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基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不断签署和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及其承诺深度对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机制.在实证上,本文选取中国签署的九个自贸区作为处理组,采用合成控制法并结合引力模型进行实证评估.本研究认为,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主要通过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契约环境不完全性以及服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进而促进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其承诺深度越大,则促进效应越明显.实证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使得中国的离岸服务外包承接额平均增加了12.67千万美元,增长率为19.22%,且不同自贸区的承接效应
【机 构】
: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金融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的不断签署和离岸服务外包发展的重要性,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区域服务贸易协定及其承诺深度对离岸服务外包的影响机制.在实证上,本文选取中国签署的九个自贸区作为处理组,采用合成控制法并结合引力模型进行实证评估.本研究认为,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主要通过降低服务贸易壁垒、契约环境不完全性以及服务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进而促进离岸服务外包承接,其承诺深度越大,则促进效应越明显.实证结果表明:区域服务贸易协定使得中国的离岸服务外包承接额平均增加了12.67千万美元,增长率为19.22%,且不同自贸区的承接效应存在异质性;区域服务贸易协定每增加一个部门的开放,会使中国离岸服务外包承接额至少提升9.77%.此外,本文采用敏感性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方法验证了合成控制结果的稳健性.
其他文献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个非洲国家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和空间模型,检验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对外承包工程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对东道国经济增长存在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二产业方面.对外承包工程具备异质性特征,受自然资源禀赋和政府管理质量调节影响呈现不同,具体体现在低收入和中高收入国家相同,与中低收入国家相反.从地域上看,我国对外承包工程的经济增长效应受自然资源和政府管理调节作用,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与北非地区效果相反.就空间距离而言,我国对外
投资者国籍问题是向东道国提起仲裁的一项基本条件.投资者请求权以仲裁管辖权为基础,仲裁管辖权行使以符合法定要求为条件.投资者的国籍归属是仲裁管辖的要件之一,投资者诉权与投资者国籍认定问题密切相关.投资者国籍归属的认定标准将决定投资者诉权能否成立.由于ICSID公约对“外国控制”的标准未作具体规定,仲裁庭在审查申请人国籍中会参照BIT中投资的规定,并对公约中“外国控制”作出善意解释.投资仲裁庭倾向于对BIT的“拥有或控制”不作限制性解释,认为BIT中“投资者”包括间接拥有和控制东道国公司的投资者.本文结合管辖
文章构建了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指标,对TIVA数据库中63个经济体相互签订的50个包含有数字贸易规则的FTA进行了测算,以2005~2015年的双边增加值贸易数据为样本,分析了数字贸易规则深度,数字贸易规则中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消费者保护和争端解决四类条款对成员总贸易、不同产业出口的影响:数字贸易规则深度以及四类条款深度的提升对成员间的总出口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行业数据显示,四类条款对全样本、发达-发展中经济体间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出口均有促进作用;市场准入和消费者保护规则对发达成员间的制造业出口有抑制作用,但
美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取决于能否快速采取行动遏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能否尽快复苏.拜登政府在短中期内快速采取行动遏制住新冠肺炎疫情变得十分困难;可预期的是美国实施宽松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尽快复苏,通过疯狂“放水”计划支撑经济增长,同时导致美国物价上涨.拜登政府对华主要关注点是:(1)在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地区安全和气候变化危机以及强劲恢复经济等问题上离不开中国的合作,但提出中国是最严峻的竞争对手,搞政经分离式斗争与合作,指责中国不公平的经贸行为;(2)虽然重视双边贸易,但对华立场强硬,大谈“基于规则
自贸区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开展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手段.在对自贸区经济效应及测度评估有关研究成果梳理基础上,首先从外贸依存度、贸易结合度和产业竞争性与互补性等角度对设立中俄蒙自贸区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论证;然后分析在关税完全取消情形下设立中俄蒙自贸区给3个国家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最后利用GTAP模型进一步模拟计算设立自贸区下不同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幅对3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影响程度,并据此提出了设立自贸区后中国针对初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应采取的关税、非关税、制度、基础设施、口岸贸易及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算了进出口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行为和进口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特征,并考察了进口中间品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作用和影响机制.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转换及其引致的中间品要素密度变化总体上有助于企业出口升级.分样本的估计结果表明,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能够通过调整进口中间品的种类和要素密度提升出口产品竞争力.此外,企业中间品进口转换带来的产品创新效应和转型能力提升效应是中间品进口转换对企业出口转型升级的可能的影响渠道.本文从企业
蒙古国作为中国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经贸伙伴,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基于2001~2019年中蒙双边贸易状况,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了双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基础,并运用动态GTAP模型对中蒙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蒙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两国经贸发展带来显著的增长效应;与关税壁垒消除相比,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对中蒙经贸发展更有利;中蒙两国产业受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两国谷物、加工食品等行业,但中国的纺织及制衣业、公共事业及自然资源和蒙古国的畜牧业、交
本文以本国贸易附加值有效测度了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同时将空间效应纳入自贸区网络中,分析网络中各个区位可能存在的空间相关性和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自贸区网络中成员的增多促进了中国制造业产值的增长,制造业也逐渐形成以中国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但对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增强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2008—2016年期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自贸区网络依据不同空间关联性规则呈现不同的空间相关性特征,同时产业空间关联性越来越容易在经济或贸易开放水平相似的成员之间发生;网络成员之间的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与对外贸
贸易与福利是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考察贸易的经济福利而较少关注贸易的社会福利.健康作为社会福利的重要维度,影响着人们对自身幸福和美好生活的感知.因此,从社会福利角度考察贸易对健康的影响十分必要.本文基于2010—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库考察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进口贸易自由化提高了中国居民的健康水平,且该影响随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梯度上升特征;进口贸易自由化通过收入效应和环境效应两个传导机制影响并提高了居民的健康水平.本文
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司法审查能够对国际投资条约仲裁进行支持与监督,缓解国际投资条约仲裁的合法性危机,保障其健康持续发展.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司法审查存在价值取向、审查侧重、权益影响等特殊性.当前国际投资条约仲裁司法审查面临条约缺少仲裁程序透明度条款、司法审查主体资格不明确、被撤销裁决的承认与执行存在争议、国内法律对仲裁协议内涵的界定狭隘等制度困境.为了实现投资者与东道国利益保护平衡,需通过在条约中增设仲裁程序透明度条款、明确东道国法院的裁决承认与执行司法审查主体资格、强调不予承认与执行被撤销裁决、在国内法中拓展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