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相谢,彼此扶持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chen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重读了一遍《西游记》,读的是叶昼托名李贽(卓吾先生)的评点本。读过原著的都晓得,本书插科打诨、游戏笔墨处俯拾即是,八戒开口,十句有八句足可令人笑,这大概是古典小说中最富有幽默感的一部。所以这次重读很愉快,但在末尾处,却冷不防被孙悟空和唐僧的一段对话深深打动,泪流满面。
  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 功成行满见真如》,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终于抵达西行的终点灵山福地,却要过凌云渡——一座独木桥。为何是独木桥,这三个字大有玄机,是许多佛家公案中常见的一个譬喻:独木桥,过去便觉悟,便是新生。
  悟空过此桥如履平地,但三藏与八戒、沙僧都心存恐惧,不敢过桥。“那八戒卧倒在地道:‘滑!滑!滑!走不得!你饶我罢!让我驾风雾过去!’行者按住道:‘这是甚么去处,许你驾风雾?必须从此桥上走过,方可成佛。’八戒道:‘哥啊,佛做不成也罢,实是走不得!’”
  李卓吾(叶昼)在悟空那句话后面旁批:着眼——提醒读者仔细揣摩悟空这句话的深意。
  三藏等依然不敢过,最终来了一位船夫——南无宝幢光王佛所化,驾了艘无底船(此处着眼),将师徒一行送过去了。这时,突然瞧见上游飘来一具死尸,唐僧见了大惊。悟空笑说:“师父莫怕。那个原来是你。”(着眼)八戒也道:“是你!是你!”沙僧拍着手,也道:“是你!是你!”
  至此,师徒终于打破迷关,跳出火宅,真正觉悟。接着,便出现令笔者感动非常的对话:
  四众上岸回头(着眼),连无底船儿却不知去向。行者方说是接引佛祖。三藏方才省悟,急转身(着眼),反谢了三个徒弟。行者道:“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我等亏师父解脱,借门路修功,幸成了正果;师父也赖我等保护,秉教伽持,喜脱了凡胎。师父,你看这面前花草松篁,鸾凤鹤鹿之胜境,比那妖邪显化之处,孰美孰恶?何善何凶?”三藏称谢不已。
  历经千辛万苦,各种磨难,终于到达西方胜境,悟空说,没什么可谢的,“彼此扶持”而已。这两句,是“心猿”的大彻大悟,是悟空与三藏的“告别”。此一告别,使得心与本体终于彻底融在一处,二人不再是师徒,也不再是你我,浑然一体。
  要注意的是,表面上看,唐僧是师父,悟空是徒弟,但悟空作为唐僧的“心猿”,在许多时候其实是唐僧的师父——读过原著的朋友一定记得,唐僧在书中的形象偏于懦弱,每遇危险就惊恐失措,哭泣着犹豫不前,每当这种时刻,都是悟空为他打气,提醒他要熟记乌巢禅师传授的《心经》经文,要他鼓起勇气,不要气馁——甚至悟空在书中常有关于佛道的精辟之论,论修为悟性,足可为唐僧之师了。
  而我读到悟空说不必谢这里时,却想起悟空的第一位师父: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中,悟空辗转来到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长生之道。七年后,须菩提“驱逐”悟空下山。原文如下:
  悟空闻此言,满眼堕泪道:“师父,教我往那里去?”祖师道:“你从那里来,便从那里去就是了。”悟空顿然醒悟道:“我自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的。”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悟空领罪,“上告尊师,我也离家有二十年矣,虽是回顾旧日儿孙,但念师父厚恩未报,不敢去。”祖师道:“那里甚么恩义?你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
  须菩提说他和悟空之间谈不上什么恩义,甚至说“不牵带我就罢了”,寻常读者读到这里,难免会觉得祖师“不近人情”,殊不知,这里的“不近人情”乃是最深情。须菩提对悟空的爱,不靠言语,不赖眼泪——且看這一回中“夜半三更祖师传道”的情节,悟空毫无疑问是须菩提最疼爱的徒弟,而分别之际,悟空满眼堕泪,须菩提却冰冷至极。
  李卓吾在此处旁批道:“可以为师矣。”——正是须菩提这样的神仙,才深谙为师之道,同志、同道而同行一段路,彼此扶持,足矣。分别之际,不用回头。再回看第九十八回,悟空对唐僧的那句话:“两不相谢,彼此皆扶持也。”这是真正觉悟的话,是最深情、最隽永的表白。
  《坛经》中,六祖慧能大师预见自己圆寂的日子,提前与徒弟告别,要他们有疑问便问。法海等弟子听说师父要“离开”了,“涕泪悲泣,唯有神会不动,亦不悲泣”。——神会,便是之后继承慧能衣钵之人,被唐德宗追为禅宗第七祖师。
  慧能大师说:“神会小僧,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汝等悲泣,即不知吾去处,若知去处,即不悲泣……”——慧能批评了哭泣的弟子,赞扬了神会。他说,你们哭,是因为不知道我要去哪里;若知道我要去哪里,就不会悲伤了。
  悟空临别时问须菩提:“教我往那(哪)里去?”须菩提对他说:“你从那(哪)里来,便从那(哪)里去就是了。”须菩提知道悟空乃“心猿”,他的去处,便是灵山,便是正果。过了凌云渡后,悟空终于来到所来处,他的所来处,他的“故乡”,非花果山水帘洞,甚至也非灵山——灵山在乎一心,念念都是归处。
  自从第二回悟空与须菩提分别后,须菩提在整本《西游记》中再未出场,悟空那么爱吹嘘的一只泼猴(书中,他每与妖怪对阵,都爱吹嘘自己的来历),也不愿再提这位最初的、最情深义重的师父。诸位可细想,《西游记》中那么多神仙,神仙与妖怪那么多瓜葛——不是童子便是坐骑,不是天上动物便是佛前法器——与须菩提毫无瓜葛。
  须菩提教成悟空后,彻底隐去了,而悟空虽然不提,但我想,他时时刻刻未曾忘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那位老师,一切存乎一心。悟空是心猿,残忍善良,坚定犹豫,世情悲泣与冷如冰霜,都是他的本性,这一切都不矛盾。
  灵台方寸是“心”,斜月三星,也是“心”。
  进而又想到《水浒传》开篇第一位英雄,却非一百零八好汉中的人物——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第一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王进为了躲避高俅的迫害,带着母亲要去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偶然来到史家村,收了九纹龙史进做徒弟,把一身武艺悉数相授。   半年多之后,王进带着母亲告辞,史进自然不肯放。王进说:“贤弟,多蒙你好心,在此十分之好。只恐高太尉追捕到来,负累了你……不当稳便,以此两难。我一心要去延安府,投着在老种经略处勾当。那里是镇守边庭,用人之际,足可安身立命。”
  不像须菩提、慧能大师,王进这段与徒弟告别的话没什么深奥之意,朴实诚恳,十足一个习武好汉的口吻。而此后,不管一百零八好汉如何翻江倒海,史进如何叱咤风云,王进,这位书中第一个出场的好汉,再也没有出现过,连个声息都没有。
  金圣叹在本回总评里说:“更有其不可见者,如点名不到,不见其首也;一去延安,不见其尾也。无首无尾者,其犹神龙欤?……一百八人终不之及,夫而后知王进之难能也。”
  施耐庵何等才华,一百零八人外加无数角色鲜活欲出,无数线索前后交织,照应紧密,而独独不再提及王进——开篇出来的第一好汉,绝无遗忘之理。之所以如此安排王进成为“神龙”,来去无踪,再不可寻,自有一番深意。
  我想,施耐庵是懂得“师”这个字的深意的:教成了徒弟(更何况是史进这等超一流好汉),自己就没必要再出现了。
  须菩提让悟空惹了祸不要牵连自己,王进说怕高俅报复连累了史进,是一个意思,是一种慈心,只不过一个冷、一个热而已。王进刚遇到史进练武时,觉得他的棒法还有不足,金圣叹在此处旁批:高眼慈心。
  没有高眼慈心,哪能为师呢?李卓吾说须菩提“可以為师矣”,就是说他“当断则断”,断不是冷漠,断不是寡情,而是一种真正的慈悲,你我彼此扶持,不必称谢,也谈不上什么“厚恩”。
  但不要会错了意思,“世情悲泣”也非执迷不悟——过了凌云渡,唐僧向徒弟深深致谢;与须菩提分别,悟空满眼堕泪;慧能将圆寂,法海等弟子痛哭;王进要走,史进苦留——唐僧、悟空、法海、史进都是真心诚意地感激与不舍。凡事只要真心诚意,便是觉悟之道。留恋缱绻,只是“冷”之前的那盆炭火,自有其好处。
  于是,唐僧必须谢,悟空必须哭,法海必须悲泣,史进必须挽留,各尽其心,一片真情,就是如此。而悟空说不必称谢,须菩提说别连累我,慧能说不要悲伤,神会不动其情,王进定要离开去安身立命,也都是自然而发。“冷”只是表象,有“心”的徒弟,自然知道这里面比海还深、比天还高的真情。
  (南 城摘自豆瓣网,宋晓军图)
其他文献
婚姻升级的代价  198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工作的陈一筠启程前往加州大学社会学系学习。这次出国,陈一筠是奔着全新的领域去的。老师费孝通建议她进入婚姻家庭的研究领域。“他讲道,家庭是一个全人类共同的组织,全球化也好,中国的改革开放现代化也好,任何一种浪潮之下,社会的基础都是家庭。”  陈一筠把1980年视作中国婚姻现代化的分界点。  共和国成立之后的头30年,婚姻呈现出超稳定的状态。但
期刊
2005年,我博士毕业后,入职南方一所极为普通的二本院校——广东F学院,当了一名教师。  在大众化教育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但其中只有少数人能进入重点大学,更多的则走进数量庞大的普通二本院校。  就我所教的几千名学生来看,他们大多出身平凡,要么来自不知名的乡村,要么从毫不起眼的城镇走出,身后有一个打工的母亲或下岗的父亲,和当下学霸们“一线城市、高知父母、国际视野”的高配家庭形成
期刊
我家老大,有“恋车情结”。  小時候,当玩伴以零用钱买糖果饼干解馋时,他却悉数花在玩具小汽车上。年龄稍大,他闲来无事便伫立路边,眼睛骨碌碌地随着川流不息的车子打转,认牌子、认车型。上了中学,订阅汽车杂志,翻来覆去地看,看得几乎连眼珠也镶嵌进书页了。平时金口难开,可话题一触及汽车,他便眉飞色舞,如数家珍。  负笈国外后,每封家书、每通电话,提的都是同一个要求:他想买车,让他买车。洋洋洒洒地列举买车的
期刊
张光宇上海美影厂的“外来和尚”  1956年,张光宇搬进王世襄在北京朝阳门内芳嘉园的家里。那时的张光宇已经步入其50年漫长艺术生涯的晚期。他民国时期画过漫画,做过装饰艺术,办过出版社和印刷厂,写了中国第一本现代设计著作。1949年后,他从香港来到北京,任中央美术学院图案装饰美术系主任。  1959年,一封来信改变了张光宇在芳嘉园的生活。信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下文简称“上海美影厂”)厂长特伟邀请
期刊
雨夜,窗外传来几声细嫩的猫叫。  披衣出来,见树丛下一黑一花两只仔猫紧紧相依,瑟瑟发抖。抱起,它们竟死死抓住我的衣服,再不松爪。细看,毛透湿,眼极大,极丑。于是我恻隐之心大动,抱回屋内,决计待明日天晴放出去,任它们的母亲来寻。  我将猫儿放在空调旁用热风烘,又端来牛奶,俩猫食量颇大,一盆奶顷刻见底。吃饱烘干,它们便开始在屋内寻事,毫无做客的拘谨。各角落巡视完毕之后,黑的对地上的书产生了兴趣,一本《
期刊
梅耶·马斯克  当地时间2020年5月30日,随着一声“Go!SpaceX!”的大吼,承载着两名宇航员的SpaceX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在将宇航员成功送入轨道后,SpaceX的CEO埃隆·马斯克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喜悦,并表示接下来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研究星舰飞船——他始终记得,把人送上天,只是他“多行星生存計划”的一小步而已。  梅耶·马斯克第一时间在推特上祝贺,并表示:“谁能想到会有这样一
期刊
原子弹“胖子”爆炸  就像个体在感冒发烧后,短时间内身体抵抗力会有所提升,战争也一样,它是人类社会整体的“高烧时刻”。被求生欲和末世感压迫着的创造力,会在此期间井喷式爆发。原子弹、雷达、青霉素,今天普遍认为是“二战”期间的三大发明,一个攻,一个防,另一个在攻防之间救人无数。  但若继续爬梳更多的历史细节,便不难发现,牺牲与救赎并不是战争的全部。在宏大叙事的边缘,还有女人和孩子、童真与欲望,以及个体
期刊
那是1945年年初,我们没有任何战场上的消息,也不知道美国人登陆后是否继续推进,不知道苏联人是朝我们挺进还是撤回。我们被困在漫天大雪中,忍受着没有尽头的冬天。  我的衰弱可以从自己身上体会到,也可以从与我同时到达奥斯威辛集中营的彼得身上看到。这个既高大又壮实的男孩现在变得老鼠般四肢纤瘦、面色灰白、轮廓僵硬、眼窝凹陷。他就是我的镜子。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干瘪的人还保留着一副洁白的好牙齿。我常常温柔
期刊
我对茶情有独钟,深感里面有中国韵味的成分多;对咖啡一直不敢高攀,觉得那是马克思和巴尔扎克们喝的,只有执鹅管笔,一边写《资本论》和《人间喜剧》,才算相得益彰。自己又没有留那一把好胡子,更不配去喝。  后来想想,这是吝啬心理在作怪,主要原因可能是咖啡太贵,一瓶乌黑的细末要上百元,足够我买一刀宣纸、两袋面粉。  话说我有一瓶速溶咖啡,猴年马月买的,忘记喝了。时间一长,咖啡过期结块了。  那天,我画松树。
期刊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人们抱有这样的烦恼: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工作没有价值,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与同事关系不和……原因各不相同,总之大家都感觉很痛苦。  不过,我希望大家先想想,人原本是为了什么而工作的呢?  也许有人说“是为了做自己想做的事”,也有人说“是为了实现梦想”。  我认为,这些回答都是正确的。然而,从本质上来说,人就是为了生活而工作的。这个道理,亘古未变。  为了养活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