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构建

来源 :法制与经济·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fsagska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亲亲相隐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刑法原则,为多国所继承和发展,我国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所规定的近亲属出庭豁免制度曾被看作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可在对其语义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其与亲亲相隐制度大相径庭,有着一定的矛盾。基于此,笔者拟对第188条进行分析,指出建立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构建我国亲亲相隐制度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亲亲相隐;亲属拒证权;近亲属出庭豁免权;新刑事诉讼法
  亲亲相隐是我国封建时期一项重要的刑法原则,对维护家庭稳定及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意义,已为现今多国所保留和发展,但我国出于重重考虑却并未对此原则归入法律之中。在新刑事诉讼法修订之时,已有众多学者呼吁建立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即近亲属免证制度,但最终被否决,只在第188条中建立了近亲属出庭豁免制度。基于此,笔者拟以《刑事诉讼法》第188条为视角,对该条文进行具体的分析,指出其矛盾所在,提出建立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的必要性,并基于第188条的近亲属出庭豁免制度,对如何构建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对《刑事诉讼法》第188条的评析
  新《刑事诉讼法》第188条明文规定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免于出庭作证,即“近亲属出庭豁免制度”。该条文一出,许多人将其视为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但从法解释学的角度去分析该法条,我们不难发现此条文与亲亲相隐其实相去甚远,并且该条文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刑事诉讼法》第188条仅规定了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在审判阶段可以免于出庭作证,但对于侦查阶段侦查机关是否可要求其作为证人提供证言却未作规定。对于该条的立法目的,立法机关曾经指出:“主要是考虑到强制配偶、父母、子女在法庭上对被告人进行指证,不利于家庭关系的维系和社会和谐的构建。”[1]从法理学的角度来看,既然立法的初衷是为了维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和谐,即亲亲相隐这一文化传统,那么仅仅规定近亲属有出庭豁免权,却不给予其在其他阶段拒绝作证的权利,其证言同样会被作为书面证据在法庭上展示,免除其出庭的义务其实对家庭关系的和谐并未起到相应的作用,这无疑是将该条文的价值形同虚设。
  曾有学者在《刑事诉讼法(草案)》出台后上书全国人大法工委,建议将第188条中的“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这一但书规定,移至第59条第一款,即“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除外”,由此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近亲属拒证权制度。[2]但我们可以看到,在最终稿中,近亲属举证权并未规定进来,立法者之所以对此持保守态度,这与我国不够健全的法律体制和良莠不齐的执法情况是密切相关的。如果给予证人相关的权利自由,一旦在实施过程中无法得到正确贯彻,将会对打击犯罪造成不利影响,正是出于这种顾虑,新刑事诉讼法才并未构建亲亲相隐制度,只规定了近亲属出庭豁免权制度,第188条的矛盾也正反映了立法者的矛盾。
  虽然第188条存在着不足,但其也反映了我国立法者对亲亲相隐开始有了关注,其立法本意也是为了维系家庭关系,促进社会和谐,这与亲亲相隐的本质是一样的。构建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立法者的顾虑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任何立法都是有其风险的。
  此外,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司法机关对于近亲属的证言的真实性往往还要加以考量,通常其真实性是比不上其他证人证言的。司法机关不仅要花费时间去强迫近亲属提供证言,还要花费精力去考察其证言的真实性,对于司法机关来说,其实是份耗时耗力的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赋予近亲属拒绝作证的权利,对于其自愿提供的证言,司法机关才给予采纳。
  综上,笔者认为,建立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是十分有必要的。接下来,笔者将就亲亲相隐制度作简要介绍。
  二、亲亲相隐概述
  (一)亲亲相隐的内涵
  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刑律的一项原则,主要指亲属之间有罪应当互相隐瞒,不告发和不作证的不论罪,反之要论罪。实行这项原则,主要是为了维护封建伦常和家族制度,巩固君主专制统治。亲亲相隐本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提出的主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亲亲相隐原则进一步得到确认。
  唐律对亲亲相隐原则作了具体规定,以后各朝的规定大体上与唐相同,其内容主要有三点:其一,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其二,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其三,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3]
  (二)亲亲相隐的法律应用
  亲亲相隐在多国法律发展史上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并为现今多个国家所保留和发展,主要体现为亲属拒证权制度。如意大利早在1988年的《刑事诉讼法典》、法国在1994年的《刑事诉讼法》以及德国的《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都规定了亲属免证权。而在英美法系中,也有相应法条得以体现,例如美国《1999年统一证据规则》第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配偶享有拒绝作对被指控的配偶不利的证言的特免权。[4]
  (三)亲亲相隐的意义
  1.亲亲相隐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中国自古以来都受儒家的伦理纲常、尊卑有序思想的影响,十分注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同姓为基础所建立的“熟人社会”。[5]亲亲相隐实质上就是为了维护这种社会的稳定所建立起来的制度,试想当“大义灭亲”的事情不绝于耳时,人人自危,家庭之间的信任如何共存,虽然这对犯罪的侦破提供了便利,但长此以往,这将十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亲亲相隐则将道德与法律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2.亲亲相隐有利于保障人权
  我国现今越来越重视对人权的保护,亲亲相隐中的亲属之间的隐私权、拒绝作证权以及不自证其罪权其实也属于人权的范围之中,对亲亲相隐进行法律化体现了伦理道德的规范,并且有利于对人权进行保障。   三、亲亲相隐制度的构建
  综上所述,亲亲相隐制度有其存在的意义和合理性,但我国仅在《刑事诉讼法》第188条对其进行了模糊不清的规定,却并未构建完整的亲亲相隐制度,这无疑不利于我国法制进程的发展,所以笔者将参考其他国家的立法例,结合我国的立法现状,为构建我国的亲亲相隐制度提出相关的建议:
  (一)建立亲属拒证制度
  建立亲亲相隐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亲属拒证制度,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所规定的亲属出庭豁免权与亲属拒证权在本质上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权利,亲属拒证权才真正反映了亲亲相隐这一原则,从实质上维护了家庭关系,而亲属出庭豁免权仅是一个程序上的权利,并未从实体上维护亲属的拒证权。仅在庭审期间给予亲属免证权并不能发挥制度的应有价值,使其形同虚设,所以亲属拒证制度的内容应亲属出庭豁免制度的范围要更广,亲属不仅有权拒绝出庭举证,还有权在整个侦查诉讼期间拒绝提供不利于被告人的证言或是证据。
  (二)明确主体范围
  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规定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可以免于出庭作证,刑事诉讼中的“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为了实现法律规范的统一性,笔者认为,同胞兄弟姐妹也应在其列。
  此外,对于构成抚养或收养关系的养父母或继父母,在关系存续期间也应作为拒证权的主体受到亲亲相隐制度的保护。对于一起生活的三代以内直系亲属是否也应作为亲亲相隐的主体加以规定这也是有待商榷的,笔者认为,出于对家庭关系稳定的维护,将该类主体列入免证主体范围是十分有必要的。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也应列入该主体的范围,笔者对此持反对意见,有血缘关系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实际上已经符合前面所列主体的条件,无须赘述,对于无血缘关系的监护人与被监护人,其关系的存在大多是处于法律的规定,是一种义务,与家庭伦理关系并无很大关系,所以将其摒除在外对亲亲相隐制度的本质并无影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亲亲相隐的主体应包含: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构成抚养或收养关系的养父母或继父母(子女),一起生活的三代以内直系亲属。
  (三)规定亲亲相隐的例外情况
  对于亲亲相隐的例外情况,笔者认为,可以参考唐代关于亲亲相隐的规定,即对于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和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不适用亲亲相隐。
  第一,对于危害国家安全与社会安全的犯罪,其侵犯的是国家、社会整体的利益,而亲亲相隐保护的是家庭、个人的利益,在利益的衡量之下,法律自然要更倾向于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这也是我国立法的共识。
  第二,对于家庭内部的犯罪,如遗弃罪、虐待罪,也不应适用亲亲相隐制度。因为其本身就是对家庭伦理关系的破坏,此外该种犯罪也较为隐秘,一般只为家庭内部成员所知,为了达到惩治犯罪的目的,保护家庭内部成员的身体健康等权利,也不应适用亲亲相隐制度。[6]
  [参考文献]
  [1]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406.
  [2]万毅.新刑诉法证人出庭制度的若干法解释问题[N].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3,(6);1-6.
  [3]http://baike.baidu.com/view/73624.htm ,2014-2-10.
  [4]郑晓辉.浅析亲亲相隐制度当代法律应用、价值与重构[J].今日湖北(中旬刊),2013,(8).
  [5]孔俊玲.论亲亲相隐制度存在的价值[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13,(7).
  [6]曾凡宇.论我国刑事诉讼中亲属免证权的构建——以<刑事诉讼法>第188条为视角[J].东方企业文化·产业经济.2013(8).
  [作者简介]欧阳倩(1993—),女,江西吉安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2011级法学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有限公司的股东以自然人为出让主体,把公司出卖给另一个自然人,此类买卖合同违反了《公司法》有关公司主体特性以及公司分立、合并、股权转让等问题的基本法律框架,违反了《合同法》理论中的效力性强制规范,应为无效合同。文章举一案例对此问题进行论述,同时提出本人关于合同效力性强制规范认定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公司买卖;合同效力;效力性规范;判断标准  一、问题的由来  基本案情①:英华公司是原告
期刊
[摘 要]物业管理纠纷是伴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物业管理的市场化而日益凸显出来的一个社会问题,因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关系社会的稳定发展而备受各界重视。文章拟从物业管理纠纷实践出发,分析物业管理纠纷频发的原因在于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法律地位的不对等,进而探讨该不对等的法律根源。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尝试提出改变此种不对等地位的构想,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物业管理制度。  [关键词]物业管理;业
期刊
[摘 要]《买卖合同解释》规定无权处分下的买卖合同并非无效,再结合《合同法解释二》中对多重买卖合同下合同也并非无效,合同相对人可以通过主张违约来获得救济,这就承认了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分离。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已经不能解读这种法律理论的进化,而且在无权处分合同下物权变动中不能起到平衡和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作用,因此应该采用物权形式主义的理论来解读物权变动以达到保护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作用。  [
期刊
[摘 要]在不同的国内法和国际保护法中,地理保护标志(GIS)的含义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国家、不同国际条约对GISS的定义,反映了它们给GIS的保护程度。文章介绍了GIS的概念、功能以及我国GIS保护现状,并结合笔者关于阳江程村蚝的调研,对我国应该采取的保护模式、具体制度进行探究。  [关键词]地理标志;法律保护;构想  一、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  (一)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功能  地理标志保护一直是国
期刊
[摘 要]上世纪阿根廷曾一度兴起民粹思潮,这股思潮强调通过宏观政策实行收入再分配,以抽象正义的名义,在破坏财产权确定性的基础上剥夺少数人的财产,其中很多私营企业主财产权利遭受重创。文章试图探讨这些私营企业主的权益状况,力图探讨其权利被侵害原因,并借助法理分析其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权力保护的进路,最终试图结合当下中国的现实提供些建议。  [关键词]私营企业主;财产权利;权利保护;正义;民粹  2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全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我国宪法对经济解释的权威性和时效性不尽如人意,著作权和商标权是市场贸易经常会应用到的两种基本权益。两种权益法规对商品经营交易的影响很多,由于著作权和商标权在法律和效力方面有一定的重叠性和重复性,所以要想提高著作权和商标权在商品交易中的作用,必须清晰认识著作权和商标权的重叠和分界问题。基于此,文章将结合相关案例,探讨著作权和商标权界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司法机关通过修改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使侦查见证制度有了一定的发展,体现了通过合理程序监督和制约国家公诉活动的民本主义价值取向。但是,从实践来看,侦查见证被虚置的现象还很严重。通过进一步完善侦查见证制度,使其成为执法公开的制度载体,是提高执法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在现行法律没有赋予侦查见证人权力的情况下,见证人的监督作用是间接的,应充分发挥见证人作为侦查行为目击证人的证明作用。不必
期刊
[摘 要]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获得是基于集体认知下村籍资格的身份,而且村集体的共同认知决定了股权的权利内容和边界。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认知产权”属性,构成了股份合作社股权主体、权利内容以及配置流转的逻辑基础。农村股份合作社股权的“认知属性”导致了股权的残缺性、封闭性、平均性、福利性等特点,阻碍了股权的流动。因而顺应城镇化的推进,对股权配置、流动及相关配套的重新架构是股份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期刊
[摘 要]近年来,精神损害赔偿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但是,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规定有些许不足之处。我国对脱离监护的精神损害赔偿不完善,赔偿的标准没有量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等问题存在,文章就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精神损害;精神痛苦;赔偿  1993年,甘某某在广州火车站附近遇到一个自称“陈国龙”的人,称其在火车上被劫,钱包、衣物等都丢失,
期刊
[摘 要]新型城镇化建设聚焦于人的城镇化,强调城乡人口协调发展,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文章采用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为视角,以杭州市余杭区为例,结合实践阐述了流动人口法律援助的现时运行效果,分析了流动人口法律援助存在的立法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通过明确政府责任和增强律师义务来完善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从权益救济角度来保障城乡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流动人口;法律援助 
期刊