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人物教学不仅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提出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的思想性、基础性工程的组成部分,而且,诸多历史人物的人生价值、社会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讲述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学生按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榜样来严格要求并锻炼自己,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优秀历史人物的讲授具有以下思想教育性。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革命领袖、科学发明家和文学艺术家,他们身上闪烁着耀眼的爱国主义光辉。
讲解时,要讲清人物成长的客观历史条件,说明杰出人物产生的必然性,防止把人物讲成高不可攀的天生的神人;讲清人物自我教育的成长过程,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防止把人物讲成天才的化身。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揭示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教育意义。
譬如:讲抗金英雄岳飞时,可以结合岳飞的英雄事迹及成长过程来说明他之所以成为抗金英雄是由时代造就的:
首先,简述岳飞成长的客观环境,说明他成为抗金英雄不是偶然。他生长在北宋末、南宋初期民族危机深重、人民表现出强烈的抗金要求的时代,他的家乡首先遭到金国入侵的残酷蹂躏,因此身受国破家亡的痛苦较为深刻,要求抗金的意志较为强烈,加之他出身于劳动人民,体验过被压迫群众的的痛苦和要求,自然容易和人民群众的抗金命运结合起来。由此可见,产生抗金英雄岳飞,并非偶然。
其次,结合时代背景,讲清岳飞在抗金斗争中起到的卓越的贡献,乃是因为他适应社会和人民的要求,积极自我磨炼的结果。
总之,把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地讲授,才能使学生从岳飞身上吸取积极的力量,鼓舞学生不断进步。
二、对学生进行高尚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
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同爱国主义情感一样,是一个优秀历史人物本身具备的良好美德,也是当今任何一个革命者所必须具备的,同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起点。任何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情操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有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例如: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被俘后,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名句来表示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在元大都被囚期间,他多次拒绝元世祖的劝降,最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这种高尚的气节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
又如:中国近代史中,太平天国的名将陈玉成被俘,清政府诱逼他投降的时候,他大义凛然地回答:“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这种宁死不降的大无畏精神气概,也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
再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亲自指挥西北野战军粉碎蒋介石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主动撤离延安时,毛泽东同志作好了一切部署,又让身边的警卫员把窑洞打扫地干干净净,把书摆齐,说:“让他们(指胡宗南的官兵)看看我们都是看什么书的。”这时,警卫员报告说:“胡宗南的军队已经到了城门口了。”大家都为毛泽东和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的安全担心时,毛泽东同志仍然镇定自若地说:“大路通天,各走一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之后,他就开始领导同志们转战陕北了。这样,学生们就会具体地意识到:这不是逃跑,而是有计划的撤退,是为全国的最终胜利采取的战略转移,从而使学生为毛泽东同志那超人的军事才能和胆略而欢欣鼓舞,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进而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对学生进行追求真理,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
讲述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抓住一些和学生前途理想联系紧密的、典型的历史人物,相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向追求真理、树立远大理想的高度发展。
例如: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立下推翻清王朝的大志,虽然经历多次挫折、失败,但仍不屈不挠地坚持革命斗争。40年后,他终于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24年,他又领导国民党实现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并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奋斗到最后一息。
又如:世界史中的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即使是宗教裁判所用火刑来威胁他,使他被迫宣称放弃自己学说的时候,他仍喃喃自语:“地球是转的。”而布鲁诺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间有无数的星系,宇宙无限”,竟在罗马的宗教裁判所被烤死在火刑柱上,为科学真理而英勇地献身。
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对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追求真理起到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
四、对学生进行启迪和借鉴历史人物成败得失的教育
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是一面无形的镜子,通过对他们功过是非有感情地讲述,将学生引入思考其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
例如: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可以说是有勇有谋的常胜将军、功勋卓著的名将。但是,自从他负气出走、犯了分裂主义的错误以后,就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在大渡河全军覆没,既断送了他所带领的军队、给当时的革命斗争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这充分说明,任何人搞分裂,都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又如: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状有愧色”。他回到家里,妻子不把他当丈夫,嫂子不把他当叔叔,父母不把他当儿子,他不但没有怨恨,反而认为是他自己的过错,于是连夜把书找出来,发愤读书,得一兵书《阴符》,伏案诵读,熟记精要,并仔细研究它的含义,读书读到想打瞌睡的时候,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都流到脚上,过了整整一年。他对兵法研究透彻了,“将合纵说于六国,拜授六国相印”。这充分说明了目标确定后,努力拼搏,持之以恒,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总之,历史教学应重视讲述人物,采用“以事带人”或“以人带事”的方法,进行系统集中的讲述,深刻挖掘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追求真理而努力奋斗,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讲述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有助于学生按优秀历史人物的道德榜样来严格要求并锻炼自己,使他们健康地成长起来。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优秀历史人物的讲授具有以下思想教育性。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革命领袖、科学发明家和文学艺术家,他们身上闪烁着耀眼的爱国主义光辉。
讲解时,要讲清人物成长的客观历史条件,说明杰出人物产生的必然性,防止把人物讲成高不可攀的天生的神人;讲清人物自我教育的成长过程,说明人的主观能动性,防止把人物讲成天才的化身。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揭示客观规律,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教育意义。
譬如:讲抗金英雄岳飞时,可以结合岳飞的英雄事迹及成长过程来说明他之所以成为抗金英雄是由时代造就的:
首先,简述岳飞成长的客观环境,说明他成为抗金英雄不是偶然。他生长在北宋末、南宋初期民族危机深重、人民表现出强烈的抗金要求的时代,他的家乡首先遭到金国入侵的残酷蹂躏,因此身受国破家亡的痛苦较为深刻,要求抗金的意志较为强烈,加之他出身于劳动人民,体验过被压迫群众的的痛苦和要求,自然容易和人民群众的抗金命运结合起来。由此可见,产生抗金英雄岳飞,并非偶然。
其次,结合时代背景,讲清岳飞在抗金斗争中起到的卓越的贡献,乃是因为他适应社会和人民的要求,积极自我磨炼的结果。
总之,把上述两方面结合起来全面地讲授,才能使学生从岳飞身上吸取积极的力量,鼓舞学生不断进步。
二、对学生进行高尚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
高尚的品德和情操同爱国主义情感一样,是一个优秀历史人物本身具备的良好美德,也是当今任何一个革命者所必须具备的,同时也是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起点。任何先进的思想,高尚的品德、情操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有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例如:南宋末年的爱国将领文天祥被俘后,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名句来表示自己誓死不屈的意志。在元大都被囚期间,他多次拒绝元世祖的劝降,最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这种高尚的气节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
又如:中国近代史中,太平天国的名将陈玉成被俘,清政府诱逼他投降的时候,他大义凛然地回答:“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这种宁死不降的大无畏精神气概,也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
再如: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亲自指挥西北野战军粉碎蒋介石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主动撤离延安时,毛泽东同志作好了一切部署,又让身边的警卫员把窑洞打扫地干干净净,把书摆齐,说:“让他们(指胡宗南的官兵)看看我们都是看什么书的。”这时,警卫员报告说:“胡宗南的军队已经到了城门口了。”大家都为毛泽东和中央的其他领导同志的安全担心时,毛泽东同志仍然镇定自若地说:“大路通天,各走一边,他走他的,我走我的。”之后,他就开始领导同志们转战陕北了。这样,学生们就会具体地意识到:这不是逃跑,而是有计划的撤退,是为全国的最终胜利采取的战略转移,从而使学生为毛泽东同志那超人的军事才能和胆略而欢欣鼓舞,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进而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对学生进行追求真理,树立远大理想的教育
讲述优秀历史人物的事迹,对学生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抓住一些和学生前途理想联系紧密的、典型的历史人物,相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向追求真理、树立远大理想的高度发展。
例如: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关心祖国和人民的命运,立下推翻清王朝的大志,虽然经历多次挫折、失败,但仍不屈不挠地坚持革命斗争。40年后,他终于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1924年,他又领导国民党实现了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并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奋斗到最后一息。
又如:世界史中的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即使是宗教裁判所用火刑来威胁他,使他被迫宣称放弃自己学说的时候,他仍喃喃自语:“地球是转的。”而布鲁诺为了坚持自己的学说——“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宇宙间有无数的星系,宇宙无限”,竟在罗马的宗教裁判所被烤死在火刑柱上,为科学真理而英勇地献身。
通过对这些历史人物生动形象的描述,可以对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和追求真理起到不可估量的教育作用。
四、对学生进行启迪和借鉴历史人物成败得失的教育
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是一面无形的镜子,通过对他们功过是非有感情地讲述,将学生引入思考其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
例如: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可以说是有勇有谋的常胜将军、功勋卓著的名将。但是,自从他负气出走、犯了分裂主义的错误以后,就走上了失败的道路,在大渡河全军覆没,既断送了他所带领的军队、给当时的革命斗争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断送了自己的生命。这充分说明,任何人搞分裂,都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又如: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形容枯槁,状有愧色”。他回到家里,妻子不把他当丈夫,嫂子不把他当叔叔,父母不把他当儿子,他不但没有怨恨,反而认为是他自己的过错,于是连夜把书找出来,发愤读书,得一兵书《阴符》,伏案诵读,熟记精要,并仔细研究它的含义,读书读到想打瞌睡的时候,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都流到脚上,过了整整一年。他对兵法研究透彻了,“将合纵说于六国,拜授六国相印”。这充分说明了目标确定后,努力拼搏,持之以恒,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总之,历史教学应重视讲述人物,采用“以事带人”或“以人带事”的方法,进行系统集中的讲述,深刻挖掘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科学、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追求真理而努力奋斗,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