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缺血心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表达下降

来源 :基础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肌缺血继发的心肌代谢紊乱是导致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的直接原因。研究表明,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富含于心肌细胞的胞浆内,参与了心肌脂肪酸的代谢过程,对心肌细胞具有不同方面的保护作用;有关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组织H-FABP的表达情况报道尚不多。本研究观察了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组织H-FABP mRNA及蛋白的动态表达,以揭示H—FABP在急性心肌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防治急性心肌缺血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 为研究毒物鱼藤酮(rotenone)和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对野生型及过表达囊泡单胺转运蛋白(VMAT2)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的毒性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PP^+、rotenone与野
目的 探讨尾加压素Ⅱ(U-Ⅱ)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中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慢支组、COPD组、戒烟组和对照组。用放免法测定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8ALF)和肺组织匀
目的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BPI23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应用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按常规方法融合;用间接ELISA法和Western-blot筛选分泌抗体的杂交瘤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与曲马多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比较研究。方法以200例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自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术后经外周静脉通道进行自控静脉镇痛,采用
1高校社会信息功能地位转变从社会信息功能地位角度看,过去30年间中国高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恢复高考至今,大体上经历了三大基本阶段:一是“社会举头看”阶段,二是“下海
一氧化氮(NO)在脑缺血损伤中具有神经保护和神经毒性双重作用^[1]。缺血超早期(6h内),NO具有扩血管、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以及调节脑血流等作用,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脑缺血
为定量研究在转矩作用下,驱动轴弯曲模态频率的变化规律,基于轴向拉力作用下弹性杆的弯曲模态频率计算方法,引入等效拉力的概念,推导出转矩作用下驱动轴弯曲模态频率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