讲解“文本和表格的信息加工”中提到“80∶20规则,许多应用软件的功能,其中20%足够80%的人使用,而其余80%的功能只是为20%的人使用。” 因许多软件功能强大,可以说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并不都是“20%的使用者”,上课时不能一味介绍各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不能充当这些软件的广告员。在教学过程中,精心预设后的生成教学能促使学生不断领悟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迸发新火花。学生的发现也许是对教师的超越,但更是生成教学成功的体现。
另外,预设教学是静态的教学模式,而生成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没有固定手段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做到心中有预案,行中无定案,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亮点,不断甄别、筛选、重建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所有信息资源,生成新的教学方案。因此,教师在预设教学情境时,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知识迷宫”,让学生在自由发挥的空间中探索、交流,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跃而又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接受新理念,促进其自身不断成长。
总之,预设与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两者既是矛盾又是辩证统一的。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秉承传统预设教学的优越性,更要关注在课堂中生成教学的发展性,不断探索生成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更佳途径,真正完成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课改新课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信息技术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S].2000.(编辑:郭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