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大伯母”刘敏涛:逆境中蜕变的70后“老戏骨”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ysun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伪装者》中的大姐“明镜”,到《琅琊榜》中的“静妃”,刘敏涛近年佳作不断。2017年上半年,她在国内首部聚焦刺绣行业的时尚大剧《因为遇见你》中,再次挑起大梁饰演了金家大媳妇宋秀华——一位蕙质兰心的国宝级刺绣大师而走红,被网友称为“最美大伯母”。其实这位中戏“小巩俐”很早就小有名气,为了婚姻,她曾用人生最宝贵的7年黄金时间在家相夫教子,没想到最终却被离婚。刘敏涛并没在节目上声讨对方的无情无义,而是擦干泪,为挣钱养家重返演艺圈,再次靠实力拼出一片天。如今的她,各种片约和广告代言应接不暇。近日,大红的她上了微博热搜,尤其她从弃妇到明星的蜕变,给人们带来一股清新正能量!

中戏“小巩俐”,懵懵懂懂做了富人妻


  细挑的身材,容长的脸蛋儿,嘴角抹着甜净的笑,举手投足间透着万种风情。刘敏涛1976年出生在山东烟台一个普通职工家庭,她从7岁开始学习跳舞。但梦想不是成为舞蹈演员,而是当一名教师,于是,在读中专时特意选择了幼师专业。
  1993年3月,曾在烟台话剧团工作的姑姑,偶然看见一张中央戏剧学院的招生简章,想起侄女小涛从小喜欢文艺,尤其她在“声台形体”上有着先天优势――刘敏涛身材高挑,普通话好,又学过多年舞蹈,便鼓励她去试试。这时,中专就要毕业的刘敏涛,在姑姑带领下,就扛着行李乘火车进京赶考了。
  那一年,刘敏涛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被招入中戏,还没到校,就已有声名——93届来了一个“小巩俐”,又是一个大青衣。刚开始接触表演,刘敏涛如鱼得水,她是个善于观察和学习的人,大一和大二上学期很顺利。后来,慢慢地,她开始遇到表演上的“一个又一个的坎”。“记得我有个小品片段,老师在给我们辅导时,怎么都觉得我不对。我真的很痛苦,回去也琢磨着,排练场也琢磨着,但是,都不对。有一天,也不知道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哪一点,你一下子就通了,这个坎就迈过去了,你就进步了一下。”
  在中戏的几年里,刘敏涛看见有宝马、奔驰车来接同学,看见他们穿名牌衣服,看见90年代初他们就有手机,却从不羡慕。“我很少被物质的东西迷惑。”
  刘敏涛的这种“任性”,给老师留下深刻影响,于是就热心地把她推荐给一些剧组。幸运的是,她几乎没跑过龙套。刘敏涛以电影《祝你好运》出道,从开始演戏就站在了舞台中间,好像没有接不到戏的时候。
  刘敏涛最难忘的是2000年拍摄《人鬼情缘》,其造型明艳动人。那时候,24岁的她天天拍到鱼肚白,因为是鬼片,都是夜戏。晚上六点钟左右化妆,七点开拍,拍到次日凌晨五点才能收工回去睡觉。但精力旺盛的刘敏涛并不觉得辛苦,“那部戏我演出了好几个角色,演得特别有意思。现在很多戏拍摄鬼片,演员身上没有鬼气,那时候我们几个女鬼,晚上半夜三更就出洞,各种撩人。很好玩,觉得自己古装穿得可好看了。那时候才开始吊威亚,初期佝偻着像只大虾米,后来在威亚上飞啊,伸展开了,觉得自己是仙女。”
  当时刘敏涛已经成功出演多部作品,在演艺圈已小有名气,可谓前景无限。令朋友们不解的是,后来,习惯被动的她,婚姻也是奉了媒妁之言,懵懂地嫁了长辈介绍的一位富商。那个大了她十几岁的男人,高大成熟儒雅,他的才华加上岁月沉淀在身上的阅历,让她着迷,总觉得对方身上罩着一层完美的光环。

为赚钱养家,擦干泪重返演艺圈


  婚后,刘敏涛和丈夫也轰轰烈烈地爱过。对方觉得娱乐圈太复杂,不愿让貌美如花的她再“抛头露面”。她也犹豫过,毕竟自己很喜欢表演,况且事业正如日中天。可是为了爱情,刘敏涛最终放弃了她热爱的演艺事业,从此成了一名家庭主妇,甘心隐退做他的“贤内助”。
  7年婚姻,刘敏涛只想夫唱妇随,喜相庆、病相扶、寂寞相陪,奈何嫁了东风,春不常在。最终,因种种原因那位富商离开了她和孩子。“那几年几乎没接什么戏,就想尽可能陪着他,多把时间放在家里,可他在乎的也许是钱,并不是情感吧。”
  说到这里,刘敏涛双手托着腮,望着天上飘动的浮云眼神一片茫然。沉默一会儿,淡淡地笑一下,“受到的伤害挺大,但想起,也很感谢婚姻教给我的,以后我可能看事情会多看几面。”
  2011年,刘敏涛在励志剧《温州一家人》中饰演赵冠球的贤内助李阿香,她的温柔、善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其实其中的不少细节,都是刘敏涛当家庭主妇时所经历的。她由此也认识到了生活积累的重要性。不久,影星张嘉译又推荐她参演谍战剧《借枪》,虽然刘敏涛担任的并不是什么大角色,毕竟又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这已足够让她兴奋。
  对于自己所接的角色,刘敏涛有着很高的要求。“其实每一个角色的塑造演绎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每个编剧赋予角色的一些细节、个性都有所不同。”2015年,刘敏涛在《伪装者》中饰演大姐“明镜”,她在霸气和温柔中随意切换,收放自如的表演获网友点赞。
  她是个有足够底气的演員,所以到了《琅琊榜》里,在为剧中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静妃”选角时,导演根本没有考虑第二个人,直接就请的刘敏涛。这个角色是很有难度的,从隐忍温婉、与世无争,到洞若观火、暗中筹谋,火候拿捏得不对,人物也就不出彩了。
  “在静妃那寡言少语、不事权谋、清雅素淡的外表下,却有着任谁也无法撼动的坚定信念。”所以,在塑造静妃这个人物时,刘敏涛故意压着声音,波澜不惊的状态后隐含着力量。有趣的是,刘敏涛的台词功底也是一绝,在戏中很少用配音,声线里充满气质,可威严也可温婉。孔笙导演这样评价她:“刘敏涛的声音就是戏。”剧中,饰演“静妃”的刘敏涛在看似默默无闻中,依靠玲珑心思玩转后宫,成功逆袭,在情商和智商上完成了对誉王一派的双向碾压,让一直为静妃担心的观众为之惊叹。凭借这个角色,刘敏涛获得了“白玉兰奖”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满满正能量,靠“工匠精神”拼出一片天

  迄今为止,刘敏涛仍保持着刚入行时的一个习惯:每拿到一个新剧本后,在正式表演前,她会反复观看和揣摩剧本。所以她一直不喜欢电子版的剧本,更喜欢纸质剧本,“这样你可以在空白处,写上你的意见、建议和你对角色的理解。”
  除了看剧本,她还十分重视案头工作。她有个专做案头工作的本子,里头详细记着一个剧本的每集内容,以及她饰演的角色在这之中的各种起承转合和蜕变成长。“案头工作一定要做,而且要用心做,剧本看一遍和看十遍是不一样的。”她还说,“再烂的剧本,也得好好做功课,既然你接了,就要认真把它做好。”
  2017年3月,在湖南卫视播出的国内首部聚焦刺绣行业的时尚大剧——《因为遇见你》中,刘敏涛再次挑起大梁,饰演了金家大媳妇宋秀华。该剧讲述了一个刺绣家族代代传承的故事。刘敏涛扮演一位蕙质兰心的刺绣大师,是孙怡扮演的女主角张果果的大伯母,她们组成了一对师徒。
  “宋秀华”是个淡泊名利,在家庭遭遇重大变故后依然坚强独立的女子。恰恰是角色的这个特质,吸引了刘敏涛。“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在这么专业的技能上找到大师的感觉很难,更何况是刺绣。”
  为了更好的在镜头前表现出专业刺绣大师水平,在进组之前,她特意向刺绣老师认真请教。无论是上下穿针的技法、姿态,还是如何分丝,都一针一线用心练习技法。刘敏涛说:“这个培训至少在让我们在镜头前看起来还比较像那么回事,还比较自如、不露怯。像刺绣这种行业太难了,就像咱们的国粹京剧一样,真的应该有人去重视、去传承、去喜爱。”
  在首播剧集中,金家绣掌为了金缕阁的传承延续,特此举办新一任的绣掌大赛,因此金家大媳妇宋秀华和二媳妇徐卉婕进行了激烈的争位之战。宋秀华不但刺绣技艺精湛业务功底强,绣出的作品细致秀丽,精细雅洁层次分明,而且还能在输掉一轮比赛的前提下大方的赞美并认同对方的绣作,实在是大家风范。观众在收看后,对刘敏涛温柔恬静的说话语调、贤惠懂事的形象大赞不已,纷纷在官方留言中表示:“大伯母一颦一笑总关情”、“她不仅是实力戏骨,更是该剧的颜值担当”。
  最终,刘敏涛因出演《因为遇见你》而大红,被网友称为“最美大伯母”!
  刘敏涛对自己的评价是,“表面上长得很细致,实际上除了演戏,其他方面都很粗糙。”她跟朋友们在一起,负责认路的永远不是她。去朋友家里,不管去了多少次,到了楼下她总要打电话问门牌号码。她还仿佛总在丢东西,忘东西。但她也承认,“我的脑子在表演上,大多数时候想的都是这个,别人可以领着我走路,他们走哪我就跟哪。”
  在朋友圈里,刘敏涛有个“现代出土文物”的绰号。她对高科技不感兴趣,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与之接触。说到过去的岁月,她甚至难得地变得“抒情”,“我还是喜欢用照相机,咔嚓咔嚓,有胶卷的那个时代,还有用钢笔写字的那个年代。那时候看书,不是在网络上、电脑上,而是真正的纸质书,里头还有书签的,可以随手写上一些感言。”
  不拍戏时,刘敏涛偶尔会跳舞,还会画画、购物、看电影。没能做成舞蹈演员,现在想起來她挺遗憾,“我一直希望在舞台上用自己的形体表达自己的感情。”她认为最能让自己接地气的两件事情:一是在陌生城市的大街小巷上,到处走一走,看一看;二是带父母和女儿一起开车到森林里去,跟大自然在一起。
  现在刘敏涛火了,各种片约和广告代言应接不暇,同时她还见缝插针参加了《金星秀》、深圳卫视王牌综艺《年代秀》等节目。靠“工匠精神”,她终于在演艺圈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亮丽天空。近日,大红的她还上了微博热搜,尤其从弃妇到明星的蜕变,给人们带来一股清新的正能量!
其他文献
在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小寒是第23个节气;而在冬季的六个节序中,属第5个节气。一年节令走到小寒,说明气候已入寒冷时节。   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小寒,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小寒节气常与腊月结伴而至,与春节前的重要节日“腊八节”离得很近
赵玉新,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万人计划”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导航、制导与控制”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首批龙江科技英才。现任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先进导航与海洋智能装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导航仪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我国新型潜艇导航系统副主任设计师。兼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中国惯性技术学会理事、军委科
说回那满墙的厚草是葎草,也叫拉拉秧、拉拉藤,估计很多人都被它的边缘伤过。  沿着小区外墙走的时候,沉甸甸的绿草厚厚地盖在院子栏杆上,好像每年都要更厚更多一层似的,记得去年秋天的时候这些草从地面爬到栏杆最高处又垂向地面,由于鲜有人靠近居然在人行道上铺排开。那是一种顽强的攀爬植物,叶子长大以后边缘有锋利的锯齿,离墙远点才能避免被刮伤。很多年,我都不知道这草叫什么。自从有了识花软件我走哪识哪,那些花花草
“校当家”伙委会是七台河市第一中学为提高食堂管理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学生监督作用而成立的学生组织。   2019年5月10日,七台河市第一中学举行“校当家”伙食委员会成立仪式,党委副书记李建军、德育副校长杨希权、后勤副校长林迪、后勤主任金龙哲、食堂部分员工代表参加会议,团委书记王豫南主持。会上,林迪副校长做《以人为本 共建和谐食堂》讲话,详细为大家介绍了一中食堂的发展历程及今后工作的五个重点。杨希
28岁的研究生邹勇松被死神追捕,他以“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的方式进行韧性突围。这歌吟是邹勇松用泰戈尔的诗句来激励自己前行的座右铭。他的痛是每天给自己做4次透析维持生命,他的歌是每天不停地搞科研写专著,三年时间内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达到6项。2018年6月5日,邹勇松被评为敬业奉献类“湖南好人”。死神围猎,他只有一顶帐篷  1990年,一个男孩降生在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游家镇芦茅村一个贫苦家庭
出生于1993年11月15日的全一明,2012年考入黑龙江大学金融学专业。他深受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与创业氛围的影响,在大学期间便开启了创业的征程。   2014年哈尔滨越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他将公司定位在全息投影和多媒体互动技术的研发上,主要打造数字化展厅、新媒体艺术展览、数字互动体验的项目和产品。当时的全息技术在东北市场尚未成熟,很难得到大众的认可。记得在寒冷的冬日,他跑了十几家的客户公司
罗致焕,中国短道速滑队第一个世界冠军。1941年出生,朝鲜族,黑龙江铁力市人。速度滑冰运动员,运动健将。1984年被评为中国成立35周年来的杰出运动员,国家体委为其颁发了荣誉证书。两次获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63年2月24日,当时只有21岁的罗致焕在日本长野轻井泽举行的世界速度滑冰锦标赛上勇夺男子1500米冠军,并打破了男子全能世界纪录,是中国速滑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一   在哈尔滨体育学院
打造農村版Facebook  1976年出生的胡伟是河南驻马店人。1995年9月,19岁的胡伟考入吉林工业大学计算机系。当时胡伟家里十分困难,为了能让他顺利入学,村里很多人帮着凑钱,没钱的端来一盘饺子。从那时起,胡伟就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为乡村做些什么。  1999年大学毕业,胡伟顺利进入北京联想总部。北京的居住成本很高,虽然在联想的收入不错,但扣除每月的房租和交通两项主要支出,一个月的工资
为了生存,苦练修复功  T恤加短裤,胡子半短不长,一副不修边幅的样子。板凳师傅干过很多职业,直到成为一个修复师。他沒想到,本来是用来糊口的本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道。  板凳师傅名叫汪伟,是个安徽籍90后,今年只有29岁,谈恋爱时老婆开玩笑说他“就是个修板凳的”,他觉得大俗即大雅,就把这个称号留下来做网名。他的工作就是把坏了的东西打磨、填补、造型、抛光,上漆料、画上原本的纹理,再封固,复原成新。  
每个少年都有自己的百草园,那是童年的纯净乐土,少年时的诗意阡陌。  每个少年都有自己的三味书屋,那是童年的白日幻梦,少年时的拿云豪志。  每当走过教学楼后方的小种植地,我都想写点什么,我于今年九月来到这里,每到用餐的時间,有时是与同学一同前往,更多的是一个人的时光。每当走过那片芳草鲜美的绿草地,看到漫天飞舞的蜂蝶,随着蜂蝶多走了一段路,穿过小道,面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生机荡漾的金黄的花朵,绿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