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兰察布市概览
区位: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面积:5.5万平方公里
人口:270多万,有蒙、汉、回、满等20多个民族
辖区:辖1区、1市、4旗、5县
成立时间:清朝康熙年间首次设盟,从此称“乌兰察布盟”,2004年撤盟设市。
主导产业:电力、建材、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
战略定位:构筑“两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即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区域物流中心、区域旅游中心。
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区中等偏上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达到或接近全区平均水平。
乌兰察布市的基本情况
乌兰察布市属环渤海经济区和集呼包银经济隆起带,东邻首都北京,西接首府呼和浩特,南倚煤都大同,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104公里。京包、沪兰、集二、集通、丰准五条铁路贯穿全市;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6952公里,形成了以集宁为中心,以110、208国道和京呼高速、呼满大通道为主干的公路交通网络。市政府所在地集宁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乌兰察布市有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的矿种有8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29种。被列为优势矿种的有石墨、铜、黄金、墨玉(辉绿岩)、石灰石、硅藻土、膨润土、萤石等;银、铅、镁、煤、硅石、花岗石、大理石、芒硝、石膏、稀土矿产的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
乌兰察布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址遍布全市,夏秋凉爽,草原广阔,风光迷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游人云集,京津及周边地区各大中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乌兰察布设盟330多年来,勤劳、淳朴、勇敢的各族人民不懈努力,热切地追求着繁荣、幸福、民主和自由。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兰察布历届领导班子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农村牧区全面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牧区生产力。特别是在“八五”期间开展的“三亩田”建设和“九五”以来实施的“进退还”战略,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的增加,加之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草钱粮补贴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到2002年全盟基本稳定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的温饱问题。与此同时,全盟稳步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使300多户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了转制,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所有这些,都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思想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商贸兴市和依法治市方略,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殷实的乌兰察布。
据此,“十一五”期间,将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一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培育壮大乳、肉、薯(菜)和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公斤左右。畜牧业增加值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到60%。主要农畜产品绿色、有机率达到50%以上;二是围绕乳、肉、薯(菜)、草等主导产业,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提高农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打造优势品牌,向系列化、规模化、高附加值发展,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户以上;三是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 ;四是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公共事业。
(二)壮大做强第二产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做大做强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煤炭矿产采掘、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3%。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培育引进大型建筑集团,提高装备水平,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水平”的方针,以服务生产生活、增强城镇功能、提高产业层次为着力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新兴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24%。
(四)加强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以扩充城镇人口规模、增强城镇辐射带动、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和城乡群众就业创业为目标,健全城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做大城镇规模,城镇人口达到110万人;以铁路和公路为重点,构建通达的交通体系,把我市建成沟通欧亚,连接呼包银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圈的交通运输大通道。铁路建设,按照国家统一布局,加强国铁、地铁、公路的相互衔接配套,以干线提速、扩能改造为核心,提高客货运能力,改扩建集宁南站。加快建设集宁——张家口铁路;完成大包、集二、集通、丰准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及扩能改造。全市新增铁路里程110公里,改造铁路里程550公里,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780公里;公路建设,按照“六横、六纵、八联网、八出口”的公路网总体布局,全市新增公路里程522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799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27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06公里,一级公路达到642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448公里。
(五)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40万亩,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25万亩,人工种植、改良、更新人工草地1100万亩,生态环境达到整体好转;在保护现有土地和资源基础上,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突出解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提高工农业用水利用率和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强化节水的监督管理。到2010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0万亩,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50%。;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保护基本农田,耕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有计划地开展复垦工矿废弃地工作,2010年土地复垦率要达到40%。
(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七)建设和谐乌兰察布。一是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二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分配机制,使广大群众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协调发展”的方针,切实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三个重点,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按照个人和社会互济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建设;五是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总人口控制在278万人以内。
(八)加快改革开放。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政府行政体制、财政投资体制、事业单位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实施全方位扩大开放战略,加快招商引资,加强区域协作,扩大对外贸易,形成资本聚集区。
区位: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
面积:5.5万平方公里
人口:270多万,有蒙、汉、回、满等20多个民族
辖区:辖1区、1市、4旗、5县
成立时间:清朝康熙年间首次设盟,从此称“乌兰察布盟”,2004年撤盟设市。
主导产业:电力、建材、化工和农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
战略定位:构筑“两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即生态型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化工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区域物流中心、区域旅游中心。
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力争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区中等偏上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达到或接近全区平均水平。
乌兰察布市的基本情况
乌兰察布市属环渤海经济区和集呼包银经济隆起带,东邻首都北京,西接首府呼和浩特,南倚煤都大同,北与蒙古国接壤,国境线104公里。京包、沪兰、集二、集通、丰准五条铁路贯穿全市;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6952公里,形成了以集宁为中心,以110、208国道和京呼高速、呼满大通道为主干的公路交通网络。市政府所在地集宁是自治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往蒙古、俄罗斯和东欧的重要国际通道。
乌兰察布市有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目前发现的矿种有80多种,已探明储量的有37种,已开发利用的有29种。被列为优势矿种的有石墨、铜、黄金、墨玉(辉绿岩)、石灰石、硅藻土、膨润土、萤石等;银、铅、镁、煤、硅石、花岗石、大理石、芒硝、石膏、稀土矿产的开发前景也十分广阔。
乌兰察布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址遍布全市,夏秋凉爽,草原广阔,风光迷人,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条件,每年夏秋季节,这里游人云集,京津及周边地区各大中城市的游客络绎不绝。乌兰察布设盟330多年来,勤劳、淳朴、勇敢的各族人民不懈努力,热切地追求着繁荣、幸福、民主和自由。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乌兰察布历届领导班子围绕发展这个主题,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农村牧区全面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牧区生产力。特别是在“八五”期间开展的“三亩田”建设和“九五”以来实施的“进退还”战略,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牧区经济的发展和农牧民收入的的增加,加之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退耕还林草钱粮补贴政策的共同作用下,到2002年全盟基本稳定解决了广大农牧民的温饱问题。与此同时,全盟稳步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使300多户国有企业全部实现了转制,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所有这些,都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十一五”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思想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商贸兴市和依法治市方略,继续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实施赶超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公共服务,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建设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殷实的乌兰察布。
据此,“十一五”期间,将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一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转变农牧业增长方式,培育壮大乳、肉、薯(菜)和饲草饲料等主导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6%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5亿公斤左右。畜牧业增加值在第一产业中的比重提高到60%。主要农畜产品绿色、有机率达到50%以上;二是围绕乳、肉、薯(菜)、草等主导产业,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提高农畜产品转化增值能力和精深加工水平,打造优势品牌,向系列化、规模化、高附加值发展,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0户以上;三是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 ;四是加强农村牧区公共服务,大力发展公共事业。
(二)壮大做强第二产业。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支撑,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建设大基地,做大做强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等重点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煤炭矿产采掘、机械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3%。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培育引进大型建筑集团,提高装备水平,推动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的方向,按照“扩大规模、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提高水平”的方针,以服务生产生活、增强城镇功能、提高产业层次为着力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新兴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25亿元,年均增长24%。
(四)加强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以扩充城镇人口规模、增强城镇辐射带动、产业支撑、公共服务和城乡群众就业创业为目标,健全城镇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做大城镇规模,城镇人口达到110万人;以铁路和公路为重点,构建通达的交通体系,把我市建成沟通欧亚,连接呼包银经济带与京津冀经济圈的交通运输大通道。铁路建设,按照国家统一布局,加强国铁、地铁、公路的相互衔接配套,以干线提速、扩能改造为核心,提高客货运能力,改扩建集宁南站。加快建设集宁——张家口铁路;完成大包、集二、集通、丰准铁路的电气化改造及扩能改造。全市新增铁路里程110公里,改造铁路里程550公里,全市铁路总里程达到780公里;公路建设,按照“六横、六纵、八联网、八出口”的公路网总体布局,全市新增公路里程522公里,公路总里程达到799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达到2796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达到706公里,一级公路达到642公里,二级公路达到1448公里。
(五)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造林面积40万亩,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25万亩,人工种植、改良、更新人工草地1100万亩,生态环境达到整体好转;在保护现有土地和资源基础上,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突出解决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发展节水型农业、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城市,提高工农业用水利用率和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强化节水的监督管理。到2010年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0万亩,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60%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50%。;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切实保障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保护基本农田,耕地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力度,有计划地开展复垦工矿废弃地工作,2010年土地复垦率要达到40%。
(六)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步伐,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七)建设和谐乌兰察布。一是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新增就业岗位10万个,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二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分配机制,使广大群众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三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协调发展”的方针,切实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和劳动力转移三个重点,不断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按照个人和社会互济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推进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体系建设;五是继续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总人口控制在278万人以内。
(八)加快改革开放。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深化农村牧区、政府行政体制、财政投资体制、事业单位和人事制度改革,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实施全方位扩大开放战略,加快招商引资,加强区域协作,扩大对外贸易,形成资本聚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