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学校管理发生了由传统控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职能的转变,其基本理念就是人本化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探求人本理念的高职教育管理机制,以德育管理指导学生成长,以科研引领院校发展,以服务强化管理意识为基本方式。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 人本化 现代学校
[作者简介]丁廷发(1971-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7-0025-03
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由控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的转变,也就是说管理的主要职能不在于监督、控制,而是以提供适当的服务为宗旨。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性管理模式,服务性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人本化,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价值,寻求符合人性需求的服务机制。学校教育是一项“为人”与“成人”的活动,学校是为了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专有的社会组织,现代管理的服务性转向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学校管理需要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理念,探求人本化的高职管理机制,这也是高职教育管理机制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然而,在传统控制性管理模式下,教育缺乏对人性的关怀,教育管理以监督为主要职能。在学校里,形成了以书记、校长为上层组织,各级处长、科长为中层组织,教师、学生为下层组织的科层化管理机制。这种机制是现代技术理性的产物,其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组织管理的系统化、机械化、精确化,它排除了人的一切情感、需要,人成为被组织系统所加工的无生命、无情感的产品,学生则处于整个系统的末端。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容易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体验不到生命的成长,体验不到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成效,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教师职业心理倦怠;对于学生而言,则容易出现厌学、逃学现象。20世纪20年代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实验指出外部的环境条件并非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除了经济收入之外,人还追求社会的承认、心理安全等,自此,人的心理因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所和新浪网教育频道进行了一次教师生存状况调查,结果令人担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要想提升高职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改变高职院校管理机制,特别是由于高职教育自身独特的类型特征及明确的市场导向性,其情况更具典型性和复杂性。如何走出高职管理的困境,梳理高职管理的人本化理念,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更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学校管理必须面对两大课题,即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一切手段和方法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展开,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树立一切活动以人为中心,把人视作能动性的主体,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宗旨和终极目标。因而,高职教育管理应从认识人的本质、研究人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所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职业教育是融技术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教育,学生在未进行职业教育前,有可能处于对所学专业技术完全无知的一种状态,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对学生进行有益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是教师的首要作用,从学校教学活动的地位来说,教师毫无疑问是学校管理中的主体者。树立人本化教育管理理念的首要之处,就是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即以教师为本。
首先,实行人本化管理,必须尊重和欣赏教师,这是实施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受传统文化及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一种受到鄙薄的状态,而身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似乎也逊色于从事其他教育的教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高职教师也不例外。学会尊重和欣赏教师,是学校走向“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这是高职院校走向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关键一步。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向学习型院校发展,为此,学校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必须加大对教师的管理、教育和再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学校要看重其待遇,使其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在工作中学到东西,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从而制订合理的教职工发展计划。另外,还必须针对教师的个人情况,将其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使其对工作产生认同感,充分发挥其潜力,让他们从工作中受益,在待遇和发展机会上得到成果分享,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工作。
最后,在高职院校实行教师人本化管理,还必须让教师参与管理。要让教师能够感受到自身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价值,让教师分享学校的管理权力。一个学校的发展,最有话语权的就是教师,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教学计划如何制订比较合理,教学质量是好是坏,教学活动理应如何安排。对于学校发展的具体因素,教师往往要比学校领导更具有直接的感知力。因此,要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不仅是人本化理念的体现,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心理倦怠,获得人生成就感。教师参与管理,就是要使领导和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和谐共处,营造人道化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改变单调的工作模式,实行多专多能,教师之间要相互平等,上下级之间要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种家庭式的和谐学校文化。学校领导要时刻倾听教师的心声,加大感情投资,嘘寒问暖,使其产生良好的工作责任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一来,学校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点,所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高校强调以人为本,根本上来说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
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朋友,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与学生平等交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基于一定的文化情境进行交往,这个交往过程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可以是一个引导者、倾听者,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同伴。在这样的交往情境下,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发展。当前的教学中倡导对话教学、交往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与理念,其根本上也是人性解放诉求下教学文化变革的要求,是人本化理念在教学世界的应用。
其次,尊重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在决定任何一件事情前,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的研究表明,人类文化可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前喻文化主要是一种原始文化,是指青年人向老年人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灌输式思维;并喻文化主要是指文化在同辈之间相互传递,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而后喻文化主要发生于后现代社会,是指老年人向年青一代学习。随着社会逐渐进入后工业化、后信息化时代,后现代社会的特征逐渐显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这就打破了原来由长辈们掌握知识文化的垄断模式,而逐渐出现年青一代更多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现象,老年一代需要向年青一代学习。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教师掌握的知识未必比学生更多,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这个过程对于长辈们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同时,随着学生文化的解放,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得到尊重。自由表达个人的见解,这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学生的自由权利也应该获得人的尊重,具有自己的话语权。
最后,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定位、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开发、教学方案制订和实施等的关键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即学生的职业兴趣,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学生接受职业培训,是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职业能力需要及就业需要,而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理解与分析、反映与择取以及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所以,高职教育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管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三、实现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以德育指导学生成长
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本准则。职业院校实施德育的目的在于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实现人的德性生成,从而使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有应有的职业精神,熟悉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职业理想,能够让技术服务于人。传统的德育方式秉持灌输式的思维模式,企图通过说教或者课堂教学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其实,这是非人性化的,不能触及学生灵魂的说教,不仅空洞,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改变这一状况的具体方法,就是改变德育的方式及德育的内容。传统的德育内容,不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这些德育内容对学生确实是必要的,但其所传递的思想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合适的契合点,缺乏感染力与号召力,最终就不能形成德育的影响力及实效性。因此,首先,德育内容要实现由“高”到“低”的转变,处理好德育内容选择的“高”和“低”、“远”与“近”的关系。德育要贴近、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职业道德规范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其次,寻求由“外”到“内”的自律型德育内容。再次,德育内容着眼点要从共性向个性提升。职业院校的德育应该在共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最后,德育内容创新要由知识学习向能力素质培养转移。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道德认知固然是整个道德形成的基础,但对职业院校的德育而言,应该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以科研引领院校发展
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表明教学管理者必须转换角色,从原来的教学管理者变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和参与者。而从目前的实践看,高职院校能否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力量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适用性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就无法实现校企“双赢”,在“合作”中就没有地位、没有主动权,也就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特殊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虽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高职院校尚未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仍旧满足于上好课、教好书、育好人,一味地强调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忽视了高校还要承担发展科学研究的任务,忽视了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从而导致科研成为制约高职教育长足、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套与高职院校实际相符的科研体系,在制度层面上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以科研增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以科研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最终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
(三)以服务强化管理意识
中国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对教育管理影响深重:一是强调学校管理的行政级别;二是学校教育管理“行政化”倾向特别突出。学校教育是一项“为人”与“成人”的活动,作为高职教育的管理人员更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而不是以“控制”的思维模式,让师生严格执行或服从规章制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不是简单地由外界力量或是无意识冲动所控制的,而是受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性所支配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作组织中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就是要树立为人服务的理论。人是组织得以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资源,学校管理就是要围绕着这一要素,为每一个人创造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条件,提供各种机会,使其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
时至今日,在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本化管理,在理论上得到教育管理者的认同,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究竟怎样贯彻实行人本化管理,不同的工作岗位人本化管理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本化管理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却是值得各级管理者认真研究探索的课题。总之,高职人本化管理机制的探索,首先需要管理者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形象和特点,以行动来影响和带动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并且广泛听取师生的建议,促进学校的人本化发展。如果校长的引领工作做好了,那么学校人本化管理的理念也就真正走向了得以具体落实的一步。斯宾塞说得好:“记住你的管理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管理的人。”这是人本化管理的最高境界。高职院校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蓉蓉.教师职业倦怠之觉醒篇[N].中国教育报,2006-05-19.
[2]夏铭,高阳.论实现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的途径与方法[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
[3]郭万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亟需以人为本[J].学海,2002(6).
[4](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5]刘维华.中学教师人本化管理研究[DB/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2007063473.nh&dbname=CMFD2007&dbcode=CMFD&pr=&urlid=&yx=,2006-09-01.
[关键词]高职教育管理 人本化 现代学校
[作者简介]丁廷发(1971-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7-0025-03
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管理体制已经发生了由控制性管理向服务性管理的转变,也就是说管理的主要职能不在于监督、控制,而是以提供适当的服务为宗旨。相比于传统的控制性管理模式,服务性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是人本化,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人的价值,寻求符合人性需求的服务机制。学校教育是一项“为人”与“成人”的活动,学校是为了人的成长与发展而专有的社会组织,现代管理的服务性转向给我们的启示在于学校管理需要以人本主义为基本理念,探求人本化的高职管理机制,这也是高职教育管理机制转型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必要性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然而,在传统控制性管理模式下,教育缺乏对人性的关怀,教育管理以监督为主要职能。在学校里,形成了以书记、校长为上层组织,各级处长、科长为中层组织,教师、学生为下层组织的科层化管理机制。这种机制是现代技术理性的产物,其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组织管理的系统化、机械化、精确化,它排除了人的一切情感、需要,人成为被组织系统所加工的无生命、无情感的产品,学生则处于整个系统的末端。由此所引发的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就是容易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中体验不到生命的成长,体验不到人生的意义、工作的成效,这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教师职业心理倦怠;对于学生而言,则容易出现厌学、逃学现象。20世纪20年代梅奥通过“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实验指出外部的环境条件并非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除了经济收入之外,人还追求社会的承认、心理安全等,自此,人的心理因素在管理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所和新浪网教育频道进行了一次教师生存状况调查,结果令人担忧: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要想提升高职教学质量,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改变高职院校管理机制,特别是由于高职教育自身独特的类型特征及明确的市场导向性,其情况更具典型性和复杂性。如何走出高职管理的困境,梳理高职管理的人本化理念,既是一次有益的探索,更是现代学校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基本途径
学校管理必须面对两大课题,即对教师的管理和对学生的管理。因此,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一切手段和方法必须围绕人的因素展开,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认清学校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树立一切活动以人为中心,把人视作能动性的主体,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内在动力作为最高宗旨和终极目标。因而,高职教育管理应从认识人的本质、研究人的本质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一)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
教学是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而教师则处于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所谓“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职业教育是融技术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教育,学生在未进行职业教育前,有可能处于对所学专业技术完全无知的一种状态,因此,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对学生进行有益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指导是教师的首要作用,从学校教学活动的地位来说,教师毫无疑问是学校管理中的主体者。树立人本化教育管理理念的首要之处,就是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即以教师为本。
首先,实行人本化管理,必须尊重和欣赏教师,这是实施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前提条件。受传统文化及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影响,职业教育长期处于一种受到鄙薄的状态,而身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社会地位似乎也逊色于从事其他教育的教师。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高职教师也不例外。学会尊重和欣赏教师,是学校走向“以人为本”柔性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这是高职院校走向教师人本化管理的关键一步。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向学习型院校发展,为此,学校在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必须加大对教师的管理、教育和再培训。对于青年教师,学校要看重其待遇,使其有成就感和满足感,能够在工作中学到东西,享受工作带来的乐趣,从而制订合理的教职工发展计划。另外,还必须针对教师的个人情况,将其放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使其对工作产生认同感,充分发挥其潜力,让他们从工作中受益,在待遇和发展机会上得到成果分享,从而更好地为学校工作。
最后,在高职院校实行教师人本化管理,还必须让教师参与管理。要让教师能够感受到自身作为主体的地位和价值,让教师分享学校的管理权力。一个学校的发展,最有话语权的就是教师,教师能够清楚地知道学生最需要什么,教学计划如何制订比较合理,教学质量是好是坏,教学活动理应如何安排。对于学校发展的具体因素,教师往往要比学校领导更具有直接的感知力。因此,要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不仅是人本化理念的体现,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帮助他们克服职业心理倦怠,获得人生成就感。教师参与管理,就是要使领导和教师之间相互信任、和谐共处,营造人道化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改变单调的工作模式,实行多专多能,教师之间要相互平等,上下级之间要相互信任,从而形成一种家庭式的和谐学校文化。学校领导要时刻倾听教师的心声,加大感情投资,嘘寒问暖,使其产生良好的工作责任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一来,学校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点,所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高校强调以人为本,根本上来说就是强调以学生为本。
首先,尊重学生的人格,视学生为朋友,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与学生平等交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传授与接受的关系,而是基于一定的文化情境进行交往,这个交往过程是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可以是一个引导者、倾听者,也可以是学生的朋友、同伴。在这样的交往情境下,学生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发展。当前的教学中倡导对话教学、交往教学、合作教学、探究教学等教学方式与理念,其根本上也是人性解放诉求下教学文化变革的要求,是人本化理念在教学世界的应用。
其次,尊重学生的权利,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在决定任何一件事情前,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给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的研究表明,人类文化可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前喻文化主要是一种原始文化,是指青年人向老年人学习,是一种典型的灌输式思维;并喻文化主要是指文化在同辈之间相互传递,同辈之间相互学习;而后喻文化主要发生于后现代社会,是指老年人向年青一代学习。随着社会逐渐进入后工业化、后信息化时代,后现代社会的特征逐渐显现,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这就打破了原来由长辈们掌握知识文化的垄断模式,而逐渐出现年青一代更多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现象,老年一代需要向年青一代学习。这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教师掌握的知识未必比学生更多,给予学生更多的发言权,这个过程对于长辈们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同时,随着学生文化的解放,学生的主体地位需要得到尊重。自由表达个人的见解,这是人最基本的权利,学生的自由权利也应该获得人的尊重,具有自己的话语权。
最后,尊重学生的职业选择,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定位、专业教学标准及课程开发、教学方案制订和实施等的关键点,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来看,学生内在的心理需要,即学生的职业兴趣,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学生接受职业培训,是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职业能力需要及就业需要,而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理解与分析、反映与择取以及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所以,高职教育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根据其内在心理需要组织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自觉地接受教育管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汲取营养,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三、实现高职人本化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以德育指导学生成长
道德是社会的基础,是人类和谐共处的基本准则。职业院校实施德育的目的在于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实现人的德性生成,从而使培养的职业技术人才有应有的职业精神,熟悉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职业理想,能够让技术服务于人。传统的德育方式秉持灌输式的思维模式,企图通过说教或者课堂教学而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提升。其实,这是非人性化的,不能触及学生灵魂的说教,不仅空洞,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改变这一状况的具体方法,就是改变德育的方式及德育的内容。传统的德育内容,不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这些德育内容对学生确实是必要的,但其所传递的思想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没有合适的契合点,缺乏感染力与号召力,最终就不能形成德育的影响力及实效性。因此,首先,德育内容要实现由“高”到“低”的转变,处理好德育内容选择的“高”和“低”、“远”与“近”的关系。德育要贴近、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职业道德规范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其次,寻求由“外”到“内”的自律型德育内容。再次,德育内容着眼点要从共性向个性提升。职业院校的德育应该在共性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最后,德育内容创新要由知识学习向能力素质培养转移。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道德认知固然是整个道德形成的基础,但对职业院校的德育而言,应该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二)以科研引领院校发展
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表明教学管理者必须转换角色,从原来的教学管理者变为教学实践的研究者和参与者。而从目前的实践看,高职院校能否与企业或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力量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关键在于学校的科研水平。学校如果没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和适用性较强、市场开发潜力大的科研成果,就无法实现校企“双赢”,在“合作”中就没有地位、没有主动权,也就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然而,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特殊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高职教育虽是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高职院校尚未认清自身的角色定位,仍旧满足于上好课、教好书、育好人,一味地强调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而忽视了高校还要承担发展科学研究的任务,忽视了科研对教学的反哺作用,从而导致科研成为制约高职教育长足、健康发展的“瓶颈”。为此,我们迫切需要构建一套与高职院校实际相符的科研体系,在制度层面上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提供保障,以科研增强高职院校的特色专业发展,以科研带动教学质量提高,以科研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最终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
(三)以服务强化管理意识
中国社会几千年形成的“官本位”思想,对教育管理影响深重:一是强调学校管理的行政级别;二是学校教育管理“行政化”倾向特别突出。学校教育是一项“为人”与“成人”的活动,作为高职教育的管理人员更应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全方位地为全校师生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而不是以“控制”的思维模式,让师生严格执行或服从规章制度。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作为一个生物体不是简单地由外界力量或是无意识冲动所控制的,而是受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和选择性所支配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当作组织中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要素,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就是要树立为人服务的理论。人是组织得以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资源,学校管理就是要围绕着这一要素,为每一个人创造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条件,提供各种机会,使其在一种和谐的环境中尽其所能。
时至今日,在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实行人本化管理,在理论上得到教育管理者的认同,早已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但是,在具体实践中,究竟怎样贯彻实行人本化管理,不同的工作岗位人本化管理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形式,人本化管理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却是值得各级管理者认真研究探索的课题。总之,高职人本化管理机制的探索,首先需要管理者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能够充分认识到教师工作的形象和特点,以行动来影响和带动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凡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给教师树立榜样,并且广泛听取师生的建议,促进学校的人本化发展。如果校长的引领工作做好了,那么学校人本化管理的理念也就真正走向了得以具体落实的一步。斯宾塞说得好:“记住你的管理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人管理的人。”这是人本化管理的最高境界。高职院校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蓉蓉.教师职业倦怠之觉醒篇[N].中国教育报,2006-05-19.
[2]夏铭,高阳.论实现中学教育管理人本化的途径与方法[J].辽宁教育研究,2007(12).
[3]郭万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亟需以人为本[J].学海,2002(6).
[4](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M].周晓虹,周怡,译.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
[5]刘维华.中学教师人本化管理研究[DB/OL].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2&CurRec=1&recid=&filename=2007063473.nh&dbname=CMFD2007&dbcode=CMFD&pr=&urlid=&yx=,200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