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安阳报业简史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5661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纸是完整意义上的西方产物。有人说,中国也有自己的报纸,那就是“邸报”。“邸报”起始于唐代,一直延续到清代。但邸报的作用仅限于传达朝政信息,所载内容无非是皇帝诏令、诸臣奏议与宫廷动态而已,更关键的是,它只供官吏士大夫阅览,对外没有所谓的发行,所以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报纸。直到晚清,欧美传教士和商人来华办报,才将西方报纸模式“输入”中土,开启中国近代报业之端绪。中国报业既然是外源性的,那么它的发展就遵循了由沿海开放口岸及大城市向内陆中小城市辐射式的递进轨迹,安阳作为典型的内陆小城,近代报业的起步与发展又是如何呢?本文试对安阳报业史作一简单勾勒。
  
  一、近代安阳的第一份报纸——《邺华日报》
  
  近代安阳的第一份报纸是《邺华日报》。该报创刊于清末宣统三年,也就是1911年。届时正是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新旧思潮激荡,清政府自身不保,其垄断思想、压制新闻自由的《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和《大清报律》自然也如同废纸了,所以,这个时候正是办报的大好时机。《邺华日报》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邺华日报》的创办者是王幼侨。其人其事不详,只查知他曾做过河南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南阳县长和河南省博物馆馆长。
  《邺华日报》作为安阳新闻事业的嚆矢,在当时曾为业界所报道。1913年4月11日的汉口《强国公报》专门发布“河南通信”,评价说“彰德报界发达。河南向无报章,前彰德府有《邺华日报》出现,一时传为创举”。其后,当地史志也对此报作了记载,评价颇高。1933年编纂的《续安阳县志·社会篇·报馆》对《邺华日报》记载如下:“中国新闻报章始于海禁开放以来,安阳之有报馆则自清宣统三年。《邺华日报》而发其轫,当是时,革命怒潮弥漫全国,邑人王幼侨纠合同志……鼓吹革命精神,于城内创办报馆,名曰邺华,其消息灵通,持论正确,颇受社会赞许。”
  
  二、北大安阳学生和安阳同盟会会员合创的报纸——《彰德周刊》
  
  如果说《邺华日报》是辛亥革命的产物,那么《彰德周刊》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届时,清朝政权已经覆没,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给予国民四大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从法律上给予新闻事业以促进和保障。《彰德周刊》的创办还有一定的政治基础,那就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中国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面对新世纪的曙光,群情振奋,安阳也出现了“安阳学生联合会”和“安阳救国会”等政治组织。除此之外,《彰德周刊》的创办还有深厚的文化背景,那就是始于1919年的新文化运动。其时,北京的进步刊物,比如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等已传到安阳,新思潮新文化在安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传播。这一切构成了《彰德周刊》创办的背景和基础。
  《彰德周刊》创办于1920年春。创办者是张及吾和何佩亭,两人都是安阳人。前者是北京大学的在校生,后者是同盟会会员。两人不在一地,办报方式也很不一般。先是何佩亭将有关安阳的新闻稿件写好寄给北大的张及吾,张及吾再把北京社会上的一些重要新闻编好,配写社论,然后在北京印刷。每星期一版,每版印刷200份,除在北京少量分发外,其他都邮回安阳,由何佩亭在安阳大街销售。两个人如此经营,居然把报纸办了下来。可惜报纸寿命不长,1920年秋末冬初,五四运动的高潮已过,时政消息减少,市民并不关注理论文章,《彰德周刊》遂停刊。
  
  三、近代安阳发行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彰德日报》
  
  《彰德日报》创刊于1924年,终刊于1934年,前后出版十年之久,是近代安阳报业中发行时间最长的报纸。
  《彰德日报》创刊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各地工人运动风起云涌。1923年, 国共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革命大高潮来临。
  《彰德日报》的创办人是张及吾。此前他创办过《彰德周刊》,不久即停刊。1921年,张及吾从北大毕业,并就任安阳县教育局局长。在安阳县教育界和社会知名人士的推举下,张及吾就任《彰德日报》社社长。
  《彰德日报》创刊初期,宣传三民主义,主张反帝爱国,支持工人运动,有明显的进步性。1934年,《彰德日报》的社长由刘梅村担任,而刘梅村当时是中共安阳中心县委书记。虽然中共安阳县委作了很好的掩饰,为了不致引起国民党当局怀疑,依然遵守了原先的办报宗旨与倾向,但是其社论与短论还是难免流露出对国民党当局的不满,为此引起了国民党专署的注意,并传讯社长刘梅村。刘梅村闻风而避,与此同时,中共河南省委内部出了叛徒,供认《彰德日报》是共产党的总机关,报社内职员都是共产党要犯。随后,《彰德日报》被查封。
  
  四、前期与后期性质截然不同的《民声日报》与《民声报》
  
  《民声日报》创刊于1933年。它的创办背景比较独特,源于安阳人民的反贪行动。1932年,安阳县商民在史作民等人的领导下,围攻安阳县政府,声讨县长张鹏年滥派公款,贪污腐败,他们冲进县政府,把县长张鹏年拖出去打了一顿。事后,张鹏年诬陷史作民等人是共产党,把他们押到开封,关进了监狱。安阳人陈子民等人组织请愿团赴开封保释。当时安阳人张了且做《大公报》记者,得知此事后,在《大公报》发表通讯,震动全国。省政府主席刘峙不得不派人来安阳调查,调查的结果是,河南省政府向各县摊派空捐,安阳县被摊派的数额是7000元,张鹏年竟派收70000元以贪污自肥。但他交代的时候,说自己的县长之职是花7000元买来的,刘峙老婆得了4000元,秘书长张庭休得了3000元……最后的处理是,刘峙将责任推到了张庭休身上,张被调离,张鹏年因渎职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史作民等人无罪释放。安阳民众看到了自己的力量,更从张了且的报道中看到了舆论的力量,于是萌生了自己办报的意愿。史作民等人发起,邀请教育界、政治界、商界等各界名流,办起了《民声日报》。
  《民声日报》的办报宗旨是:发扬民权、肃清吏诈。算是一份追求民主的进步报纸,导致国民党当局对其有所不满。
  七·七事变后,日机轰炸安阳,《民声日报》停刊。抗战结束后,《民声日报》于1945年复刊,复刊后改称《民声报》。名义上虽然是民间报纸,但实际上已沦为国民党县政府、县党部的机关报。特别是1946年后,国民党为了反共,对新闻界的控制加强,重要新闻统一由国民党县政府、县党部及安阳的国民党驻军政治处进行发布,所以,《民声报》与《民声日报》相比,既丧失了独立性,更缺少了政治进步性。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五、唯一的一份儿童报纸——《儿童新报》
  
  《儿童新报》创刊于1934年春,停刊于1935年1月。它的创办人是张仲房和何高民,两人都是中共党员。公开身份,前者是安阳县立第一小学的校长,后者是教员。由于激进的政治倾向性,引起了国民党的注意,被批评为:宣传抗日,宣传工农流离失所,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1935年,终遭国民党县政府查封,停刊。
  
  六、中共地下党员创办的、近代安阳报史上寿命最短的报纸——《亚东报》
  
  《亚东报》创刊于1934年7月,创办人乃中共地下党员陶鸿勋。他仅是一个初中毕业生,但一人身兼社长、编辑和记者三职,仅雇用了一个校对和一个儿童勤杂工,由于报纸内容激进,于1935年2月遭到国民党破坏,停刊。该报从发行到停刊,仅5个月,成为近代安阳报业史上发行时间最短的报纸。
  
  七、近代安阳唯一的一份实习生报纸——《洹声日报》
  
  《洹声日报》创刊于1935年秋,是河南省立开封建国中学新闻专修班毕业生为实践所学专业知识而办。这些学生每人拿一百元现洋作为办报经费,请安阳县农会主任李发祥任社长,办起了《洹声日报》。由于学生都是新闻专业,印刷设备比较高级,所以这份实习报纸办得有声有色,引起了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马寒涛的妒意和刁难,逐渐走向不景气。1936年终因经费紧张而停刊。
  
  八、近代安阳的一份汉奸报——《彰德同声报》
  
  《彰德同声报》是日伪时期的报纸。
  1937年,日军侵入安阳,原《民声日报》社成员逃散,其社址、机器被日伪所占,日军遂办起了《彰德同声报》。该报由伪河南公署出面组织,是为汉奸报。1938年和新乡的同类报纸合并,结束了在安阳的短命历史。
  
  九、国民党军队在安阳的随军报纸——《扫荡报》
  
  1945年,国民党四十军进驻安阳后,办一份随军报纸《扫荡报》。社长及记者都是军队中人,发行也主要集中在军队内部。1947年随四十军南迁。
  
  十、国民党军统在安阳的机关报——《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创刊于1946年12月12日,是国民党军统局在安阳的机关报。此报创办时引用了最新的管理方式——董事会。于1949年5月安阳解放时停刊。
  当然,安阳近代报纸不止这几份,本文仅挑选具有典型性质的报纸作一番简介。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安阳作为一个内陆小城,近代报业起步较晚,而且种类不全,更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的原因而屡屡遭停,但这一切不足以妨碍安阳近代报业的辉煌。
  (作者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网络结构,对网络结构的研究能够解决人们生活中很多的问题。在各类现实的网络结构中,人们对社交网络存在更大的兴趣,在这方面从事了大量的研究工
【教学片段一】  师: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屏显)  啄肉 夹住  威胁 毫不示弱  喜笑颜开 筋疲力尽  师:词语读正确了,但陆老师有个建议,想着这些词语的意思读,你会读得更好。(生自由练读)  师:现在,陆老师和大家合作读,我读左边一列,你们读右边一列,你可以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表情。  师:(伸长手臂,手指呈尖嘴状,语气狠狠地)啄肉。  生:(双手合起,做“夹
企业孵化器对培育创业企业,促成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意义。但孵化器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弊端亟待解决,商业模式为孵化器管理者提供了一种系统的思考框架
实现有效的课堂评价,要抓住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即时性,二是延时性。即时性强调的是对教学情境和状况的快速反应,延时性则表现为对某一教学情形的适度等待,看似相互矛盾,但是它们指向两种不同的教育智慧,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进行多方位思考和衡量。  一、 课堂评价要给学生发展的方向  通过课堂评价,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及怎样去做。特级教师窦桂梅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教学前是这样进行师生交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