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介绍了家庭农场的概念与特点,传统农村经济组织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对化解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化解 农村经济发展 矛盾 作用
家庭农场是指由家庭成员自己经营的有一定规模、一定面积、一定技术含量的农业生产单位。它和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具有家庭成员经营,规模适度,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它与农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构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能有效化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
一、现代化农业与留乡农民低素质低下的矛盾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城镇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11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7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仅16.8%。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留乡务农的农民中老年多、女性多、文化素质低,其中只有5%的人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低素质的农民学习能力弱、科技意识淡薄、农业新技术应用障碍多、推广速度慢、效果差。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家庭农场的发展可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土地通过转让、转租、互换、入股、转包等形式向高素质农民的家庭农场集中,可弥补留乡农民素质低下的不足。《宁波市家庭农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在385个家庭农场中,农场主学历大专以上的30人,占8%,农场主学历高中以上的有142名,占37%。由于他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较强,懂经营,会管理,经营效益好。
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专家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最终将导致不足。《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指出各年龄段参加农业劳动的人口比重为:60~64岁占 60.1% ,65~69岁占55.2%,70~75岁占50.6%。高龄农村劳动力不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不适应现代农业对劳动主体的要求,将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家庭农场的逐步发展,土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家庭农场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城镇化更快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
三、农业效率低下与全面建成小康的矛盾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实现小康,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不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巨大。2013年末大陆总人口13.5亿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亿,占46.2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两者相差18059元。究其原因,一是农业是天生弱势产业,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二是我国农民人均资源数量少。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我国现有农户近2亿,最终会稳定在约1亿户。留乡农民人均资源就会增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转移进城的农民工收入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农民工月均收入是2609元,换算成全年总收入31308元,农民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50%。这对于缩小城镇居收入的差距有积极作用。四是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高,可增产增收。全国家庭农场68.2万户,经营1.34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486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353公斤高出38%。意味着家庭农场收入更高,具有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四、分散经营与规模效益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耕地使用分散。这种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地块生产的固有弊端就是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施药治虫费用高,产品销售价格低。同时农业生产承包地碎片化使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难以实现,正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生产规模过小会影响生产要素质投入的效率,不能得到规模效益。大机器的生产效率高,小机器的生产效率低,但大型机器有不可分割性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与规模化生产方式相适应。大机器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以上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相反在一定规模以下使用大机器生产效率反而不高。小规模只能用生产效率低的小机器,土地生产率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就上不去。有一定规模是家庭农场的特点,可以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同时,在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肥料的采购上,由于购买量大,会得到价格上的优惠,在农产品的销售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五、小农生产与资源配置的矛盾
人均资源不足提醒人们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耕地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在使用上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按照农户家庭的人口、土地的质量、地块离家的远近距离等因素来平均分配给农户家庭使用,这本身就不是土地的优化配置方式。由于农业生产主体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的差异,使用或经营土地的能力存在差异,使用效率相差悬殊。能力强的农民使用土地的产量就高,成本低,收益高,能力差的农民经营土地的产量低、成本高,收益低。随着土地流向那些最善于使用土地的生产者手中,实现土地的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家庭农场对化解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加强教育与培训。在强化义务教育、大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受教育程度的同时,加强农民尤其是农场主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高素质的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者。其次,.建立长效机制,让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采取综合措施,帮助进城农民解决就业、户籍、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只有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才会放弃农村的土地。第三,建立健全土地的流转机制。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土地流转。农民承包的土地是其最大资产,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能剥夺。需要建立并完善土地的流转市场,用市场机制引导土地流转。最后不能急于求成。家庭农场有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形式的趋势,但在现阶段还只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形式,它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家庭农场发展的速度,要与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就业速度相吻合。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 就业培训不到20%,中国网china.com.cn 2008-04-25,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2]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网,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134589.htm,2006年2月24日,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3]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www.gov.cn,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4]家庭农场是农业发展趋势, 高俊才:中国投资咨询网, www.ocn.com.cn/free/201303/fgq290930.shtml,2013-3-29,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化解 农村经济发展 矛盾 作用
家庭农场是指由家庭成员自己经营的有一定规模、一定面积、一定技术含量的农业生产单位。它和20世纪80年代初实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同,具有家庭成员经营,规模适度,技术含量高等特点。它与农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构成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发展,能有效化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突出矛盾。
一、现代化农业与留乡农民低素质低下的矛盾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整体偏低。农民平均受教育的年限是7.8年,城镇人口受教育年限平均11年,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占7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仅16.8%。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加速,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留乡务农的农民中老年多、女性多、文化素质低,其中只有5%的人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低素质的农民学习能力弱、科技意识淡薄、农业新技术应用障碍多、推广速度慢、效果差。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家庭农场的发展可有效化解这一矛盾。土地通过转让、转租、互换、入股、转包等形式向高素质农民的家庭农场集中,可弥补留乡农民素质低下的不足。《宁波市家庭农场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在385个家庭农场中,农场主学历大专以上的30人,占8%,农场主学历高中以上的有142名,占37%。由于他们专业知识、实践技能较强,懂经营,会管理,经营效益好。
二、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专家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30%以上。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经商使得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更高,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程度15.4%,比全国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的推进和农村劳动力加速转移,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最终将导致不足。《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指出各年龄段参加农业劳动的人口比重为:60~64岁占 60.1% ,65~69岁占55.2%,70~75岁占50.6%。高龄农村劳动力不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不适应现代农业对劳动主体的要求,将会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家庭农场的逐步发展,土地向家庭农场集中,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缓解农村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家庭农场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城镇化更快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速度。
三、农业效率低下与全面建成小康的矛盾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实现小康,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就不可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尽管农民收入在不断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仍然巨大。2013年末大陆总人口13.5亿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3亿,占46.27%。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5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两者相差18059元。究其原因,一是农业是天生弱势产业,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很大,二是我国农民人均资源数量少。众所周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4亩,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城镇化使农村人口不断减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指出,我国现有农户近2亿,最终会稳定在约1亿户。留乡农民人均资源就会增加,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转移进城的农民工收入也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农民工月均收入是2609元,换算成全年总收入31308元,农民工收入已经占到农民人均收入的50%。这对于缩小城镇居收入的差距有积极作用。四是家庭农场土地生产率高,可增产增收。全国家庭农场68.2万户,经营1.34亿亩,粮食平均亩产量486公斤,比全国粮食平均亩产353公斤高出38%。意味着家庭农场收入更高,具有提高农民收入的作用。
四、分散经营与规模效益的矛盾
20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导致耕地使用分散。这种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当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小地块生产的固有弊端就是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施药治虫费用高,产品销售价格低。同时农业生产承包地碎片化使得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难以实现,正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生产规模过小会影响生产要素质投入的效率,不能得到规模效益。大机器的生产效率高,小机器的生产效率低,但大型机器有不可分割性特点,决定了它只能与规模化生产方式相适应。大机器在一定的生产规模以上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相反在一定规模以下使用大机器生产效率反而不高。小规模只能用生产效率低的小机器,土地生产率和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就上不去。有一定规模是家庭农场的特点,可以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劳动效率。同时,在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农药、肥料的采购上,由于购买量大,会得到价格上的优惠,在农产品的销售上,也有一定的优势。
五、小农生产与资源配置的矛盾
人均资源不足提醒人们要提高资源利用率。耕地是极其宝贵的资源,在使用上应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耕地按照农户家庭的人口、土地的质量、地块离家的远近距离等因素来平均分配给农户家庭使用,这本身就不是土地的优化配置方式。由于农业生产主体先天禀赋和后天培养的差异,使用或经营土地的能力存在差异,使用效率相差悬殊。能力强的农民使用土地的产量就高,成本低,收益高,能力差的农民经营土地的产量低、成本高,收益低。随着土地流向那些最善于使用土地的生产者手中,实现土地的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家庭农场对化解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家庭农场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问题。首先加强教育与培训。在强化义务教育、大学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受教育程度的同时,加强农民尤其是农场主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培训,帮助他们迅速成长为高素质的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者。其次,.建立长效机制,让进城务工农民市民化。采取综合措施,帮助进城农民解决就业、户籍、社保、住房、子女教育等问题。只有他们在城市安居乐业,才会放弃农村的土地。第三,建立健全土地的流转机制。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的关键是土地流转。农民承包的土地是其最大资产,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能剥夺。需要建立并完善土地的流转市场,用市场机制引导土地流转。最后不能急于求成。家庭农场有成为我国农业经营主体形式的趋势,但在现阶段还只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补充形式,它的发展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宜操之过急,不能盲目追求数量。家庭农场发展的速度,要与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就业速度相吻合。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 就业培训不到20%,中国网china.com.cn 2008-04-25,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2]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网,www.china.com.cn/chinese/news/1134589.htm,2006年2月24日,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3]统计局发布数据:2013年国民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www.gov.cn,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4]家庭农场是农业发展趋势, 高俊才:中国投资咨询网, www.ocn.com.cn/free/201303/fgq290930.shtml,2013-3-29,访问于2014年7月30日.
(作者单位: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