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一度的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又启动了。关于比赛主题,大赛文件中写道:“本届比赛的主题是‘阳光伴我成长’,旨在引导少年儿童感受党对少年儿童的关爱,用多彩的画笔描绘祖国发展的辉煌成就、家乡优美的生态环境、校园健康向上的多彩生活,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塑造心灵,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如何更好地针对主题进行作品(主要是绘画作品)创作呢?我们从“大”到“小”一一道来。
积极的内容表现
请你先读一下这段文字:“本届比赛的主题是‘美与生活’,旨在引领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寻找和发现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或事,感悟和描绘团结友善的师生友谊、奋发向上的时代英雄、崇德向善的凡人小事、美丽家园的锦绣风光,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塑造心灵,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感觉眼熟吗?这是上一届,也就是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的大赛文件中对该届比赛主题的说明。对比两届大赛文件对主题的说明,可以看出来,虽然本届的主题与上届大赛在文字上完全不一样了,但是在主题内涵上基本是一致的。不论用什么形式或者工具材料进行创作,呈现出来的一定是积极的内容表现。
何谓“积极的内容表现”,用当下最时髦的说法就是“传递正能量”。而作为以学习为主的中小学生,当然应该以表现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家庭和谐、身边有意义的好人好事或平凡的工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了。
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平时对生活情景的记录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创作。这些记录可以是绘画写生作品,也可以是拍摄的摄影作品。很多写生作品和摄影作品其实是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参赛作品的。
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作品的呈现形式上,也不要拘泥于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因为独幅画只是绘画创作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一组作品(一般为三至八幅不等)构成的组画可以更好地帮助作者去表现比较广泛的主题。比如学校乐队的活动,如果是一幅作品,只能表现演出或者排练,也就是一个场景的内容。如果变为组画,每幅画面不一定大,但是可以分别表现集体训练、个人苦练和演出的场景。乐队成果的演出画面居中,两边是集体和个人的训练场景,构成美术上非常流行的“三联画”。
如果作品想表现的是一件事,有的时候一个画面很难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表达清楚,此时完全可以借鉴多格漫画的表现形式,将故事的内容按开始、发展和结束的顺序,分为三四个或者五六个画格。在一幅作品中呈现多个小画面,让它们讲出故事,而画面的分格既可大小均分,也可有大有小,一切以表现清楚同时整体画面好看为准。
具象、抽象、意象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说说艺术作品如何更好地用视觉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假设你已经有了创作的内容,如何转化成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讨论的是视觉艺术创作,也就是看得见的作品。所以先要放弃那些只能用文字即文学,或者声音即音乐,或者连续的形体动作即舞蹈才可以表现好的内容。要使自己选择的内容能够用看得见的样子表达出来,这个样子可以是我们生活中已有的,即具象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可以这样的、完全和一般所见没关系的样子,即抽象的内容;还可以借助表面看得出来样子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内容,即意象的内容。具象、抽象和意象是视觉艺术表现的三种样式,它们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只看作者需要用什么样式表现,利用得是否合适而已。
下面是北京画院的著名画家王怀庆分别于1979年、1995年和2006年创作的三幅作品,可以看出画家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意图,选择了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种表现方式。
视觉表现的三种形式既然不分高低,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第一是自己的喜好,也就是用自己特别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所选择的表现内容自然也得适合自己选择的表现形式。需要细致刻画、具体表现的,非用抽象形式表现肯定不行,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就是根据自己要表达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需要具象就用具象的形式,需要意象或者抽象的方式就尽管用。一般少年儿童都不具备把握这三种形式进行表达的能力,少年儿童的美术创作只要能够把自己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甭管表面的“像”或者“不像”,或者是否技术高超、画面整齐规矩。
视觉艺术创作需要有感而发
何谓“有感而发”?简而言之就是对具体表现的内容有发自内心的情感,觉得把这个内容画出来才会有“一吐为快”的感觉。当然,此“吐”与彼“吐”可是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请看本页这四幅绘画作品,四位作者表现的内容一样,都是向日葵,但是很明显大家针对这些向日葵要“吐”的完全不同,作品风格也截然不同。不用靠文字去多解释,通过各自的画面完全可以一目了然。
几位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吐为快”和“一目了然”的呢?这就要回到我们本篇文章的大标题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代表了艺术表现的层次。
艺术表现的层次性
既然是层次,自然有高有低、有深有浅了。论深浅,那是技能技巧的问题,技能技巧越高,刻画一个内容的能力越强。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借助“事件”“识见”“实践”“时间”四个要素来获得。一个创作者能否找到特别适合表达的“事件”,这个“事件”是否能够运用视觉表达的形式“识见”,这需要一个创作者不断地“实践”,自然需要相当的“时间”了!所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此说来,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并不想未来成为艺术家,干吗还要去画画,去进行艺术创作呢?其实每一个人,不管是否是艺术家,不管技能技巧深浅,都可以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去创作自己的作品,而这个规律中对每个人来说都能达到的就是有感而发的高低层次——最基本的“名词”,有高度的“动词”和最高水平的“形容词”。
最基本的“名词”
为什么说“名词”是最基本的呢?因为在视觉表现中的“名词”就是表现出所表现内容的样子。只要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出了所表现内容的外在樣子,“名词”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看到这段文字,不知道你是否悟出了一个道理,既然“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出了所表现内容的外在样子”就可以,拍张照片不就行了吗?在今天有这种想法非常正常,因为摄影已经成为信手拈来的“家常便饭”了。可是仅仅在一百年前还不行,因为那个时候摄影并未普及,成本也很高。再往前几百年上千年,根本就没有摄影,只能靠画,所以能有为人画像的本事就等于掌握了一门生存的手艺,而且是高级的手艺。在摄影已经如此普及的今天,如果仅仅是为了表面的样子而去画像,从艺术的角度说层次算高吗?可想而知,千万不要为了表面的“像”而去画像,那真的落伍了。 有高度响“动词”
既然“名词”不可取,那么可以追求“动词”。请看这两只手,哪只是静止的宁哪只是动态的呢?不用说,绝对一目了然吧。如果仅仅论表面的“像”,照片绝对比绘画既像又省力,论这只手的动态,使用照相机就能做到。可是如果你让照相机拍出四只手不同的,如方向不同、快慢不同的动态,一般的照相机恐怕都“傻眼”了!也许你说,可以在电脑里修图。当然可以,但那还是摄影吗?不,那属于电脑设计,属于电脑绘画了。也就是说,当创作进入到“动词”,特别是较为复杂的“动词”表现时,绘画开始胜出了,而且此时用外表的“像”去表现“动词”反倒一点都不像了。所以,我们先不管技术的深浅(很多时候像这只晃动的手,根本就不需要很“深”的绘画技能技巧),可以先努力借助各种方法(除了画之外,拼贴就是一种很棒的方法)占领“动词”的高地。那样你的作品就会从仅仅是外在的、外表的表达,上升为虽然表现的还是外在感受的内容,但是已经在传达简单的外表样子做不到的事情了。
最高水平的“形容词”
再进一步,可以尝试去表现“形容词”。虽然“形容词”处在艺术表现的高端,但它绝不是高不可攀的,因为艺术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决定一件艺术作品肯定很差或者绝对好得不得了。“形容词”的表现也可以因人而定,可高可低,可以用“形容词”本身的程度来判断。比如面对一瓶花,仅仅是表现一瓶花的样子,那自然是“名词”了。如果要表现的是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的瓶花,自然上升到“动词”的层面了。再上升一下,如果你觉得这瓶花特别“鲜艳”,你努力想表达出自己看到的“鲜艳”,就进入“形容词”层面了。进到这个层面要努力做的就是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技巧去表现出这“鲜艳”,比如利用色彩对比,利用不同的笔触,利用花朵的不同大小或者位置的安排等等。当然,虽然“鲜艳”是“形容词”,但毕竟还是能看出来的,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瓶很“郁闷”的花朵,那么表现起来就很有难度了。但是,类似“鲜艳”这样的“形容词”还是值得一试的。
“生长”着的向日葵
这三幅向日葵的“形容词”都是“生长”,但是表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各自在作品中对“形容词”运用的视觉解释不同。一位表达的是在黄土地上的生长状态,强调的是共性,所以在表现的时候刻意表现的是集体,而运用的色彩呈现出他对这个集体的认识。另一位通过淡化枝叶强化花朵来表现阳光下的生长,甚至有些错位,因为作者期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来体现生长的速度和“情绪”。第三位则通过写意的方式,不惜“破坏”枝叶来烘托花朵的生长,目的是借助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观众可以一眼就感受到花朵生长的效果。
“绽放”的向日葵
再看上面这四幅向日葵,都可以用“绽放”这个“形容词”。只是四位作者的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所以都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了。他们分别是一位资深的大学老教授、一位美术学院的大一学生、一位农民老奶奶、一位中年职业画家。老教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老谋深算”,绝对不是贬义哦;大一学生则是“蓓蕾初绽”;农民老奶奶绝对是“直来直去”,把自己农村生活的直觉感受用非常不专业的技能技巧,但却非常好地表现了出来;专业画家肯定要“稳扎稳打”,在表现自己感受的时候尽可能地充分展现自己的技能技巧。你能否从作品中区分出来呢?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因为它们对“绽放”的表达都非常到位,也就是非常符合自己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感受,所以你可以从前面所说的有深有浅的技能技巧角度去判断。
向向日葵“生命”
上面这四幅作品的“形容词”是“生命”,同样是作者在各自表现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其中一位是外国的插图画家,他的作品是为以生命为内容的绘本画的插画;一位是著名的荷兰画家梵·高,他历来视向日葵为生命的象征;一位是中国老画家,特别喜欢用作品中的笔墨变化体现内容的生命力;一位是儿童作者,他明显地把自己对向日葵的喜爱融入了其中,因为能看出作品有“玩”的痕迹。你分辨出来四幅画分别是谁创作的了吗?
绘画表现“无禁区”
不管是什么“形容词”,对于作品的内容来说,还有一个画多画少和画在什么位置的问题。请看下一页上方这四幅同样也是表现向日葵的作品,有“四平八稳”的,也有“飘忽不定”的;有远远的“一大片”,也有“近在咫尺”的表达;有突出花朵的色彩处理,也有尊重整体效果的色彩处理;有强化边缘线的方式,也有完全打破形状界限的渲染。总之,作者是在按自己的感受,而不一定要按大家习以为常的样式去表现。同理,我们的创作也一样,并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绘画表现是无禁区的。
说到“无禁区”,在我们创作的时候往往还是会有一个无意识就会去遵守的“禁区”,这个“禁区”特别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打破,它就是色彩。也许你会疑问:色彩怎么成了“禁区”呢?我画画从来不怕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没错,所以说这是个“无意识”进入的“禁区”,这个“禁区”存在的具体体现就是,我们在画画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会将形状,也就是表现内容的造型样式作为衡量作品完成好坏的标志。只要造型样式达到了某种要求,色彩基本就不会更多地被考虑了。其实,造型和色彩是表现内容的两大要素,是不分高下的平等的两大要素。只是在具体表现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做到两大要素完全一致,完全平等。而应该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有的时候以造型为主,甚至让造型占绝对多的分量,比如中国传统的线描和从西方引入的素描就是典型的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创作方法。与此同时,也同样应该有以色彩表现为主,而造型表现为辅,甚至让色彩占据绝对多分量的作品。这些就要看创作者是准备如何表现自己的“形容词”的。因为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任何技能技巧都是为艺术表现服务的,它必须承托出作者想要达到的表现效果,也就是说表现是显性的,而技巧则是隐形的。
右边这两幅表现向日葵的作品就是典型的以色彩表现为主的作品。一幅表现的是阳光撒下来的“温暖”,所以特別强化了光照的效果。为了突出向日葵,有意淡化了比向日葵的黄色更强烈的红色,更多地运用了能更好衬托黄色的绿色,而绿色又特别强烈地调和了烈日的“暴烈”,反向衬出了画面的“温暖”。另一幅作品为了体现向日葵的色彩,干脆把背景全涂成了黑色,在最深的颜色衬托下,向日葵呈现出强烈的色彩感,而“强烈”恰恰是画家要表现的“形容词”。试想,如果这两幅作品造型都画得非常“名词”,那它们带来的“温暖”和“强烈”还会有现在呈现的这样恰到好处吗?如果一定要用造型表现来衡量,这两幅作品恐怕连“及格”都难了,这可是两位在世界上都很著名的中国大画家的作品哦。 从向日葵到大赛主题
说来说去,我们说的离本次大赛的主题似乎有点远了。是的,我们刚才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从“大”的方面说到了艺术创作一些最根本的东西。但是它对你如何去选择和表现主题一定会大有益处的。与此同时,也肯定会对未来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学习大有益处的。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本次大赛主题,仍然结合向日葵来进行“小”的探讨。请看本页三幅作品,其中那位露出半张脸的女孩,她的头发被画家巧妙地与向日葵结合在了一起,加之色彩的统一处理,一下子把向日葵的主题和主人公的情趣结合到了一起。在类似本次大赛这样的主题处理上,这种从造型和色彩上将表现内容进行结合,用以比喻或者体现一些含义,或者说表现“形容词”的手法,效果是非常好的。
看另一幅作品,其实很写实的内容也可以表现出“形容词”的。从作品画面上明显可以看出来,大人(应该是小女孩的父亲)绝对不是因为累了而坐下来休息,而是作者通过给他描画成这样的动作,体现一种思考。思考什么呢?看看坐在大人肩头的小女孩,她那仰头看向远方的动态足以说明问题了。为了强化这个“仰头看向远方”,向日葵明显地被画成了一边密一边疏,而透過向日葵丛看到的田野又被有意识地画得很“遥远”。试想,如果用“名词”的方式表达,田野中会出现这样距离的田地吗?所以,即使就是生活中很普通的内容,经过作者围绕“形容词”的需要而进行的处理,同样会诞生很有意义的作品。
知道著名画家梵·高创作的《向日葵》的人,再看这幅画都会会心一笑,同时能感受到画家用这种幽默方式去表现梵·高视向日葵为生命的心情。如果不知道梵·高的《向日葵》,看到这幅作品只会觉得有些可笑,甚至奇怪,很难体会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进行表现。利用人们习惯的一些想法、看法和样式去表现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寓意”或者“借意”的方法也是艺术家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
前面说过,有些表现带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可以采用在画面中分格的方式,用多个画面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其实,在绘画表现中还有一种方式,它介乎于表现故事和普通绘画表现之间,这就是“故事化”的表现方式。在对类似本届大赛这样的较为宽泛的主题进行表现的时候,故事化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合适。所谓故事化,就是指画面内容并不讲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通过画面中出现的形象去表现一种需要放在时间过程中去体会的内容。比如上面这幅作品就围绕向日葵分别画出了女孩,和作为主人公的女孩(应该也是作者本人的象征)所希望的事情。向日葵、女孩和这些事情相互映衬,共同呈现出某种含义,而这个含义肯定是作者最期望表达的“形容词”。
上面的三幅作品有的有人物,有的没有人物,但是都在借助向日葵进行故事化的表现。一幅借助梵·高那著名的向日葵去体现小主人公的心情;一幅让满园的向日葵来映衬阳光下孩子快乐的感受;而那幅没有出现主人公的作品,借助小小的栅栏门,通过院子内外植物,特别是向日葵的高矮、大小、疏密和色彩的对比,让大家从画面中感受到那位未出场的小院主人的性格特点。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借鉴。
“得意忘形”与“形形色色”
综合前面所见的内容,针对本次大赛“阳光伴我成长”的主题,我们的创作要想出彩,首先应该放开思路,放开胆量。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不一定惊心动魄,不要求标新立异,只要能够努力把自己感受中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这件作品就可以称为好作品了。
与此同时,千万不要纠结和拘泥于表面的“像”,只要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完全可以不管表面的“像”,尽可以“得意忘形”。还有,要记住形状只是我们进行艺术表现的一个因素,色彩可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当色彩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好时,完全可以做个“好色之徒”,因为好的艺术表现绝对是“形形色色”的。
致老师和家长们
虽然同学们是大赛创作的主人,但是离不开家长、老师等成年人的辅导和帮助。在此要特别对大人们说几句话——
希望对孩子们的想法多一些理解,而不要借助他们的手去表达大人们的想法。
针对孩子们的想法,希望不要用人们习惯的表现形式去要求,而是多一些启发,让孩子们用自己擅长和习惯的方式去表达。
在进行具体技能技巧辅导时,不要因为孩子无法接受而强令,最好多一些引导,尽可能让孩子们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去运用这些技能技巧。
大人要做的不是替代,而是帮助,针对孩子们的需要多一些帮助,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创作。
积极的内容表现
请你先读一下这段文字:“本届比赛的主题是‘美与生活’,旨在引领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寻找和发现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人或事,感悟和描绘团结友善的师生友谊、奋发向上的时代英雄、崇德向善的凡人小事、美丽家园的锦绣风光,在活动中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塑造心灵,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感觉眼熟吗?这是上一届,也就是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作品比赛的大赛文件中对该届比赛主题的说明。对比两届大赛文件对主题的说明,可以看出来,虽然本届的主题与上届大赛在文字上完全不一样了,但是在主题内涵上基本是一致的。不论用什么形式或者工具材料进行创作,呈现出来的一定是积极的内容表现。
何谓“积极的内容表现”,用当下最时髦的说法就是“传递正能量”。而作为以学习为主的中小学生,当然应该以表现自己的学校学习生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家庭和谐、身边有意义的好人好事或平凡的工作,以及对未来的美好畅想作为主要的表现内容了。
具体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平时对生活情景的记录作为基本素材进行创作。这些记录可以是绘画写生作品,也可以是拍摄的摄影作品。很多写生作品和摄影作品其实是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参赛作品的。
多样的表现形式
在作品的呈现形式上,也不要拘泥于就是一幅“完整”的作品。因为独幅画只是绘画创作的多种形式中的一种,一组作品(一般为三至八幅不等)构成的组画可以更好地帮助作者去表现比较广泛的主题。比如学校乐队的活动,如果是一幅作品,只能表现演出或者排练,也就是一个场景的内容。如果变为组画,每幅画面不一定大,但是可以分别表现集体训练、个人苦练和演出的场景。乐队成果的演出画面居中,两边是集体和个人的训练场景,构成美术上非常流行的“三联画”。
如果作品想表现的是一件事,有的时候一个画面很难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表达清楚,此时完全可以借鉴多格漫画的表现形式,将故事的内容按开始、发展和结束的顺序,分为三四个或者五六个画格。在一幅作品中呈现多个小画面,让它们讲出故事,而画面的分格既可大小均分,也可有大有小,一切以表现清楚同时整体画面好看为准。
具象、抽象、意象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说说艺术作品如何更好地用视觉形式呈现出来。也就是说假设你已经有了创作的内容,如何转化成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我们讨论的是视觉艺术创作,也就是看得见的作品。所以先要放弃那些只能用文字即文学,或者声音即音乐,或者连续的形体动作即舞蹈才可以表现好的内容。要使自己选择的内容能够用看得见的样子表达出来,这个样子可以是我们生活中已有的,即具象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认为可以这样的、完全和一般所见没关系的样子,即抽象的内容;还可以借助表面看得出来样子但是想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内容,即意象的内容。具象、抽象和意象是视觉艺术表现的三种样式,它们本身没有高低之分,只看作者需要用什么样式表现,利用得是否合适而已。
下面是北京画院的著名画家王怀庆分别于1979年、1995年和2006年创作的三幅作品,可以看出画家根据自己想表达的意图,选择了具象、意象和抽象三种表现方式。
视觉表现的三种形式既然不分高低,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第一是自己的喜好,也就是用自己特别喜欢的方式去创作,所选择的表现内容自然也得适合自己选择的表现形式。需要细致刻画、具体表现的,非用抽象形式表现肯定不行,反之也是一样的道理。另外就是根据自己要表达内容的需要进行选择。需要具象就用具象的形式,需要意象或者抽象的方式就尽管用。一般少年儿童都不具备把握这三种形式进行表达的能力,少年儿童的美术创作只要能够把自己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甭管表面的“像”或者“不像”,或者是否技术高超、画面整齐规矩。
视觉艺术创作需要有感而发
何谓“有感而发”?简而言之就是对具体表现的内容有发自内心的情感,觉得把这个内容画出来才会有“一吐为快”的感觉。当然,此“吐”与彼“吐”可是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请看本页这四幅绘画作品,四位作者表现的内容一样,都是向日葵,但是很明显大家针对这些向日葵要“吐”的完全不同,作品风格也截然不同。不用靠文字去多解释,通过各自的画面完全可以一目了然。
几位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吐为快”和“一目了然”的呢?这就要回到我们本篇文章的大标题了——“名词、动词、形容词”,它们代表了艺术表现的层次。
艺术表现的层次性
既然是层次,自然有高有低、有深有浅了。论深浅,那是技能技巧的问题,技能技巧越高,刻画一个内容的能力越强。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借助“事件”“识见”“实践”“时间”四个要素来获得。一个创作者能否找到特别适合表达的“事件”,这个“事件”是否能够运用视觉表达的形式“识见”,这需要一个创作者不断地“实践”,自然需要相当的“时间”了!所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此说来,如果我们不知道或者并不想未来成为艺术家,干吗还要去画画,去进行艺术创作呢?其实每一个人,不管是否是艺术家,不管技能技巧深浅,都可以按照艺术创作的规律去创作自己的作品,而这个规律中对每个人来说都能达到的就是有感而发的高低层次——最基本的“名词”,有高度的“动词”和最高水平的“形容词”。
最基本的“名词”
为什么说“名词”是最基本的呢?因为在视觉表现中的“名词”就是表现出所表现内容的样子。只要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出了所表现内容的外在樣子,“名词”的任务就算完成了。看到这段文字,不知道你是否悟出了一个道理,既然“用适当的方法表现出了所表现内容的外在样子”就可以,拍张照片不就行了吗?在今天有这种想法非常正常,因为摄影已经成为信手拈来的“家常便饭”了。可是仅仅在一百年前还不行,因为那个时候摄影并未普及,成本也很高。再往前几百年上千年,根本就没有摄影,只能靠画,所以能有为人画像的本事就等于掌握了一门生存的手艺,而且是高级的手艺。在摄影已经如此普及的今天,如果仅仅是为了表面的样子而去画像,从艺术的角度说层次算高吗?可想而知,千万不要为了表面的“像”而去画像,那真的落伍了。 有高度响“动词”
既然“名词”不可取,那么可以追求“动词”。请看这两只手,哪只是静止的宁哪只是动态的呢?不用说,绝对一目了然吧。如果仅仅论表面的“像”,照片绝对比绘画既像又省力,论这只手的动态,使用照相机就能做到。可是如果你让照相机拍出四只手不同的,如方向不同、快慢不同的动态,一般的照相机恐怕都“傻眼”了!也许你说,可以在电脑里修图。当然可以,但那还是摄影吗?不,那属于电脑设计,属于电脑绘画了。也就是说,当创作进入到“动词”,特别是较为复杂的“动词”表现时,绘画开始胜出了,而且此时用外表的“像”去表现“动词”反倒一点都不像了。所以,我们先不管技术的深浅(很多时候像这只晃动的手,根本就不需要很“深”的绘画技能技巧),可以先努力借助各种方法(除了画之外,拼贴就是一种很棒的方法)占领“动词”的高地。那样你的作品就会从仅仅是外在的、外表的表达,上升为虽然表现的还是外在感受的内容,但是已经在传达简单的外表样子做不到的事情了。
最高水平的“形容词”
再进一步,可以尝试去表现“形容词”。虽然“形容词”处在艺术表现的高端,但它绝不是高不可攀的,因为艺术是非常个性化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决定一件艺术作品肯定很差或者绝对好得不得了。“形容词”的表现也可以因人而定,可高可低,可以用“形容词”本身的程度来判断。比如面对一瓶花,仅仅是表现一瓶花的样子,那自然是“名词”了。如果要表现的是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的瓶花,自然上升到“动词”的层面了。再上升一下,如果你觉得这瓶花特别“鲜艳”,你努力想表达出自己看到的“鲜艳”,就进入“形容词”层面了。进到这个层面要努力做的就是运用已经掌握的技能技巧去表现出这“鲜艳”,比如利用色彩对比,利用不同的笔触,利用花朵的不同大小或者位置的安排等等。当然,虽然“鲜艳”是“形容词”,但毕竟还是能看出来的,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瓶很“郁闷”的花朵,那么表现起来就很有难度了。但是,类似“鲜艳”这样的“形容词”还是值得一试的。
“生长”着的向日葵
这三幅向日葵的“形容词”都是“生长”,但是表现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其原因就在于作者各自在作品中对“形容词”运用的视觉解释不同。一位表达的是在黄土地上的生长状态,强调的是共性,所以在表现的时候刻意表现的是集体,而运用的色彩呈现出他对这个集体的认识。另一位通过淡化枝叶强化花朵来表现阳光下的生长,甚至有些错位,因为作者期望通过这样的表达来体现生长的速度和“情绪”。第三位则通过写意的方式,不惜“破坏”枝叶来烘托花朵的生长,目的是借助强烈的对比来达到观众可以一眼就感受到花朵生长的效果。
“绽放”的向日葵
再看上面这四幅向日葵,都可以用“绽放”这个“形容词”。只是四位作者的经历不同、身份不同,所以都很自然地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其中了。他们分别是一位资深的大学老教授、一位美术学院的大一学生、一位农民老奶奶、一位中年职业画家。老教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老谋深算”,绝对不是贬义哦;大一学生则是“蓓蕾初绽”;农民老奶奶绝对是“直来直去”,把自己农村生活的直觉感受用非常不专业的技能技巧,但却非常好地表现了出来;专业画家肯定要“稳扎稳打”,在表现自己感受的时候尽可能地充分展现自己的技能技巧。你能否从作品中区分出来呢?给你一个小小的提示:因为它们对“绽放”的表达都非常到位,也就是非常符合自己的经历带来的不同感受,所以你可以从前面所说的有深有浅的技能技巧角度去判断。
向向日葵“生命”
上面这四幅作品的“形容词”是“生命”,同样是作者在各自表现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其中一位是外国的插图画家,他的作品是为以生命为内容的绘本画的插画;一位是著名的荷兰画家梵·高,他历来视向日葵为生命的象征;一位是中国老画家,特别喜欢用作品中的笔墨变化体现内容的生命力;一位是儿童作者,他明显地把自己对向日葵的喜爱融入了其中,因为能看出作品有“玩”的痕迹。你分辨出来四幅画分别是谁创作的了吗?
绘画表现“无禁区”
不管是什么“形容词”,对于作品的内容来说,还有一个画多画少和画在什么位置的问题。请看下一页上方这四幅同样也是表现向日葵的作品,有“四平八稳”的,也有“飘忽不定”的;有远远的“一大片”,也有“近在咫尺”的表达;有突出花朵的色彩处理,也有尊重整体效果的色彩处理;有强化边缘线的方式,也有完全打破形状界限的渲染。总之,作者是在按自己的感受,而不一定要按大家习以为常的样式去表现。同理,我们的创作也一样,并没有一定之规,只要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绘画表现是无禁区的。
说到“无禁区”,在我们创作的时候往往还是会有一个无意识就会去遵守的“禁区”,这个“禁区”特别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打破,它就是色彩。也许你会疑问:色彩怎么成了“禁区”呢?我画画从来不怕用各种各样的颜色。没错,所以说这是个“无意识”进入的“禁区”,这个“禁区”存在的具体体现就是,我们在画画的时候,有意无意地会将形状,也就是表现内容的造型样式作为衡量作品完成好坏的标志。只要造型样式达到了某种要求,色彩基本就不会更多地被考虑了。其实,造型和色彩是表现内容的两大要素,是不分高下的平等的两大要素。只是在具体表现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做到两大要素完全一致,完全平等。而应该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有的时候以造型为主,甚至让造型占绝对多的分量,比如中国传统的线描和从西方引入的素描就是典型的以造型表现为主的创作方法。与此同时,也同样应该有以色彩表现为主,而造型表现为辅,甚至让色彩占据绝对多分量的作品。这些就要看创作者是准备如何表现自己的“形容词”的。因为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说,任何技能技巧都是为艺术表现服务的,它必须承托出作者想要达到的表现效果,也就是说表现是显性的,而技巧则是隐形的。
右边这两幅表现向日葵的作品就是典型的以色彩表现为主的作品。一幅表现的是阳光撒下来的“温暖”,所以特別强化了光照的效果。为了突出向日葵,有意淡化了比向日葵的黄色更强烈的红色,更多地运用了能更好衬托黄色的绿色,而绿色又特别强烈地调和了烈日的“暴烈”,反向衬出了画面的“温暖”。另一幅作品为了体现向日葵的色彩,干脆把背景全涂成了黑色,在最深的颜色衬托下,向日葵呈现出强烈的色彩感,而“强烈”恰恰是画家要表现的“形容词”。试想,如果这两幅作品造型都画得非常“名词”,那它们带来的“温暖”和“强烈”还会有现在呈现的这样恰到好处吗?如果一定要用造型表现来衡量,这两幅作品恐怕连“及格”都难了,这可是两位在世界上都很著名的中国大画家的作品哦。 从向日葵到大赛主题
说来说去,我们说的离本次大赛的主题似乎有点远了。是的,我们刚才没有直奔主题,而是从“大”的方面说到了艺术创作一些最根本的东西。但是它对你如何去选择和表现主题一定会大有益处的。与此同时,也肯定会对未来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学习大有益处的。
接下来我们就针对本次大赛主题,仍然结合向日葵来进行“小”的探讨。请看本页三幅作品,其中那位露出半张脸的女孩,她的头发被画家巧妙地与向日葵结合在了一起,加之色彩的统一处理,一下子把向日葵的主题和主人公的情趣结合到了一起。在类似本次大赛这样的主题处理上,这种从造型和色彩上将表现内容进行结合,用以比喻或者体现一些含义,或者说表现“形容词”的手法,效果是非常好的。
看另一幅作品,其实很写实的内容也可以表现出“形容词”的。从作品画面上明显可以看出来,大人(应该是小女孩的父亲)绝对不是因为累了而坐下来休息,而是作者通过给他描画成这样的动作,体现一种思考。思考什么呢?看看坐在大人肩头的小女孩,她那仰头看向远方的动态足以说明问题了。为了强化这个“仰头看向远方”,向日葵明显地被画成了一边密一边疏,而透過向日葵丛看到的田野又被有意识地画得很“遥远”。试想,如果用“名词”的方式表达,田野中会出现这样距离的田地吗?所以,即使就是生活中很普通的内容,经过作者围绕“形容词”的需要而进行的处理,同样会诞生很有意义的作品。
知道著名画家梵·高创作的《向日葵》的人,再看这幅画都会会心一笑,同时能感受到画家用这种幽默方式去表现梵·高视向日葵为生命的心情。如果不知道梵·高的《向日葵》,看到这幅作品只会觉得有些可笑,甚至奇怪,很难体会到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去进行表现。利用人们习惯的一些想法、看法和样式去表现自己的感受,也就是“寓意”或者“借意”的方法也是艺术家常用的艺术创作手法。
前面说过,有些表现带有故事情节的作品可以采用在画面中分格的方式,用多个画面表现出作品的内容。其实,在绘画表现中还有一种方式,它介乎于表现故事和普通绘画表现之间,这就是“故事化”的表现方式。在对类似本届大赛这样的较为宽泛的主题进行表现的时候,故事化的表现形式也非常合适。所谓故事化,就是指画面内容并不讲一个具体的故事,而是通过画面中出现的形象去表现一种需要放在时间过程中去体会的内容。比如上面这幅作品就围绕向日葵分别画出了女孩,和作为主人公的女孩(应该也是作者本人的象征)所希望的事情。向日葵、女孩和这些事情相互映衬,共同呈现出某种含义,而这个含义肯定是作者最期望表达的“形容词”。
上面的三幅作品有的有人物,有的没有人物,但是都在借助向日葵进行故事化的表现。一幅借助梵·高那著名的向日葵去体现小主人公的心情;一幅让满园的向日葵来映衬阳光下孩子快乐的感受;而那幅没有出现主人公的作品,借助小小的栅栏门,通过院子内外植物,特别是向日葵的高矮、大小、疏密和色彩的对比,让大家从画面中感受到那位未出场的小院主人的性格特点。这些都值得我们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借鉴。
“得意忘形”与“形形色色”
综合前面所见的内容,针对本次大赛“阳光伴我成长”的主题,我们的创作要想出彩,首先应该放开思路,放开胆量。只要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不一定惊心动魄,不要求标新立异,只要能够努力把自己感受中的“动词”“形容词”表现出来,这件作品就可以称为好作品了。
与此同时,千万不要纠结和拘泥于表面的“像”,只要能够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完全可以不管表面的“像”,尽可以“得意忘形”。还有,要记住形状只是我们进行艺术表现的一个因素,色彩可是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当色彩可以帮助我们表现得更好时,完全可以做个“好色之徒”,因为好的艺术表现绝对是“形形色色”的。
致老师和家长们
虽然同学们是大赛创作的主人,但是离不开家长、老师等成年人的辅导和帮助。在此要特别对大人们说几句话——
希望对孩子们的想法多一些理解,而不要借助他们的手去表达大人们的想法。
针对孩子们的想法,希望不要用人们习惯的表现形式去要求,而是多一些启发,让孩子们用自己擅长和习惯的方式去表达。
在进行具体技能技巧辅导时,不要因为孩子无法接受而强令,最好多一些引导,尽可能让孩子们在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去运用这些技能技巧。
大人要做的不是替代,而是帮助,针对孩子们的需要多一些帮助,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完成自己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