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背着母亲来鲁求学的他已成副校长

来源 :作文·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aifeng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岁时父亲因病去世,之后两三年,姐姐走失,哥哥离家出走,母亲精神失常,所以为了母亲,为了上学,我捡过垃圾,住过猪圈,只要能挣钱的兼职我都做过,只要能落脚的地方我都住过……”刘秀祥清了清嗓子,放慢了语速,笑着说,“一路走来,命运多么不公,生活多么不顺,我都体验过,也都挺过来了。”
  身材瘦小,皮肤黝黑,初看有些严厉冷酷的刘秀祥自诩是打不死的“小强”,但在学生们眼中,他乐观开朗,积极向上,还有些温柔体贴。学生们中间有这么一句话:祥哥来了,赶快奋斗!只要祥哥来了,没有什么迷茫是不能解开的,没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克服的。
  如今,刘秀祥在家乡贵州省望谟县一所高中担任副校长,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感染和激励更多的人。

我有一个梦想——考大学


  “人,一定要有梦想。”
  “从上小学三年级起我就和母亲相依为命,我只有她,她也只有我。家里没有人种地,我就把田地租给别人,没有钱给母亲治病,我就利用周末和假期拼命地捡垃圾,上山挖药材。”刘秀祥说,那时的生活虽然极其艰难,但是自己始终没有放弃求学的念头。
  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的刘秀祥,考上了县里的重点中学,为了兼顾学习和照顾母亲,刘秀祥把母亲带到了县城。
  在县城租房子是不可能的,所以刘秀祥在学校不远处的山头上搭了一个简陋的帐篷,这也成了刘秀祥和母亲在县城生活三年的“家”。初中三年,刘秀祥白天读书,晚上就去捡破烂卖钱。刘秀祥笑着说,在当时的处境下,自己没有多少经济来源,要读书,还要照顾患病的母亲,他觉得自己能活下来就已经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但是他心里始终有一个梦想——考大学。

穿越黑暗追寻梦想的曙光


  2 0 0 7年的夏天,刘秀祥以为即将迎来曙光,然而,黎明前的黑暗再次袭来……
  由于多年艰苦生活造成的营养不良,只有4 0多公斤的刘秀祥在即将高考时生病了。高考的失利,让这个内心无比坚强的男孩儿第一次有了轻生的念头。“我当时想放弃自己的生命,对生活失望了,开始厌恶这个世界,觉得老天非常不公平,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还要遭遇这一切。”
  就在刘秀祥为默默离开做准备的时候,偶然间翻到自己日记里记录的一句话:当你在抱怨自己没有鞋穿的时候,回过头发现别人没有脚。
  “就是这句话让我幡然醒悟,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刘秀祥说,可能是自己有着太强的自尊心,就想远离这个当时很失望的家乡。
  随后,刘秀祥背着破烂的锅碗瓢盆,带着母亲来到了兴义复读,为了节约生活费,刘秀祥在县城边上的一个农户家租了一间废弃的猪圈,再用编织袋简单装饰后,当作异地的新“家”。

带母求学婉拒资助


  “我一直都相信只有读书才能改變我和母亲的命运。”生活越艰辛,刘秀祥越坚强。2 0 0 8年的夏天,他终于收到了自己等了1 0多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考取了山东省临沂大学(原临沂师范学院)。
  都说,梦想的实现总会带来喜悦的泪水,多年没有落泪的刘秀祥,在那一刻,抱着母亲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
  随之而来的路费、学费等问题,在此时的刘秀祥心里已然不是什么问题。路费,打工赚取,学费,到了学校直接和学校签订“卖身契”,只要能让他读书,他会想尽办法努力工作挣钱还学费。就是抱着这样幼稚又坚定的决心,刘秀祥毅然带着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远赴山东。
  “孝子千里背疯娘上大学。”刘秀祥的故事瞬间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新闻,全国各地的无数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温暖的手。也就是在这一刻,刘秀祥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人间是有温度的,而且是温暖的。
  刘秀祥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在大学期间,他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和中华新“二十四孝”提名奖等荣誉,也有很多爱心人士想要资助他,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他说:梦想是靠奋斗实现的。
  但是,这样一个不喜欢被资助的坚强男孩儿,背后却默默资助了其他人。
  原来,刘秀祥在高中捡垃圾时,认识了三个当时只有五六岁的弟弟妹妹。为了让他们继续读书,刘秀祥把自己在学校兼职赚取的生活费,留下一部分寄回去。

回乡当老师让温暖持续


  大四那年,刘秀祥陷入了就业的抉择,回家,还是在外打拼?“那时已经有很多企业来找我,都同意提前签订就业合同。”刘秀祥直言这是一个让人很纠结的问题。



  就在刘秀祥准备作选择的时候,一个消息让他毅然决然选择回家。“家乡一起捡垃圾的妹妹,突然说不读书了,要嫁人了。”刘秀祥当时就觉得,还有很多人正经历着自己曾经的经历。
  “我要回去,我要告诉他们,梦想的力量有多大。”刘秀祥提高嗓门,语气更加坚定。
  毕业回乡,刘秀祥在大山里当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在望谟民族中学做教师的6年,刘秀祥承担了5个教学班的工作,担任了3个班的班主任,并且兼顾学校的德育、团委、教研组和年级部的工作,6年的时间,他骑着摩托车跑遍望谟的各个乡镇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情况。
  “国家的未来在哪里,就在今天的课堂,所以我要告诉他们读书的重要性,我演讲了上千场,就是要把我的故事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读书一定是有用的。”刘秀祥说。
  教学之余,刘秀祥积极开展公益活动,全国巡回励志演讲1 0 0 0多场,听众上百万人,牵线企业和爱心人士一对一资助贫困学子1 7 0 0多人。
  2 0 1 8年,因为治学理念先进,刘秀祥被调至望谟县实验高中担任副校长一职。在采访过程中,刘秀祥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母亲成就了他,“如果没有和母亲相依为命的生活,我可能没那么坚强,没那么勇敢,有了她,我才有了活下去的目标,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需要我”。
  现在,刘秀祥和妻子一起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每天他都会往返于学校和家,一边照顾母亲,一边上课,从当年的“孝心大使”到如今的“爱心大使”,刘秀祥将对亲人的爱延伸到了更多人身上。
  “在教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告诉自己,一个都不能放弃,一直都不能放弃,要让大家相信奋斗的力量。”
  (摘自2 0 1 9年1 2月9日《山东商报》)
其他文献
2 0 1 9年1 2月9日,我主动挑起一场减肥战争。具体战况如何,且听我慢慢道来。打响减肥战  周一,我早早地来到了学校,一进班,就听见同桌大声嚷嚷:“大家说说,谁是咱班最胖的人啊?”他说这句话时,不怀好意地瞟了我一眼。之后,他把头一扭,分别问了我们班“四大元帅”中其他三“大帅”的体重,得到的答案是1 3 5斤,1 2 5斤,1 2 0斤。然后,他一个华丽的转身,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我:“刘大帅,
期刊
数九班风流人物,还看如朝阳一般的他——李宇博。  他是学习委员。在每个被读书声填充的早晨,总会听见他不紧不慢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现在收作业!”然后他从容地从桌上拿起自己的作业本交给科代表,再把科代表交上来的作业一摞一摞送到老师办公室。送作业时,他总爱跑起来,衣领里灌满了风,衣角像超人的斗篷似的鼓鼓的,他所到之处,总会刮起一阵带着清凉气息的风……  他似乎一直这样朝气蓬勃,携晨风而来,为九班一天的
期刊
不得不感叹网络真的越来越发达了,想当年,学习的时候需要翻阅很多书籍才能找到想要的资料,现在随便掏出手机上会儿网,就能把學习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期刊
1 .我时常告诫自己,一定要有钱,否则别人会认为我除了美貌一无所有。  2 .你可千万别惹我,你是不知道,惹到我的话,我一个电话过去,你的电话就响了。  3 .晚上的我觉得自己了不起,早上的我觉得自己起不了。  把手动起来  司機在出租车上开演唱会,大半夜的,自己唱了一路。我一直在后座装睡,直到他说:“台下的观众,把手动起来!”然后扫了两下雨刷,我实在没忍住笑出了声。
期刊
原文  夜书所见  叶绍翁①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②,夜深篱落一灯明。注释  ①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南宋诗人。  ②促织:蟋蟀,有的地方又叫蛐蛐。阐发  窸窸窣窣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仿佛是谁在轻轻诉说着心事。朦胧的夜色中,只见高大的梧桐树上,片片梧桐叶在秋风中不由自主地颤抖,窸窣声随之而起,好像在窃窃私语。这低低的私语声被秋风送到了诗人耳中,唤醒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期刊
文题设计  在我们身边,桥随处可见,有木桥、石桥、钢铁桥,有古代的桥、现代的桥……  除了这些真实存在的桥外,还有一些桥是“隐形”的,比如友谊之桥、信任之桥等。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 0 0字。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中的“桥”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现实生活中各种真实的桥;二是指虚拟的桥,比如在两个人之间架起的沟通的桥梁,父母为我们架起的通往未来
期刊
步入初中最难忘的一堂课,是第一次上的英语课。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一个走路带风的女老师走进我们的教室,她把书往桌子上一放,手往桌子上一拍,抬头挺胸,一副女强人的样子。紧接着,她扫视了一遍全班同学,眼神锐利,似乎还充满对我们的期待。每位同学都被这位老师身上独有的果断气质所吸引,教室里安静得连掉下来一根针都能听见。“来,同学们,坐端正。”一个洪亮的声音突然打破了这种安静。同学们都被震到了,立马
期刊
我非常喜欢唱歌,每天晚上都会轻声唱歌哄女兒入睡,女儿每次都能很快睡着。  一次小外甥来我家,晚上睡觉前,我无意间听到女儿对小外甥说:“只要咱俩假装睡着了,我妈很快就会闭嘴的。”
期刊
青春期的我,覺得自己又胖又丑。一天和妈妈一起逛街,我看上了一条很漂亮的连衣裙。店员说:“这条裙子最适合气质优雅、长相甜美、仙气十足的女生。”我有点儿失落。妈妈却看着我说:“你说的这种女生,这里刚好有一个。”我听了很激动,没想到妈妈把包塞在我手里,自己拿着连衣裙进了试衣间。
期刊
老师上课提了一個问题,叫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那个同学轻声说了句“我不会”。老师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大胆一点儿,于是那个同学很大声地喊了一句:“这道题我不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