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国内对于1936-1939年西班牙内战时期文学的发展鲜有关注。不少观点认为内战期间西班牙文学凋零,作品更是缺少文学价值。因其战争性质,作家的政治阵营,以及作品表达效果等问题上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内容还是表达方式上都具有其独特性。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主题深谙人文主义思想,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复兴,及女性主义文学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世界文学产生了切实的影响。因此放眼世界文学探讨研究西班牙内战时期文学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战时文学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文学发展
西班牙内战是西班牙政治体经济制转型的重要节点。以共和党政府军为首,工业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人民阵线与以弗朗哥为首的右翼激进分子,长枪党,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军队以及教会人员展开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全面热战,战争影响广泛,对西班牙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它从多方面,深层次对西班牙艺术和文学产生了历史上最大的影响。
一.文学发展受国际因素影响
西班牙被征服的阶段通常不被认为是西班牙人之间的冲突,而是西班牙人与外来侵略者之间的冲突。从战争类型来看,这一时期国内政府军与右翼军队分子的政权争夺与被征服时期西班牙人团结一致的反侵略战争,这两种战争性质上的区别使在相对时期内产生的文学作品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以其中以[1]被征服时期的文学创作为例,被征服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在全民族抗战的情况下进行,显然是没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冲突的。尽管在当时文学仍然受到外来侵略的影响,但其影响性是较为有限的,因为整个民族的历史基础没有得到质疑与讨论,“艺术”阶级之间也没有内部斗争。事实上除了始终存在的文体斗争之外,意识形态斗争使不同类型的作家(文学作家、画家、雕塑家)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这种情况下,在对外反抗斗争中,这种文化上的征服影响对西班牙来说并不等同于如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或天主教国家的[2]反新教改革那样对整个文艺界以及社会的巨大影响。反观1936年西班牙内战,这场因国内不同阶级尖锐的社会矛盾而最终引发的战争,虽起源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却共处于同一民族意识形态之下。它持续时间短,但后果却不容小觑。这一点在文化、政治、社会、乃至民众意识上都是很明显。在战争中,征服者无需对被征服者进行文化同化,以弗朗哥所在的右翼联盟来说,唯独需要完全消灭与共和国有关的所有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今天我们来看战时文学,显然这一期间的主要的文艺作品产出是要着手进行宣传和训练的艺术。在这些新要求下为文艺界带来了无数形式上的变化,超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最后残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朴素的现实主义为主导的风格与表现力。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特征,诸如这一时期以内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通讯、政论文、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照片等作品均有大量产出,内容上也包含了多个领域,诸如文学、历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作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诸如报告文学、通讯、政论文以及小说并非由西班牙语创作,而是主要由德文、法语、俄文、英文创作。只有少数抗战谣曲,战时通讯,书信是由西班牙语创作。这其中原因是西班牙自内战开始,人民阵线便受到了国际文学界的声援与实际支援,共和党所在的人民阵线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在1938年8月在德意法西斯公开干涉西班牙内战后,在[3]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Georgi Dimitrov Mikhailov)的积极推动下,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应声派遣,组建了一只来自不同国家的由具有战斗经验的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组成国际纵队远赴西班牙作战。据统计,在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期间,参战国际纵队成员共达50000人,[4]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000多名国际纵队战士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场上献出生命。
在战争期间,苏联、美国和英国等其他国家多家媒体机构均派遣战地记者前往战场,从他们所报道的内容文章来看,这些刊物在反法西斯问题上立场鲜明,政治立场态度显而易见,即支持政府军人民阵线一方。在由战士、记者、以及从声援到奔赴战场的富有正义感的文学家们组成的国际纵队之中,除了在战争上对政府军的贡献,更有他们用笔记录的所见所闻,真实的还原了内战时期西班牙社会的各个方面,记载了战争下的国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场景。毫无疑问这一期间分属于国际纵队所产出的文学作品推动了西班牙内战期间文学发展。主要作品比如,路易斯·菲舍尔(Louis Fischer)。在内战期间他一方面完成战地通讯工作,另一方面参加国际纵队,支持人民战线的政府军一方。并于1937年出版著作[5]西班牙战争(The War in Spain),[6]《西班牙的国际纵队》(International Column of Spain)两部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参战的真实经历还原了战争期间人民战线与弗朗哥所在的右翼阵营的激烈角逐,书中也包含撰写了大量战时评论报告,对国际纵队同政府军并肩作战等都有深刻描述,被看做是了解西班牙内战的一手资料。再如苏联记者米哈伊尔·科尔佐夫(Mikhail Koltsov)。他曾两次旅行至西班牙,第一次是在1931年5月至7月之间(旅行的成果是他为《真理报》撰写了文章,并于1933年以俄语出版为《西班牙之春》),随后并报道了1936年8月至11月之间的西班牙内战。另外其著作西班牙战争日记(Spanish War Diary)。他本人与俄罗斯共产党的当代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名不同寻常的记者,他的作品中凸显出了他的个人勇气、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不可否认的分析深度、以及准确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运用。他在西班牙的作用比普通战地记者的作用重要得多。他的写作视角有一种特殊的方式,融合了客体的视觉表现、以及客体所引发的抒情情感并将这种对象加以政治化目的的加工。这种风格描写典型的是对巴塞罗那和托莱多的描述,以及马德里被围困的白天和黑夜的景象。除此之外更有部分作家在内战期间相继发表了记述国际纵队内战期间经历的文章。如英国左翼作家马菲尔德的《国际纵队行军记》。[7]美国,费雪著写的《西班牙战争中的国际纵队》,以及德国籍的特埃爾·韦纳特(Er Welnert)著写的《国际纵队歌》等相关作品.此外,在此期间不乏军事评论性的文章,诸如德意两国记者更关注双方作战方法布局以及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本土文学创作的白热化
除了国际方面助力西班牙文学发展,内战期间西班牙国内经典文学作品同样并不匮乏,同国际纵队的战地记者,国际作家来相比,本土作家在面对战争下的自己的祖国家园则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记录战争所带给人民的血和泪,痛苦与迷茫,渴望用文字为人民群众发声,他们希望最大话的传播和记录战争所对文明与文化的摧残并引以为戒。与此同时,从属于不同阶级领域的文艺作家们都在这场战争中为各自所在阵营宣传造势。由于战争原因,作家们缺乏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以及良好的物质条件来保障其文学创作,尤其影响明显的是在长篇幅的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长篇幅文学创作十分稀少。加上国内国际的战争形式,创作者们首要任务是在短时间内让读者了解其创作意图,起到宣传,调动民众情绪的作用。由此一来这一时期诗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得到蓬勃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诗歌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期间,浪漫主义文学的复兴一种惊人的诗意活力的现象。大量的流行诗歌通过口头和广播传播,并最终通过书面形式得以收集,诸如1936年统一汇编的[8]内战浪漫主义文选(Romancero de la guerra civil)和[9]西班牙战争浪漫主义文学总选(Spanish War Romantic Literature General Election)。两本诗有效的使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分类汇编,使其不至于被战火所摧毁。它们是艰苦岁月中人们生活的信仰,而现今,这些诗句同样发挥着告诉我们历史的作用。
这一时期进行大量文学创作的西班牙本土作家基本上包含了我们所熟知的像1898年一代、1927年一代、1936年一代的文坛巨匠,内战期间他们创作了非凡的文学作品。如1927一代作家马努埃尔(Manuel Altolaguirre),创作于1937的《警惕,马德里民众》(iAlerta,los madrilenos!)。同属于1927年一代,被誉为西班牙白银年代最伟大的作家拉斐尔阿尔贝蒂(Rafael Alberti),于1938年所作《保卫马德里》(Defensa de Madrid)以及1936年一代的安东尼奥·阿帕里西奥(Antonio Aparicio),《步枪在前面》(Fusiles al frente)。在该作品中深刻的记录里在战火下马德里人民痛击反动分子的不屈不挠的英勇形象。是对战火下的马德里人民团结奋战,不屈不挠的的讴歌。另外以及加利西亚民族主义者,同时在内战期间为共和党杂志如[10]《蓝工装》(El Mono Azul)和[11]《西班牙时刻》(Hora deEspana)撰写文章的洛伦佐·瓦雷拉(Lorenzo Varela)著作《五月的花》(El Flor de Mayo)。及1898年代作家中的年轻代表,安东尼奥·马查多(Antonio Machado)著名的《格拉纳达所发生的罪恶》(El Crimen Fue en Granada),他在战争期间执笔为剑,撰写了高达63篇散文作品和22篇诗歌作品,他捍卫了知识分子,青年和人民的形象,并公开批评法西斯主义者给社会留下的悲伤。更有维森特·阿利桑德(Vicente Aleixandre)于1937年所作的《被弹片杀死的马德里孩子的颂歌》,安东尼奥·阿格拉斯(Antonio Agraz)《星期二的晚上》(Ayer martes, por la noche)。诗人莱昂·费利佩(Leon
关键词:战时文学 西班牙内战 西班牙文学发展
西班牙内战是西班牙政治体经济制转型的重要节点。以共和党政府军为首,工业资产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人民阵线与以弗朗哥为首的右翼激进分子,长枪党,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军队以及教会人员展开了持续三年之久的全面热战,战争影响广泛,对西班牙社会各个方面产生巨大影响。它从多方面,深层次对西班牙艺术和文学产生了历史上最大的影响。
一.文学发展受国际因素影响
西班牙被征服的阶段通常不被认为是西班牙人之间的冲突,而是西班牙人与外来侵略者之间的冲突。从战争类型来看,这一时期国内政府军与右翼军队分子的政权争夺与被征服时期西班牙人团结一致的反侵略战争,这两种战争性质上的区别使在相对时期内产生的文学作品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以其中以[1]被征服时期的文学创作为例,被征服时期的文学创作,是在全民族抗战的情况下进行,显然是没有意识形态和价值冲突的。尽管在当时文学仍然受到外来侵略的影响,但其影响性是较为有限的,因为整个民族的历史基础没有得到质疑与讨论,“艺术”阶级之间也没有内部斗争。事实上除了始终存在的文体斗争之外,意识形态斗争使不同类型的作家(文学作家、画家、雕塑家)能够真正发挥他们的全部潜力。这种情况下,在对外反抗斗争中,这种文化上的征服影响对西班牙来说并不等同于如十六世纪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或天主教国家的[2]反新教改革那样对整个文艺界以及社会的巨大影响。反观1936年西班牙内战,这场因国内不同阶级尖锐的社会矛盾而最终引发的战争,虽起源于两个截然不同的阵营,却共处于同一民族意识形态之下。它持续时间短,但后果却不容小觑。这一点在文化、政治、社会、乃至民众意识上都是很明显。在战争中,征服者无需对被征服者进行文化同化,以弗朗哥所在的右翼联盟来说,唯独需要完全消灭与共和国有关的所有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今天我们来看战时文学,显然这一期间的主要的文艺作品产出是要着手进行宣传和训练的艺术。在这些新要求下为文艺界带来了无数形式上的变化,超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的最后残余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朴素的现实主义为主导的风格与表现力。表现形式又具有多样性特征,诸如这一时期以内战为主题的报告文学、通讯、政论文、诗歌、小说、戏剧、绘画、照片等作品均有大量产出,内容上也包含了多个领域,诸如文学、历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等。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作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诸如报告文学、通讯、政论文以及小说并非由西班牙语创作,而是主要由德文、法语、俄文、英文创作。只有少数抗战谣曲,战时通讯,书信是由西班牙语创作。这其中原因是西班牙自内战开始,人民阵线便受到了国际文学界的声援与实际支援,共和党所在的人民阵线受到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在1938年8月在德意法西斯公开干涉西班牙内战后,在[3]格奥尔基·季米特洛夫(Georgi Dimitrov Mikhailov)的积极推动下,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应声派遣,组建了一只来自不同国家的由具有战斗经验的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组成国际纵队远赴西班牙作战。据统计,在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期间,参战国际纵队成员共达50000人,[4]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7000多名国际纵队战士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战场上献出生命。
在战争期间,苏联、美国和英国等其他国家多家媒体机构均派遣战地记者前往战场,从他们所报道的内容文章来看,这些刊物在反法西斯问题上立场鲜明,政治立场态度显而易见,即支持政府军人民阵线一方。在由战士、记者、以及从声援到奔赴战场的富有正义感的文学家们组成的国际纵队之中,除了在战争上对政府军的贡献,更有他们用笔记录的所见所闻,真实的还原了内战时期西班牙社会的各个方面,记载了战争下的国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场景。毫无疑问这一期间分属于国际纵队所产出的文学作品推动了西班牙内战期间文学发展。主要作品比如,路易斯·菲舍尔(Louis Fischer)。在内战期间他一方面完成战地通讯工作,另一方面参加国际纵队,支持人民战线的政府军一方。并于1937年出版著作[5]西班牙战争(The War in Spain),[6]《西班牙的国际纵队》(International Column of Spain)两部作品。在这两部作品中,作者以自己参战的真实经历还原了战争期间人民战线与弗朗哥所在的右翼阵营的激烈角逐,书中也包含撰写了大量战时评论报告,对国际纵队同政府军并肩作战等都有深刻描述,被看做是了解西班牙内战的一手资料。再如苏联记者米哈伊尔·科尔佐夫(Mikhail Koltsov)。他曾两次旅行至西班牙,第一次是在1931年5月至7月之间(旅行的成果是他为《真理报》撰写了文章,并于1933年以俄语出版为《西班牙之春》),随后并报道了1936年8月至11月之间的西班牙内战。另外其著作西班牙战争日记(Spanish War Diary)。他本人与俄罗斯共产党的当代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名不同寻常的记者,他的作品中凸显出了他的个人勇气、非凡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不可否认的分析深度、以及准确而富有诗意的语言运用。他在西班牙的作用比普通战地记者的作用重要得多。他的写作视角有一种特殊的方式,融合了客体的视觉表现、以及客体所引发的抒情情感并将这种对象加以政治化目的的加工。这种风格描写典型的是对巴塞罗那和托莱多的描述,以及马德里被围困的白天和黑夜的景象。除此之外更有部分作家在内战期间相继发表了记述国际纵队内战期间经历的文章。如英国左翼作家马菲尔德的《国际纵队行军记》。[7]美国,费雪著写的《西班牙战争中的国际纵队》,以及德国籍的特埃爾·韦纳特(Er Welnert)著写的《国际纵队歌》等相关作品.此外,在此期间不乏军事评论性的文章,诸如德意两国记者更关注双方作战方法布局以及战后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二.本土文学创作的白热化
除了国际方面助力西班牙文学发展,内战期间西班牙国内经典文学作品同样并不匮乏,同国际纵队的战地记者,国际作家来相比,本土作家在面对战争下的自己的祖国家园则更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他们记录战争所带给人民的血和泪,痛苦与迷茫,渴望用文字为人民群众发声,他们希望最大话的传播和记录战争所对文明与文化的摧残并引以为戒。与此同时,从属于不同阶级领域的文艺作家们都在这场战争中为各自所在阵营宣传造势。由于战争原因,作家们缺乏相对稳定的安全环境以及良好的物质条件来保障其文学创作,尤其影响明显的是在长篇幅的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长篇幅文学创作十分稀少。加上国内国际的战争形式,创作者们首要任务是在短时间内让读者了解其创作意图,起到宣传,调动民众情绪的作用。由此一来这一时期诗歌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得到蓬勃发展也就不难理解了。在诗歌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期间,浪漫主义文学的复兴一种惊人的诗意活力的现象。大量的流行诗歌通过口头和广播传播,并最终通过书面形式得以收集,诸如1936年统一汇编的[8]内战浪漫主义文选(Romancero de la guerra civil)和[9]西班牙战争浪漫主义文学总选(Spanish War Romantic Literature General Election)。两本诗有效的使得优秀的文学作品得以分类汇编,使其不至于被战火所摧毁。它们是艰苦岁月中人们生活的信仰,而现今,这些诗句同样发挥着告诉我们历史的作用。
这一时期进行大量文学创作的西班牙本土作家基本上包含了我们所熟知的像1898年一代、1927年一代、1936年一代的文坛巨匠,内战期间他们创作了非凡的文学作品。如1927一代作家马努埃尔(Manuel Altolaguirre),创作于1937的《警惕,马德里民众》(iAlerta,los madrilenos!)。同属于1927年一代,被誉为西班牙白银年代最伟大的作家拉斐尔阿尔贝蒂(Rafael Alberti),于1938年所作《保卫马德里》(Defensa de Madrid)以及1936年一代的安东尼奥·阿帕里西奥(Antonio Aparicio),《步枪在前面》(Fusiles al frente)。在该作品中深刻的记录里在战火下马德里人民痛击反动分子的不屈不挠的英勇形象。是对战火下的马德里人民团结奋战,不屈不挠的的讴歌。另外以及加利西亚民族主义者,同时在内战期间为共和党杂志如[10]《蓝工装》(El Mono Azul)和[11]《西班牙时刻》(Hora deEspana)撰写文章的洛伦佐·瓦雷拉(Lorenzo Varela)著作《五月的花》(El Flor de Mayo)。及1898年代作家中的年轻代表,安东尼奥·马查多(Antonio Machado)著名的《格拉纳达所发生的罪恶》(El Crimen Fue en Granada),他在战争期间执笔为剑,撰写了高达63篇散文作品和22篇诗歌作品,他捍卫了知识分子,青年和人民的形象,并公开批评法西斯主义者给社会留下的悲伤。更有维森特·阿利桑德(Vicente Aleixandre)于1937年所作的《被弹片杀死的马德里孩子的颂歌》,安东尼奥·阿格拉斯(Antonio Agraz)《星期二的晚上》(Ayer martes, por la noche)。诗人莱昂·费利佩(L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