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课标,设计常见考试题型,分析解题思路和答题格式、技巧,以达到提高学生解答阅读题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中考 语文 阅读题 答题技巧 格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15
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十分重要的能力,它涵盖了认知、理解、信息、筛选、整合,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体现了学生获取知识、归纳提炼能力的高低。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要扩大认知面,获取为我所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头戏。现在的初中生阅历尚浅,学习兴趣不高,阅读面狭窄、阅读方法欠缺,部分学生在中考中得分较低。为此,我想对提高学生在中考中阅读得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
眉山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分值达40多分,超过了作文分数。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强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中考语文阅读题包括古诗、课内外阅读、文言文课内外阅读、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名著阅读这几个板块,占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可见抓好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多重要。
二、古诗文阅读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长廊里的一朵奇葩。人教版教材中渗透了大量题材广泛、意象新颖生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首先要学生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如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的风格豪放、浪漫飘逸,大多表现乐观昂扬、意气风发的情感;而杜甫生活在战乱动荡的晚唐,其诗歌更多的是折射民生、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到了宋朝的苏轼、辛弃疾都曾在朝为官,但仕途坎坷,即使遭贬谪、被排挤,也心系君主、心系国运,其诗歌高亢雄浑。其次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赏析,把握诗人的情感。诗歌大多凝练含蓄,品析时要仔细琢磨,认真领悟。最后要教会学生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借物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等。教学时,要精选教材中的典型篇目,让学生说出表现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这一板块主要包括两大题:说明文阅读或议论文阅读。
(一)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实用文体
对这类文体的考查,先是指出说明对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事理。其次,找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掌握: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这几种说明方法。训练时要讲清楚每种说明方法的含义,能准确判断,同时要分析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用这样的格式:这句或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至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要紧扣准确性、周密性来回答。
(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中考中对它的考查首先从三要素入手: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主要见解或主张,一般是一句肯定的、表达完整的话。找论点,可以一看文章的标题,二看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时一篇文章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相加就是中心论点。有时能找出現成的,有时需要归纳概括。对论据的考察,先要指出认证方法,常见的认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如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答道理论证最好说出以上括号中的具体方法,若没有才答道理论证,作者的分析也是道理论证。还要考察论证方法的作用,可用这种格式:这句这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准确地论证什么观点。最后要考察学生分析一段或几段文字的论证过程,常见的题型是: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可这样答:先举例或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然后提出中心论点。还可考察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要用这样的答题格式:作者先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
四、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小说、散文阅读
小说阅读主要考察以下题型:1.拟出情节线索,答这样的题要注意提供的示例有无字数要求,有些必须用四字词语,有些要作简洁归纳。2.分析句子包括对关键词的分析,对句子进行赏析,可用这些答题格式:这个词用了什么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人物什么心理或思想感情。分析句子要从描写方法入手,如环境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可以这样回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渲染了什么气氛,表达了人物什么性格或情感。另外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这样答:从哪些情节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散文阅读要注意:1.线索的把握,注意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它是贯穿全文的脉络。2.句子含义的分析,这种题要在用词、描写方式上入手。3.作者情感的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往往表达的是作者在特定场合情景下的独特感受。
五、结束语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要精选材料,精心指导,有的放矢。只要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断总结找规律,学生的阅读成绩就一定会提高。
【关键词】中考 语文 阅读题 答题技巧 格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15
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十分重要的能力,它涵盖了认知、理解、信息、筛选、整合,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体现了学生获取知识、归纳提炼能力的高低。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要扩大认知面,获取为我所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升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重头戏。现在的初中生阅历尚浅,学习兴趣不高,阅读面狭窄、阅读方法欠缺,部分学生在中考中得分较低。为此,我想对提高学生在中考中阅读得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让学生明确阅读在中考中的重要地位
眉山市近几年中考语文试卷阅读分值达40多分,超过了作文分数。阅读量大、阅读能力强对写作水平的提高大有帮助。中考语文阅读题包括古诗、课内外阅读、文言文课内外阅读、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名著阅读这几个板块,占了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可见抓好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多重要。
二、古诗文阅读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学长廊里的一朵奇葩。人教版教材中渗透了大量题材广泛、意象新颖生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首先要学生熟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如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的风格豪放、浪漫飘逸,大多表现乐观昂扬、意气风发的情感;而杜甫生活在战乱动荡的晚唐,其诗歌更多的是折射民生、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到了宋朝的苏轼、辛弃疾都曾在朝为官,但仕途坎坷,即使遭贬谪、被排挤,也心系君主、心系国运,其诗歌高亢雄浑。其次要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分析赏析,把握诗人的情感。诗歌大多凝练含蓄,品析时要仔细琢磨,认真领悟。最后要教会学生分析诗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如象征、借物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相间、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等。教学时,要精选教材中的典型篇目,让学生说出表现手法。
三、现代文阅读
这一板块主要包括两大题:说明文阅读或议论文阅读。
(一)说明文是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实用文体
对这类文体的考查,先是指出说明对象,可以是事物,也可以是事理。其次,找出文中所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掌握: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这几种说明方法。训练时要讲清楚每种说明方法的含义,能准确判断,同时要分析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一般用这样的格式:这句或这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准确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什么特征。至于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要紧扣准确性、周密性来回答。
(二)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作者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见解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中考中对它的考查首先从三要素入手:论点、论据、论证。论点是作者在文中要阐明的主要见解或主张,一般是一句肯定的、表达完整的话。找论点,可以一看文章的标题,二看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有时一篇文章可以围绕一个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相加就是中心论点。有时能找出現成的,有时需要归纳概括。对论据的考察,先要指出认证方法,常见的认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如比喻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答道理论证最好说出以上括号中的具体方法,若没有才答道理论证,作者的分析也是道理论证。还要考察论证方法的作用,可用这种格式:这句这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具体准确地论证什么观点。最后要考察学生分析一段或几段文字的论证过程,常见的题型是:作者是如何提出论点的,可这样答:先举例或举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然后提出中心论点。还可考察作者是怎样展开论证的,要用这样的答题格式:作者先怎样,然后怎样,最后怎样。
四、文学作品的阅读包括小说、散文阅读
小说阅读主要考察以下题型:1.拟出情节线索,答这样的题要注意提供的示例有无字数要求,有些必须用四字词语,有些要作简洁归纳。2.分析句子包括对关键词的分析,对句子进行赏析,可用这些答题格式:这个词用了什么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人物什么心理或思想感情。分析句子要从描写方法入手,如环境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可以这样回答: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渲染了什么气氛,表达了人物什么性格或情感。另外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可这样答:从哪些情节可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散文阅读要注意:1.线索的把握,注意标题、开头、正文、结尾,它是贯穿全文的脉络。2.句子含义的分析,这种题要在用词、描写方式上入手。3.作者情感的表达,“一切景语皆情语”,散文往往表达的是作者在特定场合情景下的独特感受。
五、结束语
总之,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要精选材料,精心指导,有的放矢。只要循序渐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不断总结找规律,学生的阅读成绩就一定会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