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科人口中的耐氨苯砜麻风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chao0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里首都巴马科的Marchoux研究所创立于1933年,很多麻风病人在该所及其附属机构进行时间长短不一的住院治疗,部分病人出院后和其家属一起定居于研究所附近,并在该所门诊继续进行治疗.1978年有一个被证实为耐氨笨砜的瘤型麻风复发者在这群病人中出现.作者因而决定在这群病人中进行耐氨苯砜麻风调查.

其他文献
(一)全身性硬皮病(诊断标准):1.主要症状:(1)皮肤症状:①初期:手背、上眼睑的原因不明的浮肿以及皮肤的对称性弥漫性的浮肿性硬化.②晚期:皮肤硬化以及手指的屈曲性挛缩.(2)四肢症状:①雷诺氏现象.②指趾末端溃疡或瘢痕形成.(3)关节症状:多发性关节痛或关节炎.(4)胸部症状:肺的纤维化.(5)消化道症状:食道下部扩张及收缩机能低下.2.病理所见:(1)从前臂伸侧取皮活检,见到本病所具有的特征
作者以往曾报告猩猩的类似人瘤型麻风的自然获得性疾病,其皮肤损害的临床及显微镜下特点和病原体鉴定试验的结果。皮肤损害中的抗酸杆菌(AFB)除了在最初的研究中不能氧化Dopa外,不能与人麻风分枝杆菌区别。本文介绍了该动物尸体解部所发现的麻风损害。一雄性5~7岁的猩猩,用牛型白血病病毒接种后2个月,开始出现麻风样斑疹损害,33个月后死亡,未接受抗麻风治疗,死后2小时内作尸体解剖。
期刊
过去多认为麻风病的血管病变常限于皮肤或其他器官的终末毛细血管袢,而中等及大血管的受侵不常见.由于神经受侵十分普遍,故当麻风患者皮下出现肥厚条索状物,常被认为是粗大的皮神经.作者对此种粗大"神经"进行常规活检时,发现其中有2例原来是粗大有浸润的静脉结构.于是决定对麻风患者中此种肥厚索状物作病理组织学观察.随后又发现4例麻风性静脉炎.上述共6例均系瘤型麻风患者,病期3~9年不等,其中4例经氨苯砜或合并
期刊
作者报告70例系统性红斑性狼疮(SLE)患者,按疾病活动性分成四级:一级为缓解期,二级为良好控制期,三级为稳定期,四级为活动期.还根据是否有肾损害分成二组,即有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用125碘标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抗天然DNA抗体,用聚乙烯二醇沉淀法测定血清可溶性复合物.
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电镜对8例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细胞变化进行了研究.本组患者是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基底膜有线状IgG和C3沉积以及血清中有抗基底膜自身抗体而确诊的.
本病系由Hitch①首先发现,在1968年以复发性播散性漏斗部毛囊炎(disseminate and recurrent infundibulofoliculitis)为名作首例报告的.以后其他作者相继作了同类病例的报告.
期刊
花斑癣之病菌乃是寄生于角层内的花斑癣菌,本病发于正常健康人,但在免疫抑制者中发病率更高。本文对114例花斑癣忠者进行了皮癣菌免疫学研究。凡在1年内有皮癣菌病或任何其它皮肤病以及伴有全身性疾病者均不作为研究对象。
报告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有典型临床症状和血液免疫学异常,在治疗过程中同时出现肾病综合征和视力障碍.眼部检查发现视力减退和视网膜有散在隆起区,在眼球后极色素上皮细胞和脉络膜血管处有多数灰黄色斑点,荧光素血管照相术显示上述斑点部位有高度荧光,并有荧光素自血管逸出进入视网膜下液体中.
氨甲喋呤的急性副作用包括:口炎、脱发、骨髓抑制和肠上皮损伤.亦报导有肝中毒、和剂量有关的肾功能不全以及严重肺炎.Van Scott等曾提出二例患者于单次静注氨甲喋呤后的12~14天精子计数减少.因无随访材料,不知此作用是否为可逆性.作者最近研究了一例因严重关节型银屑病应用氨甲喋呤的年轻患者的睾丸功能.在停用氨甲喋呤后的起初3个月中,以连续精液分析方法证明精子缺乏可恢复正常.再度应用氨甲喋呤的一个月
1894年英国的Payne首次用抗疟药奎宁治疗盘状红斑狼疮(DLE)。但是直到1951年Page用阿的平治疗DLE有效的报告,才确立了此类药治疗非疟疾的用途。各种抗疟药――阿的平、氯喹和羟氯喹对一些皮肤病是有效的。但是后两者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网膜病,从而降低了人们早先对此类药的热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