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是国家的重要资源,它不仅为社会提供木材及其它原材料,同时又具有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等功能,并在改造自热、保护环境、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各地造林绿化任务逐年增加。然而,造林难以成林,究其主要原因,除没有做到适地适树和管护不良外,还有苗木质量差和栽植技术不当等因素。造林质量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生命线,事关绿化工程的成败,因此,如何提高造林质量就成为林业生产中的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科学规划
造林规划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造林设计时,应合理搭配树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各种针叶树、阔叶树和灌木树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灌灌混交,避免营造单一的纯林。而且还要贯彻适当集中的原则,不同地区的造林工作有不同方向和任务。同时要恢复和发展生态平衡出发,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造林地的自然优势,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适地适树
首先,要了解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气候情况,像土壤、地质、地貌等外在因素;其次,了解造林树种的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是喜阳还是喜阴,是耐湿还是耐旱等内在因素。这样对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长潜力作出综合判断,根据评价结果和树种的特性,选定最符合造林目的和最适合造林地自然条件的树种。通常情况下,要选择乡土树种造林,引种要经过试种验证,不适宜自然环境要求的,决不能盲目引种推广。
2、良种壮苗
在造林绿化中出现成活率低、林木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其原因就是种子的问题。造林要选用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和优良目的性状的树种或品种的苗木种植。苗木要品种纯正,生长健壮,高粗均匀,枝梢充分木质化,侧根和须根多,根系发达,主根短而粗,芽基饱满,无病虫害。采用良种壮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抗性强,木材成材周期提前2—3年,经济产值增加20%左右。
3、细致整地
细致整地是保证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环节。细致整地是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成活率、保存率,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造林前应对造林地进行预防性处理。一是降低害鼠的种群数量,如果造林地内的害鼠数量过高,应先进行灭鼠,鼠口密度降低后再进行造林;二是在造林前要结合鱼鳞坑整地进行深翻,以破坏鼠类的洞道;三是改善林地卫生条件,要将造林地内的枝桠、梢头、倒木等杂物清理干净,破坏害鼠的栖息环境。
4、细心种植
造林整地和栽植是整个造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有直接的影响。起苗出圃前,要先浇一次透水。一方面让苗木本身的水分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保证根系多带根且少伤根。起苗后剪去伤根和烂根,及时进行泥浆蘸根。运输中要保湿包装,防止风吹日晒。栽植中要掌握“挖大坑、栽正中、根舒展、莫中空、提提苗、踩踏平、浇足水、沉实成”的技术要领。做到苗根舒展,深浅适宜,深度一般比原土痕深5—10厘米,不窝根,不露根;栽植整体要点正行直,横纵协调;回填土时要分层填分层踩;栽植后,浇足“定根水”,沉实土壤,水渗下去后,扶正苗木,踩实覆土,保墒情防蒸发,确保成活。
5、抚育管理
把树苗栽上只是完成了植树造林的第一步,要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要求,认真抓好抚育管护。抚育管护包括树体管护、土壤管护和造林地管护。新造林需要定干打梢的,定植后要打头定干,剪侧整形,使其旺盛生长。造林后至树木中幼龄阶段应加强抚育管理,减少害鼠造成的危害。同时,控制抚育伐及修枝强度,促进中幼龄林早日郁闭成林。
6、田间管理
(1)灌溉
灌溉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认为补充林地土壤水分的措施。每次灌溉量的确定,是要根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于湿润状态。
(2)施肥
施肥是造林和林分生长过程中改善林地施肥状况的措施。林地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在造林前结合整地施用。用做基肥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有时也加入化学肥料,有机肥的肥量应根据树种、苗龄、肥料种类以及土壤性质决定。追肥一般用于化学肥料,追肥时要主要氮、磷、钾的搭配。
(3)松土除草
松土可以把板结的地表破碎,保蓄水分,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的主要作用是除掉幼林的竞争植物,使苗木顺利成活。每年进行1次松土除草时间。一般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林业生长。
7、幼林保护
幼林保护是造林后保证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其内容包括防火、防治病、虫、鼠、鸟、兽害,防除寒害、冻拔、雪折、日灼等。特别是北方地区在营造樟子松树时,为了防止冬春旱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
总之,在造林前抓住关键性技术措施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56426 黑龙江省同江市勤得利农场林业局)
一、科学规划
造林规划要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造林设计时,应合理搭配树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各种针叶树、阔叶树和灌木树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灌灌混交,避免营造单一的纯林。而且还要贯彻适当集中的原则,不同地区的造林工作有不同方向和任务。同时要恢复和发展生态平衡出发,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充分发挥造林地的自然优势,实现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
1、适地适树
首先,要了解造林地的立地条件、气候情况,像土壤、地质、地貌等外在因素;其次,了解造林树种的生物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是喜阳还是喜阴,是耐湿还是耐旱等内在因素。这样对造林地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长潜力作出综合判断,根据评价结果和树种的特性,选定最符合造林目的和最适合造林地自然条件的树种。通常情况下,要选择乡土树种造林,引种要经过试种验证,不适宜自然环境要求的,决不能盲目引种推广。
2、良种壮苗
在造林绿化中出现成活率低、林木生长不良、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其原因就是种子的问题。造林要选用具有优良遗传性状和优良目的性状的树种或品种的苗木种植。苗木要品种纯正,生长健壮,高粗均匀,枝梢充分木质化,侧根和须根多,根系发达,主根短而粗,芽基饱满,无病虫害。采用良种壮苗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抗性强,木材成材周期提前2—3年,经济产值增加20%左右。
3、细致整地
细致整地是保证成活率和保存率的重要环节。细致整地是保持水土,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成活率、保存率,改善林木生长环境,促进苗木正常生长的重要措施。造林前应对造林地进行预防性处理。一是降低害鼠的种群数量,如果造林地内的害鼠数量过高,应先进行灭鼠,鼠口密度降低后再进行造林;二是在造林前要结合鱼鳞坑整地进行深翻,以破坏鼠类的洞道;三是改善林地卫生条件,要将造林地内的枝桠、梢头、倒木等杂物清理干净,破坏害鼠的栖息环境。
4、细心种植
造林整地和栽植是整个造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造林的成活率、保存率有直接的影响。起苗出圃前,要先浇一次透水。一方面让苗木本身的水分得到补充,另一方面使土壤疏松,保证根系多带根且少伤根。起苗后剪去伤根和烂根,及时进行泥浆蘸根。运输中要保湿包装,防止风吹日晒。栽植中要掌握“挖大坑、栽正中、根舒展、莫中空、提提苗、踩踏平、浇足水、沉实成”的技术要领。做到苗根舒展,深浅适宜,深度一般比原土痕深5—10厘米,不窝根,不露根;栽植整体要点正行直,横纵协调;回填土时要分层填分层踩;栽植后,浇足“定根水”,沉实土壤,水渗下去后,扶正苗木,踩实覆土,保墒情防蒸发,确保成活。
5、抚育管理
把树苗栽上只是完成了植树造林的第一步,要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要求,认真抓好抚育管护。抚育管护包括树体管护、土壤管护和造林地管护。新造林需要定干打梢的,定植后要打头定干,剪侧整形,使其旺盛生长。造林后至树木中幼龄阶段应加强抚育管理,减少害鼠造成的危害。同时,控制抚育伐及修枝强度,促进中幼龄林早日郁闭成林。
6、田间管理
(1)灌溉
灌溉是造林时和林木生长过程中,认为补充林地土壤水分的措施。每次灌溉量的确定,是要根据树种、林龄、气候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要保证林木根系层处于湿润状态。
(2)施肥
施肥是造林和林分生长过程中改善林地施肥状况的措施。林地施肥分为施基肥和追肥两种。基肥在造林前结合整地施用。用做基肥的肥料主要是有机肥料,有时也加入化学肥料,有机肥的肥量应根据树种、苗龄、肥料种类以及土壤性质决定。追肥一般用于化学肥料,追肥时要主要氮、磷、钾的搭配。
(3)松土除草
松土可以把板结的地表破碎,保蓄水分,增强土壤的通透性,除草的主要作用是除掉幼林的竞争植物,使苗木顺利成活。每年进行1次松土除草时间。一般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林业生长。
7、幼林保护
幼林保护是造林后保证造林成活成林而采取的保护性措施,其内容包括防火、防治病、虫、鼠、鸟、兽害,防除寒害、冻拔、雪折、日灼等。特别是北方地区在营造樟子松树时,为了防止冬春旱风吹袭,造成苗木失水过多,引起叶、芽枯萎,甚至全株死亡,在秋末冬初进行埋土防寒。
总之,在造林前抓住关键性技术措施是提高造林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156426 黑龙江省同江市勤得利农场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