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那么,怎样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呢?
一、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在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创设,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比赛开始前,让学生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学生有的说:“骑正方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有的说:“骑三角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还有的说:“骑椭圆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比赛开始,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教师趁机提问:“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们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唯独小白兔的车子跑得又快又稳呢?同学们想知道原因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识——园的认识。”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收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要创设富有现实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应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知识,较容易地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还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认识周长”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黄了掉到地上去了。课件出示一片树叶,教师说:“有四只蚂蚁分别爬了上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蚂蚁是怎么爬的呢?”学生齐声回答:“想。”教师趁机提问:“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去观察,好吗?”出示问题:1.它们是从哪儿开始爬的?2.它们是怎样爬的?3.爬到哪儿结束的?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只蚂蚁从标有起点的地方直接向树叶的里面爬;另外三只蚂蚁分别从标有起点的地方在树叶的边线爬,但是第二只蚂蚁没有爬到一圈就停止了,第三只蚂蚁却爬了一圈多才停止,第四只蚂蚁正好爬了一圈回到了起点。看完后,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又提问:“第一只蚂蚁与后面三只蚂蚁爬的路线有什么不同呢?”得出第一只蚂蚁是在树叶里面爬,而后面三只蚂蚁是围着树叶的边线在爬,从而让学生理解“围图形”的含义。接下来教师又提问:“后面三只蚂蚁它们爬的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理解“围图形一周”的含义,进而揭示周长的概念。在揭示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如桌布的周长、树桩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要创设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有思考力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思”,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抽象,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发现规律性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而是在黑板上写出了1、10、100三个数,并提问:“同学们,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过了一会,一个学生高兴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我知道了,1元=10角=100分。”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也纷纷举起手来回答,有的说“1米=10分米=100厘米”,有的说“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我接着问:“有谁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呢?”学生很快写出:0.1米=0.10米=0.100米。接下来我又问:“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三个小数末尾零的变化上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总之,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从而真正发挥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责编蓝天)
一、要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在创设有效的数学问题情境时,要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去创设,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段“小动物骑车比赛”的动画片:在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上,四种小动物所骑车子的车轮形状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和椭圆形。比赛开始前,让学生们猜猜谁的车子跑得最快。学生有的说:“骑正方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有的说:“骑三角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还有的说:“骑椭圆形车轮的小动物跑得快。”比赛开始,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看着,只见小白兔骑得轻快又平稳,一路领先,而另外三只小动物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劲,可就是赶不上。画面上小白兔愉快的表情、另外三只小动物的憨态、夸张幽默的伴奏音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教师趁机提问:“为什么比赛结果跟我们的猜测不一样呢?为什么唯独小白兔的车子跑得又快又稳呢?同学们想知道原因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新知识——园的认识。”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圆的知识的兴趣和情感,收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要创设富有现实性的问题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应用数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情境中的数学知识,较容易地提出数学问题与解决数学问题,还使他们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认识周长”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黄了掉到地上去了。课件出示一片树叶,教师说:“有四只蚂蚁分别爬了上来,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蚂蚁是怎么爬的呢?”学生齐声回答:“想。”教师趁机提问:“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带着下面三个问题去观察,好吗?”出示问题:1.它们是从哪儿开始爬的?2.它们是怎样爬的?3.爬到哪儿结束的?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只蚂蚁从标有起点的地方直接向树叶的里面爬;另外三只蚂蚁分别从标有起点的地方在树叶的边线爬,但是第二只蚂蚁没有爬到一圈就停止了,第三只蚂蚁却爬了一圈多才停止,第四只蚂蚁正好爬了一圈回到了起点。看完后,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又提问:“第一只蚂蚁与后面三只蚂蚁爬的路线有什么不同呢?”得出第一只蚂蚁是在树叶里面爬,而后面三只蚂蚁是围着树叶的边线在爬,从而让学生理解“围图形”的含义。接下来教师又提问:“后面三只蚂蚁它们爬的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理解“围图形一周”的含义,进而揭示周长的概念。在揭示周长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物体表面的周长,如桌布的周长、树桩的周长、黑板面的周长……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他们要学习的内容来自现实生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要创设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
唐代诗人杜牧有句名言:“学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教师的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设有思考力度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触景生思”,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抽象,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发现规律性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我没有直接出示教材中的例题,而是在黑板上写出了1、10、100三个数,并提问:“同学们,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个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过了一会,一个学生高兴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我知道了,1元=10角=100分。”其他学生受到启发也纷纷举起手来回答,有的说“1米=10分米=100厘米”,有的说“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我接着问:“有谁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等式呢?”学生很快写出:0.1米=0.10米=0.100米。接下来我又问:“看到这个等式中的三个小数,你有什么发现?想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引向三个小数末尾零的变化上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性质。
总之,教师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学需要,围绕教学的重难点,创设具有“数学味”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促进数学知识的建构,从而真正发挥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