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出发,结合自己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就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教材、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信心等问题,谈了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见解和探索。
  关健词: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
  
  健康的心理主要包括智力正常、心理特点符合年龄、完整的人格、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等等。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胸怀坦荡、举止大方、言行一致;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尊重他人,有礼貌,有修养;尊重别人的意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素质教育的基础。直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或心理辅导室,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以疏通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主要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呢?
  
  一、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
  
  以往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真理的化身和绝对的权威;师生之间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交流意见,甚至不能在平等的水平上探讨教学知识。
  针对上述不平等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改善师生关:首先是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是正常的人与人的交往关系。其次,师生的思想(意见)、情感(体验)、意志(欲望)和行为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第三,学生应该得到足够的表现自己的机会,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机会。
  
  二、积极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吃透教材精神,体育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蕴涵着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
  笔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深深感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田径课所占的比重最大,是各项运动的基础,在优化教法过程中,注意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提高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的勇敢、坚毅、果断、坚韧不拨、奋发进取、开拓竞争、吃苦耐劳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做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动态平衡。由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环境的干扰性,教材的难易性和组织教法的多变性,以及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无不影响着体育教学。
  以往在追求表面上的效率和运动负荷、练习密度等方面出现了忽视学生参与练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不能很快地掌握运动动作,把握正确的练习方法,让学生感到体育课上得乏味和生硬。“知知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做到:“抓大放小”。在教学中,笔者把握住基本的环节,一些小的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尝试、练习。
  
  四、改善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体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和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由于体育教学受到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知识与技术技能,需要在课外与校外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练习,才能掌握与巩固体育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技术技能。
  学习方法有自学法、自练法、自评法、自我养护法、创新法等。笔者在实践中知道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要完全出自于学生内发性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分析学习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建立成功的学习情感
  
  “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上你就拒绝了成功”。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技能学习效果的差别显而易见,一个动作做得好坏,一个动作学会没有、学得怎样都展现在师生面前,学生通过比较容易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
  学习心理的研究表明:凡是伴随着使人满意、愉快情感体验的学习活动,其活动常常受到强化;而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使活动受到抑制。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表扬和肯定学生的优点、长处,解除不良的情绪干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心理是处在动态之中,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着特殊的作用。
  体育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在实践中应加强研究和探索,开发和创新教育教学艺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河北省大名县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创新精神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绘画作为美术活动的一部分,是一种视觉艺术,是手、眼、脑共同参与的活动,那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创设宽松的绘画氛围,诱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愉快、轻松的情绪,有利于发挥幼儿绘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而且具有美术氛围的活动空间设计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  因此
期刊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 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激发学生思维动机,理清学生思维脉络,培养学生思维方法,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 ,是培养其思维能力
期刊
情景设置题的增加是近几年高考试题变化的重点,这类试题主要特点在于重视课本以外知识的引入包括文献资料、地图、图片、表格、数据等,重视相对于考生来讲是第一手材料(原始材料)或第一次看到的素材和话题的引用,这类试题往往把学生置入情景中,突出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和思考。  创设新的问题情境,增大信息含量和思维含量,结合所学知识对试题中的新材料、新情境加以理解分析判断,然后对照选项得出结论,论从史出,史论结
期刊
《新课程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位,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样进行语文教学呢?下面我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语文教学的大语文观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生活中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因此
期刊
“生活即教育”。中国从前有一个很流行的名词,我们也用得很多而且很熟的,就是“教育即生活”(Education of life),教育即生活这句话,是从杜威先生那里来的,我们过去是常常用它,但是,从来没有问过这里边有什么用意。现在,我把它翻了半个筋斗,改为“生活即生活”。   第一 :   是生活就是教育;  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  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这里明确指出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现结合平时教学经验,谈谈怎样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     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首先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明主,尊重不同学生的情感、思维、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看法,尽管这些看法可能是错误的,甚至
期刊
素质教育,德育为本。在人的素质中,道德素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素质,那么其才华、才能也许会成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因素。  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在街头巷尾,我们不难听到 这样的埋怨声:“现在的孩子太能消费了,想要的东西就得买,花父母的钱也不知道心疼。”“孩子太没责任心了,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每天要替他(她)收拾书包,查看学习用品,还要帮助他(她)检查作业。真不知道怎样
期刊
中国向来以重德著称于世,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像中华民族这样具有如此 丰厚而坚固的道德文化遗产,延绵数千年,经久不衰。固然,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总是与一定 的社会历史、社会经济相联系的。  根植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道德,总体讲是以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带有封建社会的印记。但也要看到,积二千多年历史的道德文化遗产,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代表了人
期刊
什么是教学艺术?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曲阜师大李如密教授认为:“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本文采用其说,从美的角度来探讨小语课堂教学艺术。    一、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意思是说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  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
期刊
思维定式指的就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倾向性准备状态,影响人对刺激情境以某种习惯的方式进行反应。它有时有助于学生进行类比思维,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正向迁移,独立解决某些问题;但它也易使学生盲目运用特定经验、习惯方法解答一些貌似而神异的问题,不仅造成思维惰性,有碍问题的顺利解决,而且妨碍创造性、开拓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既要消除思维定式的消极影响,又要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的智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