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互联网上一篇贴子引发的推广普通话和保卫广东话的争议,至今硝烟未散,其中有理性的讨论,也有非理性或情绪性的表达。冷静聆听各方声音,综观争议双方观点,我们感到并非“非黑即白”“非此即彼”那么简单。如果剔除某些非理性的争论,我们看到争论双方本有其共识,只是在看问题的角度上有所不同而已。如果真的把普通话和方言放到极端对立的位置去争论,其实是很荒谬的。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维护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是民族和国家统一繁荣的需要,意义重大。而保护地方语言这个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域群众生活和语言交流习惯与权利意义同样重大。我们本期选发的专家文章,对此做了具有说服力的阐述。
文化传统上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一种美。既要坚定不移地推广普通话,又要保护好地方语言;要学好母语,让普通话和地方语言和谐并行——让我们回到这个共识上来。
(编者)
方言,不管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都是随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共生现象。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归宿。我们这里只讨论地域方言。
一、方言在民族共同语形成和发展中不断产生与不断融合
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种族、部族和早期民族,它们的语言总是随着民族的接触和交融,逐步融合到主体民族的语言中去。两种语言接触时总会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各自有用的成分,从语音、词汇到语法,最终一个部族或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最后形成统一语。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地域的扩大,民族统一语内部也会逐渐分化,产生一些带有地域特色的语音、词汇甚至特定的语法特征,逐步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马克思说过,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必然产生差异,而这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中就是形成方言的客观环境。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为书面语统一创造了先决条件。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限制,秦始皇无法统一口头的语言,也就是说只能做到书同文,不能做到语同音。我们可以设想,春秋战国时期见于文献记载的众多方言并存的情况,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口的迁徙,方言必然也在不断地合并、分化中前行。显然,方言的命运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情况,取决于使用该方言民众的需要和选择。在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没有一种方言不发生变化,能够万古长存。纵观现今八大方言的历史无不是如此走过来的。
二、大力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当前进入现代化的社会,民族共同语同方言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社会的需要,人们有能力和需求自觉地推广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近一百年来,随着民族的觉醒和社会交际扩展的需要,推行民族共同语的运动不断前进。新中国成立后更加强了推行的力量,并作为国家语文工作的中心任务去执行,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更从立法上加强了普通话的地位和推广的力度。然而,随之则出现什么“粤语不是汉语的方言,是独立的语言…保卫方言”“推广上海话”等奇谈怪论,时不时冒出来干扰普通话的推广工作。
粤语是不是汉语方言的问题,早已辩论清楚。至于“保卫方言”的言论,这纯粹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方言是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存在,谁也没有提出过要消灭方言。学习和推广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为了便于同广大方言区外的人交流信息和沟通思想的自觉需要。至于方言区人在家里或跟本地区人交际,完全有使用自己母方言的自由,没有任何人会去禁止或干预他们。可见,此论是对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和意义的误解,是杞人忧天的自扰。当今信息化社会,在方言众多的国家中不推广民族共同语行吗?各地的人只会讲方言,怎能形成全国真正的市场经济,怎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安定团结?
“消灭方言”是无稽之谈,“保卫方言”是杞人忧天。这种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可能的口号,除了消极地干扰普通话推广外,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既不符合我们国家语文工作的大政方针,也于法无据。据闻上海某教授编了一本上海方言词典就大呼要推广上海话,前上海负责人也曾拨专款推广上海方言。这些都是很不恰当的。好在人们不信这个邪,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普通话如日中天,已日益深入人心。
三、方言的生命力及其定位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是观察语言的基本常识。也即方言的命运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取决于方言区群众的选择。一个地方的语言,是这个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语言丢失了,那么这个地方的文化也就不完整了。方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是无法用文字来详细描写的,就好比方言如果用普通话对白,虽然人们都听得明白,但是对于熟谙母方言的人们来说,已经失去了让他们会心一笑的东西。
但尽管如此,“保卫方言”的口号毕竟是错误的,实际上方言也是保卫不了的。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工具,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桥梁。从现实上看,年轻人学普通话蔚然成风,这是为什么?就是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谁也无法阻止。任何一种方言当今在现实社会都出现了新老派的不同,新派更接近民族共同语,受普通话的影响很大。例如上海新派声调的简化就是最突出的现象,因为声调是汉语最富特征的现象。新老两派的出现就是方言今日发展变化的突出现象,最终新派战胜老派,进而再分化出新的新老两派。周而复始,方言最终必然要融入民族共同语,这好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试看往日调查出现的方言点,如海南的“军话”,西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岛”等现象,当年它们在与外界相互交往不多,内部基本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可以保存下来。但是今天现代化社会中还能不发生变化吗?还能独立保留下来吗?我想这是很难的。
也许“保卫方言”者会说,他们是要“保卫”语言的多元化、“保卫”文化的多元化。从道理上说并不错,也很能打动人的,但千万别忘了,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的多元应以民族共同语的统一和规范为基础,才便于掌握和使用,才方便交际,文化的多元应坚持主体文化的引导功能,才能保证社会的文化共享,才能实现文化的多姿多彩。我们知道在多元语言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学习多种语言或方言要付出多大的劳动?这些人力物力的消耗并不是必需的。如欧盟开会要把不同的语言全部翻译,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胜负担,虽然它们大多是富裕的国家。至于维护多元文化,并不影响民族共同语的倡导和规范使用,方言文化元素完全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在主体文化中,并将更显得丰富多姿。方言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生存在共同语中,依托民族共享的文明环境中生长,孤立的方言文化将跟它的方言一样,因缺失民族营养而消亡。
为此,我们不妨借鉴拯救濒临消亡语言的经验,用现代化的手段设法把方言元素(包括语言和文化元素)记录和保存下来,融入民族文化的大河,永久保存并传承下去。这可能是保存方言和方言文化最理想、最可行的办法。现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早已经开始了这项工程。
每个人都会热爱自己的方言,因为它一直哺育着人的成长。但社会毕竟是向前发展的,我们的年轻人,他们会选择适应社会发展、比我们现在更先进的生活方式。方言的问题和方言文化的问题,只能循其社会和历史的规律,它会在发展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和归宿。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关系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维护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做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是民族和国家统一繁荣的需要,意义重大。而保护地方语言这个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域群众生活和语言交流习惯与权利意义同样重大。我们本期选发的专家文章,对此做了具有说服力的阐述。
文化传统上的多样性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一种美。既要坚定不移地推广普通话,又要保护好地方语言;要学好母语,让普通话和地方语言和谐并行——让我们回到这个共识上来。
(编者)
方言,不管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都是随着语言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共生现象。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社会方言或地域方言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归宿。我们这里只讨论地域方言。
一、方言在民族共同语形成和发展中不断产生与不断融合
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种族、部族和早期民族,它们的语言总是随着民族的接触和交融,逐步融合到主体民族的语言中去。两种语言接触时总会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各自有用的成分,从语音、词汇到语法,最终一个部族或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使用另一种语言,最后形成统一语。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加、地域的扩大,民族统一语内部也会逐渐分化,产生一些带有地域特色的语音、词汇甚至特定的语法特征,逐步形成不同的地域方言。马克思说过,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必然产生差异,而这些差异反映在语言中就是形成方言的客观环境。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为书面语统一创造了先决条件。由于当时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限制,秦始皇无法统一口头的语言,也就是说只能做到书同文,不能做到语同音。我们可以设想,春秋战国时期见于文献记载的众多方言并存的情况,发展到今天,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口的迁徙,方言必然也在不断地合并、分化中前行。显然,方言的命运取决于社会的发展情况,取决于使用该方言民众的需要和选择。在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没有一种方言不发生变化,能够万古长存。纵观现今八大方言的历史无不是如此走过来的。
二、大力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
当前进入现代化的社会,民族共同语同方言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社会的需要,人们有能力和需求自觉地推广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近一百年来,随着民族的觉醒和社会交际扩展的需要,推行民族共同语的运动不断前进。新中国成立后更加强了推行的力量,并作为国家语文工作的中心任务去执行,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更从立法上加强了普通话的地位和推广的力度。然而,随之则出现什么“粤语不是汉语的方言,是独立的语言…保卫方言”“推广上海话”等奇谈怪论,时不时冒出来干扰普通话的推广工作。
粤语是不是汉语方言的问题,早已辩论清楚。至于“保卫方言”的言论,这纯粹是一个假命题。因为方言是社会发展中的客观存在,谁也没有提出过要消灭方言。学习和推广民族共同语普通话是方言区的人为了便于同广大方言区外的人交流信息和沟通思想的自觉需要。至于方言区人在家里或跟本地区人交际,完全有使用自己母方言的自由,没有任何人会去禁止或干预他们。可见,此论是对推广普通话的目的和意义的误解,是杞人忧天的自扰。当今信息化社会,在方言众多的国家中不推广民族共同语行吗?各地的人只会讲方言,怎能形成全国真正的市场经济,怎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安定团结?
“消灭方言”是无稽之谈,“保卫方言”是杞人忧天。这种缺乏理论依据和实践可能的口号,除了消极地干扰普通话推广外,没有任何积极意义,既不符合我们国家语文工作的大政方针,也于法无据。据闻上海某教授编了一本上海方言词典就大呼要推广上海话,前上海负责人也曾拨专款推广上海方言。这些都是很不恰当的。好在人们不信这个邪,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普通话如日中天,已日益深入人心。
三、方言的生命力及其定位
语言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是观察语言的基本常识。也即方言的命运取决于社会的需要,取决于方言区群众的选择。一个地方的语言,是这个地方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语言丢失了,那么这个地方的文化也就不完整了。方言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是无法用文字来详细描写的,就好比方言如果用普通话对白,虽然人们都听得明白,但是对于熟谙母方言的人们来说,已经失去了让他们会心一笑的东西。
但尽管如此,“保卫方言”的口号毕竟是错误的,实际上方言也是保卫不了的。语言的本质是交际工具,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桥梁。从现实上看,年轻人学普通话蔚然成风,这是为什么?就是生活的需要,工作的需要,谁也无法阻止。任何一种方言当今在现实社会都出现了新老派的不同,新派更接近民族共同语,受普通话的影响很大。例如上海新派声调的简化就是最突出的现象,因为声调是汉语最富特征的现象。新老两派的出现就是方言今日发展变化的突出现象,最终新派战胜老派,进而再分化出新的新老两派。周而复始,方言最终必然要融入民族共同语,这好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试看往日调查出现的方言点,如海南的“军话”,西南方言中的“客家方言岛”等现象,当年它们在与外界相互交往不多,内部基本自给。自足的生产,生活条件下,可以保存下来。但是今天现代化社会中还能不发生变化吗?还能独立保留下来吗?我想这是很难的。
也许“保卫方言”者会说,他们是要“保卫”语言的多元化、“保卫”文化的多元化。从道理上说并不错,也很能打动人的,但千万别忘了,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的多元应以民族共同语的统一和规范为基础,才便于掌握和使用,才方便交际,文化的多元应坚持主体文化的引导功能,才能保证社会的文化共享,才能实现文化的多姿多彩。我们知道在多元语言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学习多种语言或方言要付出多大的劳动?这些人力物力的消耗并不是必需的。如欧盟开会要把不同的语言全部翻译,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胜负担,虽然它们大多是富裕的国家。至于维护多元文化,并不影响民族共同语的倡导和规范使用,方言文化元素完全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在主体文化中,并将更显得丰富多姿。方言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它生存在共同语中,依托民族共享的文明环境中生长,孤立的方言文化将跟它的方言一样,因缺失民族营养而消亡。
为此,我们不妨借鉴拯救濒临消亡语言的经验,用现代化的手段设法把方言元素(包括语言和文化元素)记录和保存下来,融入民族文化的大河,永久保存并传承下去。这可能是保存方言和方言文化最理想、最可行的办法。现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早已经开始了这项工程。
每个人都会热爱自己的方言,因为它一直哺育着人的成长。但社会毕竟是向前发展的,我们的年轻人,他们会选择适应社会发展、比我们现在更先进的生活方式。方言的问题和方言文化的问题,只能循其社会和历史的规律,它会在发展中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