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雪花片色彩鲜艳,是孩子们喜欢的低结构游戏材料。孩子们通过熟悉主材料(雪花片)的特点,利用基本拼插方法,进行巧妙的构思、灵活驾驭,能构建日常所见的各种造型。
【关键词】先搭后想;镶嵌;叠加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30-01
目的:
1.运用三步助推式管理,帮助教师找准评价本班幼儿搭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培养教师创新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提高教师观察和指导幼儿的能力,完善幼儿园游戏评价体系。
方案内容:
建构游戏是幼儿使用一些建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等,通过回忆、再现、想象,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以其材料的丰富、玩法的变化多端、易操作等优势深受幼儿园孩子们的青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它成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游戏。当今,建构游戏的开展越来越收到各园的重视,但在一线实践中却仍存在着一些现象:一是注重“目的性游戏”的作用,认为建构游戏就是要让幼儿自由玩,忘记活动的教育目标,放任自流;二是强调以游戏为手段,注重发挥“手段性游戏”的作用,强调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开展游戏,将游戏教学化,忽视了幼儿游戏是自主性的实质特点,因而导致了导演游戏。“放任”与“导演”两种极端倾向并存,致使建构游戏的开展仅有形式而无大实效。就此我园利用了三部助推式管理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促使教师探索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搭建方法。具体评价方案如下:
第一步基础阶段:
准备:
1.给予物质保障,填充、调整适宜各年龄特点的搭建材料。
2.给予时间保障,调整大块游戏时间,保证教师有备课和教研的充足时间。
3.对教师进行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相应的培训,学习相关文章。
4.确定研究建构游戏的具体内容和研究过程。
5.丰富各年龄阶段幼儿拼插的具体技能(小班一字插、十字插、米字插等,中班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大班围合、镶嵌、分工合作、组合安装等)。
评价:
6.利用单个物体搭建(建构简单的物体)展示交流。体会幼儿从无目的的玩弄、堆砌建构材料到有目的的搭建简单的建构物这一发展过程各年龄段的规律:先搭后想——边想边搭——先想再搭。
7.基础阶段评价要点在搭建拼插技能上和教师指导搭建的方法上。
小班搭建拼插技能:
一字插,插斑马线、路灯、围栏等,会运用不同的配色方法(A-B-A-B),体验有规律的色彩带来的视觉享受。
十字插,选择中间位置的雪花片,为中心点,展开合理想象,可长可短,可对称可不对称。
米字插,在十字插基础上,在中心点的其他插口接插一字插,关注色彩、长短的变化。
环行插,选择不同弧度的插口进行连接,并开始初步的主题构建。
中班搭建拼插技能: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将3-4根一字插的长条进行拼接,重点是根据合适的长度进行定点。
圆柱、三棱柱、正方立柱,将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个正方形边缘竖着插接长度相同的一字型长条,完成圆柱、三棱柱、正方立柱的拼插。
大班搭建拼插技能:
球体,根据球体特点找准弧度,进行拼插。
造型组合,利用先前的经验进行主题搭建、组合。
8.这一环节教师可主要针对建构活动出现的牢固性、颜色搭配、整体布局进行研讨。重点解决牢固性解决的办法——利用镶嵌,叠加等方法。
第二步提高阶段:
准备:
1.帮教师梳理各年龄段幼儿搭建的具体内容。
2.巧妙提问,发展想象。分享交流:自己在指导游戏时使用的好办法,提出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
3.针对搭建出现的问题难点教师集体教研进行参与式培训。
4.模拟构造,提高技能;搭建技能向精细、逼真等方面提高,使平面动物走向立体动物。
5.培养幼儿设计建构方案,学习有目的的选材,学会看平面图。
评价:
6.利用各年龄班进行的第二次搭建展示交流。体会在指导结构游戏时,教师的地位发生的变化——从活动前退到活动后,从显性地位转到隐性地位。游戏中更关注孩子游戏的过程,幼儿的主动参与程度,幼儿的意愿,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
7.基础阶段评价要点在学会看平面图和由平面物体走向立体物体上。在此孩子们的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发展迅速起来。
第三步创造阶段:
准备:
1.串联游戏,拓宽思路;引导幼儿将各游戏区串联起来,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情节性。
2.循序渐进,激发需要;使幼儿产生新需要,造就新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发现、解决矛盾,推动幼儿心理不断发展。
3.因人而异,互帮互助;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的合作培养。
评价:
4.利用各年龄班进行第三次搭建展示交流。
5.创造阶段评价要点在合作上:小班初步合作能力的萌芽,中班能协商制定游戏过程,合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大班能共同确定建构主题,设计建构方案,分工合作,开展建构游戏。
实施策略:
基础阶段从合理安排建构区、投放适合的材料开始,正确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提高阶段从利用巧妙的提问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模拟构造来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快速导入游戏;创造阶段从通过串联游戏区的方法拓宽幼儿的建构思路,循序渐进地向幼儿提出新要求,不断激发幼儿的新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鼓励幼儿互帮互助,积极动脑,解决困难,从而使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效果与反思:
通过此次教研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理清了雪花片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发展各阶段——幼儿搭建的技能是一步一步慢慢积累的,必须首先理解建构材料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学习简单技能来积累经验,为接下来复杂的技能做好基础。通过建构游戏,不仅能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和谐全面发展。教师们还深深感悟到建构目的性水平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掌握其规律,接纳个体差异,“放慢脚步”耐心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长。教师们通过三步助推式评价方案享受着研究过程的快乐。
教研中指导者的收獲:理论上,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理论,要有理论高度;实践上,观察很重要,通过巡班发现问题并帮助老师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快慢要张弛有度,快了孩子拔苗助长,慢了会导致老师倦怠。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刘炎.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
【关键词】先搭后想;镶嵌;叠加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30-01
目的:
1.运用三步助推式管理,帮助教师找准评价本班幼儿搭建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2.培养教师创新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提高教师观察和指导幼儿的能力,完善幼儿园游戏评价体系。
方案内容:
建构游戏是幼儿使用一些建构材料,如积木、积塑等,通过回忆、再现、想象,创造性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形式。它以其材料的丰富、玩法的变化多端、易操作等优势深受幼儿园孩子们的青睐,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它成为孩子们不可或缺的游戏。当今,建构游戏的开展越来越收到各园的重视,但在一线实践中却仍存在着一些现象:一是注重“目的性游戏”的作用,认为建构游戏就是要让幼儿自由玩,忘记活动的教育目标,放任自流;二是强调以游戏为手段,注重发挥“手段性游戏”的作用,强调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开展游戏,将游戏教学化,忽视了幼儿游戏是自主性的实质特点,因而导致了导演游戏。“放任”与“导演”两种极端倾向并存,致使建构游戏的开展仅有形式而无大实效。就此我园利用了三部助推式管理来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行为,促使教师探索适合本班幼儿发展的搭建方法。具体评价方案如下:
第一步基础阶段:
准备:
1.给予物质保障,填充、调整适宜各年龄特点的搭建材料。
2.给予时间保障,调整大块游戏时间,保证教师有备课和教研的充足时间。
3.对教师进行各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相应的培训,学习相关文章。
4.确定研究建构游戏的具体内容和研究过程。
5.丰富各年龄阶段幼儿拼插的具体技能(小班一字插、十字插、米字插等,中班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等,大班围合、镶嵌、分工合作、组合安装等)。
评价:
6.利用单个物体搭建(建构简单的物体)展示交流。体会幼儿从无目的的玩弄、堆砌建构材料到有目的的搭建简单的建构物这一发展过程各年龄段的规律:先搭后想——边想边搭——先想再搭。
7.基础阶段评价要点在搭建拼插技能上和教师指导搭建的方法上。
小班搭建拼插技能:
一字插,插斑马线、路灯、围栏等,会运用不同的配色方法(A-B-A-B),体验有规律的色彩带来的视觉享受。
十字插,选择中间位置的雪花片,为中心点,展开合理想象,可长可短,可对称可不对称。
米字插,在十字插基础上,在中心点的其他插口接插一字插,关注色彩、长短的变化。
环行插,选择不同弧度的插口进行连接,并开始初步的主题构建。
中班搭建拼插技能:
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将3-4根一字插的长条进行拼接,重点是根据合适的长度进行定点。
圆柱、三棱柱、正方立柱,将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个正方形边缘竖着插接长度相同的一字型长条,完成圆柱、三棱柱、正方立柱的拼插。
大班搭建拼插技能:
球体,根据球体特点找准弧度,进行拼插。
造型组合,利用先前的经验进行主题搭建、组合。
8.这一环节教师可主要针对建构活动出现的牢固性、颜色搭配、整体布局进行研讨。重点解决牢固性解决的办法——利用镶嵌,叠加等方法。
第二步提高阶段:
准备:
1.帮教师梳理各年龄段幼儿搭建的具体内容。
2.巧妙提问,发展想象。分享交流:自己在指导游戏时使用的好办法,提出自己在研究中遇到的困难。
3.针对搭建出现的问题难点教师集体教研进行参与式培训。
4.模拟构造,提高技能;搭建技能向精细、逼真等方面提高,使平面动物走向立体动物。
5.培养幼儿设计建构方案,学习有目的的选材,学会看平面图。
评价:
6.利用各年龄班进行的第二次搭建展示交流。体会在指导结构游戏时,教师的地位发生的变化——从活动前退到活动后,从显性地位转到隐性地位。游戏中更关注孩子游戏的过程,幼儿的主动参与程度,幼儿的意愿,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他们的合作者、支持者。
7.基础阶段评价要点在学会看平面图和由平面物体走向立体物体上。在此孩子们的二维空间、三维空间发展迅速起来。
第三步创造阶段:
准备:
1.串联游戏,拓宽思路;引导幼儿将各游戏区串联起来,以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情节性。
2.循序渐进,激发需要;使幼儿产生新需要,造就新需要和已有水平之间的不平衡,从而引导幼儿自己去思考、探索、发现、解决矛盾,推动幼儿心理不断发展。
3.因人而异,互帮互助;小中大班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间的合作培养。
评价:
4.利用各年龄班进行第三次搭建展示交流。
5.创造阶段评价要点在合作上:小班初步合作能力的萌芽,中班能协商制定游戏过程,合作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大班能共同确定建构主题,设计建构方案,分工合作,开展建构游戏。
实施策略:
基础阶段从合理安排建构区、投放适合的材料开始,正确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提高阶段从利用巧妙的提问发展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模拟构造来提高幼儿的建构技能,为幼儿创设游戏情境,快速导入游戏;创造阶段从通过串联游戏区的方法拓宽幼儿的建构思路,循序渐进地向幼儿提出新要求,不断激发幼儿的新需要,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鼓励幼儿互帮互助,积极动脑,解决困难,从而使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效果与反思:
通过此次教研教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理清了雪花片建构游戏中幼儿的发展各阶段——幼儿搭建的技能是一步一步慢慢积累的,必须首先理解建构材料之间的空间关系,通过学习简单技能来积累经验,为接下来复杂的技能做好基础。通过建构游戏,不仅能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以及幼儿个性和谐全面发展。教师们还深深感悟到建构目的性水平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并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掌握其规律,接纳个体差异,“放慢脚步”耐心等待孩子的自然成长。教师们通过三步助推式评价方案享受着研究过程的快乐。
教研中指导者的收獲:理论上,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理论,要有理论高度;实践上,观察很重要,通过巡班发现问题并帮助老师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研究快慢要张弛有度,快了孩子拔苗助长,慢了会导致老师倦怠。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2]刘炎.幼儿园游戏教学论.中国社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