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铜陵地区各矿田内的矿床的观察发现 ,它们均含铜、金 ,但各矿床含铜、金的差异性比较大。该区海西期同生沉积的SEDEX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和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具有二元性。在峙门口 (铜金 )硫铁矿、水竹岭金铜矿和虎山金矿 (牛山硫铁矿 )等较为典型的海西期块状硫化物矿床中 ,可圈出独立的金 (铜 )矿体 ;以凤凰山铜矿田、小金山金矿、笠帽山金矿等为典型代表的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 ,也具有较高的金、铜品位 ,可形成工业矿体。但无论是海西期同生沉积矿床还是燕山期岩浆热液矿床 ,规模都比较小。有些矿床尽管存在海西期同生沉积成矿作用和燕山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 ,但铜、金分配明显不同 ,品位差异悬殊。导致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上铜、金分配差异的原因可归结为矿床叠加改造过程中的温度场控制的“排金效应” ,形成“下铜上金”、“内铜外金”(储国正等 ,1 992 )的矿床分布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