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二十一世纪的住宅设计,要用新的观念指导新住宅设计,具体的应答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
【关键词】新型住宅;设计原则
一、住户的需求是住宅建筑设计的宗旨
住宅设计应以住户需求为设计宗旨,最大限度满足住户的需要,并以人为核心,一切从人和生活需求出发,充分保证居民小康型文明生活的实现。“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容器”如果是勒.科尔希爱道出房子的真谛,那么,顿.丘吉尔的名言“人造住宅,住宅造人”则道出了住宅的真正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改造自然;同时,环境也影响人及其生活,这也说明了住宅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一面。
住宅的功能是提供住户适用,卫生,方便,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是培养人们品德,振奋精神。滋养事业的场所;而且住宅还能安定民心,是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人生的真谛,从而有助于扭转社会风气。所以,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每一个尺寸,以致每一根线条都应体现对人的关怀。如果一个人拥有一套舒适的住宅,当他度过繁忙的一天,走进家门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是一位收到尊敬的人。说到这里,作为一名建筑师,是深有感触。
二、居住实态及居住图像是住宅设计的依据
要设计中国城镇住宅,比如县级市的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就必须了解住宅的居民居住状况,家庭居住模式,预测居民今后家庭生活模式的发展变化要求,分析研究居住图像,形成新住宅模式。
住宅设计建立在当地居住水平的实态调查,目标预测的基础上,生理分区、功能分区;食寝分离、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公私分离、洁污分离和动静分离等要求进行设计。
新住宅各功能空间面积的分配趋势是“三大一多”的套型模式,即扩大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的面积,适当缩小卧室面积,增加储藏空间,但同时也应考虑增强住宅档次时提高卧室面积的情况,合理布置各种管道,协调各工种之间的关系,做到设置管井集中,隐藏,暗藏,短捷,实现各种管道布置的整洁、美观,合理。
新住宅设计既要充分利用空间又要考虑利用空间提高住宅空间使用效率,住宅设计应具有适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多数空间对生活行为的空间能力是有限的,新住宅应将时空利用概念补入其中,即“四维空间”的利用。
三、住宅建筑设计要适应人们生活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
人因居住意识建造住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生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住宅营生活需求的矛盾,于是就要求变换现有住宅,改造现有指摘货更换现有住宅,住宅就是循着这一规律,成螺旋式向前发展,所以,住宅必须要适应生活的发展;提高住宅的适应性,为此,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做到在一套住宅内,住户可按自己意愿,进行分割和改造,更换设备,设施的可能性,相邻住宅套内有打通作重新分隔,统一利用的可能性,提高空间利用效果,留有扩建的余地,为此,住宅设计应是动态空间设计,住宅设计应按分离体的设计概念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提高住宅的适应性。
四、住宅设计是社会、经济和技术综合平衡
新住宅设计必须把有关住宅的社会需求,经济能力和技术途径的种种因素汇集起来,进行统筹考虑,综合平衡。
建筑师设计住宅,必须拓宽知识面,了解分配体制和市场经济,城市规划社会结构,土地控制,房屋改造和房地产管理,物业管理,能源供应,交通疏导,了解通讯网络,环保治理。
资源土地投资和合理使用,了解治安保护,传统风貌,建筑技术将是居住环境创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源泉,住宅建设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住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也体现住宅质量标准和住宅的发展水平,新型住宅设计要把握好住宅适应性,可变形的分寸,不能脱离经济基础去追求宽松的适应性。
五、现行住宅设计应按空壳体和填充体的分离组合设计原则进行
设计
新住宅设计应把住宅看成是可以成长的,完善的产品设计,把住宅设计看成是空壳体与填充体的分离组合的设计观念是这一原则的基础,与此同时,要使空壳体与填充体形成体系甚至形成通用体系使空壳体与填充体产品之间有机配套,形成整体,不能是住宅空壳体将就填充体,也不能是填充体将就空壳体,他们之间形成完整的整体,形成完整的可以不断变化的产品。
住宅的空壳体(结构体,分户墙,外门窗,外装修,主干管线暗装线管和装修),应按超前标准进行设计,因住宅不变部分的使用年限比填充体(可变部分)要长些,所以,要考虑适应住宅功能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新住宅设计应按“多步完善式”色方法设计,把套内空间分隔,精装修和厨房设备安装决策权退换给住户,实现住户参与,这决不是说建筑师可以从这一部分工作中解脱出来,相反,这一措施向建筑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对住宅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或适应住户自己动手完善自己的“家”的需要。如厨房,卫生间等室内固定设备设施及管网综合设计,使其创造较多方案的可行条件。
六、住宅设计要按居住环境空间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
住宅设计要结合整个居住环境空间设计,要建立空间领域层次,按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序列进行设计,不要仅仅局限在住宅套型和楼栋设计上。要把思路扩展到城市空间,进入小区空间,组团空间,到住宅楼栋,住宅套内空间,并以人为主体,研究人们所生活的整个居住空间序列,结合居住环境的空间组织,时住宅成为整个居住环境的有机
整体。
新型住宅设计要特别注重居住的新类因素,住户需要方便于邻里交往的中间空间,需要私密性很强的家庭自由空间,在居住环境设计中越来越重视空间的归属性,同时注重考虑人居环境空间设计的其他属性,比如范围性,所有性和可防范空间,住宅建筑处于建筑组群之中,新型住宅设计要考虑认识地图及其识别性和多样性。
总之,新型住宅设计要按环境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观念进行设计,全面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七、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的国情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当有限,因此,首要一点是激励避免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破坏开发,以致造成毁灭性的土地退化,同时,应尽可能地在住房建设中却明显地表现出对土地的不尊重,為了提高建设用地上的容积率,开发商不顾一切地加大建筑密度,盲目地修建高层住宅,将居住空间拼命向高层发展的方式是将住宅与土地间的有机联系以一种蛮横的态度对土地强加干预的表现,无视场地的个性与品质,土地就失去对住居住的承纳。这就导致居住环境丧失可居性,而成为“非人性”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目前应做到的应是加大更新设计观念,现阶段是我国住宅建设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关键时刻,住宅建设发展的目标向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以新的观念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建筑与自然,社会共生的观念,住宅设计要有“定居“与”家“的观念,要有成长的观念,要有住户参与的观念,总之,住宅设计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新住宅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新建筑》——武汉华中理
【关键词】新型住宅;设计原则
一、住户的需求是住宅建筑设计的宗旨
住宅设计应以住户需求为设计宗旨,最大限度满足住户的需要,并以人为核心,一切从人和生活需求出发,充分保证居民小康型文明生活的实现。“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容器”如果是勒.科尔希爱道出房子的真谛,那么,顿.丘吉尔的名言“人造住宅,住宅造人”则道出了住宅的真正价值所在。
也就是说,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改造自然;同时,环境也影响人及其生活,这也说明了住宅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一面。
住宅的功能是提供住户适用,卫生,方便,安全,美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是培养人们品德,振奋精神。滋养事业的场所;而且住宅还能安定民心,是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人生的真谛,从而有助于扭转社会风气。所以,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核心,每一个尺寸,以致每一根线条都应体现对人的关怀。如果一个人拥有一套舒适的住宅,当他度过繁忙的一天,走进家门的时候。他会发现自己是一位收到尊敬的人。说到这里,作为一名建筑师,是深有感触。
二、居住实态及居住图像是住宅设计的依据
要设计中国城镇住宅,比如县级市的经济相对发达城市,就必须了解住宅的居民居住状况,家庭居住模式,预测居民今后家庭生活模式的发展变化要求,分析研究居住图像,形成新住宅模式。
住宅设计建立在当地居住水平的实态调查,目标预测的基础上,生理分区、功能分区;食寝分离、起居进餐、就寝分离、公私分离、洁污分离和动静分离等要求进行设计。
新住宅各功能空间面积的分配趋势是“三大一多”的套型模式,即扩大起居室,厨房,卫生间的面积,适当缩小卧室面积,增加储藏空间,但同时也应考虑增强住宅档次时提高卧室面积的情况,合理布置各种管道,协调各工种之间的关系,做到设置管井集中,隐藏,暗藏,短捷,实现各种管道布置的整洁、美观,合理。
新住宅设计既要充分利用空间又要考虑利用空间提高住宅空间使用效率,住宅设计应具有适居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大多数空间对生活行为的空间能力是有限的,新住宅应将时空利用概念补入其中,即“四维空间”的利用。
三、住宅建筑设计要适应人们生活的发展,适应社会的发展
人因居住意识建造住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生活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而产生住宅营生活需求的矛盾,于是就要求变换现有住宅,改造现有指摘货更换现有住宅,住宅就是循着这一规律,成螺旋式向前发展,所以,住宅必须要适应生活的发展;提高住宅的适应性,为此,要采取措施,尽可能做到在一套住宅内,住户可按自己意愿,进行分割和改造,更换设备,设施的可能性,相邻住宅套内有打通作重新分隔,统一利用的可能性,提高空间利用效果,留有扩建的余地,为此,住宅设计应是动态空间设计,住宅设计应按分离体的设计概念进行设计,这样才能提高住宅的适应性。
四、住宅设计是社会、经济和技术综合平衡
新住宅设计必须把有关住宅的社会需求,经济能力和技术途径的种种因素汇集起来,进行统筹考虑,综合平衡。
建筑师设计住宅,必须拓宽知识面,了解分配体制和市场经济,城市规划社会结构,土地控制,房屋改造和房地产管理,物业管理,能源供应,交通疏导,了解通讯网络,环保治理。
资源土地投资和合理使用,了解治安保护,传统风貌,建筑技术将是居住环境创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源泉,住宅建设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住宅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同时也体现住宅质量标准和住宅的发展水平,新型住宅设计要把握好住宅适应性,可变形的分寸,不能脱离经济基础去追求宽松的适应性。
五、现行住宅设计应按空壳体和填充体的分离组合设计原则进行
设计
新住宅设计应把住宅看成是可以成长的,完善的产品设计,把住宅设计看成是空壳体与填充体的分离组合的设计观念是这一原则的基础,与此同时,要使空壳体与填充体形成体系甚至形成通用体系使空壳体与填充体产品之间有机配套,形成整体,不能是住宅空壳体将就填充体,也不能是填充体将就空壳体,他们之间形成完整的整体,形成完整的可以不断变化的产品。
住宅的空壳体(结构体,分户墙,外门窗,外装修,主干管线暗装线管和装修),应按超前标准进行设计,因住宅不变部分的使用年限比填充体(可变部分)要长些,所以,要考虑适应住宅功能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
新住宅设计应按“多步完善式”色方法设计,把套内空间分隔,精装修和厨房设备安装决策权退换给住户,实现住户参与,这决不是说建筑师可以从这一部分工作中解脱出来,相反,这一措施向建筑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对住宅设计方案进行选择或适应住户自己动手完善自己的“家”的需要。如厨房,卫生间等室内固定设备设施及管网综合设计,使其创造较多方案的可行条件。
六、住宅设计要按居住环境空间设计的原则进行设计
住宅设计要结合整个居住环境空间设计,要建立空间领域层次,按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序列进行设计,不要仅仅局限在住宅套型和楼栋设计上。要把思路扩展到城市空间,进入小区空间,组团空间,到住宅楼栋,住宅套内空间,并以人为主体,研究人们所生活的整个居住空间序列,结合居住环境的空间组织,时住宅成为整个居住环境的有机
整体。
新型住宅设计要特别注重居住的新类因素,住户需要方便于邻里交往的中间空间,需要私密性很强的家庭自由空间,在居住环境设计中越来越重视空间的归属性,同时注重考虑人居环境空间设计的其他属性,比如范围性,所有性和可防范空间,住宅建筑处于建筑组群之中,新型住宅设计要考虑认识地图及其识别性和多样性。
总之,新型住宅设计要按环境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观念进行设计,全面提高居住环境质量。
七、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我国人多地少,经济落后的国情
众所周知,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相当有限,因此,首要一点是激励避免对土地进行掠夺式破坏开发,以致造成毁灭性的土地退化,同时,应尽可能地在住房建设中却明显地表现出对土地的不尊重,為了提高建设用地上的容积率,开发商不顾一切地加大建筑密度,盲目地修建高层住宅,将居住空间拼命向高层发展的方式是将住宅与土地间的有机联系以一种蛮横的态度对土地强加干预的表现,无视场地的个性与品质,土地就失去对住居住的承纳。这就导致居住环境丧失可居性,而成为“非人性”居住环境。
综上所述,我们目前应做到的应是加大更新设计观念,现阶段是我国住宅建设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的关键时刻,住宅建设发展的目标向建筑师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以新的观念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建筑与自然,社会共生的观念,住宅设计要有“定居“与”家“的观念,要有成长的观念,要有住户参与的观念,总之,住宅设计要“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新住宅平面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新建筑》——武汉华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