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确立改革思路
解放军生活:胡主席指出,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要积极创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请问军长如何理解这一论述?当前部队深入推进训练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我们都进行了哪些探索?
尤海涛:我感到,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我军新形势下军事训练发展提出的科学要求,是当前大抓军事训练,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行动指南,为当前全军深化训练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部队深入推进训练改革,我感到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改革思路。在这方面,军委总部和军区站在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特点规律,提出了调整改革训练运行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管理、训练保障等五大任务。这抓住了推进训练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是我们深化训练改革的根本遵循。
我们以军委总部和军区深化训练改革的决策部署为依据,充分借鉴运用“路线图”的思想,紧密结合集团军部队作战任务特点和新型作战力量、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实际,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作战方式变革推动作战理论创新、作战理论创新揭示新的作战能力需求、作战能力需求牵引训练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以训练模式改革为核心,努力构建作战能力指标体系,扎实开展以“调整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创新组训方式、加强信息化训练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改革,以此推动军事训练改革向信息化条件转变。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分级训练成为单个人员训练的基本方式,作战要素集成、作战单元合成训练成为部队整体训练的基本方式,作战体系融合训练有序展开,基本建立与提高集团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相适应的训练体系。可以说,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和挑战也是接踵而至,但我们充满信心。
解放军生活:我们得知,咱们集团军部队战功卓著、英雄辈出,在战争年代,形成了“牺牲决胜团”精神、“后起旋风军”精神和“尖刀”精神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您认为这样一支历史厚重、传统优良的部队,在当前推进训练改革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和发扬这些传统?
尤海涛: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表述,作者将我军优良传统的血脉延续、薪火相传,称之为一种长期演绎和自然承袭的“精神谱系”。事实上,我们集团军部队也有着完整的“精神谱系”。在战争年代,锤炼了“政治信念坚定、打赢意识强烈、战斗意志顽强、战斗作风过硬、战斗智慧过人”的战斗精神,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为我们积攒了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深入推进训练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保持和发扬这些光荣传统:
一是让优良传统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成为激励官兵“精气神”的力量之源。在官兵中深入开展“学传统、知传统、忆传统”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学习中深刻把握内涵,掌握精华,并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在秉承中发扬,在发扬中拓展,使优良传统成为激励官兵“精气神”的不竭力量。
二是让使命责任与当前形势任务双核共驱,不断激发官兵的战斗热忱。通过参加比武竞赛、重大演训活动和执行特殊任务等形式,让官兵在摸爬滚打中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在继承优良传统中不断激发战斗热忱。
三是让优良传统与官兵思想有机融合,使其转变为砥砺官兵奋发有为的理论之源、信念之根、实践之基。通过编印《熔铸军魂》、《集团军部队红色历史文化故事集》,建好网上数字史馆,广泛开展读书育人、立功创模等文化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官兵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大胆革新勇于超越
解放军生活:现行陆军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以合同训练为中心,将一个训练周期划分为入伍训练、分业训练、师旅团演习、训练预备期四个阶段。据了解,你们正尝试进行革新,请问思路是什么?
尤海涛:我们通过对现行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它主要着眼于兵力火力集中和成建制逐级合成,是与机械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规律相适应的。但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兵员结构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这种划分形式会导致训练起点“就低不就高”,单个人员训练时间过长、层次区分不开,部队整体训练时间相对较少,训练质量在低层次徘徊、战斗力“缓升陡降”等问题,这与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针对这些现实矛盾和问题,我们在认真总结梳理近年来部队训练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战术训练牵引技术训练、技术训练促进战术训练”的内在要求,对现行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大胆革新,尝试以一个自然年为一个周期,将其划分为训练转换、单个人员训练、分队整体与要素集成训练、单元合成训练四个阶段,通过实践检验,部队训练的指向性明显增强,训练起点和训练保障资源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当然,目前这项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解决。
解放军生活:与机械化条件下按建制逐级训练、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的训练模式相对照,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训练模式,有着新的特点和规律,您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咱们部队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尤海涛:我感到,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训练模式是依托信息系统的联通性和渗透性,将不同建制的作战和保障力量内聚外联,形成一体化作战平台。虽然它同样有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但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单个人员完成单装精准训练后能够打破建制,直接进入作战要素、作战单元训练。而沿着这条主轴由低到高,就必须按照单装抓精准、要素抓集成、单元抓合成、体系抓融合的要求,逐步推开单个人员分级、作战要素集成、作战单元合成和作战体系融合训练。
为此,我们集团军部队主要遵循战斗力生成基本规律,着眼渐进集成,积极构建“过渡型”一体化训练,并按照“先基础技能后逐级合成、先战术单元后战役单元逐级集成”的思路,分基础集成、要素集成、单元(体系)集成训练三个阶段实施,较好地抓住了信息系统互连互通互操作训练、指挥机构联训和作战行动协调训练三个关键环节,有力推进一体化训练向前发展。
推动考核从训练场走向“战场”
解放军生活:古今中外,贴近实战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铁律”,也是我军一贯的基本原则。请问军长,在推动考核从训练场走向“战场”的过程中,我们集团军有哪些具体做法?
尤海涛:近年来,我们着眼“三个基于”的考虑,加快提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把实战化训练作为提升部队核心军事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推动考核从训练场走向“战场”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成体系、连续性、实战化的考核路子。
一是基于能力设置考核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指挥、行动、保障一体的特点,我们采取区分首长机关组织指挥能力、战斗分队行动能力、后装分队保障能力三个基本模块,通过设置每个基本模块设置涵盖关键岗位、主战装备、重难点课目的体系化考核内容,有效克服了“重技术、轻战术,重主战兵种、轻保障兵种,重单兵单车、轻要素单元”等习惯考法,促使训练考核重心由注重检验技术水平向综合检验实战能力转变。
二是采用与作战行动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基于信息系统集成考,在战术作业考核中,我们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提供演练条件,采取异地同步展开多专业多课目多场地联动考核,既考了指挥机关对信息系统的集成运用,又检验了多个兵种部(分)队作战能力的同步释放。突出实战运用对抗考,分队战术课目考核,我们采取红蓝对抗与红红对抗相结合、战术对抗与技术对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放手让红蓝双方自主摆兵布阵,灵活运用战法,在激烈对抗中比战术、比时间、比精度、比指挥,检验部队战术运用和战场应变能力。坚持战技术一体连贯考,对建制分队考核,我们按照全员全装要求进行连贯考核,牵引和带动基层官兵体能、技能、智能、战术协调发展。
三是细化量化制定考核标准。我们按照“源于大纲、严于大纲、细于大纲”的要求,探索形成了以考察战斗个体综合素质和部队整体行动能力为核心的评判标准体系,拓展单项评定标准,量化明晰模糊标准,创新研究体系标准。在对部分体系化对抗性战术课目考核中,我们采取“按照作战能力构成要素和战斗行动内容确定评定项目,根据各要素内容的地位作用确定评分权重”的方式建立评定标准,有效解决了战术课目“难评判、考得少、训不实”的问题。
四是从难从严构设考核条件。我们通过设置实战背景考、坚持恶劣环境考、创设干扰条件考,以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条件,逼着部队由操场走向战场,由追求考场优秀转到追求战场决胜上来。
解放军生活:胡主席指出,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要积极创新信息化条件下训练模式,深入推进军事训练转变。请问军长如何理解这一论述?当前部队深入推进训练改革的关键是什么?我们都进行了哪些探索?
尤海涛:我感到,胡主席这一重要论述,是对我军新形势下军事训练发展提出的科学要求,是当前大抓军事训练,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行动指南,为当前全军深化训练改革指明了方向。目前,部队深入推进训练改革,我感到首先要确立科学的改革思路。在这方面,军委总部和军区站在战略的高度,准确把握信息化条件下训练的特点规律,提出了调整改革训练运行方式、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管理、训练保障等五大任务。这抓住了推进训练转变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是我们深化训练改革的根本遵循。
我们以军委总部和军区深化训练改革的决策部署为依据,充分借鉴运用“路线图”的思想,紧密结合集团军部队作战任务特点和新型作战力量、信息系统综合集成建设实际,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作战方式变革推动作战理论创新、作战理论创新揭示新的作战能力需求、作战能力需求牵引训练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以训练模式改革为核心,努力构建作战能力指标体系,扎实开展以“调整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创新组训方式、加强信息化训练条件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训练改革,以此推动军事训练改革向信息化条件转变。我们的目标是,到2015年,分级训练成为单个人员训练的基本方式,作战要素集成、作战单元合成训练成为部队整体训练的基本方式,作战体系融合训练有序展开,基本建立与提高集团军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相适应的训练体系。可以说,任务十分艰巨,困难和挑战也是接踵而至,但我们充满信心。
解放军生活:我们得知,咱们集团军部队战功卓著、英雄辈出,在战争年代,形成了“牺牲决胜团”精神、“后起旋风军”精神和“尖刀”精神等优良传统和作风,您认为这样一支历史厚重、传统优良的部队,在当前推进训练改革过程中,应如何保持和发扬这些传统?
尤海涛: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表述,作者将我军优良传统的血脉延续、薪火相传,称之为一种长期演绎和自然承袭的“精神谱系”。事实上,我们集团军部队也有着完整的“精神谱系”。在战争年代,锤炼了“政治信念坚定、打赢意识强烈、战斗意志顽强、战斗作风过硬、战斗智慧过人”的战斗精神,形成了一系列优良传统,为我们积攒了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深入推进训练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保持和发扬这些光荣传统:
一是让优良传统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成为激励官兵“精气神”的力量之源。在官兵中深入开展“学传统、知传统、忆传统”活动,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学习中深刻把握内涵,掌握精华,并以求实创新的精神,在秉承中发扬,在发扬中拓展,使优良传统成为激励官兵“精气神”的不竭力量。
二是让使命责任与当前形势任务双核共驱,不断激发官兵的战斗热忱。通过参加比武竞赛、重大演训活动和执行特殊任务等形式,让官兵在摸爬滚打中不断强化使命意识,在继承优良传统中不断激发战斗热忱。
三是让优良传统与官兵思想有机融合,使其转变为砥砺官兵奋发有为的理论之源、信念之根、实践之基。通过编印《熔铸军魂》、《集团军部队红色历史文化故事集》,建好网上数字史馆,广泛开展读书育人、立功创模等文化创建活动,进一步激发官兵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深入持久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
大胆革新勇于超越
解放军生活:现行陆军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以合同训练为中心,将一个训练周期划分为入伍训练、分业训练、师旅团演习、训练预备期四个阶段。据了解,你们正尝试进行革新,请问思路是什么?
尤海涛:我们通过对现行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它主要着眼于兵力火力集中和成建制逐级合成,是与机械化条件下战斗力生成规律相适应的。但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变革、兵员结构和武器装备的发展,这种划分形式会导致训练起点“就低不就高”,单个人员训练时间过长、层次区分不开,部队整体训练时间相对较少,训练质量在低层次徘徊、战斗力“缓升陡降”等问题,这与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
针对这些现实矛盾和问题,我们在认真总结梳理近年来部队训练改革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战术训练牵引技术训练、技术训练促进战术训练”的内在要求,对现行训练周期和阶段划分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大胆革新,尝试以一个自然年为一个周期,将其划分为训练转换、单个人员训练、分队整体与要素集成训练、单元合成训练四个阶段,通过实践检验,部队训练的指向性明显增强,训练起点和训练保障资源效益得到大幅提升。当然,目前这项探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和解决。
解放军生活:与机械化条件下按建制逐级训练、逐级合成、逐级形成战斗力的训练模式相对照,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训练模式,有着新的特点和规律,您对此是如何理解的?咱们部队有什么具体的举措?
尤海涛:我感到,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训练模式是依托信息系统的联通性和渗透性,将不同建制的作战和保障力量内聚外联,形成一体化作战平台。虽然它同样有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战斗力的过程,但最显著的一点就是单个人员完成单装精准训练后能够打破建制,直接进入作战要素、作战单元训练。而沿着这条主轴由低到高,就必须按照单装抓精准、要素抓集成、单元抓合成、体系抓融合的要求,逐步推开单个人员分级、作战要素集成、作战单元合成和作战体系融合训练。
为此,我们集团军部队主要遵循战斗力生成基本规律,着眼渐进集成,积极构建“过渡型”一体化训练,并按照“先基础技能后逐级合成、先战术单元后战役单元逐级集成”的思路,分基础集成、要素集成、单元(体系)集成训练三个阶段实施,较好地抓住了信息系统互连互通互操作训练、指挥机构联训和作战行动协调训练三个关键环节,有力推进一体化训练向前发展。
推动考核从训练场走向“战场”
解放军生活:古今中外,贴近实战训练是军事训练的“铁律”,也是我军一贯的基本原则。请问军长,在推动考核从训练场走向“战场”的过程中,我们集团军有哪些具体做法?
尤海涛:近年来,我们着眼“三个基于”的考虑,加快提升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把实战化训练作为提升部队核心军事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推动考核从训练场走向“战场”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成体系、连续性、实战化的考核路子。
一是基于能力设置考核内容。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指挥、行动、保障一体的特点,我们采取区分首长机关组织指挥能力、战斗分队行动能力、后装分队保障能力三个基本模块,通过设置每个基本模块设置涵盖关键岗位、主战装备、重难点课目的体系化考核内容,有效克服了“重技术、轻战术,重主战兵种、轻保障兵种,重单兵单车、轻要素单元”等习惯考法,促使训练考核重心由注重检验技术水平向综合检验实战能力转变。
二是采用与作战行动相适应的考核方式。基于信息系统集成考,在战术作业考核中,我们依托一体化指挥平台提供演练条件,采取异地同步展开多专业多课目多场地联动考核,既考了指挥机关对信息系统的集成运用,又检验了多个兵种部(分)队作战能力的同步释放。突出实战运用对抗考,分队战术课目考核,我们采取红蓝对抗与红红对抗相结合、战术对抗与技术对抗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放手让红蓝双方自主摆兵布阵,灵活运用战法,在激烈对抗中比战术、比时间、比精度、比指挥,检验部队战术运用和战场应变能力。坚持战技术一体连贯考,对建制分队考核,我们按照全员全装要求进行连贯考核,牵引和带动基层官兵体能、技能、智能、战术协调发展。
三是细化量化制定考核标准。我们按照“源于大纲、严于大纲、细于大纲”的要求,探索形成了以考察战斗个体综合素质和部队整体行动能力为核心的评判标准体系,拓展单项评定标准,量化明晰模糊标准,创新研究体系标准。在对部分体系化对抗性战术课目考核中,我们采取“按照作战能力构成要素和战斗行动内容确定评定项目,根据各要素内容的地位作用确定评分权重”的方式建立评定标准,有效解决了战术课目“难评判、考得少、训不实”的问题。
四是从难从严构设考核条件。我们通过设置实战背景考、坚持恶劣环境考、创设干扰条件考,以近似实战的战场环境条件,逼着部队由操场走向战场,由追求考场优秀转到追求战场决胜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