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的外在形式、传播渠道、发行平台以及受众群体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当下“视觉文化”开始发生转向,人们的感官体验更趋于追求多元化信息接受时,“听觉文化”的苏醒也给广播剧市场的复兴带来的新的方向。本文基于新媒体语境之下,分析广播剧在有声语言表达、传播平台、受众圈层分析等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剧,受众分析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93
1. 背景分析
广播剧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曾经评价广播剧“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当听众们进行收听时剧中一切人物的经历、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表达都通过声音这种沉浸式的媒介传递出来。细数广播剧的发展历程,于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播的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由陈开编剧的《一万块夹板》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二泉映月》《林海雪原》等一系列优质的广播剧作品,从二三十年代萌芽,到七八十年代的顶峰,例如通过广播中王刚的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同时也为广播剧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介在技术加持之下开始了自我更新和淘汰的变革。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所說“任何媒介都是对人感官的延伸。”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人们渴望获得更丰富的图像信息时,在视觉和听觉的多重诱惑下,受众逐渐远离了广播而选择了电视,而电视画面所带来的的新鲜感也高出了广播剧声音,使得电视媒体成为主流。随后电视机的普及也给广播和广播剧带来了致命性打击,受众和广告的流逝象征着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下降,广播和广播剧在当时几乎无人问津陷入发展低谷。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不断增加的影视剧数量吸引了大多数的年轻受众时,广播剧的发展也更加呈现出老龄化的态势。此时的广播剧虽然没有在电视时代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却因为受众的锐减逐渐走向了小众。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私家车的普及和网络文学的盛行,为广播剧发展提供了受众基础和市场空间。大量的创作素材让文字转型为声音作品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即使无法回到曾经的巅峰时代,但也开始形成一定气候规模,朝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前进。广播和广播剧也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大众传媒诞生以来,媒介技术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特别是到了Web2.0时代,互联网经历着快速更新,不断给人们带来新鲜的体验。在这样的媒介发展形势下,广播剧在新型平台上再一次出现,而且在内容、形式上与传统广播剧有着多种不同。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长篇幅和深度挖掘的信息形式逐渐失去其影响力,而是曾经居于辅助地位的声音形式开始呈现更为突出的传播效果和更为多元的传播要素。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视觉文化开始逐渐发生转向,当眼睛处于信息过载和饱和的状态时,大众渴望拥有一种新的感受的方式,此时耳朵开始“被唤醒”,这也为人类重新塑造了一种陪伴式、沉浸式的感官氛围。
以移动互联网为终端,以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企鹅FM为代表的多个网络音频平台不断出现,广播剧借助这类新的广播平台以不同于传统广播的形态再次发展。同时在我们移动网络音频传播平台的作品类别中,广播剧可以有自己专业的原创影视剧集和音频录制作品,也可以有自己兴趣制作剧团的专业原创音频作品,甚至还还有专业个人作品制作的时代内容,广播剧的时代内容比我们传统电视广播剧的时代内容要丰富的多,其中发展势头很猛网络广播剧更是占据了广播剧市场平台的半壁江山。
本文以儿童广播剧作为切入,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发展的新变革。《埙娃传奇之神奇魔怪》是半坡文化系列儿童广播剧之一,改编自杨军系列同名儿童小说,背景铺垫了人类在新石器时期的发明,以儿童寻宝的探险之旅作为线索,以微小视角,塑造了以埙娃为代表的勇敢智慧的原始先民形象,是一部具有奇幻情节又温暖感人的儿童剧。
2. 广播剧的新发展特点
2.1 增强互动情感陪伴,契合受众心理需求
回溯广播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发现它低门槛的收听标准和伴随性的收听特质,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听众基础,虽然传统媒体时期的广播仍有各种传播媒介条件的限制,但其所表达出的伴随性特质也正是广播面对挑战和改革的重要竞争力。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的传播环境中,文字的深刻性、多义性难免会被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和随意性、多元化的接收方式所冲击。而图像的多元化审美也面临着“一对多”的受众判断和选择,因此,广播的伴随和随意性收听,让许多“视觉疲劳”的受众能够从图像化、文本化的传播环境中解放出来。“移动媒介与声音的相适配,创造了新的声音景观,唤醒了耳朵,使听觉文化再次回归。”
同时,与传统的点对面的传统广播不同,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广播剧和微广播剧具有针对不同圈层的受众需求出发,根据对个人的大数据分析,向个人定向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内容。专业制定内容,点对点传播,从受众出发再形成受众间的圈层互动文化,甚至可以推动受众对广播剧内容衍生的再创作。而作为广播剧中较为独特的儿童广播剧来说,不仅兼具了广播本身的娱乐休闲和放松心情的作用,同时也承担起了针对儿童受众群体的教育功能。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中,更应该在家庭中,而忙碌的生活让很多家长缺失了在“家庭老师”身份,因此除了卡通片之外,儿童广播剧让无法识别文字、年龄较小的受众也可以从听故事中学习知识,与此同时让相对严肃枯燥的文字具有了听觉享受和视像化联想的空间,家长也可以在与孩子共同收听的过程中提升亲子默契度,减少了儿童对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理解能力。以《埙娃传奇》为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展开叙事,不断在对比中将受众带回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同时赋予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在历史问答和情景设定中感受到半坡文化的特点和华夏文明的独有风采。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剧,受众分析
中图分类号:G2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20.093
1. 背景分析
广播剧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曾经评价广播剧“广播剧的艺术家们,给听众留下了广阔的天地,使听众参与了创作。”当听众们进行收听时剧中一切人物的经历、情感变化和内心世界的表达都通过声音这种沉浸式的媒介传递出来。细数广播剧的发展历程,于195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播的新中国第一部广播剧由陈开编剧的《一万块夹板》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二泉映月》《林海雪原》等一系列优质的广播剧作品,从二三十年代萌芽,到七八十年代的顶峰,例如通过广播中王刚的播讲的《夜幕下的哈尔滨》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同时也为广播剧的历史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媒介在技术加持之下开始了自我更新和淘汰的变革。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所說“任何媒介都是对人感官的延伸。”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当人们渴望获得更丰富的图像信息时,在视觉和听觉的多重诱惑下,受众逐渐远离了广播而选择了电视,而电视画面所带来的的新鲜感也高出了广播剧声音,使得电视媒体成为主流。随后电视机的普及也给广播和广播剧带来了致命性打击,受众和广告的流逝象征着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下降,广播和广播剧在当时几乎无人问津陷入发展低谷。20世纪90年代后期,当不断增加的影视剧数量吸引了大多数的年轻受众时,广播剧的发展也更加呈现出老龄化的态势。此时的广播剧虽然没有在电视时代的冲击下走向消亡,却因为受众的锐减逐渐走向了小众。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私家车的普及和网络文学的盛行,为广播剧发展提供了受众基础和市场空间。大量的创作素材让文字转型为声音作品的发展模式有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即使无法回到曾经的巅峰时代,但也开始形成一定气候规模,朝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前进。广播和广播剧也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大众传媒诞生以来,媒介技术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特别是到了Web2.0时代,互联网经历着快速更新,不断给人们带来新鲜的体验。在这样的媒介发展形势下,广播剧在新型平台上再一次出现,而且在内容、形式上与传统广播剧有着多种不同。而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长篇幅和深度挖掘的信息形式逐渐失去其影响力,而是曾经居于辅助地位的声音形式开始呈现更为突出的传播效果和更为多元的传播要素。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视觉文化开始逐渐发生转向,当眼睛处于信息过载和饱和的状态时,大众渴望拥有一种新的感受的方式,此时耳朵开始“被唤醒”,这也为人类重新塑造了一种陪伴式、沉浸式的感官氛围。
以移动互联网为终端,以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企鹅FM为代表的多个网络音频平台不断出现,广播剧借助这类新的广播平台以不同于传统广播的形态再次发展。同时在我们移动网络音频传播平台的作品类别中,广播剧可以有自己专业的原创影视剧集和音频录制作品,也可以有自己兴趣制作剧团的专业原创音频作品,甚至还还有专业个人作品制作的时代内容,广播剧的时代内容比我们传统电视广播剧的时代内容要丰富的多,其中发展势头很猛网络广播剧更是占据了广播剧市场平台的半壁江山。
本文以儿童广播剧作为切入,分析新媒体语境下广播剧发展的新变革。《埙娃传奇之神奇魔怪》是半坡文化系列儿童广播剧之一,改编自杨军系列同名儿童小说,背景铺垫了人类在新石器时期的发明,以儿童寻宝的探险之旅作为线索,以微小视角,塑造了以埙娃为代表的勇敢智慧的原始先民形象,是一部具有奇幻情节又温暖感人的儿童剧。
2. 广播剧的新发展特点
2.1 增强互动情感陪伴,契合受众心理需求
回溯广播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发现它低门槛的收听标准和伴随性的收听特质,使得它具有较强的听众基础,虽然传统媒体时期的广播仍有各种传播媒介条件的限制,但其所表达出的伴随性特质也正是广播面对挑战和改革的重要竞争力。尤其是在当今快节奏的传播环境中,文字的深刻性、多义性难免会被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和随意性、多元化的接收方式所冲击。而图像的多元化审美也面临着“一对多”的受众判断和选择,因此,广播的伴随和随意性收听,让许多“视觉疲劳”的受众能够从图像化、文本化的传播环境中解放出来。“移动媒介与声音的相适配,创造了新的声音景观,唤醒了耳朵,使听觉文化再次回归。”
同时,与传统的点对面的传统广播不同,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广播剧和微广播剧具有针对不同圈层的受众需求出发,根据对个人的大数据分析,向个人定向推荐符合其兴趣的内容。专业制定内容,点对点传播,从受众出发再形成受众间的圈层互动文化,甚至可以推动受众对广播剧内容衍生的再创作。而作为广播剧中较为独特的儿童广播剧来说,不仅兼具了广播本身的娱乐休闲和放松心情的作用,同时也承担起了针对儿童受众群体的教育功能。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中,更应该在家庭中,而忙碌的生活让很多家长缺失了在“家庭老师”身份,因此除了卡通片之外,儿童广播剧让无法识别文字、年龄较小的受众也可以从听故事中学习知识,与此同时让相对严肃枯燥的文字具有了听觉享受和视像化联想的空间,家长也可以在与孩子共同收听的过程中提升亲子默契度,减少了儿童对电子产品的过分依赖,让孩子在听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理解能力。以《埙娃传奇》为例,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展开叙事,不断在对比中将受众带回到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同时赋予天马行空的想象,可以让孩子和家长在历史问答和情景设定中感受到半坡文化的特点和华夏文明的独有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