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独立学院公体课教学改革方向。本文对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基本理论进行了探讨,对影响其改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构建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内容新体系,并提出了促进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
伴随着社会的科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迈进了大众化时代,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参加高考人数达942万人,但是高等院校有近700万的学位供考生选择,也就是说高校录取率将达74.3%。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高大上”的时代已经远去,进入高校已是极其普通平常之事。独立学院的设置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举措,有着独特的运行机制。自1999年教育部批准第一所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招生以来,独立学院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其中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最多,达317所,自2012年开始下滑,直到2015年,全国只有275所独立学院具有招生资格,较之于2007年减少了42所,可以说,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独立学院的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不能在跟以前一样,简单复制二本、一本院校的模式。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以下简称公体课)是一门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体魄、出色身心素质人才的基础性课程。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如何顺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学生需要是体育工作者亟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独立学院公体课教学改革方向。
1.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基本理论
1.1 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目的和任务
从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视角来进行改革,即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按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岗位能力为本位,在公体课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有十分鲜明的社会实用性和职业针对性。独立学院的公体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有意识地养成学生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社会生产和建设需求的,具有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特点的,德才兼备人才的任务。
1.2 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地位与作用
进行不同的体育项目练习,会对人的身体机能和心里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不同的专业和职业,对人体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存在差异,如航海专业要求学生的身体位觉感受器的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方位判断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农学专业学生则需要有出色的身体耐力和户外运动能力等。公体课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应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从事职业的职业体能所需出发,选择与专业特点的相符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且项目内容应能为预防、缓解和矫正学生因未来劳动中长时间固定姿势、单一动作所造成的身体局部疲劳、酸疼和畸形服务。
1.3 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3.1 实用性原则
独立学院公体课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必需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及对人体所能起到的作用。在公体课教学内容中,可以选择实用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开展,让学生感到公体课的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联系密切,今后用得上,轻松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参与课堂度和课外继续练习的积极性。
1.3.2 可行性原则
公体课教学的对象学生虽然年龄、心里状态等都相差不大,但是心理和生理发展有着不同,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在进行独立学院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专业特点,还要结合学生情况综合起来考虑,因为有些专业体能消耗较大,有些专业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从事脑力劳动,有些专业可能而兼而有之等等,针对不同授课对象一定要有区分。
1.3.3 终身性原则
终身体育思想的精髓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终身体育的本质特征是健康性、竞争性、技能性、游戏性、社交性、自然性和文化性。在独立学院公体课教学改革中选用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时应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开设的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后,不仅对职业有帮助,还能够将课堂中所学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并掌握有关预防和纠正职业病的锻炼方法,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2.影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因素分析
2.1 体育设施缺位影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在短时间内得到迅猛发展,大多数都依附于其母体学校,在体育场馆和器材方面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据有关调查报告表明,有超过一半的独立学院体育设施非常薄弱,无法与其母体学校相比,甚至比高职院校都要差,其典型特征就是室内体育场馆极少,一遇雨天,公体课的教学就无法进行。体育设施条件满足不了最基本的体育教学,也就谈不上在公体课教学中进行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了。
2.2 体育师资薄弱影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其学识水平、知识结构和身体素质决定这改革的成败。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虽然引进了一些较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但是大部分教师是新进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专业也集中在观赏性较强的奥运项目上。体育教师力量薄弱给独立学院实行职业实用性教学带来人才上的掣肘。
2.3 独立学院师生对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认识有偏见
据查数据显示,从未听说过或听说了未考虑过“职业实用性体育”这一概念的学生达到七成,教师也有3成左右,而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态度有着显著的差异。笔者从访谈中了解到,有部分体育教师有畏难情绪,认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过程将非常复杂,实施起来会比较困难,效果不见得会理想,心里有抵触。而受访学生一方面纷纷对既适合职业需要,又能预防疾病的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表示赞同,另一方面又表示目前流行的体育项目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要去更改体育运动项目,内心十分不愿意。独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对待公体课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态度滞缓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3.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内容构建
由于各体育项目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各种职业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差别,职业实用性体育,应依据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符合职业体能要求的项目进行教学与训练(具体内容见表1)。
4.促进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4.1 更新观念,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
独立学院开展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一是教学管理者,他们的观念和意识对改革的态度是改革的前提;二是体育工作者,他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思想观念和行动能力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三是学生,能否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决定着能否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因此,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是改革的先决条件。
4.2 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保障
体育器材和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独立学院在这一块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教师和学生都深受其烦。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强体育器材和场馆设施,增强体育教学们的活动经费,为公体课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
4.3 加强师资,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量源泉
体育教师是公体课教学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能为独立学院公体课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独立学院可采取走出去培训或引进人才等方略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其体育责任心与事业心。
4.4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应从学生专业的特点及未来可能职业的要求出发,根据对上课学生身体机能状态进行测试摸底结果,合理的选择体育项目,针对性地安排合适的教学运动量,从而激发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论文,2008,3.
[2]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7.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项目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改项目: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研究(编号:DB2011108);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高等农业院校公体课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初探(编号:B2015084)。
作者简介:
彭成根(1983—),男,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关键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
伴随着社会的科技、经济高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迈进了大众化时代,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参加高考人数达942万人,但是高等院校有近700万的学位供考生选择,也就是说高校录取率将达74.3%。高等教育在人们心目中“高大上”的时代已经远去,进入高校已是极其普通平常之事。独立学院的设置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的举措,有着独特的运行机制。自1999年教育部批准第一所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招生以来,独立学院经历了高速发展期,其中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学院最多,达317所,自2012年开始下滑,直到2015年,全国只有275所独立学院具有招生资格,较之于2007年减少了42所,可以说,目前独立学院的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独立学院的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不能在跟以前一样,简单复制二本、一本院校的模式。独立学院的公共体育课(以下简称公体课)是一门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体魄、出色身心素质人才的基础性课程。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的教学改革如何顺应社会需求和满足学生需要是体育工作者亟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独立学院公体课教学改革方向。
1.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基本理论
1.1 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目的和任务
从社会本位的教育思想视角来进行改革,即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按学生专业特点及未来岗位能力为本位,在公体课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有十分鲜明的社会实用性和职业针对性。独立学院的公体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实现提升学生体育素养、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趋势,有意识地养成学生职业所需的身体素质。从而达到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符合社会生产和建设需求的,具有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特点的,德才兼备人才的任务。
1.2 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地位与作用
进行不同的体育项目练习,会对人的身体机能和心里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同样,不同的专业和职业,对人体的身体素质要求也存在差异,如航海专业要求学生的身体位觉感受器的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方位判断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农学专业学生则需要有出色的身体耐力和户外运动能力等。公体课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应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未来从事职业的职业体能所需出发,选择与专业特点的相符体育项目进行教学,且项目内容应能为预防、缓解和矫正学生因未来劳动中长时间固定姿势、单一动作所造成的身体局部疲劳、酸疼和畸形服务。
1.3 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
1.3.1 实用性原则
独立学院公体课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必需充分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和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本质属性及对人体所能起到的作用。在公体课教学内容中,可以选择实用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来开展,让学生感到公体课的内容与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联系密切,今后用得上,轻松体会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其参与课堂度和课外继续练习的积极性。
1.3.2 可行性原则
公体课教学的对象学生虽然年龄、心里状态等都相差不大,但是心理和生理发展有着不同,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也存在着诸多不同,因此在进行独立学院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选择时,不仅要考虑专业特点,还要结合学生情况综合起来考虑,因为有些专业体能消耗较大,有些专业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从事脑力劳动,有些专业可能而兼而有之等等,针对不同授课对象一定要有区分。
1.3.3 终身性原则
终身体育思想的精髓是:“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终身体育的本质特征是健康性、竞争性、技能性、游戏性、社交性、自然性和文化性。在独立学院公体课教学改革中选用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时应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针对学生开设的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要让学生在学习之后,不仅对职业有帮助,还能够将课堂中所学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并掌握有关预防和纠正职业病的锻炼方法,形成终身体育习惯。
2.影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因素分析
2.1 体育设施缺位影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在短时间内得到迅猛发展,大多数都依附于其母体学校,在体育场馆和器材方面长期处于缺位的状态。据有关调查报告表明,有超过一半的独立学院体育设施非常薄弱,无法与其母体学校相比,甚至比高职院校都要差,其典型特征就是室内体育场馆极少,一遇雨天,公体课的教学就无法进行。体育设施条件满足不了最基本的体育教学,也就谈不上在公体课教学中进行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了。
2.2 体育师资薄弱影响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
体育教师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其学识水平、知识结构和身体素质决定这改革的成败。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独立学院成立时间短,虽然引进了一些较高水平的体育人才,但是大部分教师是新进的年轻教师,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专业也集中在观赏性较强的奥运项目上。体育教师力量薄弱给独立学院实行职业实用性教学带来人才上的掣肘。
2.3 独立学院师生对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认识有偏见
据查数据显示,从未听说过或听说了未考虑过“职业实用性体育”这一概念的学生达到七成,教师也有3成左右,而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对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态度有着显著的差异。笔者从访谈中了解到,有部分体育教师有畏难情绪,认为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过程将非常复杂,实施起来会比较困难,效果不见得会理想,心里有抵触。而受访学生一方面纷纷对既适合职业需要,又能预防疾病的职业实用性体育项目表示赞同,另一方面又表示目前流行的体育项目是自己的兴趣所在,要去更改体育运动项目,内心十分不愿意。独立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对待公体课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态度滞缓了教学改革的步伐。 3.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内容构建
由于各体育项目对人体的影响不同,各种职业对人体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有差别,职业实用性体育,应依据职业特点和职业体能的需要,选择与职业特点关系最密切、最符合职业体能要求的项目进行教学与训练(具体内容见表1)。
4.促进独立学院职业实用性公体课教学改革路径选择
4.1 更新观念,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先决条件
独立学院开展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人,一是教学管理者,他们的观念和意识对改革的态度是改革的前提;二是体育工作者,他们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思想观念和行动能力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三是学生,能否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决定着能否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因此,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是改革的先决条件。
4.2 改善体育场地设施,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必要保障
体育器材和场馆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目前独立学院在这一块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教师和学生都深受其烦。因此独立学院应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强体育器材和场馆设施,增强体育教学们的活动经费,为公体课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提供必要的保障。
4.3 加强师资,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力量源泉
体育教师是公体课教学的发起者和组织者,体育教师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着教学的质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能为独立学院公体课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独立学院可采取走出去培训或引进人才等方略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加强其体育责任心与事业心。
4.4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是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
公体课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改革,应从学生专业的特点及未来可能职业的要求出发,根据对上课学生身体机能状态进行测试摸底结果,合理的选择体育项目,针对性地安排合适的教学运动量,从而激发学生对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大学研究生硕士论文,2008,3.
[2]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7.
[3]曲宗湖,杨文轩.学校体育教学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项目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教改项目:独立学院公共体育课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研究(编号:DB2011108);湖南农业大学教改项目:高等农业院校公体课职业实用性教学改革初探(编号:B2015084)。
作者简介:
彭成根(1983—),男,汉族,湖南娄底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