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学”在应用型大学财经类专业应用调查分析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首先对“以赛促学”的内涵、特征及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对课题组“以赛促学”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得出调研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以赛促学;应用型大学;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23.069
  1 “以赛促学”的内涵及其特征
  “以赛促学”是指主要通过鼓励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参加专业学科竞赛,通过参赛推动学生自身学习专业技能,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在“以赛促学”模式下,通过专业竞赛,提高学生在近乎现实环境中利用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种模式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而且,由于是比赛在现实环境下进行的,更多考察的是综合能力,其专业素质及专业视野也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以赛促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征包括:一是接轨性。目前,多数的专业竞赛主要是企业与教育主管部门共同举办,比赛所需要的技能及规则皆为最新的现实经济状态,因此,通过专业竞赛可以实现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接轨。二是竞争性。学科竞赛是一种综合性的训练,特别锻炼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应用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及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团队协作和良性竞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三是方向性。学科竞赛由于其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利于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方向的确定。对于应用型大学而言,让老师及学生了解现实经济运行及技术变更,更有利于学校往产学研结合的方向发展。
  2 推行“以赛促学”的意义
  推行“以赛促学”可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应用教学的有效结合,此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学生、相关学校、教师及企业皆有积极意义。首先,推行“以赛促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及专业视野,有助于学生了解企业运行及技术前沿。其次,推行“以赛促学”,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具有现实意义,是应用型大学转型的重要工具,突出学校整体教学模式的应用性,提高其服务经济的发展方向。再次,高校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现实运行及技术变革之中,持续提高对技术前沿及企业运行的认识,培养其“双师”型人才的观念。最后,通过举办专业技能竞赛也有利于企业了解学校及学生的教学与学习的现状,更好地帮助企业吸引人才。因此,从这个意义而言,推行“以赛促学”,是对学生、学校、教师以及企业四方皆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3 “以赛促学”的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是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进行的,主要是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主要的调研对象,但因为是网上调研,也有部分河北省的部分应用型大学生也参加了调研。调查时间是2020年3月份至12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的经管类专业包括财务会计教育、财务管理、国际贸易、保险学、农村区域发展、电子商务等专业,目前,参加各项学科竞技比赛涵盖的各项比赛较多,主要涉及会计类、证券投资类、财政类、电子商务类及经济学类等相关的比赛,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起到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此,课题组对相关专业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统计的年级来看,一共有510人参加了调查,大一本科生有157人占统计总人数的30.78%,大二本科生有197人占统计总人数的38.63%,大三本科生有143人参与调查问卷占统计总人数的28.04%,大四本科生有13人占统计总人数的2.55%。
  3.1 开展学科竞赛的必要性
  3.1.1 对现今大学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如何
  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12.55%(64人)的同学认为现今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很好,并且能够学以致用;但占调查总人数的71.37%,共计364人认为大学生实践能力一般,有努力实践,但是实践能力偏弱;还有一类同学占统计总人数的15.88%,认为现今大学本科实践能力较差,是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因此,从整体上说,至少从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中,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比较弱的。
  3.1.2 您认为在高校本科教育中开展学科专业竞赛必要吗
  有483受调查者认为十分有必要,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提升自身实践能力不容忽视拖延,占统计总人数的94.71%,也意识到开展专业竞赛对自己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4.9%的同学认为不必要,以理论学习为重点,先到达更高平台再实践也不迟。
  3.1.3 关于学校是否重视学科专业竞赛
  有20%的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很重视学科竞赛,有完善成熟的专业技能教学;58.24%反馈自己所在高校注重学科专业竞赛,并且正在建设中;但也有15.19%的受访者认为对师生的帮助不大;而认為无实操机会、对此不关心仅占2.16%、0.02%;考虑到此次受调查的同学中有30%的大一新生(进入学半年)对学校组织的专业竞赛可能不够全面,此部分的数据可能偏高。
  3.2 开展学科竞赛的现状分析
  3.2.1 通过调查统计同学们是否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学科专业竞赛活动
  受调查者中,有34.44%的同学表示参加过,很感兴趣,会积极参加;有11.85%的同学参加过,但觉得意义不大;有127位同学虽然没有参加过,缺少实践机会十分渴望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占47.04%。
  3.2.2 您没有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的原因是什么
  没有合适的竞赛项目以及没有感兴趣的竞赛项目是主要原因,分别占比20.39%、23.33%;有部分同学18.43%想要参与此类竞赛活动,但由于接触的相关比赛信息较少导致没有参加;选择不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占10.59%;另外有4.9%的同学认为自己在课余时间还有其他的活动,因此不参加竞赛活动。   3.2.3 您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的动因是什么
  受调查的大学生参加专业学科竞赛的动因,如图1所示,其中成长动因、兴趣动因、学术动因分别占到6784%、5157%、449%;另外还有加分获奖等因素占比5431%。
  因为这个选项是可以多选的,主要是考虑到大学生参加专业竞赛的动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目前来看,主要是成长动因、兴趣动因、其他(得奖动因)位列前三项。因此,从学校组织专业竞赛时,要首先考虑到专业竞赛要有利于学生成长、兴趣,也要从综合奖学金等角度完善其激励机制。
  3.2.4 被调查者对于大学生参加校内外学科专业比赛的态度
  对参加专业竞赛的态度肯定的达到9843%;其中有425名同学表示赞成占比8333%,认为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151%的学生认为不强求参加竞赛,有兴趣就会参加。
  3.3 如何开展学科竞赛
  3.3.1 您认为有无必要组织学科专业竞赛前的培训
  94.1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组织学科专业竞赛前的培训,有助于参与者的竞赛及专业认知;5.695认为没有必要组织此类学科专业竞赛前的培训。
  3.3.2 您认为每学期参加几次学科专业竞赛较为合理
  对于每学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的次数,有63.74%的学生认为此类竞赛应该合理安排,每学期举行一至两次即可;也有一些学生在校期间喜欢参与学科专业竞赛,因此有19.22%的人希望每学期可以参加三至四次为宜;“如有资源,多多益善”有15.1%的学生是这样认为的;但也有较少一部分学生不太热衷于参加各种竞赛,更加享受自己安排的课余时间。
  3.3.3 具备条件,您是否赞成将学科专业竞赛结果作为课程教学成绩参考因素
  在进行文献综述时,发现不少论文建议将专业技能竞赛纳入课程成绩参考依据,因此,调查组制定问卷时将此问题纳入,调查发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此次调查中最为接近;有49.02%是赞成的,而49.8%的学生持反对意见,不希望将竞赛结果与课程教学成绩有相关联系。因此,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慎重,通过走访,我们发现学生主要是认为这个会破坏学生课程考评的公平性,而且其操作性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3.3.4 您认为开展“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带来的好处
  有81.76%的受调查者认为可以“做中學”,培养专业兴趣,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开阔视野;认为开展“以赛促学”的实践教学模式,有利于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切实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占总调查人数的65.49%。
  3.3.5 您认为学科专业竞赛应如何完善
  对于应用型大学财经类学科专业竞赛如何完善问题,大家也提供了自己宝贵的意见。有44.51%的受调查者认为应该提高学校重视程度,完善制度并且提供相应的教学条件;希望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提升专业素质占24.71%;从学校方面来看,有20.5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积极寻找相关竞赛信息,组织大学生报名并加以培训。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大学生对于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的要求是比较迫切的,对于参加学科专业竞赛是抱有极大的期待,也迫切希望相关教育部门、学校及企业举办切合学生专业及兴趣的专业学科竞赛,并提出了完善“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建议。
  对于如何办好“以赛促学”?一是完善学科竞赛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的相关组织管理体系,学科竞赛多是在学校的教务部门、团委或学生管理部门管理之下,每个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资源特色,通过制度指引,形成职责分明、分级管理的学校、院系学科竞赛分级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及完善学科竞赛的激励机制。激励的对象包括二级学院、指导教师及学生。比如通过将参加专科竞赛纳入二级学院的考核范围或者加分项,对指导教师及学生则可以进行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有效激励,包括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进行加分;以及学生的综合测评等方面加分等,同时通过新闻媒体宣传,颁发证书,开会表彰等方式,提升学生参赛的积极性及成就感。三是提高学科竞赛指导教师的专业技能。学校可以通过引入企业讲师或者教师实践锻炼或短期培训的方式,提升指导教师的技能,同时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指导行为。四是强化校企合作。以学科竞赛为纽带,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打造学科竞赛及见习平台,甚至可以拓展至专业课教学大纲的制定、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以及专业人才的招聘等,促进产学协同育人。校企合作亦有利于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从而持续推进学科竞赛的良性发展并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夏园.基于学科竞赛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性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18,(10):3639.
  [2]劳逸,杜延波.高校“以赛促学”思想理论与应用研究[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31(4):129131.
  [3]李军红,陈德义,庞永师,等.基于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的工程造价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16):5152.
其他文献
摘 要:以《工程制图》(二)中“极限与配合”为例,通过合理地设计目标问题,介绍了“目标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制图课程中的应用和实践。在教学中,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目标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工程概念,又深入浅出地通过目标问题引导学生把工程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得工程知识更丰富化、立体化、生活化,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和探索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实
摘 要: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开始真正进入“互联网+教育”时代,在各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移动终端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同样在中职会计教学的过程中应用移动终端能够充分保障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得到充分的提升,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的师生思维方式、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及评价模式,真正为课堂的变革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主要针对移动终端在中职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的作用做出探究,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提出若干
摘 要: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面临社会发展、高校“三全育人”格局构建、大学生诉求等方面的需要;出现了顶层设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坚持“三因”理念、“三个融入”理念等原则;从而在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网络育人、重视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不断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