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上油彩的画布

来源 :西藏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anmm2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野很舒服地伸个懒腰,推推鼻梁上的眼镜,撕块报纸把油笔揩净,然后扔进画箱里。咖啡壶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加措眼睛眨巴着,撇一下嘴,“这是什么玩意儿?”
  “靠,喇嘛呀。黑脸因为他与众不同,青眼睛嘛是他有灵气”新野端着咖啡杯,眼镜片上有濛濛雾气。
  加措用藏语叽咕几句什么,收拾画笔画箱。
  新野来到平台上,阳光照得他眯起眼。蓝蓝的天空下,脸上的毛孔都张开了,他往地上吐咖啡渣。
  这是一个楼房四合院,楼下坑坑洼洼的石块地,院落中央有一个水井,铁皮包木的井栏闪闪发亮。一条长毛老狗躺在井边,亮着肚皮晒太阳,向新野的影子摇一下尾巴。加措家住在楼下。
  “加措,转街去。”
  新野脚踏在板凳上擦亮了皮鞋,皮鞋底钉了三次铁掌,该钉第四次了。加措对着镜子梳头发,背后西装一耸一耸,后叉开合像乌鸦在扑腾。圆镜子旁边钉着一张印制精美的油画,两个骑马的男人在抢抱两个光屁股女人。
  出了大门,旁边是水泥抹的巨瓮,下面开了方口,善男信女往里投香草,烧得青烟缭绕。街对面是一排白布棚小摊,靠墙跟蹲着几个康巴汉子,在卖金银首饰和珠宝。一串小手指尖大的念珠,卖八元,新野买过一串。
  太阳晒得人膨胀了许多,尿臊气和羊皮袄膻味直往鼻孔里钻。一个小摊后面,头上盘辫子的小姑娘在嚼口香糖,笑着向新野吐爆一个白泡,新野打给她一个响指。新野在摊上买过一条苹果牌牛仔裤,二十元,他知道是冒牌货。紧紧兜着的屁股热烘烘的。
  新野穿了一件日本西服,撩开衣襟,白丝线绣着“新野”两个字,和他名字一模一样。内地有家报纸登过一条消息,说自由市场出售的半新不旧外国西服,是日本、英国等捐给东南亚难民营的。商人收购以后,转卖到国内市场。据说穿这种西装有失国格。新野进的那家尼泊尔商店,铺面很小,—个臃肿的老妇人摊开一件西装在柜台上,就像是专门给新野做的,不大不小。可惜衣袖上污了一块红迹,那就卖二十元吧。新野晚上用棉花球浸汽油擦衣袖,棉花球成绛红色,用温水洗,像流血一样。
  “买这个”加措从一个摊上抓一件铜坐佛。
  “不买。”新野摇摇头。
  大昭寺门前灰尘满天,有几栋藏式楼房拆了,辉煌的寺庙前面瓦砾遍地,风吹动遮掩寺门廊的幔帏,扑答撲答。台阶上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在拍打吃饱的肚子。拐过八角东街街角,靠墙根盘腿坐着一个生着山羊胡子的念经人,他身穿红氆氇袍,闭眼念经化缘,膝上摊着黄布,上面是一小叠经纸。念经人身旁不远的墙根上雕着冬苏拉姆的神像,女神贪吃,满嘴抹的是酥油,有的化了流在下巴上。加措走过去在念经人膝上放一个五分硬币。
  “买这个怎么样?”加措从一个货摊围布下摸出一个铜壶,白铜镶边闪过一道光。
  新野往上抬起眼镜:“嗯,不买。”
  星期三下午,新野从邮局寄信回来,大门口卧着一头小花牛,牛头旁边堆着些干草。小花牛瘫了。新野拽着牛尾巴把它拖离门口,旁边的人直目看他。加措的阿爸转经走过来,忙把草抱到牛的嘴边,老头儿两眼凹成坑,嘴里喃喃念叨着俯身看它。
  推门进到屋里,墙上的喇嘛冷森森地盯着新野,他心里直乱跳。转过头去,书架顶上又一双眼睛瞪着他,两个黑洞。这具带角的羊头骨是从厨房后面柴堆里拾来的,光光滑滑白得瘆人。放在书架上面,平时来客人,都称赞两只角弯得漂亮。
  新野两只手腻得慌,忙倒点温水在盆里洗手,在鼻子上闻一下,又打上香皂满手搓。
  天上几团云,软绵绵的,没有风。新野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搬出画架绷上一块新画布。画什么呢?当然不再是喇嘛,画个灵魂升天,下面是天葬台。死魂灵注视褐色的山峦,氤氲人间。西藏的圣母带一些凄凉向蓝天升脱而去。
  对面屋顶上,有一个少妇在洗头,上半身赤裸,浅褐色的皮肤油亮,鼓鼓的奶子活泼地抖动,她搓着头发,斜眼看过来,新野喉咙发紧。
  把画架搬进屋里,画架脚碰翻了咖啡壶,没有水,只是渣子。桌子上是妹妹从重庆邮来的信。昨天妹妹寄来一个包裹,里面是一卷天鹅绒的织毯,加措买来铺他家的卡垫。加措抖着装包裹的棉白布,说是可以练习画油画。
  新野的床头上方挂着一个骷髅铜饰,做工非常精巧,达珍给新野拿来时,新野两只眼睛在镜片后面闪闪发光。达珍是新野的女朋友。骷髅铜饰衬垫着一块红丝绒,骷髅咧着没有嘴皮的嘴,一排牙齿锃亮,齿缝里是多年积下来的污垢,仔细看凹进的眼坑,里面还刻有一些藏文字。达珍说是护法神的咒语。
  屋里苍蝇很少,远远地在屋角盘旋,和新野一起听收音机里的气象预报。
  新野有几个朋友。海塬是个络腮胡,藏币收藏家。他和新野原本在学院里学的都是油画,来拉萨以后,最感兴趣的是转八角街,那里的商人小贩一多半认识海大胡子。他每月的工资都花在买藏币上,什么“噶玛”,“卡康”食指弹着铜币说得头头是道,画箱和一把画笔换了加措两个桑康银币。前不久,他在文艺咖啡座举办了藏币展览。有个来参观的日本旅游者,是东京藏学研究院的博士,当即邀请海塬去东京举办西藏货币展览。这几天没见海塬来串门,正忙着办出国护照。新野注意到佛像泥片有收藏价值,小泥片在转经路上,玛尼堆上,寺庙旁边比比皆是,新野四处搜罗了一些来。有一次在小庄那里,小庄搬给他看几匣小泥片,分门别类,产地年代都有登记。新野干脆把自己的收藏品捐给小庄,小庄说,都是街头路边现拓现做的,没有价值。还有那个鬼精灵的姚亮,他第一次转八角街,走到街口,看见一个小摊上摆着一些瓷器,一对瓷瓶小巧玲珑,就用三十元买了下来。对阳光一看,薄胎裂纹瓷,半透明,翻过底来赫然见“成化之年”四个惊心动魄的字。新野那一次只买了两个笨拙的铜壶。
  有一天晚上,达珍拿来一个骷髅形铜饰,说是像新野吃饭的样子。后来,新野就专门收藏骷髅形宗教饰物。
  “嘿!”
  门开了,达珍带着阳光走了进来。新野看看表,早上九点半。伸一个懒腰,从被窝里坐起来。   “煮咖啡。”
  达珍伸手到新野鼻尖下,又是一个骷髅铜饰,不过是白铜的。
  “你不是要吗?两个新野在一起吃饭,嘻嘻。”
  新野费劲地扣着牛仔裤铜扣,吩咐达珍:
  “合上闸刀看看有没有电,煮咖啡。”
  “阿妈给你带来的。这是奶糖,这是给你吃的肉罐头。你们汉族爱吃猪肉。”
  拉开窗帘,阳光从画布上折射出柔和的光,弯弯角的羊头骨像玉雕似的,温柔可爱。
  去年新野休假回来,几个朋友前来小聚,喝完啤酒,小青拿出一张纸,要新野在上面写的词后面填个短语。新野填了,小庄用勺子敲着铝盆“听着,这是新野君生活观、爱情观金钱观的自白。”新野咧着嘴笑,一排白晃晃的牙。原来纸上写的大海就是表示生活,填什么词语就是对生活的看法。咖啡表示爱情。新野对咖啡感兴趣,他写:咖啡,巴西咖啡加上古巴的方糖提神又解渴。小蔡说新野追求的是异民族的爱情。果然,后来新野找了达珍。达珍只有一半血统是藏族。达珍阿妈十三岁时生下她,那个人是从印度巴加尔普尔来的,是个皮货商,走了以后再也没有回来。跟达珍认识不久,新野提出要结婚,达珍答应了,当晚她就睡进了新野的被窝。新野不知所措。达珍说,“看我能不能给你生下个小孩,能生小孩,我们就结婚好了。”
  “新野,你看。”达珍把挂在墙上的牦牛尾巴卷成扇子形状,用削下的青苹果皮做了两个眼圈,红苹果皮做成嘴唇。新野看着这个怪物,突然产生敬畏的心情。招比拉洞里供的护法神像给人的印象也不过如此。白白的墙衬着黑脸皮,青眼圈,红红突成圈的嘴唇。
  “达珍,你带了多少苍蝇呀?”天花板上落满了苍蝇,空中无声无息穿来穿去的小精灵。新野用硬纸板做过五个苍蝇拍,都被达珍扔了。达珍不在时,新野就拼命抽赶苍蝇,那时苍蝇倒也不来烦人;达珍一来,苍蝇放肆地从门窗飞进来,来来去去还直往新野脸上撞。羊头骨黑黑的眼洞里也钻出苍蝇。
  加措无精打彩地来了。他坐在卡垫上,捧着咖啡杯发呆,对面墙上是《劫夺吕西普的女儿》,瘦骨伶仃站在一边的画架也在发呆。新野知道,昨天加措去帐篷区了。帐篷区在北郊公路旁,过柏油路是奶白色的电信大楼,刚修好一年,楼的墙面就裂开了一条大缝。一些乡下人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拉萨朝佛,零乱搭几顶牦牛帐篷住,附近是一堆堆垃圾。
  有一天,新野和加措到帐篷区写生,面前是一顶低矮的黑牛毛帐篷,门边盘腿坐着一个妇人,张着嘴笑,牙齿雪白,一个藏北汉子在烧茶水,三块石头支著一个平盖铝锅,清茶飘香。帐篷区旁边停着一台拖拉机,拖拉机手在追逐几个女子。那男人像公牛一样吼着,绕过那棵孤零零的柳树,抱住一个女人压在身下,手伸到皮袍里狠命地抓捏。女人尖叫,笑得喘不过气来。那女人躺在地上正好和加措目光对上,披头散发,是个五官端正,脸蛋红朴朴的姑娘,顶多十五岁。后来在一次转八角街的时候,新野和加措又碰上了这个女子。那姑娘正磕完一个长头爬起来,脑门和鼻尖上印着两团灰迹。目不斜视,两唇翕动,双掌合十又磕长头下去。
  她叫德吉。加措偷偷摸摸去找过她三次。每次德吉的阿妈都坐在帐篷门边,嘶哑着嗓门儿向着灰暗的天穹唱悠悠的牧歌。昨晚,加措终于进到了德吉家的帐篷,德吉面朝里睡了。加措好像进入一个超凡的世界,一个温柔的声音在黑暗中呼唤他,双脚像离开了坚实的土地身子飘浮,想转身去到凉风习习的野外,但又被拽向前去。加措摸索着把德吉掀过来,两对眼睛莹莹发光。手忙脚乱揭开她暖烘烘的皮袍,奶子松弛,肚皮干瘪。加措愣一下神,还是做了他渴望做的事。灰暗的酥油灯光不知在什么时候照亮了帐篷,加措尴尬万分地看到,那个结实的藏北汉子,盘腿坐在帐篷门边,挂在腰间的刀子垂在地上,大拇指堵在鼻孔,响亮地吸鼻烟,头发蓬乱,看不见眼睛。加措惶恐起来,转头再一看,那躺着的分明是德吉的阿妈。
  “我,我,德吉……”
  怯生生挪步到门口,那汉子却递给他一串奶渣,地道的藏北货。凉风掀开一边帐篷门布,外面的天是酱紫色。
  早晨,加措昏头昏脑跑出帐篷区,那是一些陌生的帐篷,一棵粗糙的柳树旁拴着几头牦牛,旁边是个乌黑的烂泥塘。一些帐篷里三三两两钻出些蓬头垢面的男女,忙忙碌碌,有的人摇着经筒沿柏油路向南走去。
  现在,加措还坐着发呆,对面墙的下方各种油彩溅得斑斑点点。
  “加措,想什么?”
  “毕加索,呸!”
  加措拿了两本画册,到阳光下的平台上画画,脚蹬在石墙上,翘着软皮铁椅,用碳心铅笔在速写本上胡乱涂些线条。屋里新野弹吉它,达珍东一句西一句唱歌。
  星期四晚上,电视台不播放电视节目,新野和加措去大昭寺临摹壁画。
  走到街上,那条小花牛死了,肚子浑圆,四蹄僵直伸开,几个转经的老阿妈还在给它旁边放些糌粑团。西边半个天空一片红光,远处的山峦切出沉甸甸的剪影,那边该是天的尽头,燃着炼狱的火焰。
  转过街角,又是那个念经人。他低着头不停地嘀咕经文,转经的人熙熙攘攘。加措给他膝上放一个五分硬币。
  这个念经人是从藏南来的,名字叫仁增班丹,加措吃过他的苦头。
  藏历年初一的时候,加措早早来敲门,新野和达珍敛声闭气不开门,加措唱着酒歌等在门外。无奈何新野开了门,结果喝了三大杯冰凉的青稞酒。下午,新野和达珍从阿妈家回来,达珍蹲在一个青海人的小摊边上挑小钢精勺,喝咖啡要用。新野东张西望,一下看见加措扭动着胯往墙角小便,新野喊他一声,加措酒气熏人地过来,嘻笑着吐一下舌,指指地上,一条便溺像羊肚子里流出的肠子,直滑到念经人袍下。盘腿坐着的仁增班丹,闭着眼,嘀咕他的经文,膝上的经纸堆着亮晶晶的硬币。
  回到屋里,加措和新野开心地笑,门外传来达珍一字一板的声音:
  “他会诅咒你的,加措。”
  天还没黑的时候,加措到井台打水,提着水桶刚到家门口,踉跄一个跟头,水桶摔了出去,屁股上跌满了泥浆,一只皮鞋,带子松开不知怎么飞了出去。达珍在屋顶哈哈大笑,身旁的干树枝上挂着好几条经幡,在风中扑扑摆动。加措拎着水桶又到井台重新打水,水桶从井下提升到一半,咚地一声,水桶掉进井里。加措气恼地踢了井栏一脚,井栏后转出长毛狗,向前一窜,长毛团中发出威慑的哼哼。加措一下跳开,破口大骂。加措的阿爸掀起门帘布,在矮矮的挡门板后面呵斥长毛老狗。达珍在屋顶冷冷地说:“明天等着摔三个跟头吧。”   新野从一个记者朋友那里知道,仁增班丹做过沙贡拉山丹达庙的堪布,熟读佛经,精通梵文。有一次文物办的一个专家转八角街,听到他念经,经纸上书写的是梵文。第二天文物办用“上海”车把仁增班丹接去了。文物办专门从北京请来一位研究梵文的副教授,副教授出了三张纸的考题,仁增班丹口笔不停,边念边写,还没有写完一张纸,副教授忙说不考了不考了,这老头儿可以做我的老师。后来听说仁增班丹做了文物办的临时工。谁知过了一个半月,仁增班丹又坐在街角的墙根下念经化缘了。
  新野在南殿堂细心临摹壁画,头上仅有一支六十瓦的灯泡,眼睛吃力,画纸上辨不准色。新野让加措去找值殿喇嘛,请他给换个大灯泡。加措转过阴暗的殿堂柱子,来到点着酥油灯的供桌旁,一个喇嘛躬身在挑酥油灯碗里的灯芯,南大殿里传来喇嘛们伊伊呜呜唱经的声音。加措恭敬地请他给换个大灯泡。喇嘛转身,昏暗的酥油灯光映在他脸上,加措惊愕地看到,喇嘛黑黑的脸,眼睛里发出青光。加措赶忙回到新野身边:“喇嘛说,没有大灯泡。”说着直盯着新野眼睛看。
  晚上,新野看书看得头昏脑胀,把藤椅搬到平台上,用达珍买的三倍儿童望远镜看月亮。青灰色的天空,星星都躲到遥远的地方去了,月亮却很明亮。月亮慢慢移来,越来越大,像小花牛青白相间的眼球,走进去看看,走到眼睛里去。身后传来呛着嗓子的咳嗽声,转身看去,咦,是加措的阿爸。身影蒙着清冷的月光,眉目浑浊。
  “爸啦,您的病好了?加措呢?”
  “我走得太累了,要歇歇脚。”
  “是啊,爸啦每天转经走路太多。”
  “孩子,你也带加措来看看月亮。佛说,六根清净才能归一,禅心无尘才能似月。”
  “爸啦,您……”
  “那个地方一片雪白,我喜欢那里。我走遍了八角街每一块地方,我知道要去的。糌粑不要磨得太细,酥油少放一点,至于青稞酒给带一壶来,塑料桶装的不要,有一种怪味,加措他知道,铜壶在柜子里。”
  这时,不知从哪里传来一声鸡啼,接着鸡啼之声此起彼伏,狗在黑暗中爆发出一阵怪声怪气的长吠。
  加措阿爸不能下楼去了。屋顶上一片幽静,空气很凉,新野打了一个寒颤,“这怪老头。”
  第二天中午,新野在屋里给达珍画肖像。绷着画布的画架孤独地站在一边,做了反光板。加措阿爸得了恶性痢疾,加措去照顾阿爸,有四天没有来画画了。
  新野斜着画夹用碳条抹头像的发型,加措紧绷着脸进来了。
  “新野君,我阿爸死了,昨天晚上。”
  新野啊呀一声,转过头,看着加措。
  三天以后的清早,天还没有亮,新野来到加措家。上次还是藏历年初五来过,加措阿爸不停地捧上青稞酒杯。屋里電灯昏暗,神龛前点着十几盏酥油灯,亮晶晶装净水的碗。地上盘腿坐着两个喇嘛,是从大昭寺请来的,念经超度死者的灵魂。加措的阿妈,在藏医院工作的舅舅,还在念小学的表妹,达珍和她阿妈,大家坐在卡垫上,女人们在低声抽泣。新野坐到靠里墙角的卡垫上,背后有一个白布包裹,于是就靠在上面,背上觉得有只手在轻轻挠他的脊梁沟,痒酥酥的。满屋子人都转过头看他。新野在想昨晚的事,他不知该说不该说。
  天蒙蒙亮,加措一家人去天葬台,新野才知道,那白布包裹里包着加措阿爸。包裹那样小,跟重庆寄来的包裹一样大。
  “加措,不该用塑料桶装酒。”
  “为什么?”加措看看手中的塑料酒桶。
  “爸啦说的,要用铜壶装酒。”
  “什么?”加措惊诧地盯着新野灰亮的镜片,“你说用铜壶装酒?阿爸说的?”
  “这……噢,没什么,走吧。”
  下午四点钟,新野在大门口看见小花牛又活了,卧在那里吃草,眼里的神色安详,舒适。背上盖上了麻袋,最上面是一块白布,钢笔字迹“新野收”在牛背上一耸一耸地蠕动。
  就在当天晚上十点钟,满院子的居民都听到一声尖厉的惊叫,令人毛骨悚然。
  新野到平台上去,往铁皮漏水筒里小便,他抬头看去,满天星斗,唯独没有月亮。灯火星星点点的拉萨城,布达拉宫要是挂满彩灯,该有多壮观。新野懒洋洋转身回屋去,只见屋顶上一个白布包裹向自己滚落下来。
  加措和院里的两个小伙打着手电来敲新野的门。
  “新野君,刚才有一个女人在惊叫,晚上街上有醉鬼,出去看看。”
  新野撕一块报纸擦他的油笔,坐在绷着画布的画架前。转过头,两片镜子幽幽闪光。
  “哦,那去看看。”
  (原载于1985年第6期)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其他文献
高大上的工作,不是谁都有资格做的。这就如同梦想一样,梦想不是只有努力和勤奋就可以实现的。实现梦想,你不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还要不断磨炼自己的心志。听多数人的话,
土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对于中国大多数农家孩子来说,暑假可不是什么特别值得期待的时光。早中晚在家里生火做三顿饭自不必说,还得常常随母亲到六七亩的田里掰玉米、捉虫子、摘棉花、灌稻子、拔稗草……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男孩子而言,这是些多么无聊透顶的“艰巨任务”啊。  当然也有开心的时候,比如白天里,和伙伴们在房前屋后的河汊里学蛙泳,摸河蚌,再远点可以蹚到江海河(村子东边的一条南北走向的大运河)里捞蚬子,捉小
一、问题的提出多年来,我国把GDP作为最广泛的、具有代表性的衡量经济增长和繁荣程度的主要指标。根据传统观念,GDP增长了,有利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就一定有利于增加社会财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法治中国建设进程中的司法改革这一重点问题进行了部署。明确指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
中枢盛会集精英,再创辉煌续远征。  聚力凝心齐策划,高歌筑梦谋复兴。  祝贺向守志将军百岁寿辰  万里长征经险阻,献身华夏建功勋。  尖端科技攀高岭,扼守东南据要津。  祝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三十周年  弘揚传统建殊勋,卅载辛勤作领军。  继往创新须接力,楼层再上振民魂。
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对全国部分省市的2000位公众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常规民意调查,旨在了解“城市人”的幸福程度。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The China Social Investigation Insti
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绿色G D P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有媒体和专家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美丽数字背后是对
<正> 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系20世纪西方思想界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哲学家。1885年7月8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路德维希港,早年在德国攻读哲学,并获哲学博士学位,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流亡瑞士和美国,世界大战结束后回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任教,后因反对当时民主德国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于1958年到联邦德国在图宾根大学任客座教授。布洛赫一生勤于著述,给后人留下了一大批著作,其中较著名的有《幻想的精神》(1918)、《当代的遗产》(1935)、《主体—客体:对黑格尔的解释》
<正> 当18世纪下半叶以感性论为依据的利己主义伦理学风蘼莱茵河西岸时,“哥尼斯贝格哲人”——康德则在他先天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伦理思想,把道德的纯洁性和严肃性提到了重要的位置。现将我国近十年对康德伦理学的研究状况概述如下: 一、对康德伦理学的评价 1、康德是否是唯动机论者主要有两种观点。(1)康德是唯动机论的典型代表。因为他曾说过“善良意志本身就是善的”否认行为结果对道德价值的意义。有论者进一步指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