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收到了一份来自刑部主事茹太素的奏疏,洋洋洒洒万余字。当看到奏疏中说如今政府里的官员大多是些“迂儒俗吏”时,朱元璋大为光火,把茹太素叫来面谈。书生气十足的茹太素很快就耗尽了朱元璋的耐心,朱元璋命人找来棍杖对茹太素一顿暴打。这是廷杖在明朝的第一次执行。但事发偶然,杖打朝臣并没有因此形成固定程序。不过,朱元璋这次算是给他的后代们树立了个“榜样”。
宣宗之后,明王朝进入“屡出昏君”的死循环,《明史》在与廷杖有关的记述中说道:“至正统中,王振擅权……而殿陛行杖习为故事矣。”
户部尚书刘中敷多次与大太监王振一伙发生冲突,王振先后三次绕过国家正常司法程序,由太监在官里私设法庭,将其打入监牢。其中第二次,因文官集团集体向英宗与王振施压,才救回了刘中敷的性命。但刘中敷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后被判决戴着罪人的枷锁,跪在紫禁城门外思过,整整15天后才被释放。
同遭类似羞辱的还有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他因按照官员接待太监来访的正规程序接待了王振,而使王振觉得没面子。罗织罪名,让一帮太监拿着假圣旨去国子监对他“执法”。就这样,李时勉于三伏天在国子监门口跪了三天。国子监的学生们不忍严师受辱,全体前往紫禁城求见英宗,哭号之声震彻宫廷。最后,皇太后亲自出面责问,英宗赶紧命令王振立即释放李时勉。
此后,文臣继续给英宗与王振施压。最终,双方达成默契。文臣默认王振在英宗的掩护下干政的事实;王振也有所收敛,取消了戴枷示众等花样百出的法外滥刑,只保留了打屁股这招。自此,棒打屁股作为皇帝私刑的统一手段,逐渐开始流行并制度化。
土木堡之变中断了英宗的皇帝生涯,王振也因之殒命。仓促登基的景帝在当政之初并没有和文臣集团爆发严重冲突,朝廷上的那根棍子也沉寂了好几年。
景帝当年继承皇位时,与大臣约定不会改变朱明皇室的传承世系,依然要以英宗之子为太子,在自己百年之后让皇位传承回归英宗一脉。但他坐稳了皇位后,就不想认这个账了,费尽心机地让自己的儿子做了太子。可没想到,他那刚刚当上太子的儿子很快夭折了。太子之位长期空悬,御史钟同上书景帝,要求复立英宗之子为太子,其中“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深深刺痛了景帝的心。
两天后,礼部仪制郎中章纶向景帝射来第二弹,上书规劝景帝多多看望被囚禁的英宗,善待英宗的皇后,并复立英宗之子为东官。还说只要景帝做到了这些,灾害自然就没有了。两个月后,大理寺少卿廖庄又来了一波,虽然换了词,但说的还是景帝最不想听的那些事。结果,这三人被景帝扔进了监狱。
一年后,景帝对司法部门对以上三人的从轻处理不满,亲自为三人加刑。钟同、章纶在狱中各杖打一百,之后流放。钟同没挺住,当场死于棍下。廖庄被杖打八十,虽比前两人少了二十,但其实更加残酷,因为他受刑之地不在狱中,而在朝堂上。
廷杖的基本样式从廖庄这里被奠定,此后的廷杖使用也基本延续廖庄被打的模式。皇帝在遭遇重大政治议题时,若与朝臣的分歧无法调和,廷杖就会作为论死罪之前最后的流氓手段出现,用以折辱朝臣人格,摧毁其精神上的优越感。当然,哪些算重大政治议题、哪些算无法调和的矛盾,完全由皇帝本人拿捏。
后来,那位差点被景帝废掉的英宗太子朱见深走出阴暗岁月,终于坐上皇位,是為宪宗。成化年间,明朝国势转衰,四方不靖,财力不敷。正该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时候,皇室开销却不减反增,引起一些文臣的不满与忧虑。
翰林院官员章懋等四人率先出头,劝诫宪宗取消元宵节例行的花灯烟火晚会,节约开支。不想却触了宪宗的霉头,这位在忧患中长大的皇帝内向而敏感,十分珍视自己仅有的那点快乐,于是章懋等四人全部被流放边疆,其中三人在流放之前被廷杖二十以示羞辱。
不过,四人因秉公立言而得到舆论的褒扬,获得“翰林四谏”的美名,这是明王朝的官员首次因廷杖而获誉。此后,官员们从可怕的棍棒中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用一屁股的伤痛换一辈子的美名。于是,有些人为了赢得名声故意惹怒皇帝,去找那顿打,这使得有关廷杖的故事开始变得无耻与无聊。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太常寺少卿沈政投宪宗爱财之所好,上书建议皇帝将国库一部分银两划归宫廷使用。他本以为能得到宪宗嘉奖,却不想宪宗那天正义感爆棚,不仅拒绝了他,还给了他一顿廷杖。南京福建道御史李珊以为宪宗将回心转意,做个好皇帝,上书建议宪宗出钱赈灾,结果也挨了一顿打,理由是他的上书里有错别字。
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证明宪宗把自己与朝廷分得很清楚,他不会去打朝廷的主意,但朝廷也别想来打他的主意。廷杖,就是他用来捍卫自己与朝廷之间边界的武器。
成化年间,宪宗奋舞长棍,终于将廷杖这种偶尔一用的皇家私刑变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准制度。整个成化年间,宪宗一共13次释放廷杖大招,高于从洪武到天顺8朝7帝96年的总和。
有了宪宗的铺垫,之后的皇帝拿棍子打起大臣来就再无顾忌,武宗更是将廷杖进一步发扬光大。
从英宗开始杖责大臣以来,除了景帝曾经有过一次蓄意痛下杀手、打死大臣外,廷杖都重在施辱而不在伤身。宪宗虽然多次施行廷杖,但会在行前给屁股上垫好厚厚的垫子,减轻实际的肉体伤害。喜好恶趣味的武宗却在太监刘瑾的蛊惑下,不仅撤去垫子,还要求受刑者脱下裤子,露出私羞部位让他尽情地打个够。至此,廷杖已经彻底成为皇帝发泄私愤的残酷手段。
武宗之后的嘉靖朝,廷杖的威风终于登峰造极。在那48年间,据《明史》记载,受到廷杖的有名有姓的官员就有88人,被打死者11人。
自此,文臣的态度分成两派,大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不发一言,逐渐与明王朝离心离德,渐行渐远。少数人迎难而上,冒着廷杖的危险,硬是要与皇帝论个对错。这一派又分为两类,一类逆流而行的原因的确是为维护心中的正义与理想,而另一类只是想浑水摸鱼,捞个名声。
真诚与虚伪就这样光怪陆离地搅和在一起,最终化为一团冷漠,文人的精神家园彻底恶化。明代末年,文官集团在这团冷漠中无法自拔,军国大事完全被丢在一边。明清鼎革之际,这种冷漠居然变成了对国破家亡的坦然接受。如果没有那么多明朝降将逃臣,入关之后八旗军哪能打出一日千里的奇迹般战绩?
宣宗之后,明王朝进入“屡出昏君”的死循环,《明史》在与廷杖有关的记述中说道:“至正统中,王振擅权……而殿陛行杖习为故事矣。”
户部尚书刘中敷多次与大太监王振一伙发生冲突,王振先后三次绕过国家正常司法程序,由太监在官里私设法庭,将其打入监牢。其中第二次,因文官集团集体向英宗与王振施压,才救回了刘中敷的性命。但刘中敷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最后被判决戴着罪人的枷锁,跪在紫禁城门外思过,整整15天后才被释放。
同遭类似羞辱的还有国子监祭酒李时勉。他因按照官员接待太监来访的正规程序接待了王振,而使王振觉得没面子。罗织罪名,让一帮太监拿着假圣旨去国子监对他“执法”。就这样,李时勉于三伏天在国子监门口跪了三天。国子监的学生们不忍严师受辱,全体前往紫禁城求见英宗,哭号之声震彻宫廷。最后,皇太后亲自出面责问,英宗赶紧命令王振立即释放李时勉。
此后,文臣继续给英宗与王振施压。最终,双方达成默契。文臣默认王振在英宗的掩护下干政的事实;王振也有所收敛,取消了戴枷示众等花样百出的法外滥刑,只保留了打屁股这招。自此,棒打屁股作为皇帝私刑的统一手段,逐渐开始流行并制度化。
土木堡之变中断了英宗的皇帝生涯,王振也因之殒命。仓促登基的景帝在当政之初并没有和文臣集团爆发严重冲突,朝廷上的那根棍子也沉寂了好几年。
景帝当年继承皇位时,与大臣约定不会改变朱明皇室的传承世系,依然要以英宗之子为太子,在自己百年之后让皇位传承回归英宗一脉。但他坐稳了皇位后,就不想认这个账了,费尽心机地让自己的儿子做了太子。可没想到,他那刚刚当上太子的儿子很快夭折了。太子之位长期空悬,御史钟同上书景帝,要求复立英宗之子为太子,其中“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深深刺痛了景帝的心。
两天后,礼部仪制郎中章纶向景帝射来第二弹,上书规劝景帝多多看望被囚禁的英宗,善待英宗的皇后,并复立英宗之子为东官。还说只要景帝做到了这些,灾害自然就没有了。两个月后,大理寺少卿廖庄又来了一波,虽然换了词,但说的还是景帝最不想听的那些事。结果,这三人被景帝扔进了监狱。
一年后,景帝对司法部门对以上三人的从轻处理不满,亲自为三人加刑。钟同、章纶在狱中各杖打一百,之后流放。钟同没挺住,当场死于棍下。廖庄被杖打八十,虽比前两人少了二十,但其实更加残酷,因为他受刑之地不在狱中,而在朝堂上。
廷杖的基本样式从廖庄这里被奠定,此后的廷杖使用也基本延续廖庄被打的模式。皇帝在遭遇重大政治议题时,若与朝臣的分歧无法调和,廷杖就会作为论死罪之前最后的流氓手段出现,用以折辱朝臣人格,摧毁其精神上的优越感。当然,哪些算重大政治议题、哪些算无法调和的矛盾,完全由皇帝本人拿捏。
后来,那位差点被景帝废掉的英宗太子朱见深走出阴暗岁月,终于坐上皇位,是為宪宗。成化年间,明朝国势转衰,四方不靖,财力不敷。正该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时候,皇室开销却不减反增,引起一些文臣的不满与忧虑。
翰林院官员章懋等四人率先出头,劝诫宪宗取消元宵节例行的花灯烟火晚会,节约开支。不想却触了宪宗的霉头,这位在忧患中长大的皇帝内向而敏感,十分珍视自己仅有的那点快乐,于是章懋等四人全部被流放边疆,其中三人在流放之前被廷杖二十以示羞辱。
不过,四人因秉公立言而得到舆论的褒扬,获得“翰林四谏”的美名,这是明王朝的官员首次因廷杖而获誉。此后,官员们从可怕的棍棒中看到了另一种可能:用一屁股的伤痛换一辈子的美名。于是,有些人为了赢得名声故意惹怒皇帝,去找那顿打,这使得有关廷杖的故事开始变得无耻与无聊。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这样想。太常寺少卿沈政投宪宗爱财之所好,上书建议皇帝将国库一部分银两划归宫廷使用。他本以为能得到宪宗嘉奖,却不想宪宗那天正义感爆棚,不仅拒绝了他,还给了他一顿廷杖。南京福建道御史李珊以为宪宗将回心转意,做个好皇帝,上书建议宪宗出钱赈灾,结果也挨了一顿打,理由是他的上书里有错别字。
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证明宪宗把自己与朝廷分得很清楚,他不会去打朝廷的主意,但朝廷也别想来打他的主意。廷杖,就是他用来捍卫自己与朝廷之间边界的武器。
成化年间,宪宗奋舞长棍,终于将廷杖这种偶尔一用的皇家私刑变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准制度。整个成化年间,宪宗一共13次释放廷杖大招,高于从洪武到天顺8朝7帝96年的总和。
有了宪宗的铺垫,之后的皇帝拿棍子打起大臣来就再无顾忌,武宗更是将廷杖进一步发扬光大。
从英宗开始杖责大臣以来,除了景帝曾经有过一次蓄意痛下杀手、打死大臣外,廷杖都重在施辱而不在伤身。宪宗虽然多次施行廷杖,但会在行前给屁股上垫好厚厚的垫子,减轻实际的肉体伤害。喜好恶趣味的武宗却在太监刘瑾的蛊惑下,不仅撤去垫子,还要求受刑者脱下裤子,露出私羞部位让他尽情地打个够。至此,廷杖已经彻底成为皇帝发泄私愤的残酷手段。
武宗之后的嘉靖朝,廷杖的威风终于登峰造极。在那48年间,据《明史》记载,受到廷杖的有名有姓的官员就有88人,被打死者11人。
自此,文臣的态度分成两派,大多数人选择明哲保身,不发一言,逐渐与明王朝离心离德,渐行渐远。少数人迎难而上,冒着廷杖的危险,硬是要与皇帝论个对错。这一派又分为两类,一类逆流而行的原因的确是为维护心中的正义与理想,而另一类只是想浑水摸鱼,捞个名声。
真诚与虚伪就这样光怪陆离地搅和在一起,最终化为一团冷漠,文人的精神家园彻底恶化。明代末年,文官集团在这团冷漠中无法自拔,军国大事完全被丢在一边。明清鼎革之际,这种冷漠居然变成了对国破家亡的坦然接受。如果没有那么多明朝降将逃臣,入关之后八旗军哪能打出一日千里的奇迹般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