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又到了,坐在家里,一阵落寞,就想到了父亲,想到了十八岁的电影。
十八岁那年,我在陈城读高中。离开了家,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没有了束缚。那时,接触了一帮子小混混,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时不时地打个小架,谈个恋爱,成绩总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日子过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有一次,我和几个哥们儿蹲在铁道边抽烟,你一言我一语地胡喷大侃,正巧父亲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当时他戴着大檐帽,车后座带了一壶油。我想坏了,烟在手里也扔不及了。可是父亲在我们身边并没有停留,哗啦一下就过去了。
高一下学期,父亲开始肚子疼痛,头冒冷汗,他舍不得去医院,因为那需要一大笔开销,就自己去药店拿点止疼片吃,日子久了,病情就加重了。他自己偷偷跑到医院,拍个片子,医生一看,纷纷咬耳朵,父亲就知道坏了,他最终还是知道了病情:胃癌晚期。
在市医院治疗了一个月,转到了省医院,每天都是挂吊针、喝中药。有时候我妈陪着,有时候就他自己。我决定逃学去郑州看望他。
到了医院,他正躺在病床上,面黄肌瘦,胡子也好久没有刮了。看到我来了,他很吃惊,问我,你怎么来了。我说,就是想来看看你。病房里没有其他人,他那天下午精神很好,慢慢地坐了起来,和我聊他以前经历的事情,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还和我讲如何做人。最后,他让我帮他换上新衣服,他说要带我去看一场电影。
我清晰地记得,我们坐在3排的5号和6号,电影开始之前,父亲递给我一支烟。我愣住了,没有敢接。他说,抽吧。我颤抖着双手接过,却并没有点着。也奇怪,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抽过烟,一直到现在。
那天放的电影是霍建起导演的《那人那山那狗》,讲述的是一个老邮差退休后儿子第一天接替自己工作引出来的故事。儿子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提前退休,安排儿子接下自己的工作。儿子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仍不放心,带上长年在其左右的忠实老狗决定陪儿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起初,父子两人因为长期隔膜只默默走路,渐渐地,通过与不同村民尤其一个漂亮女孩的接触,两人渐渐打开话匣,对彼此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秀美如画的风景中,儿子慢慢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和意义,也明白了父亲深沉的爱,父亲也渐渐体会到他二十几年来对家庭的亏欠。
影片里最让人动情的场景,应该是儿子背起父亲过河的那一段吧。儿子对父亲说,你背我那么多次,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我背你了。父亲伏在儿子的背上,一个山一样的男子,就那样湿了眼睛。我承认,我也感动了,眼睛湿润了。
电影散场后,已经很晚了,外面刮起了风,很冷,父亲显得很疲惫。我说,爸爸,我背你走吧。他没有说话,像个小孩子似的伏在了我的身上。我背起父亲慢慢地往医院走,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生怕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父亲的身子已经很瘦削,我感觉好轻,好轻。父亲的双手耷拉在我的耳边,一晃一晃的,是那样的无力。父亲伏在我的背上睡着了,我走得很慢,很慢,好像我背上背的就是整个世界。
在医院待了三天,我要回去了,父亲去送我。在火车站,他站在风里面,目送我上火车,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把从火车站买的小糕点递给了我,示意我路上吃。
一个月后,父亲在医院里去世,享年49岁。当父亲的遗体运到家里时,我竟然没有了泪水,只是久久地跪在父亲身边。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年新生入学,我都要给学生放《那人那山那狗》,学生们看得很认真、很动情,慢慢地就能听到不少学生轻微的啜泣声。我能做的,只有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让我的思绪像风筝一样,离开教室,飞到家乡的大平原,飞到父亲身边……
【阅读指津】 从题材上看《十八岁的电影》是一篇成长小说。所谓成长小说,就是反映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解決困惑的过程。小说的主人公“我”在故事的开端就呈现出了大多数青少年成长期所出现的叛逆、迷茫的现象。十八岁的少年,离开了家的羁绊,离开了父母的束缚,在一群小混混的影响下,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时不时打一场小架、谈个恋爱,无知的“我”仿佛通过这些就能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面对儿子的所作所为,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父亲却“视而不见”。面对孽子的种种不堪行为,父亲为什么选择了视而不见?小说在此设置了悬念。我们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发展,一起慢慢寻找答案吧。可是作者故意宕开一笔,并不急着写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却写到了家庭的一个重大变故——“屋漏偏逢连夜雨”,贫寒的家庭本是捉襟见肘,不幸的是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却又得了晚期胃癌,不得不入院做最后的治疗。“我”虽然叛逆冥顽,但还不至于人性泯灭,于是逃课去医院看望父亲。已是病入膏肓的父亲对“我”的到来除了吃惊外,却“意外”地精神很好。显然,父亲对“我”的到来很是高兴,“他和我聊他以前经历的事情,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还和我讲如何做人。”父亲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为何在这时候给儿子讲这些事?“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是不是告诉“我”养育的艰辛和快乐?“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是不是父亲在言传身教告诉“我”该如何正确面对恋爱?“讲如何做人”恐怕是父亲的最后的教诲吧。虽然我们无法准确读取这些谈话内容背后的真实意图,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亲想利用自己在世上最后的时间,迅速拉近和儿子的情感距离,最终达到教育感化儿子的目的。
小说的高潮是父亲刻意郑重地换上新衣服要带“我”去看一场电影——《那人那山那狗》。父亲挑选了这部电影,一定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也许是想通过这部电影的父与子的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儿子的那份感情,借用电影中儿子的角色,让“我”“慢慢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和意义,也明白了父亲深沉的爱”。也许是电影的艺术魅力,也许是血浓于水,也许是青春期特有的敏感……“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读懂了父亲对“我”的期待和厚望,以至于在电影结束之后,“我”主动提出要背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的父亲回医院。“父亲伏在我的背上睡着了,我走得很慢,很慢,好像我背上背的就是整个世界。”此时的父亲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也放下了心中的巨石,安然地在儿子的背上睡着了;儿子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也懂得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慢慢坚定向前。这是一幅温馨而又有些悲凉的画面,从中我们也读出了父亲的舐犊情深,儿子的深深忏悔。 至此,我们才明白,当初父亲面对“我”的抽烟、鬼混,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原来用心良苦的父亲一定读懂了儿子的内心——他想保护儿子在那群狐朋狗友面前的一点自尊,故意“视而不见”,但是父亲的心里一定在哭泣、在滴血!他在苦苦思索,寻觅教育的良机。父亲用自己的生命养育了“我”,最后又用他的生命来教育“我”。读罢,令人动容,让人感慨。
小说的结局顺其自然,经受了父亲生命的教育,“我”幡然醒悟,革新洗面,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那部电影《那人那山那狗》成了新生入学的一次典礼,既是“我”对父亲深切的缅怀,也是对同样是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教育。
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的确显得有些平淡,情节简单、结构单一、人物刻画手法也不丰富。但是细细品来,又有许多韵味值得深思。高尔基曾调侃道:“爱孩子母鸡都会。”爱孩子似乎是动物的本能,但是该如何教育孩子呢?这就需要人类的智慧。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难教育。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父亲形象。这位父亲之所以成功,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懂得尊重孩子,哪怕是发现了孩子的错误也不做损伤孩子自尊的事情。其实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平心而论,谁的青春不犯错?西方有谚“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父亲深谙这个道理,面对“我”和一群小混混在一起抽烟鬼混的情景,他故意 “视而不见”,避免损伤“我”的自尊,加剧“我”的叛逆。而我们一些家长、一些老师,眼里容不下孩子、学生的错误,一有错误,不分场合,毫不顾忌这些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劈头盖脑就是一顿呵斥。好像这样才能站在教育的制高点,对孩子才能起到管教作用。但是無数的事实证明,这不仅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更是激起了孩子的反感。二、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才能起到效果。“我”到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父亲并没有数落“我”,而是极其耐心细致地聊起了“我”小时候的调皮、父亲当年追母亲的故事、告诉 “我”做人的道理,并且刻意挑选了一部能够表达他心声的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和他一起观看。父亲先是拉近了“我”和他的情感,然后选择了采用艺术熏陶的方式对“我”进行教育,最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三、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很重要。父亲对“我”的教育,是选择在“我”去医院看望他时。“我”逃课去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说明“我”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所作所为有些过分了,朦朦胧胧感觉到对不起父亲。父亲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的时机也应该选择在“愤”“悱”之时。
教育是一门艺术。作者运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探讨了对成长叛逆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使读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是这篇小说的社会意义所在。
十八岁那年,我在陈城读高中。离开了家,就像脱缰的野马,再也没有了束缚。那时,接触了一帮子小混混,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时不时地打个小架,谈个恋爱,成绩总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日子过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
有一次,我和几个哥们儿蹲在铁道边抽烟,你一言我一语地胡喷大侃,正巧父亲骑着自行车过来了,当时他戴着大檐帽,车后座带了一壶油。我想坏了,烟在手里也扔不及了。可是父亲在我们身边并没有停留,哗啦一下就过去了。
高一下学期,父亲开始肚子疼痛,头冒冷汗,他舍不得去医院,因为那需要一大笔开销,就自己去药店拿点止疼片吃,日子久了,病情就加重了。他自己偷偷跑到医院,拍个片子,医生一看,纷纷咬耳朵,父亲就知道坏了,他最终还是知道了病情:胃癌晚期。
在市医院治疗了一个月,转到了省医院,每天都是挂吊针、喝中药。有时候我妈陪着,有时候就他自己。我决定逃学去郑州看望他。
到了医院,他正躺在病床上,面黄肌瘦,胡子也好久没有刮了。看到我来了,他很吃惊,问我,你怎么来了。我说,就是想来看看你。病房里没有其他人,他那天下午精神很好,慢慢地坐了起来,和我聊他以前经历的事情,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还和我讲如何做人。最后,他让我帮他换上新衣服,他说要带我去看一场电影。
我清晰地记得,我们坐在3排的5号和6号,电影开始之前,父亲递给我一支烟。我愣住了,没有敢接。他说,抽吧。我颤抖着双手接过,却并没有点着。也奇怪,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抽过烟,一直到现在。
那天放的电影是霍建起导演的《那人那山那狗》,讲述的是一个老邮差退休后儿子第一天接替自己工作引出来的故事。儿子高考落榜不得已回到大山中的家后,做了大半辈子山村邮递员的父亲提前退休,安排儿子接下自己的工作。儿子上班第一天,父亲千叮咛万嘱咐之后仍不放心,带上长年在其左右的忠实老狗决定陪儿子再走一趟送信之旅。
起初,父子两人因为长期隔膜只默默走路,渐渐地,通过与不同村民尤其一个漂亮女孩的接触,两人渐渐打开话匣,对彼此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秀美如画的风景中,儿子慢慢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和意义,也明白了父亲深沉的爱,父亲也渐渐体会到他二十几年来对家庭的亏欠。
影片里最让人动情的场景,应该是儿子背起父亲过河的那一段吧。儿子对父亲说,你背我那么多次,现在我长大了,应该我背你了。父亲伏在儿子的背上,一个山一样的男子,就那样湿了眼睛。我承认,我也感动了,眼睛湿润了。
电影散场后,已经很晚了,外面刮起了风,很冷,父亲显得很疲惫。我说,爸爸,我背你走吧。他没有说话,像个小孩子似的伏在了我的身上。我背起父亲慢慢地往医院走,我们彼此都没有说话,生怕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父亲的身子已经很瘦削,我感觉好轻,好轻。父亲的双手耷拉在我的耳边,一晃一晃的,是那样的无力。父亲伏在我的背上睡着了,我走得很慢,很慢,好像我背上背的就是整个世界。
在医院待了三天,我要回去了,父亲去送我。在火车站,他站在风里面,目送我上火车,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把从火车站买的小糕点递给了我,示意我路上吃。
一个月后,父亲在医院里去世,享年49岁。当父亲的遗体运到家里时,我竟然没有了泪水,只是久久地跪在父亲身边。
如今我已是一名中学教师,每年新生入学,我都要给学生放《那人那山那狗》,学生们看得很认真、很动情,慢慢地就能听到不少学生轻微的啜泣声。我能做的,只有紧紧地盯着电脑屏幕,让我的思绪像风筝一样,离开教室,飞到家乡的大平原,飞到父亲身边……
【阅读指津】 从题材上看《十八岁的电影》是一篇成长小说。所谓成长小说,就是反映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解決困惑的过程。小说的主人公“我”在故事的开端就呈现出了大多数青少年成长期所出现的叛逆、迷茫的现象。十八岁的少年,离开了家的羁绊,离开了父母的束缚,在一群小混混的影响下,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学会了抽烟、学会了喝酒,时不时打一场小架、谈个恋爱,无知的“我”仿佛通过这些就能证明自己已经长大。
面对儿子的所作所为,小说的另一位主人公父亲却“视而不见”。面对孽子的种种不堪行为,父亲为什么选择了视而不见?小说在此设置了悬念。我们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发展,一起慢慢寻找答案吧。可是作者故意宕开一笔,并不急着写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却写到了家庭的一个重大变故——“屋漏偏逢连夜雨”,贫寒的家庭本是捉襟见肘,不幸的是作为家里顶梁柱的父亲却又得了晚期胃癌,不得不入院做最后的治疗。“我”虽然叛逆冥顽,但还不至于人性泯灭,于是逃课去医院看望父亲。已是病入膏肓的父亲对“我”的到来除了吃惊外,却“意外”地精神很好。显然,父亲对“我”的到来很是高兴,“他和我聊他以前经历的事情,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还和我讲如何做人。”父亲知道自己大限已到,为何在这时候给儿子讲这些事?“讲我小时候如何调皮”是不是告诉“我”养育的艰辛和快乐?“讲他年轻的时候如何追我母亲”是不是父亲在言传身教告诉“我”该如何正确面对恋爱?“讲如何做人”恐怕是父亲的最后的教诲吧。虽然我们无法准确读取这些谈话内容背后的真实意图,但是有一点我们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父亲想利用自己在世上最后的时间,迅速拉近和儿子的情感距离,最终达到教育感化儿子的目的。
小说的高潮是父亲刻意郑重地换上新衣服要带“我”去看一场电影——《那人那山那狗》。父亲挑选了这部电影,一定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也许是想通过这部电影的父与子的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儿子的那份感情,借用电影中儿子的角色,让“我”“慢慢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和意义,也明白了父亲深沉的爱”。也许是电影的艺术魅力,也许是血浓于水,也许是青春期特有的敏感……“我”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也读懂了父亲对“我”的期待和厚望,以至于在电影结束之后,“我”主动提出要背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的父亲回医院。“父亲伏在我的背上睡着了,我走得很慢,很慢,好像我背上背的就是整个世界。”此时的父亲耗尽了所有的精力,也放下了心中的巨石,安然地在儿子的背上睡着了;儿子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也懂得了自己肩负的责任,慢慢坚定向前。这是一幅温馨而又有些悲凉的画面,从中我们也读出了父亲的舐犊情深,儿子的深深忏悔。 至此,我们才明白,当初父亲面对“我”的抽烟、鬼混,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原来用心良苦的父亲一定读懂了儿子的内心——他想保护儿子在那群狐朋狗友面前的一点自尊,故意“视而不见”,但是父亲的心里一定在哭泣、在滴血!他在苦苦思索,寻觅教育的良机。父亲用自己的生命养育了“我”,最后又用他的生命来教育“我”。读罢,令人动容,让人感慨。
小说的结局顺其自然,经受了父亲生命的教育,“我”幡然醒悟,革新洗面,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那部电影《那人那山那狗》成了新生入学的一次典礼,既是“我”对父亲深切的缅怀,也是对同样是青春期的中学生的教育。
从表面上看,这部小说的确显得有些平淡,情节简单、结构单一、人物刻画手法也不丰富。但是细细品来,又有许多韵味值得深思。高尔基曾调侃道:“爱孩子母鸡都会。”爱孩子似乎是动物的本能,但是该如何教育孩子呢?这就需要人类的智慧。尤其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更难教育。小说成功塑造了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父亲形象。这位父亲之所以成功,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因素:一、懂得尊重孩子,哪怕是发现了孩子的错误也不做损伤孩子自尊的事情。其实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平心而论,谁的青春不犯错?西方有谚“年轻人犯错,上帝都会原谅。”父亲深谙这个道理,面对“我”和一群小混混在一起抽烟鬼混的情景,他故意 “视而不见”,避免损伤“我”的自尊,加剧“我”的叛逆。而我们一些家长、一些老师,眼里容不下孩子、学生的错误,一有错误,不分场合,毫不顾忌这些青春期孩子的自尊,劈头盖脑就是一顿呵斥。好像这样才能站在教育的制高点,对孩子才能起到管教作用。但是無数的事实证明,这不仅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更是激起了孩子的反感。二、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才能起到效果。“我”到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父亲并没有数落“我”,而是极其耐心细致地聊起了“我”小时候的调皮、父亲当年追母亲的故事、告诉 “我”做人的道理,并且刻意挑选了一部能够表达他心声的电影《那人那山那狗》和他一起观看。父亲先是拉近了“我”和他的情感,然后选择了采用艺术熏陶的方式对“我”进行教育,最终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三、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很重要。父亲对“我”的教育,是选择在“我”去医院看望他时。“我”逃课去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说明“我”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自己的一些所作所为有些过分了,朦朦胧胧感觉到对不起父亲。父亲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的时机也应该选择在“愤”“悱”之时。
教育是一门艺术。作者运用小说这种文学样式探讨了对成长叛逆期孩子的教育问题,使读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是这篇小说的社会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