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期间大气光学特征初步分析

来源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双波长三通道拉曼激光雷达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状况进行了测量与分析,给出了奥运主场馆上空气溶胶消光系数、后向散射回波信号及波长消光比垂直分布及时空变化,计算了气溶胶消光散射比、光学厚度及Angstrom波长指数,结合地面监测数据分析了奥运期间典型天气间气溶胶光学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8—9日两天空气污染相对较重,主要为较大粒径粒子所致,降雨后气溶胶光学厚度有着明显的升高过程,出现较小粒径污染物的堆积。
其他文献
介绍了用材料铝、铍、超低膨胀(ULE)石英、微晶玻璃(主要指Zerodur)、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和碳化硅(SiC)等制备空间主镜的方法和过程,包括坯料的生成、粗加工,精细研磨、抛光
行政权限是法律规定的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所不能逾越的范围或界限,包括行政管辖权和自由裁量权,行政责任是行政主体违反行政法律或不履行行政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
利用30×30 Hartmann—Shack波前传感器对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产生的相位不连续点进行了探测。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强湍流条件下,探测到了相位不连续点,实验
气溶胶粒子的形状影响其光散射特性,粒形定量描述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光散射法和成像法总结了气溶胶粒形光学测量技术的进展,并在对比两者优缺点的基础上,从优势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