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福欢的辉煌玉雕人生

来源 :中国民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zhu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
  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也是中国独有的技艺。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它的品种既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的朝代,玉雕有着不同的造型与特色。
  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今的叶福欢功成名就,他现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艺术工作管理委员会理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等众多职务,还连续6次荣获中国文博会金奖和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而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他对艺术的坚守。
  叶福欢自幼酷爱绘画、书法和雕塑,师从中国雕塑终身成就奖泰斗潘鹤、微雕大师杨大可、刘文西、陈金章、林墉、杨其鹏、吴景辉和赵清礼等名师,并积极学习借鉴吸收并创新名师们在雕塑、微雕、绘画和书法等领域的技艺。叶福欢把翡翠与自己的生命融为一体,成为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所有的作品都充满着一种情怀,一种对国家、对民族、对人类的大爱,他要求自己要洁身如玉,金相玉质,并把对玉雕的这种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在生活中他像玉一样,视诚信为生命。
  在中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和居民消费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叶福欢敢于抓住时文热点,创作《中国龙 中国梦》和《黄岩岛上凭龙游》等作品,抒发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开创21世纪的伟大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
  探寻中国玉雕新价值
  叶福欢深刻认识到,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传统文化都需要跟随时代而进步,去适合时代的发展,这是一个信息时代、资讯时代,更是个性化的时代。中国玉雕的转型首先要转变观念,迫切需要从传统的认识理念和方式中解放出来,用全新的思维与手段,进行全新的探索。
  传统玉雕在这个多元化发展时代,必然注重艺术创新,拼创意,拼文化。它能够包容夸张的、写实的、抽象的、写意的等各种艺术形式。无论哪一种表现形式,只要能真正展示玉雕的时代性和创作者的思想性,都可采用。关键是突出中国文化的力量,时代创意的高度,也就是突出“人”的核心价值,并确立当代玉雕新的审美导向。叶福欢大胆地将生活灵感运用在翡翠玉雕中,坚持与时俱进,融入现代元素。即便是关公,叶福欢也能别出心裁,琢成胸宽体胖、不带大刀带笑颜的《和谐关公》,他的《和谐关公》雕像荣获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别金奖。
  在叶福欢的眼里, 玉石是“天公之美”,质地的差别是其自身的基因,而雕者则是“人工之美”,只有天地造化和精美工艺进行完美的融合,才能真正产生最高品质的美玉作品。这样的作品玉质感温润细腻,佩之则倍感体贴;它色感纯洁无暇,赏之则净化心灵;它音感清脆悦耳,听之则涤荡胸怀。而这些美学要素结合起来,不禁会使人感叹玉石乃天地之精华,进而在崇敬、景仰之余产生神秘的美感,这种神秘的美感与宗教等相互联系,更加深了人们对玉的既爱又敬、不平凡中又蕴涵神秘的独特审美趋向。
  叶福欢认為,当代玉雕与传统玉雕相比,可以说是“民玉”,也就是公众的玉雕,不像在古代只是帝王、贵族赏玩之物,而是成为公众提高生活品质的艺术品种。所以,玉雕的发展要挖掘有价值的且价格不高的玉石,满足各层面的收藏需求,形成多玉种、多渠道、多样化的经营格局。
  叶福欢的众多玉雕艺术作品皆源于日常生活。《春蚕》体现朴实的生活气息,蚕茧、蚕蛹随意分布,让观者会心一笑:“小时候我家里养蚕,那个画面在雕刻时浮现出来,我是带着对童年的回忆展开创作的。”
  《和平世界》紧贴时代,以天然翡翠玉石为主料,通体呈白,运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构思,采用镂空雕刻技法,将“色”“神”“情”融入牡丹和鸽子中,呈现富有层次性、虚实结合和空间多变的神奇色彩艺术神韵,表达了对亚运会和谐亚洲和平世界的美好祝福。
  创新引领玉雕行业大发展
  叶福欢认为,要重视玉雕业,就要顺应时代需求,倡导变革,大力创新。在传承传统玉雕艺术的基础上,叶福欢主张创造性转化。除继承传统工艺,古为今用,更要学习西方先进的工艺,中外结合。
  玉雕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玉雕材质、表现、内容、雕刻技法,以及审美情趣、意识观念都跟随几千年中华文明不断演变,每个时期又有所不同,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玉雕文化成了中国文化的缩影。2016年5月25日,叶福欢全程陪同印度总统慕克吉参观广州华林禅寺,并将其个人精心制作的翡翠玉雕作品和书法作品《西来初地》以国礼的名义馈赠给慕克吉,作为中印两国禅宗文化交流的见证。叶福欢响应号召,以十九大提出的实现中国梦为主题,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创作结合新时代的工艺美术作品《中华龙 中国梦》,把象征中华民族图腾的龙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巧妙结合,展现中华文化精神,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叶福欢始终认为,精湛的技术永远是玉雕业的生存之本。时代的进步带来审美的提高,各种具有艺术挖掘价值的玉石材质不断出现,玉雕技术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层出不穷的多样性需求。叶福欢的翡翠玉雕作品《云山叠翠》和《云山福翠》系列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珍宝馆特别收藏。《云山福翠》系列使用全新的雕刻技术手法,采用红翡在外、绿翠其中的雕刻创意,珠江、小艇、寻常百姓、亭台楼阁、白云山、青松点缀在10多厘米高、20多厘米宽的天然翡翠中,颇具岭南气息,富有立体感。
  叶福欢不仅是一位艺术家、一位大师,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创业家,他具有现代商业意识和开拓精神的企业家形象已经在业界崭露头角。他认为,玉雕产业形态的创新,才是真正具有建设性、革命性的创新。藏家、商家、投资者的大量进入,决定了今天的玉雕市场需求不能不考虑经济模式的变化、财富人群的变化、资本流通方式的转变等因素,这些综合因素导致玉雕市场必然形成深层次的变革。这一次变革带来的显现效应就是中国的玉雕行业必须快速提升产业化程度,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大环境。只有适应和跟随这一时代大趋势,主动求变,引导需求,才能在新的环境之下寻求生存和发展。   美术与雕工完美融合
  被誉为“大国非遗工匠”的叶福欢,给人的印象却更像一位自家兄长,言语中充满了谦卑,光芒自然收敛,有一种低调的气场。他讲起玉雕时滔滔不绝,手舞足蹈,语调高昂,除此之外,他基本没有更多的话,与人交流时甚至还带一点拘谨。
  在走上玉雕之路前,叶福欢也辗转多时,做过好几个行业。但无论生活怎么样变换,他最终还是走上了玉雕这条道路。年少时在湛江的一所学校学美术,毕业后从事油画方面的工作,在香港表哥引领下,在深圳布吉大芬村创办“三来一补”企业、大量油画出口为国创汇。油画的临摹与创作培养了他对造型艺术的敏感,小有成就后,他又转到红木雕刻……
  但当发现玉石的硬度能够容忍雕刻的单位缩小到毫米以下时,想要不断超越自己的叶福欢便毫不犹豫地拿起了翡翠。进入玉雕行后,叶福欢的不安分基因开始不断发酵。他向生活要灵感,把传统注入现代元素,他创作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心血之作,从他手里出来的玉雕从没有废品和半废品,都是完美无缺的艺术佳作。
  玉帛成于干戈 机遇起于危机
  由于受到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国内部分玉器企业已经开始裁员、停货,或者按兵不动,静观经济形成变化。南方很多玉石从业者认为,玉器产业经营形势不太理想,政府限制消费,直接影响相关行业,奢侈品市场受到巨大冲击。然而,这一切在叶福欢眼里,都是机遇,他坚信只要沉淀下来把每一件作品做成精品,就会自然地产生力量,就会把危机转化为机遇。
  叶福欢认为,守业时期正是玉雕艺术的春天,在这种环境下,才有时间,有精力去構想玉雕艺术的未来,只有玉雕艺术升级了,设计出更精美的作品,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守业,未来的拓展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更宽。叶福欢在等待期间,用出色的工艺提升作品价值的同时,注重宣传,为以后更稳固的立足打下基础。叶福欢认为这是个考验大家的生存竞争能力的时期,市场有变化,商家和艺术家都应提升自己的独门“绝招”,不论市场如何变化,坚持走特色路线是很重要的,品牌如人,不能轻易丢弃自己的个性。
  面对市场的起伏,叶福欢不仅自己信心满满,他同时也鼓励同行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他表示,这是一个关键的时刻,能坚强度过一切都会好起来。
  1992年,叶福欢在广东省佛山市平洲区创建叶福欢玉雕艺术馆,先后培养了600多名专业玉雕学员,学习玉雕的创作、玉石鉴赏等专业知识,产生了很多优秀的玉雕艺术家,2003年被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平洲玉器商会同时授予青少年玉雕培训基地。
  叶福欢的艺术成就是在传承基础创新,把工艺美术与基础美术造型进行完美结合,并在作品上赋予了深深的爱国情感,贴近老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审美需求,叶福欢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技艺传承、交流、传授给广东乃至全国的玉雕同行,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玉雕人才,这些人才活跃在国际、国内玉雕市场,为玉雕艺术的繁荣倾注了爱心,贡献了力量,为国家创造外汇税利数十亿元以上。
  目前,叶福欢正规划立项在河北廊坊永清县恒美花海产业园区,设立叶福欢玉雕艺术博物馆及玉雕艺术学院,为国家培养更多玉雕艺术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 李秀江)
其他文献
有一个故事:一座森林失火了,林中的一只小鸟用它的小口含水救火,别的小鸟都忙于飞离森林,四处逃命,逃命的群鸟不能理解这只小鸟的杯水车薪行为!这只小鸟却有着自己深深的情怀:因为它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巢,同时它深知自己的巢筑在这座森林里,它不忍看见自己的家园焚毁。读文化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家戴有山先生的新作《文化之根》,让我感受到作者深深的家国情怀,同时让我领悟到他对中华文脉的独特理解与领悟,对未来人类文明
期刊
艺术家说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也是凝固的音乐,更是瞬间的永恒。在昝贺伏摄影集即将出版之际,诚邀我写篇序言,鉴于一位民营企业家这种难能可贵的业余爱好和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我便欣然从命。  说来话长,是一个偶然的机遇,我结识了被中国座椅行业称之为“板凳哥”的昝贺伏。在以后的日子里,渐渐地对他有了一些了解。我在感叹这位企业家艰辛创业历程的同时,也在感知这位企业家的光影世界。  昝贺伏是河北雄县人,也就是刚
期刊
2016年8月,卷首刊过笔者一篇小文:《区块链有没有泡沫》,说的是当时“区块链投资”在某些圈子里十分流行,成为社交热词,当时的担忧是泡沫会否浮起。  担忧有点早——直到一年半后的今天,市场才开始猛炒这个概念。仿佛是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在谈论区块链,套用原文所讲的投资曲线,现在才是真正的“急速拉升期”。  因此,当A股上市公司沾边区块链就能暴涨,是时候讲讲泡沫和价值问题了。  “所有这些技术离真正大规
期刊
时  光飞逝,又到一年总结时。  2017年,诚如《中国民商》在去年年初刊发的展望中所言,众筹行业在规范洗牌的主基调下,保持了平稳的发展。一批没有竞争力的平台,在市场深度洗牌中逐渐退出舞台,而有资本和巨头加持的平台,如开始吧、京东众筹、淘宝众筹、苏宁众筹、小米众筹等,牢牢地占据了逾半壁江山。  展望2018年,众筹行业或仍将延续二八分化的局面。值得期待的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随着未来众筹模式和商业模
期刊
《中国民商》:德平同志,看到今年1月2日您和其他两人的“三人谈”,有些问题还想深入探讨一下,不知您是否同意?  胡德平:谢谢!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人民公社的问题已经作出了很好的总结。1985年人民公社正式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但有些问题似乎还可以引申下去继续研讨。历史的经验教训很重要呀。一起学习探讨吧。  《中国民商》:由人民公社刮起的“共产风”,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期刊
人是经济发展的主体,科学认识人的经济功能,是揭开经济发展之谜的关键。经济人假设几乎把人的经济功能完全省略了,西方经济学看似在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实际上是研究人的物资关系,物的作用完全掩盖了人的能动性。这种经济学虽然对经济的自然与物质资本领域的认识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基本上是建立在割裂人和物的关系基础上的。  而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虽然对人做出了科学的解释,但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批判来论证
期刊
在中小微企业的成长中,企业家的雄心与企业的成长是什么关系、如何使成长雄心变成现实,以及政府如何为高雄心、高增长潜力的中小微企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是国外学界新的研究领域。  理论和现实都表明企业家的雄心是中小微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驱动因素。由于中小微企业在经济中的特殊作用,政府和社会都应该努力引导和鼓励中小微企业树立高成长雄心,并为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走出金融危机以及促进经济复苏增长过程中,英
期刊
时隔14年,中国再次决定对宪法进行修改。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明确了宪法修改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必须贯彻的原则等内容。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作出新规范,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  从1954年
期刊
苏格拉底劝告人们说:“人啊,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也被镌刻在古希腊神庙的金顶上,成为一句警世箴言。如何理解人也是经济学的重要命题。但是,人在西方经济学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西方主流经济学以一个极其简单化的经济人假设,实际上把对人的研究留给了其他学科。尽管近些年西方经济学涉及到了人的更多要素,但由于回避马克思关于人的科学观点与认识方法,还是无法真正理解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要使经济理论走出困境,承担起它
期刊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纸媒已死”的呼声甚嚣尘上。因为“走向没落”,所以大批的传统媒体行业的从业者在“双创”的浪潮下纷纷离职、跳槽、創业,重新开始了新的旅程。这本书本来就是微信公众号“博望志”的对于创业者访谈的内容,却也要借助纸媒介才能在这宛如潮汐般快速变换的资讯大潮中留下一些影子,不能不说多少有些反讽的意味。  本书的访谈对象,大多是与新闻媒体有关的人,甚至这个“博望志”的创立者小肥人(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