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新编教材,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大学课本里,古诗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诚然,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那凝练含蓄的语言,生动明丽,动静相宜的一幅幅画面,意境创设十分优美,情感表达犹为深挚,由此,千百年来深受人们亲睐与尊崇,被人们争相传颂。
然而,古诗文的产生与现代诗文的产生,有很多不同,如背景的不同,时代跨越大,文化艺术形成的影响差异比较大,尤其是文风追求的目标迥然,这就决定了古诗文的遣词造句,结构形式以及表情达意与现代文的更大悬殊。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应与教学现代文有所不同。因为,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对学习古诗文要比学习现代诗文难得多,障碍重重,尤其是秦晋,两汉时期的古诗文,读通都很不容易。那么面对初中学生教学古诗文(一般选编的古诗文是较浅显易懂的)抓住切入点很重要,对于教学任何一篇古诗文,抓准抓巧切入点,它将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笔者认为,教学古诗文时的切入点为:
1 字、词、句的认知解读
我们知道,古诗文的语句特别凝练含蓄,用词相当精准。而且大部分都是单音节词,在加上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诗歌的句式更为严格)这就给我们现代人学习带来很大困难。还有很多古僻的字,音怪意深,难念难懂。那么,要学懂一篇古诗文,首先必须把这些问题彻底解决,否则,囫囵吞枣,岂有味乎?所以,我认为教学任何一篇古诗文,用大力气,清除文字障碍,理解每个词意,疏通句子,会解读每个句子的意思,是第一个切入点。
2 朗读、背诵、咀嚼、品味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话颇有哲理。教学古诗文时,把字、词、句的问题解决彻底了以后,就要加强朗读指导,这个指导包括:朗读遍数,朗读方法,朗读技巧,带着问题朗读,含着情感朗读,乃至达到能背成诵,在背诵烂熟的情况下,再咀嚼品味,这就像人们吃东西,放在嘴里的食物,只有反复咀嚼越嚼越才品出滋味来了,越嚼越才酸辣苦甜,泾渭分明了。只要达到如此程度,我想学懂一篇古诗文也不是太难了。所以,我认为这是教学古诗文的第二切入点。
3 了解背景
前边说了,古诗文的产生距我们学生时代太远了,要叫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文,去探寻古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容,那就必须去了解作者,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了解他写作的背景,甚至要理解他写作的意图目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清楚而深刻地理解古诗文的真正含义。所以,我认为了解背景是教学古诗文的第三切入点。
4 抓“诗眼”或“文眼”发挥想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一首诗,一篇文里,有时候一个“字”或一个“词”会起到点眼的作用,使诗句增色,使文句透意,这个字或词就是“诗眼”或“文眼”,教给学生善于抓住这些“诗眼”或“文眼”,这些“诗眼”“文眼”就是诗或文章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就能让文字,词语活起来,从而为理解内容,领悟思想情感铺路架桥。譬如教学《木兰诗》时,应抓住“愿”、“市”、“ 东市买……”“西市买……”“南市买……”“北市买……”这些诗眼,去深刻领会当时“当户织”的花木兰,愿意替父从军的那种坚强意志和急忙行动,再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不难想出当时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急切心情,和迅速启程的情景。再比如抓住“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文眼,诱导学生发挥想象,不难想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恶劣环境,十年征战的戎马生涯。再比如抓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些文眼来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木兰不贪功名利禄,舍官弃赏回乡孝教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美好心灵。由此通过抓“字眼”,“文眼”,结合丰富想象,完全可以将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给挖掘出来。所以,我认为抓“字眼”,“文眼”是教学古诗文的第四切入点。
以上四点,仅为自己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不知妥否,或还有较是更绝妙之切入点者,愿与广大语文教师和教学专家商摧。
然而,古诗文的产生与现代诗文的产生,有很多不同,如背景的不同,时代跨越大,文化艺术形成的影响差异比较大,尤其是文风追求的目标迥然,这就决定了古诗文的遣词造句,结构形式以及表情达意与现代文的更大悬殊。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文时应与教学现代文有所不同。因为,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对学习古诗文要比学习现代诗文难得多,障碍重重,尤其是秦晋,两汉时期的古诗文,读通都很不容易。那么面对初中学生教学古诗文(一般选编的古诗文是较浅显易懂的)抓住切入点很重要,对于教学任何一篇古诗文,抓准抓巧切入点,它将会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笔者认为,教学古诗文时的切入点为:
1 字、词、句的认知解读
我们知道,古诗文的语句特别凝练含蓄,用词相当精准。而且大部分都是单音节词,在加上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诗歌的句式更为严格)这就给我们现代人学习带来很大困难。还有很多古僻的字,音怪意深,难念难懂。那么,要学懂一篇古诗文,首先必须把这些问题彻底解决,否则,囫囵吞枣,岂有味乎?所以,我认为教学任何一篇古诗文,用大力气,清除文字障碍,理解每个词意,疏通句子,会解读每个句子的意思,是第一个切入点。
2 朗读、背诵、咀嚼、品味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话颇有哲理。教学古诗文时,把字、词、句的问题解决彻底了以后,就要加强朗读指导,这个指导包括:朗读遍数,朗读方法,朗读技巧,带着问题朗读,含着情感朗读,乃至达到能背成诵,在背诵烂熟的情况下,再咀嚼品味,这就像人们吃东西,放在嘴里的食物,只有反复咀嚼越嚼越才品出滋味来了,越嚼越才酸辣苦甜,泾渭分明了。只要达到如此程度,我想学懂一篇古诗文也不是太难了。所以,我认为这是教学古诗文的第二切入点。
3 了解背景
前边说了,古诗文的产生距我们学生时代太远了,要叫学生真正理解古诗文,去探寻古诗文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容,那就必须去了解作者,了解他所处的时代,了解他写作的背景,甚至要理解他写作的意图目的,只有这样,你才能清楚而深刻地理解古诗文的真正含义。所以,我认为了解背景是教学古诗文的第三切入点。
4 抓“诗眼”或“文眼”发挥想象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一首诗,一篇文里,有时候一个“字”或一个“词”会起到点眼的作用,使诗句增色,使文句透意,这个字或词就是“诗眼”或“文眼”,教给学生善于抓住这些“诗眼”或“文眼”,这些“诗眼”“文眼”就是诗或文章的窗户。透过这些窗户,就能让文字,词语活起来,从而为理解内容,领悟思想情感铺路架桥。譬如教学《木兰诗》时,应抓住“愿”、“市”、“ 东市买……”“西市买……”“南市买……”“北市买……”这些诗眼,去深刻领会当时“当户织”的花木兰,愿意替父从军的那种坚强意志和急忙行动,再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不难想出当时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急切心情,和迅速启程的情景。再比如抓住“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些文眼,诱导学生发挥想象,不难想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恶劣环境,十年征战的戎马生涯。再比如抓住“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些文眼来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木兰不贪功名利禄,舍官弃赏回乡孝教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美好心灵。由此通过抓“字眼”,“文眼”,结合丰富想象,完全可以将课文中的主人公形象给挖掘出来。所以,我认为抓“字眼”,“文眼”是教学古诗文的第四切入点。
以上四点,仅为自己从事多年语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不知妥否,或还有较是更绝妙之切入点者,愿与广大语文教师和教学专家商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