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精氨酸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n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大鼠开腹游离肝十二指肠韧带,不阻断;对照组(Control):单纯入肝血流阻断;Arg组:肝缺血前5min,从大鼠阴茎背静脉(PDV)注射L-Arg 200mg/kg体重;Arg+L组:肝缺血前10和5min,依次从大鼠PDV注射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 30mg/kg体重和L-Arg 200mg/kg体重;fmk组:肝缺血前5min,从大鼠PDV注射N-笨甲基氧化碳酰-缬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氟化丙酮(ZVAD-fmk)15mg/kg体重.各组入肝血流阻断时间为40min,比较各组的谷丙转氨酶(ALT)、Caspase-3活性、肝细胞凋亡数和7d生存率.结果肝缺血40min再灌注6h,Arg组的7d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rg+L组(P<0.05).Arg组ALT、Caspase-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Arg+L组(P<0.01).Arg组的Caspase-3活性和肝细胞凋亡数略高于fmk组和假手术组(P>0.05).结论 L-Arg对肝脏I/R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保护机理可能是通过一氧化氮(NO)作用于Caspase-3并使其失活,从而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而实现的.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方法 选择我院普外科、胸外科、消化科、呼吸科、神经科和肾病科等6个科室中符合NRS2002评定标准的1 167例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 患者营养不足、超重、肥胖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分别为7.5%、28.7%、12.1%和33.5%.有营养风险者采用肠外与肠内营养的比率为22.3%.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