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Ⅱb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资料,63例患者的颈淋巴清扫标本67侧按颈部分区计数淋巴结数目,研究患者年龄,性别,原发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是否多发病灶、甲状腺被膜受侵、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被膜受侵,以及病理r13和T4a分期,转移淋巴结在颈部分区分布,淋巴结有无融合等与11b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采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41例甲状腺肿瘤最大直径>1.0cm,26例肿瘤位于甲状腺上1/3,39例肿瘤为多发病灶,54例肿瘤侵犯甲状腺被膜,病理T3和T4a期54例,15例合并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Ⅱb区淋巴结转移12侧(17.9%),Ⅱa、Ⅲ、IV、V、VI区淋巴结转移分别为38侧(56.7%)、58侧(86.6%)、46坝0(68.7%)、15倾0(22.4%)、58倾0(86.6%),Ⅱa+Ⅲ区转移35倾0(52.2%),Ⅲ+Ⅳ区转移37侧(55.2%),IIa+Ⅲ+Ⅳ区转移25侧(37.3%)。38侧1Ia区淋巴结转移中10侧Ⅱb区淋巴结转移(26.3%),29侧无1Ia区转移中2侧(6.9%)IIb区淋巴结有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Ⅱb淋巴结转移与IIa区淋巴结转移相关(χ2=4.219,P=0.040)。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Ⅱb区淋巴结转移率较低,Ⅱa区淋巴结无转移者Ⅱb区淋巴结转移比率更低。Ⅱa区淋巴结无转移者是否可以不再清扫IIb区,值得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