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山如黛拱雩城,贡水西去雩山高”
明代诗人王颖由虔人闽,途经于都,望云游峰动,听林涛泉琴,万千气象尽收眼底,雅兴大增,笔随心驰,信口吟出了这首《雩都偶咏》。
于都,是个山区。七分半山半分田,一分道路一分园。
山,如涛如浪的山,演绎了于都多少人奇妙的故事
山,如奔如驰的山,锻铸了多少于都人独特的风魄
然而,今日大开放的时代,山里缺水少田,缺路少车,缺校少教,缺医少药,没有电视、没有电话,行路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看电视难、娶妻难、就业难……那莽莽群山、深锁密林给那繁衍于斯的山民们所带来的,却是致富无路、脱贫无门的苦涩和酸楚。他们期盼着跨出山门,告别闭塞与贫穷……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常常会出现某种跨越的契机。
2004年,于都启动深山区移民扶贫工程。山里人久盼的历史契机悄然而来。如一股涌动的春潮,一批又一批的山民,毅然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山村,走出了世世代代缺水、无路、偏僻贫困的生存环境,搬进了通水、通电、通车,子女上学近、医疗有保障、致富有项目的移民新村。
洒向移民的“阳光雨露”
“搬出深山,是他们一直的心愿,可当地政府财力有限,国家有这样的大好政策,我们就要牵好线,搭好桥,做好服务。”铁山垅镇的党委书记葛志春用朴实的话说出了政府的责任。为确保移民扶贫这一惠民工程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扶贫目标,于都县按照“群众自愿、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了5年规划,每年完成2000多名移民扶贫搬迁任务。
于都实施移民扶贫总体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将移民扶贫纳入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解决了“重视新农村建设但资金筹措难”和“移民工作有资金安排却得不到足够重视”的“两张皮”现象,移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互促共进。二是把移民扶贫与建设新村镇相结合,充分利用各乡镇集体山地、林场、农场、园艺场等靠近交通较为方便的平地建立扶贫移民安置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计标高、统一配套设施,对安置区进行挂牌管理,还制定特殊保护政策,让搬迁户在新的环境中真正安居乐业。三是坚持有土安置与无土安置相结合,为鼓励移民自己在本县或外地投亲靠友,县政府专门出台一系列措施和优惠政策,降低移民进城门槛,减免工商税收,免费为移民举办技术培训,拓宽移民进城、进镇经商务工“绿色通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积极做好服务配套工作,在迁址、规划、设计、水、电、子女就学等各个环节给予政策倾斜。
为保证移民资金有效使用,于都对移民资金采取分级管理、分期放款、全程监督。对移民的个人补助,根据其签约、建房、拆迁的搬迁进度,分三次给付;而移民点基础设施兴建,则按照工程总造价先预付部分款项,剩余部分等工程结束验收后付清。这样,既保证了移民的利益,又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移民安置点上,一栋栋红砖平顶的住宅楼建立起来了。水利部门拨款为移民们打起了水井;农业部门对移民点建沼气池进行立项帮扶;供电部门将电线拉到了移民的家门口……
安身养家新坦途
“告别深山感谢移民好政策,喜迁新村铭记政府扶贫情。”看到这副对联,我们深深的感触到,当山民们深情地告别生之育之的故土时,他们内心深处所写满的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以及对未来全新生活的憧憬。
管毛毛从银坑镇嶂脑村搬到靠近圩镇的移民小区后,由于擅长木工活,人也活络,很快成了乡亲们上请下迎的“小鲁班”,不但赚钱比以前多,小区内12户居民还一致推举他当了移民新村建设理事会会长,每天忙碌而充实,按他自己的话说,已经“乐不思蜀”。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提起山沟里的“老家”,管毛毛说那地方“不养人”。儿子上小学,为了赶5公里山路,天不亮就得出门;邻家媳妇怀孕眼看就要临盆,可地滑路陡,雇来的车迟迟进不了山
一项调查显示,于都全县因人畜饮水困难,上学、就医难;因人均耕地少,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因通电、通讯、通路难造成难以致富的超过1万人。镇嶂脑村,山高坡陡,住户分散,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该村120户人家620人,全都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巢里,贫困面达70%以上,离乡镇最近6公里,最远23公里。经测算,光解决这个村通路难的问题,投资就得上200万元。这对高山区贫困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给予投入了,也难从根本上解决看电视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
“抬头见山,低头还是山”,这是多年来铁山垅镇大庄村老虎坑组的真实写照。该组地处深山,交通极为不便,基本与外界隔绝,村民缺粮情况严重,又没有通电,生活条件差。2004年,当乡里的干部来村里做移民搬迁工作时,全组人无不兴高采烈,拍手叫好。针对老虎坑组的实际情况,镇政府采取离组不离村、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把移民点定在大庄村大埠,并成立移民扶贫办公室,负责移民事宜。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要求和地方实际,该乡在移民房建设上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高、统一配套、统一立面”的模式,由移民户共同推选出建房理事会,负责协调日常事务,监督工程质量等工作。
在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乡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万余元资金集中解决水、电、路等“三通一平”问题。短短几个月时间,一排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移民新村在大庄村矗立起来。
近日,笔者走进居住在这里的搬迁户温石发的家,只见液化灶、电饭煲、彩电等以前老虎坑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现代化设施摆在家中。他的儿子现在读小学三年级。以前因为学校离家远无法上学,现在的学校离新家十来分钟的路程,天天都可以轻松上学了。温石发说:“以前住在老虎坑,许多孩子没上学耽误了前程,如今搬出后小孩读书方便了,下一代更有希望。”
我爱“第二故乡”
走进银坑镇的移民新村,“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我家。”正在洗衣服的周静丝毫没有山里人的羞涩,大大方方地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情况。“移民新村12户入住后。两年时间出现养猪户6户、开门市l家、开饭店1家、卖水果2家、送牛奶l家……这些营生,在以前的山窝里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
于都移民扶贫刚启动时,不少移民对象的脸上都写满了困惑,为未来的生计过分担忧。山区农民以土地为生,与土地难以割舍的情缘,“故土难离”的守土观念都要比其它地方的农民强。起始他们许多人都指望政府帮他们调田,迁出来后有地耕种。省政府的政策也强调以有土安置为主。但现实是,安置地的农民多不愿意将 自己的田地调给移民,调田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如果政府将调田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硬性完成,则易引发移民和原住地居民的矛盾。于都大胆突破这一思维模式,结合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的战略,鼓励山区农民跳出传统农业,大胆从事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以果富民、用果安民”果业安置战略,大力发展脐橙种植业,铁山垅镇就是选取宜果地安置移民,利用原有老果业基地30亩,辐射带动开发果园180多亩,有需要的移民都能分到5亩以上山场种果。同时乡镇专门为移民免费举办果业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办班5期,印发果技资料360多份,赊销果业生产资料3万余元。
在移民试点村镇,移民被当地群众视为“香饽饽”。
禾丰镇党委书记刘熙波把移民扶贫工作比喻成打牌时“抓了个大王”!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200多移民为禾丰带来70多万元资金,不仅直接带动当地建材、运输、劳务等产业发展,而且日益旺盛的人气将为禾丰的长远发展增强后劲。” 运输户谢远东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为移民运送砂石砖木,收入比往年足足多了1万多元!”
移民扶贫工程的实施,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业园区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笔者了解到,罗江乡太坪村草坪嶂实行搬迁后,其原有土地实现了向浙江客商的依法流转,被开发改种毛竹;而移民利用移民村里的优质水田,调整种植时令蔬菜、开垦水塘养鱼,收入比原先高了一大截。
县扶贫办的同志介绍,目前于都835户移民中多数选择在圩镇安置,而不管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80%的移民户都毅然选择从事非农产业的。随着县里工业园区的发展,园内的200多家企业不仅大量吸收移民子女就业,而且还为拥有一技之长的移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天地。
搬出太山,迎来新生,移民户对自己的境遇感慨万千。
移民户刘祝禄对笔者讲述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凭我的本事,再过十年,我家也住不上新房,我孩子也上不了新学校……全靠党的移民政策,全靠心里装着我们的县领导。”而在他身旁嬉闹的一群孩子们的脸上,笔者分明看到了移民们的新希望。
在一批又一批的山民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山村,迁往全新的地方重新安排全新的生活时,让我们为他们祝福,祝他们一路顺风,祝他们战胜命运的挑战,远离贫困,尽快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明代诗人王颖由虔人闽,途经于都,望云游峰动,听林涛泉琴,万千气象尽收眼底,雅兴大增,笔随心驰,信口吟出了这首《雩都偶咏》。
于都,是个山区。七分半山半分田,一分道路一分园。
山,如涛如浪的山,演绎了于都多少人奇妙的故事
山,如奔如驰的山,锻铸了多少于都人独特的风魄
然而,今日大开放的时代,山里缺水少田,缺路少车,缺校少教,缺医少药,没有电视、没有电话,行路难、用电难、就医难、上学难、看电视难、娶妻难、就业难……那莽莽群山、深锁密林给那繁衍于斯的山民们所带来的,却是致富无路、脱贫无门的苦涩和酸楚。他们期盼着跨出山门,告别闭塞与贫穷……
人类文明史的进程中,常常会出现某种跨越的契机。
2004年,于都启动深山区移民扶贫工程。山里人久盼的历史契机悄然而来。如一股涌动的春潮,一批又一批的山民,毅然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山村,走出了世世代代缺水、无路、偏僻贫困的生存环境,搬进了通水、通电、通车,子女上学近、医疗有保障、致富有项目的移民新村。
洒向移民的“阳光雨露”
“搬出深山,是他们一直的心愿,可当地政府财力有限,国家有这样的大好政策,我们就要牵好线,搭好桥,做好服务。”铁山垅镇的党委书记葛志春用朴实的话说出了政府的责任。为确保移民扶贫这一惠民工程实现“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扶贫目标,于都县按照“群众自愿、统一规划、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制订了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进行了5年规划,每年完成2000多名移民扶贫搬迁任务。
于都实施移民扶贫总体从三个方面推进:一是将移民扶贫纳入了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中,解决了“重视新农村建设但资金筹措难”和“移民工作有资金安排却得不到足够重视”的“两张皮”现象,移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相得益彰,互促共进。二是把移民扶贫与建设新村镇相结合,充分利用各乡镇集体山地、林场、农场、园艺场等靠近交通较为方便的平地建立扶贫移民安置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计标高、统一配套设施,对安置区进行挂牌管理,还制定特殊保护政策,让搬迁户在新的环境中真正安居乐业。三是坚持有土安置与无土安置相结合,为鼓励移民自己在本县或外地投亲靠友,县政府专门出台一系列措施和优惠政策,降低移民进城门槛,减免工商税收,免费为移民举办技术培训,拓宽移民进城、进镇经商务工“绿色通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也积极做好服务配套工作,在迁址、规划、设计、水、电、子女就学等各个环节给予政策倾斜。
为保证移民资金有效使用,于都对移民资金采取分级管理、分期放款、全程监督。对移民的个人补助,根据其签约、建房、拆迁的搬迁进度,分三次给付;而移民点基础设施兴建,则按照工程总造价先预付部分款项,剩余部分等工程结束验收后付清。这样,既保证了移民的利益,又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移民安置点上,一栋栋红砖平顶的住宅楼建立起来了。水利部门拨款为移民们打起了水井;农业部门对移民点建沼气池进行立项帮扶;供电部门将电线拉到了移民的家门口……
安身养家新坦途
“告别深山感谢移民好政策,喜迁新村铭记政府扶贫情。”看到这副对联,我们深深的感触到,当山民们深情地告别生之育之的故土时,他们内心深处所写满的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以及对未来全新生活的憧憬。
管毛毛从银坑镇嶂脑村搬到靠近圩镇的移民小区后,由于擅长木工活,人也活络,很快成了乡亲们上请下迎的“小鲁班”,不但赚钱比以前多,小区内12户居民还一致推举他当了移民新村建设理事会会长,每天忙碌而充实,按他自己的话说,已经“乐不思蜀”。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提起山沟里的“老家”,管毛毛说那地方“不养人”。儿子上小学,为了赶5公里山路,天不亮就得出门;邻家媳妇怀孕眼看就要临盆,可地滑路陡,雇来的车迟迟进不了山
一项调查显示,于都全县因人畜饮水困难,上学、就医难;因人均耕地少,农业资源占有量低;因通电、通讯、通路难造成难以致富的超过1万人。镇嶂脑村,山高坡陡,住户分散,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电视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该村120户人家620人,全都生活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巢里,贫困面达70%以上,离乡镇最近6公里,最远23公里。经测算,光解决这个村通路难的问题,投资就得上200万元。这对高山区贫困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即使给予投入了,也难从根本上解决看电视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
“抬头见山,低头还是山”,这是多年来铁山垅镇大庄村老虎坑组的真实写照。该组地处深山,交通极为不便,基本与外界隔绝,村民缺粮情况严重,又没有通电,生活条件差。2004年,当乡里的干部来村里做移民搬迁工作时,全组人无不兴高采烈,拍手叫好。针对老虎坑组的实际情况,镇政府采取离组不离村、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把移民点定在大庄村大埠,并成立移民扶贫办公室,负责移民事宜。结合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要求和地方实际,该乡在移民房建设上采取“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高、统一配套、统一立面”的模式,由移民户共同推选出建房理事会,负责协调日常事务,监督工程质量等工作。
在移民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乡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入1万余元资金集中解决水、电、路等“三通一平”问题。短短几个月时间,一排错落有致、整齐划一的移民新村在大庄村矗立起来。
近日,笔者走进居住在这里的搬迁户温石发的家,只见液化灶、电饭煲、彩电等以前老虎坑人听都没听说过的现代化设施摆在家中。他的儿子现在读小学三年级。以前因为学校离家远无法上学,现在的学校离新家十来分钟的路程,天天都可以轻松上学了。温石发说:“以前住在老虎坑,许多孩子没上学耽误了前程,如今搬出后小孩读书方便了,下一代更有希望。”
我爱“第二故乡”
走进银坑镇的移民新村,“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爱我家。”正在洗衣服的周静丝毫没有山里人的羞涩,大大方方地向我们介绍村里的情况。“移民新村12户入住后。两年时间出现养猪户6户、开门市l家、开饭店1家、卖水果2家、送牛奶l家……这些营生,在以前的山窝里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
于都移民扶贫刚启动时,不少移民对象的脸上都写满了困惑,为未来的生计过分担忧。山区农民以土地为生,与土地难以割舍的情缘,“故土难离”的守土观念都要比其它地方的农民强。起始他们许多人都指望政府帮他们调田,迁出来后有地耕种。省政府的政策也强调以有土安置为主。但现实是,安置地的农民多不愿意将 自己的田地调给移民,调田工作遇到了很大困难。如果政府将调田工作当作政治任务来硬性完成,则易引发移民和原住地居民的矛盾。于都大胆突破这一思维模式,结合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的战略,鼓励山区农民跳出传统农业,大胆从事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一个突出的亮点是因地制宜,大力推进“以果富民、用果安民”果业安置战略,大力发展脐橙种植业,铁山垅镇就是选取宜果地安置移民,利用原有老果业基地30亩,辐射带动开发果园180多亩,有需要的移民都能分到5亩以上山场种果。同时乡镇专门为移民免费举办果业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办班5期,印发果技资料360多份,赊销果业生产资料3万余元。
在移民试点村镇,移民被当地群众视为“香饽饽”。
禾丰镇党委书记刘熙波把移民扶贫工作比喻成打牌时“抓了个大王”!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200多移民为禾丰带来70多万元资金,不仅直接带动当地建材、运输、劳务等产业发展,而且日益旺盛的人气将为禾丰的长远发展增强后劲。” 运输户谢远东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为移民运送砂石砖木,收入比往年足足多了1万多元!”
移民扶贫工程的实施,也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工业园区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
笔者了解到,罗江乡太坪村草坪嶂实行搬迁后,其原有土地实现了向浙江客商的依法流转,被开发改种毛竹;而移民利用移民村里的优质水田,调整种植时令蔬菜、开垦水塘养鱼,收入比原先高了一大截。
县扶贫办的同志介绍,目前于都835户移民中多数选择在圩镇安置,而不管是集中安置还是分散安置,80%的移民户都毅然选择从事非农产业的。随着县里工业园区的发展,园内的200多家企业不仅大量吸收移民子女就业,而且还为拥有一技之长的移民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天地。
搬出太山,迎来新生,移民户对自己的境遇感慨万千。
移民户刘祝禄对笔者讲述时,禁不住热泪盈眶:“凭我的本事,再过十年,我家也住不上新房,我孩子也上不了新学校……全靠党的移民政策,全靠心里装着我们的县领导。”而在他身旁嬉闹的一群孩子们的脸上,笔者分明看到了移民们的新希望。
在一批又一批的山民离开了他们熟悉的山村,迁往全新的地方重新安排全新的生活时,让我们为他们祝福,祝他们一路顺风,祝他们战胜命运的挑战,远离贫困,尽快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