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目前,我国对该病的报道逐渐增多,但全身多脏器播散型病例罕见报道。现报告1例并结合国内外文献复习如下。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42岁,无吸毒史及多性伴史。因全身皮疹3个月,发热10天入院,伴纳差乏力、消瘦、无咳嗽、胸痛、气促。体温373℃,脉搏112次/分,呼吸22次/分。入院检查:中度贫血貌,口腔上颚及咽部见少量白斑,面部、胸背部、腰腹部、四肢见较多黑色皮疹,中央有脐凹。左侧颈部触及2颗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腹腔触及多颗肿大淋巴结。血常规:白细胞46×109/L,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15×1012/L,血小板232×109/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两侧胸腔积液、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腹水;胸部CT提示两肺斑点、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艾滋病确认试验阳性,CD4T淋巴细胞19cell/μL;血、尿、骨髓、胸水、腹水均培养得出马尔尼菲青霉菌。诊断:艾滋病合并全身多脏器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给予两性霉素B,25mg/日静滴,2周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02/次,2次/日及输血浆、红细胞、人血白蛋白、胸腔闭式引流胸水处理后,患者发热消退,精神、食欲较好,皮疹消退,遗留少量色素沉着。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消失,体重较发病前增加5kg。
讨 论
1988年报告首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病例,该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地区,由于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传播期,艾滋病发病率不断上升[1]。感染途径可能为真菌吸入肺后导致肺炎,继而形成播散性感染,也有少量病例可能因食入真菌引起肠道感染,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易进展为播散型感染,而播散型感染病死率>60%[2~4]。臨床上以发热、皮疹、咳嗽、贫血、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个别患者肺部渗出性病变及多浆膜腔积液,有腹痛、腹泻等多个脏器损害,因此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真菌培养是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金标准,以骨髓培养最敏感,其次是皮肤活检和血培养。活体组织病理检查[5]:以肉芽肿性炎伴坏死为特征,可见不等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散布,组织细胞内外见大量成团或散在病原体呈圆形、卵圆形或腊肠状、有分隔,大小不一,有1~2个紫红色核仁。PAS、Giemsa和六氨银染色查见特征性病原体。特殊血清学检测:艾滋病抗体阳性。治疗本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该病对抗真菌治疗有效,经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用两性霉素B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递增。成人开始剂量05~1mg/(kg·日),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2~3周。治疗显效后改用依曲康唑口服(200~400mg/日),疗程需持续>6个月,对大多数病例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杨敬芳,李继红.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1):45247.
2 陈劲峰,唐小平,蔡卫平,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195-198.
3 石晓红,郎振为,沈冰,等.北京地区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85-786.
4 程文德,孙敏,黄观丽,等.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例[J].临床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21(3):370-371.
5 魏清柱,刘江欢,田丽,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5(4):287-289.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42岁,无吸毒史及多性伴史。因全身皮疹3个月,发热10天入院,伴纳差乏力、消瘦、无咳嗽、胸痛、气促。体温373℃,脉搏112次/分,呼吸22次/分。入院检查:中度贫血貌,口腔上颚及咽部见少量白斑,面部、胸背部、腰腹部、四肢见较多黑色皮疹,中央有脐凹。左侧颈部触及2颗黄豆大小肿大淋巴结,腹腔触及多颗肿大淋巴结。血常规:白细胞46×109/L,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15×1012/L,血小板232×109/L;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两侧胸腔积液、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腹水;胸部CT提示两肺斑点、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艾滋病确认试验阳性,CD4T淋巴细胞19cell/μL;血、尿、骨髓、胸水、腹水均培养得出马尔尼菲青霉菌。诊断:艾滋病合并全身多脏器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给予两性霉素B,25mg/日静滴,2周后改为伊曲康唑口服,02/次,2次/日及输血浆、红细胞、人血白蛋白、胸腔闭式引流胸水处理后,患者发热消退,精神、食欲较好,皮疹消退,遗留少量色素沉着。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消失,体重较发病前增加5kg。
讨 论
1988年报告首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感染病例,该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我国南部地区,由于我国已进入艾滋病快速传播期,艾滋病发病率不断上升[1]。感染途径可能为真菌吸入肺后导致肺炎,继而形成播散性感染,也有少量病例可能因食入真菌引起肠道感染,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易进展为播散型感染,而播散型感染病死率>60%[2~4]。臨床上以发热、皮疹、咳嗽、贫血、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个别患者肺部渗出性病变及多浆膜腔积液,有腹痛、腹泻等多个脏器损害,因此临床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真菌培养是诊断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金标准,以骨髓培养最敏感,其次是皮肤活检和血培养。活体组织病理检查[5]:以肉芽肿性炎伴坏死为特征,可见不等量的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散布,组织细胞内外见大量成团或散在病原体呈圆形、卵圆形或腊肠状、有分隔,大小不一,有1~2个紫红色核仁。PAS、Giemsa和六氨银染色查见特征性病原体。特殊血清学检测:艾滋病抗体阳性。治疗本病的关键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该病对抗真菌治疗有效,经抗炎、抗结核治疗无效。用两性霉素B治疗,从低剂量开始,逐渐递增。成人开始剂量05~1mg/(kg·日),加入5%葡萄糖中静滴2~3周。治疗显效后改用依曲康唑口服(200~400mg/日),疗程需持续>6个月,对大多数病例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杨敬芳,李继红.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4,25(1):45247.
2 陈劲峰,唐小平,蔡卫平,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12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5,23(3):195-198.
3 石晓红,郎振为,沈冰,等.北京地区艾滋病合并播散型马尔尼菲青霉菌病1例[J].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85-786.
4 程文德,孙敏,黄观丽,等.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2例[J].临床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21(3):370-371.
5 魏清柱,刘江欢,田丽,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病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5(4):28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