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国著名作家欧文·斯通先生编撰的《梵高传》,主要撰写了梵高的传奇一生。该书对于梵高的前期、中期以及中后期的艺术创作背景、身边的人物关系做了详细的介绍。从该书中可以看出梵高对艺术的执着、热爱,画作中充斥着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崇拜,最后也说明了艺术应该更多地关心现实问题,服务于人,造福于社会。通过阅读《梵高传》,了解熟悉梵高的一生,解剖他的画作内涵,从而指导环境设计。
关键词:《梵高传》;艺术;自然崇拜;服务社会
从小,梵高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就不陌生,应该说对于所有学生都不陌生,他是历史教科书里“印象派”的典型代表画家之一。我们提起梵高,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他的《向日葵》《星空》以及他割掉一只耳朵的自画像。当时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梵高传》这本讲述梵高传奇一生的人物传记,一直到现在,这本书看完已经有段时间了,这本书让我对设计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我想先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梵高。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早年,他并没有显示出很多的艺术天分,而是一直在打杂,直到27岁,才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生涯,仅仅十年,他就创作了将近两千多幅画作。早期,他的绘画作品风格主要以灰暗色调为主,多以深褐色为主调。一直到巴黎遇到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他的画风才有了转变,开始慢慢出现了一些鲜艳的色彩,直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来,由于日本“浮世绘”的传入,梵高深受“浮世绘”的影响,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的运用到“浮世绘”风格。梵高现在最有名的画作都是在生前的最后两年内完成的,而在那段期间,他患有精神病,在37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梵高的生命中,他的弟弟提奥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他无私地给梵高提供所有需求,他的妻子在梵高死后,还积极给他筹备画展,才得以让梵高的画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梵高去世之后,他的畫作才渐渐被人们所知,他的名字也才开始变得家喻户晓,而他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被收录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中,有不少的艺术家曾去考察研究。
《梵高传》一书详细介绍了梵高的一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专注执着于艺术,对生命抱着很大的热情的梵高,他一生不追求什么,遭受了无数次的拒绝,但是仍然平静的,执着于艺术,为艺术献身,但是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看到自己有所成就。
梵高的经历,我问过不少的同学,“假如让你们是梵高,经历他的一生,愿意么?”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愿意。是啊,他一生贫寒,一直依靠弟弟提奥的经济资助,一直到死也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现在的人,任谁都不愿意经历梵高的苦难,遭受饥饿带来的难受,遭受各种拒绝,遭受卖不出画作的挫败,遭受神经的错乱崩溃,好多好多,即使他死后功成名就,名字家喻户晓。
仔细欣赏梵高的画作,可以总结出两点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第一,梵高的画作大部分都是从大自然中选取元素。
在《向日葵》中,他选取了向日葵作为其创作元素,因为向日葵本身的温暖色彩,结合其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向日葵》这幅画作很好地借鉴了自然元素,带有很强烈的个性色彩,整个画面充斥的黄色向日葵,让人精神振奋。
在现今的环境设计中,尤其在室外景观设计中,公共家具的造型设计、花坛的造型设计、道路的铺装设计以及整个园林的规划设计都可以从自然界中提取元素,比如在道路的铺装中,有的提取了树的年轮作为元素,将其很好地运用到设计中(图1);有的提取了花的造型(图2),使得整个道路铺装有了生机,一改往日呆板生硬的石板路。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大自然中提取出元素,自然界存在的形态是最美的,比如线形、非线形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可以从不同的自然物中找出不同的自然形态。
第二,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
梵高的画作有一部分是反映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他通过画笔很好地将这种人情世故、人间正道表露在世人的面前。同时,他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社会的贫苦人民,即使他自己并不富裕。《吃马铃薯的人》这幅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贫穷的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马铃薯的情形。整个作品就是想原汁原味地反映刻画出农民的生活动态。当然,他做到了这一点。
引入到环境设计中,设计的最原始目标就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对于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使用人群、不同的消费人群,设计时应该有不同的设计手法,比如使用人群中有小孩时,在设计桌椅时,需要将桌子的四个棱角变平滑,以免小孩的头碰到棱角发生事故;当然,假如使用人群中有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就必须加入无障碍设施,增加无障碍通道,确保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够很好地在这个环境中生活。设计就是为人服务的,不能脱离了最主要的使用人群。
尹定邦所定义的设计就是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实现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里的目的,正是人在所处的生存环境中所需要的,人需要知道时间,所以设计师设计了时钟,等等。设计即为人而服务。而在设计中,需要揣摩人的心理。一个好的设计,并不是外观形态有多么具象或者抽象,而是拿到一个设计作品,不需要任何参考说明,就可以自如地使用它,这才称得上好设计,人如何才能第一次使用就很自如,不纠结,最主要还是设计师需要懂得人最最需要什么,人的心理常态是什么,人的习惯是什么,等等。抓住这些,相信每个设计都能打动人。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斯通著.常涛译.梵高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
[3][美]唐纳德·A·诺曼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1[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郭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梵高传》;艺术;自然崇拜;服务社会
从小,梵高这个名字对于我来说就不陌生,应该说对于所有学生都不陌生,他是历史教科书里“印象派”的典型代表画家之一。我们提起梵高,自然而然想到的就是他的《向日葵》《星空》以及他割掉一只耳朵的自画像。当时老师向我们推荐了《梵高传》这本讲述梵高传奇一生的人物传记,一直到现在,这本书看完已经有段时间了,这本书让我对设计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我想先介绍一下自己所了解的梵高。
梵高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早年,他并没有显示出很多的艺术天分,而是一直在打杂,直到27岁,才开始了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绘画生涯,仅仅十年,他就创作了将近两千多幅画作。早期,他的绘画作品风格主要以灰暗色调为主,多以深褐色为主调。一直到巴黎遇到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他的画风才有了转变,开始慢慢出现了一些鲜艳的色彩,直至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后来,由于日本“浮世绘”的传入,梵高深受“浮世绘”的影响,在自己的作品中大量的运用到“浮世绘”风格。梵高现在最有名的画作都是在生前的最后两年内完成的,而在那段期间,他患有精神病,在37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梵高的生命中,他的弟弟提奥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他无私地给梵高提供所有需求,他的妻子在梵高死后,还积极给他筹备画展,才得以让梵高的画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梵高去世之后,他的畫作才渐渐被人们所知,他的名字也才开始变得家喻户晓,而他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被收录在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中,有不少的艺术家曾去考察研究。
《梵高传》一书详细介绍了梵高的一生,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专注执着于艺术,对生命抱着很大的热情的梵高,他一生不追求什么,遭受了无数次的拒绝,但是仍然平静的,执着于艺术,为艺术献身,但是直到最后一刻,也没有看到自己有所成就。
梵高的经历,我问过不少的同学,“假如让你们是梵高,经历他的一生,愿意么?”大部分人会毫不犹豫地说不愿意。是啊,他一生贫寒,一直依靠弟弟提奥的经济资助,一直到死也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现在的人,任谁都不愿意经历梵高的苦难,遭受饥饿带来的难受,遭受各种拒绝,遭受卖不出画作的挫败,遭受神经的错乱崩溃,好多好多,即使他死后功成名就,名字家喻户晓。
仔细欣赏梵高的画作,可以总结出两点其作品的深刻内涵:
第一,梵高的画作大部分都是从大自然中选取元素。
在《向日葵》中,他选取了向日葵作为其创作元素,因为向日葵本身的温暖色彩,结合其自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向日葵》这幅画作很好地借鉴了自然元素,带有很强烈的个性色彩,整个画面充斥的黄色向日葵,让人精神振奋。
在现今的环境设计中,尤其在室外景观设计中,公共家具的造型设计、花坛的造型设计、道路的铺装设计以及整个园林的规划设计都可以从自然界中提取元素,比如在道路的铺装中,有的提取了树的年轮作为元素,将其很好地运用到设计中(图1);有的提取了花的造型(图2),使得整个道路铺装有了生机,一改往日呆板生硬的石板路。在环境设计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从大自然中提取出元素,自然界存在的形态是最美的,比如线形、非线形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可以从不同的自然物中找出不同的自然形态。
第二,服务于社会、造福于社会
梵高的画作有一部分是反映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他通过画笔很好地将这种人情世故、人间正道表露在世人的面前。同时,他也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社会的贫苦人民,即使他自己并不富裕。《吃马铃薯的人》这幅作品很好地诠释了贫穷的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吃马铃薯的情形。整个作品就是想原汁原味地反映刻画出农民的生活动态。当然,他做到了这一点。
引入到环境设计中,设计的最原始目标就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对于不同的客户、不同的使用人群、不同的消费人群,设计时应该有不同的设计手法,比如使用人群中有小孩时,在设计桌椅时,需要将桌子的四个棱角变平滑,以免小孩的头碰到棱角发生事故;当然,假如使用人群中有老年人或者残疾人,就必须加入无障碍设施,增加无障碍通道,确保老年人和残疾人能够很好地在这个环境中生活。设计就是为人服务的,不能脱离了最主要的使用人群。
尹定邦所定义的设计就是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实现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里的目的,正是人在所处的生存环境中所需要的,人需要知道时间,所以设计师设计了时钟,等等。设计即为人而服务。而在设计中,需要揣摩人的心理。一个好的设计,并不是外观形态有多么具象或者抽象,而是拿到一个设计作品,不需要任何参考说明,就可以自如地使用它,这才称得上好设计,人如何才能第一次使用就很自如,不纠结,最主要还是设计师需要懂得人最最需要什么,人的心理常态是什么,人的习惯是什么,等等。抓住这些,相信每个设计都能打动人。
参考文献:
[1][美]欧文·斯通著.常涛译.梵高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2]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9.
[3][美]唐纳德·A·诺曼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1[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
郭佳,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学环境设计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