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巧预设课堂促生成

来源 :知识力量·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izhi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而引导之功,贵在善问。“情境预设”越来越受到重视,而问题情境设计是“课堂生成”的第一步,是能否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关键,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生成的过程。他拥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學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所以教师吃透了文本,进行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巧妙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发,生命激情荡漾的“动态生成”课堂。本人认为,情境设计的方法很多,有几点可以尝试:首先,设疑激趣——让枯燥变得生动;其次,静水投石——化被动为主动;第三,学以致用——由课堂到生活;第四,以图引题——事半功倍、凸显地理特色。这样,有效的问题切入是教师预设的精彩,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是课堂动态的平衡。这样的地理课堂会因“动态生成”而精彩。这样的地理课堂才是生命的课堂,才会有浓浓的地理味。
  [关键词]情境设计 预设生成 学以致用 以图引题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推进生成的过程,他拥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看似带有偶然性,其实精彩的生成离不开课堂的学习氛围,离不开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所以教师吃透了文本,进行合乎学情的预设,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得法,巧妙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左右逢源,营造出一个能够使智慧火花迸发出来的学习的“场”,凸显地理课堂的独特魅力。
  我认为,“教无定法”,教师情境预设的方法很多,应因学生、课堂等情况的不同,灵活巧妙的选择。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也总结了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在这里抛砖引玉,以求共同切磋。
  一、设疑激趣——让枯燥变得生动
  兴趣产生动力。有人说: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十几岁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总是迫切地想知道“为什么”,只有激起他们的兴趣,才能使他们主动去学习、去探究。而初中地理不用中考,成绩的好、差不影响升学,所以学生并不重视,我对所教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本级49%的学生“对什么内容感兴趣就学什么”,36%的学生“自己看自己的地理书,而且大多数不是看老师正在讲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从而重视地理学科,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
  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现实生活中的个别现象来引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昼夜交替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小明和美国的姑姑通话一个说“早上好”一个却说“晚上好”?为什么夏天我们的白天要比冬天的白天长呢?等等;在讲气候对民居的影响时,可以设计为,我们北方的房子顶有些平是怎么回事,南方的民居为什么为尖顶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一些现象,教师在讲课时提出这些问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深入地去研究课本,以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
  二、静水投石——化被动为主动
  长期的教学使学生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思维定式,学生有问题不愿意去说,教师也缺乏认真去倾听学生的问题,因此,课堂枯燥无味,学生被动的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我注重去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预设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随时捕捉学生的提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的瞬间,充分利用这些生成性资源,俯下身来倾听,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加以巧妙的利用,把师生的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使学生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跳一跳,摘到桃子”。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生成的课堂,绽放生命灵动之韵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验,设计问题情境,或指导学生做实验,然后让学生去分析实验所反映的问题,例如:进行“地球自转的意义”一节教学时,为证明地球自转的偏向,教师可拿一把雨伞,将其打开比作北半球,则伞顶端代表北极,伞的支架杆代表经线,若伞不动时,从“北极”向下用水杯倒水,则发现水珠从伞布上沿“经线”向南流动,若将雨伞按地球自转方向匀速转动,用水杯从“北极”向下倒水,观察水珠是否和刚才相同?又如,为证明地球公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日影长短的变化,我指导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实地测量学校旗杆的影子长短,并且是长期的,以一年为单位,这样,由实验来引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变被动为主动,同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并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学以致用——由课堂到生活
  地理课标要求要交给学生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因此,任何地理教学都是为生活服务的,让学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认识生活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课堂进入生活,用生活中的情境设计来引导学生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所学内容,借助时事来引发问题,例如:在讲中东地区时,我拿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战争为例,引出问题,同时还向学生讲述在耶路撒冷出现教徒朝拜时的踩踏事件,引出宗教作为中东热点问题的原因。这样设计问题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战争,另一方面,又会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以图引题——事半功倍、凸显地理特色
  图表是地理教学的精髓,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图片是地理的真正见证,它记录着地理最真实的一刻,是语言和文字无法代替的,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更能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地图在地理课本中随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地图来引发问题。例如,在讲授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时,针对“地球的自转和昼夜交替”一图,教师让学生第一说出图名;第二读图例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第三找出图中相关的知识关系,这样学生就知道如何识别昼半球和夜半球,怎样找到太阳的直射点,怎样认识某一地的地方时刻,怎样比较几个地方的时间早晚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教给学生以识图、读图的方法,教会学生能够自然而然地想到甚至主动利用地图来认识事物,感受知识,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学科的效率。又例如,在讲授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和特点时,我事先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问题,我利用Flash将一月、七月风向图制作成动画示意图,利用PPT适时插入一些与之对应的景观图片及录像,让学生在分析季风的形成的过程中,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动态的风向箭头,又给学生极其深刻的印象,鲜明的颜色使学生立即发现一月、七月风向是截然相反的,于是很自然地得出结论──因季节变化而风向相反的风叫季风,进而读出风向:一月是东北季风,七月是西南季风。那么,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特点又是什么呢?画面上黄色代表陆地,蓝色代表海洋,启发学生注意观察风的源地,多数学生能答出“一月东北季风来自陆地,故寒冷干燥”,同时,配上一段南亚冬季的景观录像,让示意图生动起来。七月西南季风来自海洋,它有什么性质?它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哪些影响?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突破了这一难点。同时,进一步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学得愉快,记得扎实,自然愿意深入思考,教学效果非常好。这样设问,学生就会积极地去分析地图、查找原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看图、分析地图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当然,除了以上几种问题设计的方法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去设计问题,例如从反面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地球自东向西转会产生的影响。另外,还可利用古诗文来引出问题。“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地理中的什么原理?(物质循环)。“人间四月芳扉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什么原理?(地理对气侯的影响)等。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在经济竞争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愈显重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在教学中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使认知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在自觉、主动、深层次的参与过程中,实现发现、理解、创造与应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积极的思维常常取决于问题的刺激程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释疑的强烈愿望,并且善于在特定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头脑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既情绪激昂,又头脑冷静,最终获取新知识。
  (作者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沙井子学校)
其他文献
十八大以来,各级緊紧围绕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能打仗、打胜仗”的使命要求,坚持把战斗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确立了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标准。军队院校职能使命特殊,地位作用关键,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必须把准特点、点中穴位、有的放矢,形成实实在在的认识成果、践行标准和经验制度。  一、凝聚“教学阵地就是上战场”的思想共识  当前,军队院校战斗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本原因是一些
期刊
[摘要]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也因此面临新的挑战。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不甚理想,陈旧的教育方法成效微弱。针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和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方面的探索均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爱国主义教育 创新  面对改革开放后经济全球化对大学生爱国主义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农业教育培养模式的转变,课时缩减已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应用网络教学平台改革土壤肥料学的可行性、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结果为课时缩减背景下,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高等学校 土壤肥料学 网络教学平台 课时缩减 教学改革  土壤肥料学是农业高等院校农学类专业重要课程之一。它是与发展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高等
期刊
[摘要]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多媒体已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教学手段。利用现代化的视听手段,围绕电脑,形象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产生前所未有的直观性,把传统课堂的静态教学变为动态,抽象为形象。多媒体用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也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教学模式。优势可从多方面反映出来。  [关键词]多媒体 大学英语教学 优势 课件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日趋普及以及教学设备的日新月异,多媒体教学已经在很多大学悄
期刊
[摘要]大学生党建工作既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又可以指导其他学生工作,所以,如何在新时期把党建工作与学生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动作用,是摆在学工一线教师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以大学生党建工作为先导,以具体的学生工作为载体,通过党建与学生组织工作相结合,党员承担学生干部职责,开展党员帮扶工作,开设优秀党员讲堂等途径,有利于打开学生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党建工作 学生工作
期刊
[摘要]等学府扩招与发展使教育发生了很大变化,也产生了负面效果。一些学校盲目扩招,使得教学资源紧张,另一面学校之间的攀比,开新课,开精品课的现象愈演愈烈。一些学校没有能力开新课,把一些课程的名称改来改去,就算开新课了,课程改变使得本专业发展越来越不健康,开新课的范围越来越大,甚至专业基础课也要开新课,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特别乱象,不紧课时数量大量缩减,课程名称也不断在改,特别是素描课已经乱象,五
期刊
[摘要]当前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艰难阶段,素質教育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出现了一些纷争,大多数教育工作者是处在提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立场上,也有少数学者论证了应试教育模式的优点所在,各家都摆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作了大量论证,其中心无非是围绕“现在应不应该从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变?”以及“具体应该如何有效地促使这一转变?”这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教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评价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综合能力的应用,并对成绩进行分析,为临床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2009级222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运用OSCE进行毕业考核。  结果:我院OSCE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一次通过率为94.6%,考试总体平均成绩为71.9±8.1,总体难度系数0.75,整体难度适中,考试内容的设置比较合理,有助于学生掌握临床
期刊
在法治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已经成为解决争端的主要途径。目前供电企业虽然比较重视依法治企工作,注重提高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但是对于法律风险的防范比较薄弱,法律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事前防范的作用较少,经常是在事后解决问题时忙于应付,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被动局面,产生企业诉讼、纠纷较多的问题。特别是目前法治环境不理想,部分法院为了快速结案、避免出现上访,不严格按照电力设施
期刊
[摘要]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高校陆续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为了解大学生对于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的需求,以青岛大学为例,以问卷的形式开展此次调查研究。问卷调查共包含: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对职业以及就业市场的认识程度以及对职业规划类通识课程的期望三大维度,并提出:自我认知是职业规划类课程的必备内容;在职业规划类课程中要系统传授职业、就业、创业的相关知识;在职业规划类课程中要充分发挥师生两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