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一点,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向社会大众公开征求意见所引发的民意井喷就可窥见一斑。对积贫积弱的农村而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中国农村目前的教育状况愈发令人担忧,尤其是农村教育的质量开始出现滑坡趋势。2009年,温家宝总理谈到“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四川天全县的一位农村小学校长曾向笔者坦言了他的忧虑:“三农”不是“三农”问题,而应是“四农”问题,还应在农业、农村、农民之后加上农村教育。笔者深有同感。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资金不足、师资短缺两大问题不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在主流观点中,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师资短缺。这是制约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不是阻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资金的不足,不仅使农村教学设施及环境极其落后,甚至使学校的正常运转都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确难以很好地承载其教育职能。
师资短缺同样不容忽视。在下乡支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农村条件的落后和农村教师待遇的低下,农村学校很难引进新教师,这导致师资严重不足。即使能招进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在理性的分析之后,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与生活,也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专心教学,而会想方设法逃离农村。笔者2006年支教的那所学校,是一所乡中心小学,条件相对较好。但在我们结束支教的时候,已经有两名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离开那里,回到县城任教。
农村教育资金的短缺,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投入比例的逐年增长,解决这一问题指日可待。对于农村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如果国家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至少有一点可以先行做到: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及其相关福利待遇,并适当高于城市教師的工资水平。如能这样,农村学校引进、留住人才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现实的情况是: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资金、师资问题都在~定程度得到缓解,农村教育的质量却并未随之相应提高。可见,还有其他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农村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生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一旦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再好的学校、再好的教师也无济于事。
下乡支教前,我们认为多为农村学生传授一些新知识,他们会非常乐意接受。到达农村后,才发现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并不是十分浓厚,只对那些与玩耍有关的课程感兴趣。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这种状态。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农村教育的恶性循环:学习兴趣不浓导致学习基础不牢、学习成绩不好,进而引发学生厌学,最终导致学生辍学。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爱玩耍、不太懂事、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单调枯燥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农村正日益缺失接受教育的社会氛围。
农民掌握土地等生产资料,即使没有文化也能养家糊口,受教育并不是他们获得生存技能的唯一途径。加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青年都已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凭借自己的体力,他们往往能挣到比在家务农还要可观的、数倍的收入。这对大多数生活贫困的农民而言具有实实在在的吸引力,而让孩子上学念书的投入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将是长期没有产出的沉重负担。基于此,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并不特别关注孩子的教育,最多就是送孩子到学校认识几个文字,不至于成为文盲罢了,谈不上对孩子学习的呵护与督导。现实的农村,还有很多孩子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对他们而言,这种来自家庭的呵护与督导就更加微弱了。没有家庭的呵护与督导,年幼不懂事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上容易打折扣。
此外,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加之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压力,很多学生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渴望外出挣钱养活自己、改变命运。外出打工在他们眼里会成为比读书更好的出路,他们很早就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选择这条道路,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会在初中一毕业,甚至更早就踏上外出务工之路,成为新生代农民工。
如是,农村的教育氛围日渐缺失,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下降。社会的发展,催生农村教育开始产生一对新矛盾:一方面改变农村面貌必须依靠教育;另一方面,作为未来农村建设生力军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却日渐冷淡。
培养和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农村教育面临的刻不容缓的课题。
三、农村教育体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严重脱轨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农村教育应该承担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为城市输送优秀的建设者,二是为农村发展培养生力军和所需的各种人才。但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农村教育只能实现第一个社会功能。相对而言,后者很难实现,这也是导致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村教育一味强调并注重的只是它的第一个社会功能,忽视了它的第二个社会功能。农村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只有一个理念: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只会想着如何走出农村,而不会过多思考怎样去建设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二是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农村实际需要背道而驰。笔者结合自己的受教育历程和大学下乡支教过程中对农村教育状况的了解,发现农村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的只是空洞的、来自城市文明的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对农村学生而言也是必需的,但农村教育并没有相应地教会学生更好地认识农村,并使他们获得能在农村更好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要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实现农村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改变这种与农村实际和需求背道而驰的教育体制。
笔者认为在农村应实行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以真正实现农村教育的两大社会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应适当加大乡土教育的比重。在义务教育前期,即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热爱乡土的意识,培养他们对家乡、对农村的热爱,而不是教他们排斥农村。在义务教育后期,即初中阶段,应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在农村生存、发展的技能,而不应一味灌输文化知识。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要大力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实行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者,要鼓励他们升读高中,继续深造。通过高考,他们极有可能走进城市,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难以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应当有别于现行的职业教育模式,要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培养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二是培养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能人才。
这样,农村教育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它的两大社会功能,而不至于继续出现目前农村需要人才,农村教育却不能为其提供人才的尴尬局面。
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农村教育绝对不能被忽视,它是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素。尽管国家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农村教育的质量依然令人担忧。这需要国家对其有清醒的认识,拿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治本之策,并扎实贯彻。
但是,中国农村目前的教育状况愈发令人担忧,尤其是农村教育的质量开始出现滑坡趋势。2009年,温家宝总理谈到“过去我们上大学的时候,班里农村的孩子几乎占到80%,甚至还要高,现在不同了,农村学生的比重下降了。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四川天全县的一位农村小学校长曾向笔者坦言了他的忧虑:“三农”不是“三农”问题,而应是“四农”问题,还应在农业、农村、农民之后加上农村教育。笔者深有同感。
一、农村教育面临的资金不足、师资短缺两大问题不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在主流观点中,农村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资金不足、师资短缺。这是制约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瓶颈,不是阻碍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在广大农村,尤其是西部,资金的不足,不仅使农村教学设施及环境极其落后,甚至使学校的正常运转都难以为继。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确难以很好地承载其教育职能。
师资短缺同样不容忽视。在下乡支教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农村条件的落后和农村教师待遇的低下,农村学校很难引进新教师,这导致师资严重不足。即使能招进年轻教师,年轻教师在理性的分析之后,为了个人更好的发展与生活,也不愿意长期留在农村专心教学,而会想方设法逃离农村。笔者2006年支教的那所学校,是一所乡中心小学,条件相对较好。但在我们结束支教的时候,已经有两名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年轻教师离开那里,回到县城任教。
农村教育资金的短缺,并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随着国家财政对农村教育投入比例的逐年增长,解决这一问题指日可待。对于农村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如果国家还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至少有一点可以先行做到:大力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及其相关福利待遇,并适当高于城市教師的工资水平。如能这样,农村学校引进、留住人才就会变得相对容易。
现实的情况是:国家每年都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资金、师资问题都在~定程度得到缓解,农村教育的质量却并未随之相应提高。可见,还有其他问题影响并制约着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农村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已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
学生永远是教育的核心,一旦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再好的学校、再好的教师也无济于事。
下乡支教前,我们认为多为农村学生传授一些新知识,他们会非常乐意接受。到达农村后,才发现他们对知识的兴趣并不是十分浓厚,只对那些与玩耍有关的课程感兴趣。在和他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这种状态。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农村教育的恶性循环:学习兴趣不浓导致学习基础不牢、学习成绩不好,进而引发学生厌学,最终导致学生辍学。
这种情况的出现,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小、爱玩耍、不太懂事、农村学校课程设置单调枯燥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农村正日益缺失接受教育的社会氛围。
农民掌握土地等生产资料,即使没有文化也能养家糊口,受教育并不是他们获得生存技能的唯一途径。加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青年都已走上外出务工的道路,凭借自己的体力,他们往往能挣到比在家务农还要可观的、数倍的收入。这对大多数生活贫困的农民而言具有实实在在的吸引力,而让孩子上学念书的投入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将是长期没有产出的沉重负担。基于此,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并不特别关注孩子的教育,最多就是送孩子到学校认识几个文字,不至于成为文盲罢了,谈不上对孩子学习的呵护与督导。现实的农村,还有很多孩子是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对他们而言,这种来自家庭的呵护与督导就更加微弱了。没有家庭的呵护与督导,年幼不懂事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上容易打折扣。
此外,受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加之农村生活的艰辛和压力,很多学生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渴望外出挣钱养活自己、改变命运。外出打工在他们眼里会成为比读书更好的出路,他们很早就会在心里不由自主地选择这条道路,学习对他们而言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相当一部分农村学生会在初中一毕业,甚至更早就踏上外出务工之路,成为新生代农民工。
如是,农村的教育氛围日渐缺失,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下降。社会的发展,催生农村教育开始产生一对新矛盾:一方面改变农村面貌必须依靠教育;另一方面,作为未来农村建设生力军的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却日渐冷淡。
培养和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农村教育面临的刻不容缓的课题。
三、农村教育体制与农村教育发展的严重脱轨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高的根本原因
笔者认为,农村教育应该承担两大社会功能:一是为城市输送优秀的建设者,二是为农村发展培养生力军和所需的各种人才。但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农村教育只能实现第一个社会功能。相对而言,后者很难实现,这也是导致农村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是农村教育一味强调并注重的只是它的第一个社会功能,忽视了它的第二个社会功能。农村教育向受教育者灌输的只有一个理念: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走出农村,走进城市。在这种教育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学生只会想着如何走出农村,而不会过多思考怎样去建设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二是农村教育的内容与农村实际需要背道而驰。笔者结合自己的受教育历程和大学下乡支教过程中对农村教育状况的了解,发现农村教育向受教育者传授的只是空洞的、来自城市文明的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对农村学生而言也是必需的,但农村教育并没有相应地教会学生更好地认识农村,并使他们获得能在农村更好生存的知识与技能。
要促进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实现农村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改变这种与农村实际和需求背道而驰的教育体制。
笔者认为在农村应实行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以真正实现农村教育的两大社会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应适当加大乡土教育的比重。在义务教育前期,即小学阶段,应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热爱乡土的意识,培养他们对家乡、对农村的热爱,而不是教他们排斥农村。在义务教育后期,即初中阶段,应注重培养受教育者在农村生存、发展的技能,而不应一味灌输文化知识。
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要大力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实行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优秀者,要鼓励他们升读高中,继续深造。通过高考,他们极有可能走进城市,成为城市的建设者。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好,难以进入重点高中的学生,要对他们进行职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应当有别于现行的职业教育模式,要两个方向发展:一是培养城市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能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二是培养农村发展所需的各种技能人才。
这样,农村教育便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它的两大社会功能,而不至于继续出现目前农村需要人才,农村教育却不能为其提供人才的尴尬局面。
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农村教育绝对不能被忽视,它是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要素。尽管国家在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目前农村教育的质量依然令人担忧。这需要国家对其有清醒的认识,拿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治本之策,并扎实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