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要“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其中提到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课程标准里笼统地解释为:“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在笔者看来,可以理解为,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鼓励学生广泛搜集历史信息,深入思考历史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中抒发历史情怀。下面,笔者就以八年级下学期《身边的历史》实践活动课为例,谈谈这堂课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一、广读博览,收集历史信息
在实践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广读博览,在教材之外大量搜集历史信息,以达到拓展眼界、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所学内容,以中国现代史为主,即1949年至今的历史进程。这是距离学生最近,也是最能让学生有直接、深切感悟的历史。为了给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和理解中国现代史的机会,在课程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以“身边的历史——我们自己的展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活动的形式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能反映1949年以来时代变迁的物品作为展品,撰写讲解词,在活动课时举行“我们自己的展览”,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展品并进行解说。考虑到有些学生家中没有展品,于是允许他们对身边的老人进行采访,整理采访所得的口述史料,并把他们搜集到的故事作为“无形的展品”与同学们进行分享。经过一个星期的动员和筹备,“身边的历史——我们自己的展览”实践活动在各班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在课上,学生带来的展品极为丰富,有60年代、80年代的纸币,有民国初年的袁大头,有傻瓜相机时代的胶卷,有八十年代的象棋学习指南,有文革时期的铁砂杯,有已经淘汰掉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有自家的族谱,有奶奶用过的篦子,有妈妈年轻时喜欢听的磁带,还有生动有趣的采访稿,以及无法带来的,家乡的公路、寺庙、古树等。
从学生们带来的展品来看,他们确实广泛地搜集了史料,并且搜集到的都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第一手史料。每个学生身边都有众多物品,但他们却能从中挑选出与中国现代史有关的人和物,再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作为展品。这是在培养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在确定展品之后,学生要进一步搜集与其展品有关的历史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来由、作用等,并从中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信的史实,以此为基础撰写解说词。这是在培养学生整理、过滤历史信息,甄别史实的能力。
二、深入探讨,思考历史问题
有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充足的史料之后,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第二层,便是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体现在学生撰写解说词的过程,即从展品本身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求解答,发出史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着自己的展品(或采访对象),就开始了思考。“这个东西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在当时出现?”“当时的人们用它来做什么?”“这个东西现在还有没有?”“这个东西现在为什么没有了?”(“你生活在什么年代?”“你生活的年代和我们生活的年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等等。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解,便能窥见他们的思考。
A同学带来了60年代三种面值的纸币,不光介绍了这几张钱币的票面信息,还分享了六十年代的物价状况,并与现在的物价做了对比,听完他的介绍,同学们不禁感叹,现在的钱真不值钱啊!从他的介绍可以看出他所思考的问题“60年代的纸币和现在的纸币在设计上有何不同?”“60年代的纸币为何要那样设计?”“60年代的物价状况如何?”“60年代的物价与现在对比情况如何?”这些都是他在拿到三张已经破旧的纸币时所思考的问题。值得高兴的是,他不仅思考了这些问题,还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浏览等方式解决了自己的疑问,也让其他同学大开眼界,引发了其他同学的思考。
B有个小姑娘说到了自己母亲的家族,她说妈妈是老十三,前面的哥哥姐姐差不多都死了。说完这些,她就准备走下讲台。于是笔者赶紧引导她,让她说说自己的叙述里蕴含着什么历史信息。她很快便反应过来,告诉笔者,在她妈妈生活的年代,没有计划生育,生的孩子多,而且卫生条件差,死亡率高。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生活比较苦,而且那时候国家也鼓励生育。毛主席还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笔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可能是那时候的人觉得多生孩子可以多个劳动力来干活,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人太多了,所以要计划生育。由此看来,学生们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只是有些学生不知道思考的方向,所以就不思考。只要老师抓住机会引导和启发,他们也能够懂得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信息。
对于能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对于只能够搜集史料,不会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学会利用自己搜集到的史料,在提问和释疑的过程中,获取更多历史信息,得到更多历史结论。这便是老师对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第二层,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
三、以古鉴今,抒发历史情怀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所谓明智,笔者更赞同雅克·勒高夫(法)的说法:“世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历史使人变得厚重,使人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更好地生活。功利地说,我们学习历史,更多的是为了指导我们的现在,即以古鉴今。在学生进行展览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历史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他们更会从中得到启发,形成他们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抒发他们自己的历史情怀。
C同学介绍了他家乡的寺庙推磨寺,他说这寺庙原来有三个和尚和一口井,和尚在时,井水源源不断,香火旺盛。后来寺庙被毁,和尚失踪,井水也枯竭。现在寺庙虽然被重建了,但里面却只有佛像,没有和尚,没人来上香,寺庙也变得冷冷清清。C同学感叹道:“今天的推磨寺已不再是过去的推磨寺。尽管村民合力將它重修了几次,但它的外表却越来越浮夸。寺中不再有僧人,只空空地供奉着几尊菩萨像,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香火钱。村民们也越来越忙了,前来上香的信徒寥寥无几,唯有赶上庙会才能给这冷清的寺庙添上几分热闹。”他为寺庙文化的没落感到惋惜,认为人们忙着赚钱已经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他认为,人还是不应当只想着赚钱。
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虽然分了几个层次,但实际上,这几个层次却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要想真正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贵州省凤冈县永和中学)
一、广读博览,收集历史信息
在实践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广读博览,在教材之外大量搜集历史信息,以达到拓展眼界、锻炼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效果。
八年级下册所学内容,以中国现代史为主,即1949年至今的历史进程。这是距离学生最近,也是最能让学生有直接、深切感悟的历史。为了给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和理解中国现代史的机会,在课程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以“身边的历史——我们自己的展览”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活动的形式是,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能反映1949年以来时代变迁的物品作为展品,撰写讲解词,在活动课时举行“我们自己的展览”,学生们展示自己的展品并进行解说。考虑到有些学生家中没有展品,于是允许他们对身边的老人进行采访,整理采访所得的口述史料,并把他们搜集到的故事作为“无形的展品”与同学们进行分享。经过一个星期的动员和筹备,“身边的历史——我们自己的展览”实践活动在各班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在课上,学生带来的展品极为丰富,有60年代、80年代的纸币,有民国初年的袁大头,有傻瓜相机时代的胶卷,有八十年代的象棋学习指南,有文革时期的铁砂杯,有已经淘汰掉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有自家的族谱,有奶奶用过的篦子,有妈妈年轻时喜欢听的磁带,还有生动有趣的采访稿,以及无法带来的,家乡的公路、寺庙、古树等。
从学生们带来的展品来看,他们确实广泛地搜集了史料,并且搜集到的都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第一手史料。每个学生身边都有众多物品,但他们却能从中挑选出与中国现代史有关的人和物,再从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作为展品。这是在培养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在确定展品之后,学生要进一步搜集与其展品有关的历史信息,包括时间、地点、来由、作用等,并从中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信的史实,以此为基础撰写解说词。这是在培养学生整理、过滤历史信息,甄别史实的能力。
二、深入探讨,思考历史问题
有了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充足的史料之后,提升学生历史素养的第二层,便是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教师给予学生的指导体现在学生撰写解说词的过程,即从展品本身出发,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寻求解答,发出史论。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着自己的展品(或采访对象),就开始了思考。“这个东西出现在什么时候?”“这个东西为什么会在当时出现?”“当时的人们用它来做什么?”“这个东西现在还有没有?”“这个东西现在为什么没有了?”(“你生活在什么年代?”“你生活的年代和我们生活的年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等等。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讲解,便能窥见他们的思考。
A同学带来了60年代三种面值的纸币,不光介绍了这几张钱币的票面信息,还分享了六十年代的物价状况,并与现在的物价做了对比,听完他的介绍,同学们不禁感叹,现在的钱真不值钱啊!从他的介绍可以看出他所思考的问题“60年代的纸币和现在的纸币在设计上有何不同?”“60年代的纸币为何要那样设计?”“60年代的物价状况如何?”“60年代的物价与现在对比情况如何?”这些都是他在拿到三张已经破旧的纸币时所思考的问题。值得高兴的是,他不仅思考了这些问题,还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浏览等方式解决了自己的疑问,也让其他同学大开眼界,引发了其他同学的思考。
B有个小姑娘说到了自己母亲的家族,她说妈妈是老十三,前面的哥哥姐姐差不多都死了。说完这些,她就准备走下讲台。于是笔者赶紧引导她,让她说说自己的叙述里蕴含着什么历史信息。她很快便反应过来,告诉笔者,在她妈妈生活的年代,没有计划生育,生的孩子多,而且卫生条件差,死亡率高。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生活比较苦,而且那时候国家也鼓励生育。毛主席还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和现在完全不一样。笔者问她为什么?她说可能是那时候的人觉得多生孩子可以多个劳动力来干活,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人太多了,所以要计划生育。由此看来,学生们并不是一无所知的,只是有些学生不知道思考的方向,所以就不思考。只要老师抓住机会引导和启发,他们也能够懂得利用历史资料分析历史信息。
对于能够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对于只能够搜集史料,不会主动思考历史问题的同学,教师要及时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学会利用自己搜集到的史料,在提问和释疑的过程中,获取更多历史信息,得到更多历史结论。这便是老师对学生历史素养培养的第二层,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
三、以古鉴今,抒发历史情怀
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所谓明智,笔者更赞同雅克·勒高夫(法)的说法:“世人应当认识和尊重过去,以便建设符合情理的未来。”历史使人变得厚重,使人学会思考,学会判断,学会更好地生活。功利地说,我们学习历史,更多的是为了指导我们的现在,即以古鉴今。在学生进行展览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历史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他们更会从中得到启发,形成他们自己的历史价值观,抒发他们自己的历史情怀。
C同学介绍了他家乡的寺庙推磨寺,他说这寺庙原来有三个和尚和一口井,和尚在时,井水源源不断,香火旺盛。后来寺庙被毁,和尚失踪,井水也枯竭。现在寺庙虽然被重建了,但里面却只有佛像,没有和尚,没人来上香,寺庙也变得冷冷清清。C同学感叹道:“今天的推磨寺已不再是过去的推磨寺。尽管村民合力將它重修了几次,但它的外表却越来越浮夸。寺中不再有僧人,只空空地供奉着几尊菩萨像,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香火钱。村民们也越来越忙了,前来上香的信徒寥寥无几,唯有赶上庙会才能给这冷清的寺庙添上几分热闹。”他为寺庙文化的没落感到惋惜,认为人们忙着赚钱已经遗忘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他认为,人还是不应当只想着赚钱。
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虽然分了几个层次,但实际上,这几个层次却是相互交融,密不可分的。要想真正践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真正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历史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教学过程,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作者单位:贵州省凤冈县永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