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有了技能大赛这个竞赛制度,各个地区、学校都十分重视,把它列入了教育教学的重要议程,作为与兄弟学校比拼教学实力和专业实力的一个竞争平台。这些年,通过大赛也确实发现和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引领了职业学校培养技术精湛技能人才的方向。
然而,在看重技能竞赛的同时,一些院校急功近利的做法,让人甚是担忧——为了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把参赛学生的其他课程停掉,全天候在车间训练;把应该顶岗实习的学生留在学校,不让其出去实习;把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拉过来,顶替中职学生参赛;从工厂找年龄相仿的工人,顶替学生比赛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怪”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的训练偏少,技能不熟练,只能临时突击。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些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建立校级比赛制度,并把它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专业教师、每位学生,真正做到人人有机会、个个有目标,这也是技能竞赛的根本出发点。
其次,建立奖励机制。借鉴国家、省、市对大赛中优秀的选手给予奖金、授予奖章、认定高一级技能称号的做法,给予优秀师生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鼓励,激发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到技能比赛中来。
再次,加强经费保障,使师生无后顾之忧。有比赛就要有训练,在教学和日常训练中,师生要熟练掌握技术,必须要通过制作更多的“作品”来进行,这就必须有经费做保障。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每年应拨出一定费用供师生训练,也可以通过给企业加工零件的方式,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以此来贴补材料经费。
最为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技能大赛和平时教学的关系。大赛是杠杆,要借助它来撬动专业课程的改革,贴近生产生活的实际。学校要提倡教师深入实践,结合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好,坚持长期训练,不搞突击式训练,真正达到整体进步、个体提高的目标。
然而,在看重技能竞赛的同时,一些院校急功近利的做法,让人甚是担忧——为了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把参赛学生的其他课程停掉,全天候在车间训练;把应该顶岗实习的学生留在学校,不让其出去实习;把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拉过来,顶替中职学生参赛;从工厂找年龄相仿的工人,顶替学生比赛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怪”现象?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日常的训练偏少,技能不熟练,只能临时突击。那么,如何才能消除这些不正常现象?笔者认为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为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首先,建立校级比赛制度,并把它覆盖到每个专业、每位专业教师、每位学生,真正做到人人有机会、个个有目标,这也是技能竞赛的根本出发点。
其次,建立奖励机制。借鉴国家、省、市对大赛中优秀的选手给予奖金、授予奖章、认定高一级技能称号的做法,给予优秀师生物质和精神双层面的鼓励,激发更多的师生积极参与到技能比赛中来。
再次,加强经费保障,使师生无后顾之忧。有比赛就要有训练,在教学和日常训练中,师生要熟练掌握技术,必须要通过制作更多的“作品”来进行,这就必须有经费做保障。学校和教育相关部门每年应拨出一定费用供师生训练,也可以通过给企业加工零件的方式,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以此来贴补材料经费。
最为关键的是要处理好技能大赛和平时教学的关系。大赛是杠杆,要借助它来撬动专业课程的改革,贴近生产生活的实际。学校要提倡教师深入实践,结合企业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把课堂教学内容设计好,坚持长期训练,不搞突击式训练,真正达到整体进步、个体提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