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就目前我国小学教育的基本情况来看,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小学美术教育。在新课标与教材的启用下,我们应该重新思考一下,从新的方向探索教学,如何能充分的发挥美术课程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如何使学生在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同时,个性得到发展,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美术;改革与创新;新课程
一、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发展出来的,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美术课程改革一直充满困难,正是因为当前的美术课程始终跳不出传统专业美术教育模式的控制,不能摆脱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究其原因就是对小学美术课程和美术教育本身错误的认识以及对其观念的陈旧。
美术教育教学手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老师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实施后,很多的老师对新课标并没有完全理解,只把功夫下在表面形式上,没有深入地学习新课标的课程标准。弄一些看起来好看却没有实际效果的花架子,使得教学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合理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功能,一些老师上课就依赖多媒体教学,把很多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对课堂上重要的教材,学生,教法却没下多大功夫,导致学生上课感到枯燥,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性,导致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二)教学方式不当
美术新课程标准里谈到“美术教学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1。但这些方法必须是在教师了解教材以及学生后有针对,有选择地制订的,不能盲目的生搬硬套。有些老师就生搬硬套这些东西,导致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三)课堂评价单一
课堂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现在很多教师在上课时课堂评价单一,就简单的用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学生们的作品评价,不顾及学生们自己的主观感受,没有选择性与针对性以及多样性,没有全面兼顾个性培养性原则,使得最后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美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使用得当的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小学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小学美术教育则在小学教育中产生了其独有的优势。美丽的图案,神奇的画笔,都能极大的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思想品德教育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然而如何发挥它的优势作用,就在于任课教师是否能大胆创新,把握住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造出一个愉快,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和气氛,同时还得德育美育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
现在仍有很多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只把课堂当做传授知识的场所,只单纯传授书上的知识,老师讲,学生听,不变样,老是那一套,这样会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容易开窍。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老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们容易听的累,会觉得乏味,所以这种旧式的教学方法必须得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重视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老师不能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课,应该多让学生讨论,踊跃发言,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创新思维。
(二)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很多学生都感觉自己是被迫学习,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的去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感觉不到愉悦感与满足感。而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浸染下,老师教学关注的不是一个学生是不是品德好,是不是自身综合方面好,而是一味的只关注成绩,只关注分数等外在没有生命的东西。而很多学生也为了分数读死书,死读书,只关注成绩,不关注自己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修养。成绩虽好却丢失了社会生存的基本的社交能力。所以美术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句话体现了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在今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充分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给予鼓励,使孩子们那种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展现,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做好良好的评价机制
美术课程中的评价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只注重老师的主观感想来制定评价,应当以学生主观意识为主体,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积极乐观,兼顾全体同学的评价机制。美术作业的评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因此不能把其他学科的评价机制运用到美术学科的评价中来,应该用直观性评价法而不能用判断式评价法。应当鼓励学生保持创新意识,而不能用对错来批评一幅作品。只有不断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增加学习的兴趣。
结语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帮助学生汲取知识,还应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感创新,不断给学生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提升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国家将来培养出一批具有优秀审美以及优秀专业技能的美术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婷:《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新理念探究》[J],新教育时代,2015.
[2]胡剑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
[3]杨兰亭:《美术教育与现代艺术研究》[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4]钱初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
注释:
[1]《美术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小学美术;改革与创新;新课程
一、美术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历史上有过许多次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发展出来的,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为什么这么长时间以来,我国的美术课程改革一直充满困难,正是因为当前的美术课程始终跳不出传统专业美术教育模式的控制,不能摆脱当前应试教育的模式。究其原因就是对小学美术课程和美术教育本身错误的认识以及对其观念的陈旧。
美术教育教学手段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老师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新课标实施后,很多的老师对新课标并没有完全理解,只把功夫下在表面形式上,没有深入地学习新课标的课程标准。弄一些看起来好看却没有实际效果的花架子,使得教学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教学运用不合理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的辅助功能,一些老师上课就依赖多媒体教学,把很多精力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对课堂上重要的教材,学生,教法却没下多大功夫,导致学生上课感到枯燥,老师与学生缺乏互动性,导致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二)教学方式不当
美术新课程标准里谈到“美术教学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1。但这些方法必须是在教师了解教材以及学生后有针对,有选择地制订的,不能盲目的生搬硬套。有些老师就生搬硬套这些东西,导致课堂效果很不理想。
(三)课堂评价单一
课堂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现在很多教师在上课时课堂评价单一,就简单的用自己的主观意识给学生们的作品评价,不顾及学生们自己的主观感受,没有选择性与针对性以及多样性,没有全面兼顾个性培养性原则,使得最后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美术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使用得当的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形象生动,小学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于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小学美术教育则在小学教育中产生了其独有的优势。美丽的图案,神奇的画笔,都能极大的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智力发展以及思想品德教育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然而如何发挥它的优势作用,就在于任课教师是否能大胆创新,把握住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造出一个愉快,轻松有趣的课堂环境和气氛,同时还得德育美育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
现在仍有很多老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只把课堂当做传授知识的场所,只单纯传授书上的知识,老师讲,学生听,不变样,老是那一套,这样会使学生思想僵化不容易开窍。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老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们容易听的累,会觉得乏味,所以这种旧式的教学方法必须得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重视学生发散思维,以及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老师不能一味地在讲台上讲课,应该多让学生讨论,踊跃发言,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以及创新思维。
(二)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中,很多学生都感觉自己是被迫学习,而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兴趣的去学习,导致学生在学习上感觉不到愉悦感与满足感。而在应试教育思想的浸染下,老师教学关注的不是一个学生是不是品德好,是不是自身综合方面好,而是一味的只关注成绩,只关注分数等外在没有生命的东西。而很多学生也为了分数读死书,死读书,只关注成绩,不关注自己的思想品德,道德素质的修养。成绩虽好却丢失了社会生存的基本的社交能力。所以美术教学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鲁迅先生曾说过:“孩子是可敬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上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途,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这句话体现了孩子的内心充满了无穷的想象力,在今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充分发现孩子们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给予鼓励,使孩子们那种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展现,从而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三)做好良好的评价机制
美术课程中的评价环节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能只注重老师的主观感想来制定评价,应当以学生主观意识为主体,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积极乐观,兼顾全体同学的评价机制。美术作业的评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因此不能把其他学科的评价机制运用到美术学科的评价中来,应该用直观性评价法而不能用判断式评价法。应当鼓励学生保持创新意识,而不能用对错来批评一幅作品。只有不断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增加学习的兴趣。
结语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美术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帮助学生汲取知识,还应该提升自身的教育素养,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感创新,不断给学生带来优质的学习环境,提升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为国家将来培养出一批具有优秀审美以及优秀专业技能的美术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婷:《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教育新理念探究》[J],新教育时代,2015.
[2]胡剑雄:《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
[3]杨兰亭:《美术教育与现代艺术研究》[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6.
[4]钱初熹:《儿童美术心理发展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
注释:
[1]《美术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