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比较齐拉西酮胶囊与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齐拉西酮胶囊组50例,剂量范围20~100㎎/d,利培酮口服液组50例,剂量范围1~6㎎/d,用PANSS及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期2周。结果:齐拉西酮胶囊组和利培酮口服液组 PANSS各分量表评分第2周末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齐拉西酮胶囊组和利培酮口服液组 PANSS激越因子评分第1周和第2周末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伴兴奋激越症状患者疗效较肯定,安全性好。
关键词:齐拉西酮 利培酮口服液 精神分裂症 兴奋激越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指出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的一线治疗包括:①注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②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1]。但是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单用也可能有良好的控制兴奋激越效果。本研究选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胶囊、利培酮口服液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其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住院患者,且获得受试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入组标准: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入组前一周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及镇静催眠药;入组时PANSS(1-7分制)总分≥60分,PANSS中的兴奋(P4)、敌对性(P7)、紧张(G4)、不合作(G8)、冲动控制障碍(G14)五项目总分≥15分,并且上述五项目中至少有一条≥5分。无严重躯体疾病。无酒精或药物滥用。非妊娠、哺乳期妇女。共100例,入组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29.6±9.3)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病程(6.0±4.3)年。利培酮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28.7±8.9)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病程(6.0±4.9)年。以上各项指标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 2方法
1.2.1实验设计:按受试者入组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进入齐拉西酮组、利培酮口服液组,进行2周的治疗观察。
1.2.2药物选择:齐拉西酮选用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思贝格胶囊。利培酮口服液选用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克口服液。
1.2.3治疗方法: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药物剂量,但药物剂量必须在药物说明书所规定的范围。必要时可以合并使用氯硝西泮、东莨菪碱、苯海索和普萘洛尔,但不能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齐拉西酮组平均终末剂量为(110.0±18.5)mg,利培酮口服液组平均终末剂量为(4.8±0.6)mg,观察期两周。
1.2.4疗效评定::观察期间由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执业医师进行量表评定,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8)。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24小时、2天、3天、5天、7天、14天分别进行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进行PANSS总量表评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14天进行TESS量表评分以评定药物不良反应。
减分率计算公式: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的减分率=(治疗前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治疗后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治疗前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5)×100%。
1.2.5实验室检查:入组时、第7天、第14天分别做一次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
1.2.6统计方法:统计方法采用 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F检验。
2结果
2.1PANSS-兴奋激越五项因子疗效分析
通过对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进行减分率的换算,进行F检验,发现在2小时末、24小时末、2天末、3天末、5天末、一周末及两周末2组减分率总体均数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显示:2小时、24小时末利培酮口服液组优于齐拉西酮胶囊组,2天末及3天末利培酮口服液组和齐拉西酮两组无差异性;第5天末及一周末利培酮口服液组优于齐拉西酮组;两周末利培酮口服液组和齐拉西酮组无差异性。(见表1)
2.2两组PANSS总分比较
治疗后第1、2周PANSS总分及减分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讨论
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时,与精神病性症状同时出现的拒绝合作、敌对和攻击行为是其住院的重要原因。住院患者需要迅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激越症状,以期平稳过渡到疾病的巩固治疗阶段。以前临床医生常常习惯使用高效价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rapid neuroleptization)来控制急性兴奋症状,观察发现,这些方法具有较多缺点,例如锥体外系副反应明显、耐受性差等,常弊大于利。如大量肌注氟哌啶醇(30~100㎎/d),该方法在迅速控制患者兴奋症状方面被证明有效[2]。但近来的研究和临床已日渐少用[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如有研究提示[4、5]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似,两药对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控制无明显差异;国外也有研究表明[ 6、7]甲磺酸齐拉西酮对减少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激越行为起效迅速,而不产生极度镇静、焦虑、急性肌张力异常或急性肌张力反应。
本研究对齐拉西酮和利培酮进行了头对头的比较。结果提示,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总体上对激越症状均能快速控制,同时对精神病性症状整体也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因此,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单用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临床上可以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快速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2003.
2、徐韬园 主编.现代精神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91
3、Van Putten T,Marder SR,Mintz J.A controlled dose comparison of haloperidol in newly admitted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rch Gen Psy- chiatry,1990,47:754
4、侯也之,郭俊花,周方,等. 利培酮口服液口服液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双盲对照研究. 上海精神医学,2001,13(3):149-151
5、杨晓敏,王志阳,凌政,等. 利培酮口服液口服液合并肌注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2):98-100
6、Potkin SG,Keck PE,Segal S,et al.Ziprasidone in acute bipolar mania:a 21-day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replication trial,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5;25(4):301-10
7、Keck PE Jr,Reeves KR,Harrigan EP;et al. Ziprasidone in the short-term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results form two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studies.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1;21(1):27-35
作者簡介:伍绪忠(1963.04-),男,汉族,籍贯:湖北京山,主任医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精神病学
关键词:齐拉西酮 利培酮口服液 精神分裂症 兴奋激越
《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指出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的一线治疗包括:①注射典型抗精神病药物;②口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1]。但是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单用也可能有良好的控制兴奋激越效果。本研究选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胶囊、利培酮口服液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其对精神分裂症兴奋激越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期间住院患者,且获得受试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入组标准: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符合国际疾病分类-10(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入组前一周内未使用抗精神病药及镇静催眠药;入组时PANSS(1-7分制)总分≥60分,PANSS中的兴奋(P4)、敌对性(P7)、紧张(G4)、不合作(G8)、冲动控制障碍(G14)五项目总分≥15分,并且上述五项目中至少有一条≥5分。无严重躯体疾病。无酒精或药物滥用。非妊娠、哺乳期妇女。共100例,入组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29.6±9.3)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病程(6.0±4.3)年。利培酮组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28.7±8.9)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病程(6.0±4.9)年。以上各项指标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
1. 2方法
1.2.1实验设计:按受试者入组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进入齐拉西酮组、利培酮口服液组,进行2周的治疗观察。
1.2.2药物选择:齐拉西酮选用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思贝格胶囊。利培酮口服液选用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单克口服液。
1.2.3治疗方法: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药物剂量,但药物剂量必须在药物说明书所规定的范围。必要时可以合并使用氯硝西泮、东莨菪碱、苯海索和普萘洛尔,但不能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和心境稳定剂。齐拉西酮组平均终末剂量为(110.0±18.5)mg,利培酮口服液组平均终末剂量为(4.8±0.6)mg,观察期两周。
1.2.4疗效评定::观察期间由长期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的执业医师进行量表评定,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8)。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小时、24小时、2天、3天、5天、7天、14天分别进行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评分;在治疗前、治疗后7天、14天进行PANSS总量表评分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14天进行TESS量表评分以评定药物不良反应。
减分率计算公式: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的减分率=(治疗前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治疗后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治疗前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5)×100%。
1.2.5实验室检查:入组时、第7天、第14天分别做一次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
1.2.6统计方法:统计方法采用 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F检验。
2结果
2.1PANSS-兴奋激越五项因子疗效分析
通过对PANSS兴奋激越五项目总分进行减分率的换算,进行F检验,发现在2小时末、24小时末、2天末、3天末、5天末、一周末及两周末2组减分率总体均数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重比较结果显示:2小时、24小时末利培酮口服液组优于齐拉西酮胶囊组,2天末及3天末利培酮口服液组和齐拉西酮两组无差异性;第5天末及一周末利培酮口服液组优于齐拉西酮组;两周末利培酮口服液组和齐拉西酮组无差异性。(见表1)
2.2两组PANSS总分比较
治疗后第1、2周PANSS总分及减分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讨论
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时,与精神病性症状同时出现的拒绝合作、敌对和攻击行为是其住院的重要原因。住院患者需要迅速、有效、安全地控制激越症状,以期平稳过渡到疾病的巩固治疗阶段。以前临床医生常常习惯使用高效价典型抗精神病药的快速神经阻滞剂化(rapid neuroleptization)来控制急性兴奋症状,观察发现,这些方法具有较多缺点,例如锥体外系副反应明显、耐受性差等,常弊大于利。如大量肌注氟哌啶醇(30~100㎎/d),该方法在迅速控制患者兴奋症状方面被证明有效[2]。但近来的研究和临床已日渐少用[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如有研究提示[4、5]利培酮口服液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相似,两药对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控制无明显差异;国外也有研究表明[ 6、7]甲磺酸齐拉西酮对减少精神病患者的急性激越行为起效迅速,而不产生极度镇静、焦虑、急性肌张力异常或急性肌张力反应。
本研究对齐拉西酮和利培酮进行了头对头的比较。结果提示,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总体上对激越症状均能快速控制,同时对精神病性症状整体也有明显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没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因此,利培酮和齐拉西酮单用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临床上可以作为一种处理方式快速控制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
参考文献:
1、中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2003.
2、徐韬园 主编.现代精神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291
3、Van Putten T,Marder SR,Mintz J.A controlled dose comparison of haloperidol in newly admitted schizophrenia patients. Arch Gen Psy- chiatry,1990,47:754
4、侯也之,郭俊花,周方,等. 利培酮口服液口服液和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双盲对照研究. 上海精神医学,2001,13(3):149-151
5、杨晓敏,王志阳,凌政,等. 利培酮口服液口服液合并肌注氯硝西泮治疗精神分裂症兴奋症状的随机对照研究. 上海精神医学,2003,15(2):98-100
6、Potkin SG,Keck PE,Segal S,et al.Ziprasidone in acute bipolar mania:a 21-day randomized,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 replication trial,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5;25(4):301-10
7、Keck PE Jr,Reeves KR,Harrigan EP;et al. Ziprasidone in the short-term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results form two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multicenter studies.J Clin Psychopharmacol 2001;21(1):27-35
作者簡介:伍绪忠(1963.04-),男,汉族,籍贯:湖北京山,主任医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精神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