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因此,作文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新颖别致的作文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创新除了基本的训练外,还要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观察创新法众所周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步骤。谁的这个步子迈得坚实,谁的写作功底就更加厚实。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有千姿百态的生活。只有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就不愁没有写作的材料,也不愁找不到写作的灵感。清代的沈复在《闲情记趣》中描写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趣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作者打破了定势思维,对旧事物进行重新认识,把夏天的蚊子放大成空中的飞鹤,带着一种趣味来欣赏它、玩味它,这使文章骤然有了一种新的意境,读来颇为有趣。如果我们对周围的事物也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重新观察、重新认识,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那么我们写出的文章肯定会平添许多趣味。例如,有人把冰雪消融仅看成天气变化现象,但也有人把它与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冰雪消融预示着美好春天的开始,这个“春天”不仅指自然的春天,当然也指人生的美好春天、好的开端等内容。我常抓住某些“实物”训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赋予新的意义。例如,校园中学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落得迟,根据学生看到的实情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如迎春花鲜艳美丽,但花儿易凋谢,我们可联想到自身,要用知识充实自己,不可虚度时光;如秋菊,在秋风中傲然屹立,活得洒脱自然,作为一个人也应有这么一点敢于和恶劣环境抗争的精神,顽强拼搏,勇于开创美好的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也能写出一些有新意的文章来。
二、联想创新法如果我们走进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些经典之作、传世之作,绝大多数都是写作者身边的人物和眼前的景致。比如堪称散文精品的两篇《赤壁赋》,就是作者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冈时的亲历之作。那“轻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夜之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感触,之所以写得那样真切感人,就是因为苏轼生活在其中,完全是一种亲历所得。学生虽没有那么多的经历,但通过文章照样能感悟到人物所面对的真情实景。我利用丰富多采的课本内容,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领会、感知,希望他们打破常规格式,由文章看生活,从生活看作文,用个性的思考,去认识世界,感悟人生,阐发真意。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中有这么一段话:“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读了这段文字感触很大。这里写的是爱母亲、爱孩子的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也有父母,那么,我们怎样来善待自己的父母呢?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人生大事。只要帮助学生找到情感的寄托点,再面对真切的人,真切的事,由人而起,缘事而发,他们自然会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三、求异创新法苏东坡有句名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认知社会,在相同的表象中要找出不同的因素来。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无疑是创新的一种好形式,它不仅包括逆向思维,还包括发散思维等。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用的就是逆向思维法。一样的梅花,两样的人生看法。角度不同,风格各异。陆游笔下的梅花是诗人饱经风霜后失意人生的形象写照,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敢于傲雪开放,而且昂扬向上,向百花报春,表现出了一个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我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时,设法让学生从同题材的课文中找出不同点来辩论思考。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写雪的。毛泽东的诗表现出了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岑参的诗表现的则是个人的失意,通过比较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的不同志向。前者以天下为己任,眼里的雪景气势宏伟,透出了昂扬的情怀;后者计较的是个人得失,眼里雪景则布满了愁云。学生可抓住这个点来联系自身,表明志向。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和俗语等人手,来创新、提炼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写出“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意思来。
四、文法创新法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生姿才有韵。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平铺直叙,要设法在自然中求得变化,在流畅中求得跌宕。这样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具体说来,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在文句上要尽力运用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歌谣俚语等。因为名言警句大都是些经典的、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佳句,其本身就文采十足且富有哲理;歌谣俚语等多民间流传,简练通俗,多幽默诙谐。引此入文,或增加生趣,或透露大气,亮点会骤然闪现。例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嘲讽主观主义者的行为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八股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真可谓引述得当,生趣盎然,在轻松诙谐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其次,在章法上也应巧妙布局。除了运用对比、层递等手法外,在行文上也应奇思妙想,如首尾照应法、悬念制造法等,这样会使文章波澜起伏,错落有致。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然后无意中看到树阴下辛勤劳动的人们时,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希望“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作者这样安排情节萁效果显而易见。一波三折,层次起伏,柳暗花明,读后令人浮想联翩。
总之,作文要创新,切忌机械模仿,既不能重复过去,也不能重复别人,必须要大胆想象,精心构思,这样才能出奇制胜。
一、观察创新法众所周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生活是写作必不可少的步骤。谁的这个步子迈得坚实,谁的写作功底就更加厚实。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有千姿百态的生活。只有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就不愁没有写作的材料,也不愁找不到写作的灵感。清代的沈复在《闲情记趣》中描写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趣事:“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这里作者打破了定势思维,对旧事物进行重新认识,把夏天的蚊子放大成空中的飞鹤,带着一种趣味来欣赏它、玩味它,这使文章骤然有了一种新的意境,读来颇为有趣。如果我们对周围的事物也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重新观察、重新认识,并赋予它们新的意义,那么我们写出的文章肯定会平添许多趣味。例如,有人把冰雪消融仅看成天气变化现象,但也有人把它与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因为冰雪消融预示着美好春天的开始,这个“春天”不仅指自然的春天,当然也指人生的美好春天、好的开端等内容。我常抓住某些“实物”训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赋予新的意义。例如,校园中学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花,有的花开得早,有的花落得迟,根据学生看到的实情赋予它们新的意义。如迎春花鲜艳美丽,但花儿易凋谢,我们可联想到自身,要用知识充实自己,不可虚度时光;如秋菊,在秋风中傲然屹立,活得洒脱自然,作为一个人也应有这么一点敢于和恶劣环境抗争的精神,顽强拼搏,勇于开创美好的未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们也能写出一些有新意的文章来。
二、联想创新法如果我们走进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宝库,就会惊喜地发现,那些经典之作、传世之作,绝大多数都是写作者身边的人物和眼前的景致。比如堪称散文精品的两篇《赤壁赋》,就是作者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冈时的亲历之作。那“轻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夜之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冬夜感触,之所以写得那样真切感人,就是因为苏轼生活在其中,完全是一种亲历所得。学生虽没有那么多的经历,但通过文章照样能感悟到人物所面对的真情实景。我利用丰富多采的课本内容,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领会、感知,希望他们打破常规格式,由文章看生活,从生活看作文,用个性的思考,去认识世界,感悟人生,阐发真意。例如莫怀戚的《散步》中有这么一段话:“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学生读了这段文字感触很大。这里写的是爱母亲、爱孩子的事,但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的更是一种责任。我们也有父母,那么,我们怎样来善待自己的父母呢?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值得思考的人生大事。只要帮助学生找到情感的寄托点,再面对真切的人,真切的事,由人而起,缘事而发,他们自然会写出情真意切的文章来。
三、求异创新法苏东坡有句名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问题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认知社会,在相同的表象中要找出不同的因素来。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求异思维无疑是创新的一种好形式,它不仅包括逆向思维,还包括发散思维等。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就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写成的名篇,用的就是逆向思维法。一样的梅花,两样的人生看法。角度不同,风格各异。陆游笔下的梅花是诗人饱经风霜后失意人生的形象写照,而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敢于傲雪开放,而且昂扬向上,向百花报春,表现出了一个革命家的乐观主义精神。我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时,设法让学生从同题材的课文中找出不同点来辩论思考。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写雪的。毛泽东的诗表现出了革命家的广阔胸怀,岑参的诗表现的则是个人的失意,通过比较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他们的不同志向。前者以天下为己任,眼里的雪景气势宏伟,透出了昂扬的情怀;后者计较的是个人得失,眼里雪景则布满了愁云。学生可抓住这个点来联系自身,表明志向。不仅如此,还可以从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和俗语等人手,来创新、提炼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写出“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的意思来。
四、文法创新法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折生姿才有韵。作文最忌讳的就是平铺直叙,要设法在自然中求得变化,在流畅中求得跌宕。这样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具体说来,可从两方面入手。首先,在文句上要尽力运用富有哲理、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歌谣俚语等。因为名言警句大都是些经典的、历来为人们传诵的佳句,其本身就文采十足且富有哲理;歌谣俚语等多民间流传,简练通俗,多幽默诙谐。引此入文,或增加生趣,或透露大气,亮点会骤然闪现。例如,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嘲讽主观主义者的行为是“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在《反对党八股》中批评八股文章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长又臭”,真可谓引述得当,生趣盎然,在轻松诙谐中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其次,在章法上也应巧妙布局。除了运用对比、层递等手法外,在行文上也应奇思妙想,如首尾照应法、悬念制造法等,这样会使文章波澜起伏,错落有致。例如杨朔的《荔枝蜜》由“不大喜欢”蜜蜂起笔,接着是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然后无意中看到树阴下辛勤劳动的人们时,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希望“自己也变成一只蜜蜂”。作者这样安排情节萁效果显而易见。一波三折,层次起伏,柳暗花明,读后令人浮想联翩。
总之,作文要创新,切忌机械模仿,既不能重复过去,也不能重复别人,必须要大胆想象,精心构思,这样才能出奇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